?

預防醫學專業健康教育課程的“三度”思政探索

2023-08-08 17:30趙晶劉宇珊張燕李思瑾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24期
關鍵詞:健康中國健康教育課程思政

趙晶 劉宇珊 張燕 李思瑾

[摘 要] 在建設健康中國和課程思政的背景下,廣州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的健康教育課程開展了高度、溫度、難度的“三度”課程思政探索,以建構主義的認知彈性理論為基礎,將多種教學設計和思想政治相融合,把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理論結合實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為高校推進課程思政提供參考和實踐策略。在此背景下,廣州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本科開設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課程開展了具有高度、溫度、難度的“三度”課程思政探索,為國家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 健康教育;課程思政;認知彈性理論;健康中國

[基金項目] 2021年度廣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預防醫學專業的衛生應急課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路徑的探索與實踐”(202113699);2020年度廣州醫科大學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疫情防控形勢下思政融合和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趙 晶(1981—),女,山西介休人,碩士,廣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講師,主要從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和思想政治研究;劉宇珊(1978—),女,廣東梅州人,碩士,廣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思瑾(1986—),女,河南開封人,博士,廣州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德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24-0091-05[收稿日期] 2022-06-10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是各類課程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成全課程育人格局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1]。2017年至今,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等接連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發揮專業教師在課程育人中的主體作用。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2030健康中國”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2]。2020年6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健康教育工作及其專業人才培養。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

在大健康背景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課程旨在幫助健康教育者服務不同層次、背景的對象,選擇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大眾的健康素養,促使個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方式與生活習慣,提高疾病管理技能[3]。

(二)教學意義和未來影響力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教育已成為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宣教工作與預防醫學密不可分[4]。2021年,根據調查可知,62.9%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以下簡稱公衛人)參與過健康科普活動[5]。因此,隨著社會對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對課程教學的關注也日漸提高。作為公衛人才的后備軍,預防醫學生經過優質健康的教育學課程培養后參加相應崗位工作,不僅有利于從整體上改善我國專業健康教育隊伍的薄弱狀況,深化大健康觀念,還有助于提高大眾健康水平,推動社會的協調發展[3]。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1.《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指出,讓健康知識、行為和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實現健康素養人人有[6]。普及健康知識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非專業人士傳播的“偽科普”、健康謠言往往引起公眾不必要的焦慮,甚至造成健康威脅[7-8]。因此,高校教學應解讀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及其背后的戰略意義,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普及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站在國家的層面自覺擔負起職業責任和使命。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辯證統一的科學精神區分真偽,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幫助人民群眾走出偽科學的陷阱。

2.健康科普工作與人們的健康生活息息相關。因為多種原因,公衛人開展健康教育活動的意愿較弱,參與度較低[9-10]。本課程采用任務驅動學習法,引導預防醫學生關注國情和社會熱點,聚焦人民健康問題,提高其進行健康科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和人文情懷,讓課程充滿“溫度”。健康教育工作是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最基本的崗位勝任力的體現[11-12],然而調查顯示,國內大部分高校健康教育課程采用傳統理論講授式培訓模式,學生缺乏實踐機會[13],導致就業后公衛人普遍缺乏專業科普技能、溝通和演講技巧、多媒體應用技能等相關培訓,對開展科普信心不足[5]。對此,提出在課程中設置有難度的健康教育任務,深挖臨床醫學、毒理學、流行病學、統計學、社會醫學等學科的專業知識,整合醫學、心理學、演講與表達、多媒體軟件應用等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制作科普作品,開展科普活動,提高預防醫學生的崗位勝任力。

二、課程思政融合教學實踐的策略探索

(一)課程思政策略

根據建構主義的認知彈性理論,從準備、設計、實施、評價等環節構建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實踐的策略(見圖1)。

(二)理論基礎

思想的構成與改變要經歷服從—同化—內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認知心理學有利于增強思政對象的接受性,教育者應充分利用認知心理學指導課程思政融合教學實踐[14]。課程以建構主義的認知彈性理論為基礎,將多種教學設計與思政相融合,強調學生的知識習得是參與溝通與文化實踐的過程,是促進個體與世界互動的過程[15]。其中,課程采用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根據信息時代的需求,強調所學知識要與時代同步,以探索現實問題引導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3,16],從而分階段達成布魯姆認知目標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17]。教學過程中貫穿多元化評價,從專業知識、技術、態度與行為四個方面評估課程思政融合教學實踐的學習效果[18]。

(三)具體實施

1.課前準備。開課前,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聯合準備各種教學資料并集體備課,對授課教師進行師資培訓,包括思想政治融合策略、認知彈性理論、思想政治教學目標、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學情學力、社會實踐目標等內容,以保證課程思政的順利推進。同時,與學生辦積極聯系校外單位,保障后期社會實踐的開展。

2.開展課程。開課后布置制作科普作品的任務,以任務貫穿授課,驅動學生學習。理論課與實驗課相結合,開展加涅的“九段教學法”,該方法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系統地將學習者學習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部分:教學準備、知識獲得與作業表現、保持與遷移[19](見圖2)。教師結合超星學習通學習平臺和雨課堂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學習過程智能化,課前上傳與課程相關的視頻、參考文獻和幻燈片供學生提前學習,開展課上在線考核,保障能夠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3.知行合一。教師聯合三甲醫院、疾控中心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從戰略高度出發,以國家和行業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的指導意見》《健康科普信息生成與傳播指南(試行)》等有關健康科普信息的政策文件為標準,指導學生查找文獻和新聞熱點,了解我國較普遍的健康問題,選定科普作品或科普動的主題,將課堂所學與其他學科(例如臨床學科、流行病學、統計學、社會醫學、毒理學等)內容相整合。同時,學習多媒體技術,制作宣傳單、幻燈片、漫畫、推文、視頻等材料,利用網絡平臺、合作單位等渠道發布使用,并在社區和合作單位組織健康科普活動,完成有難度的學習任務,然后學以致用,在社會參與中形成有“溫度”的職業素養,把健康教育落到實處,提高居民健康素養,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三、課程思政融合實例

以“真偽科普”的授課內容為例。教師導入張悟本“神醫”等社會熱點事件,介紹國家和醫藥、互聯網等行業為規范健康科普而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或倡議,為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營造清朗的健康科普環境,建立健全全媒體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身邊的偽科普及其危害,進而引出教學目標——以科學的辯證思維區分真偽科普。教師以我校預防醫學系學生制作傳播的科普作品為例,介紹已發布的《健康科普信息生成與傳播指南(試行)》對健康科普作品的標準,并在課堂練習環節提供若干科普案例,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分組討論,辨別真偽;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小組的科普作品方案應如何融入該主題的辟謠內容,修改后向全班匯報,由教師點評,學生進一步完善作品。我校在展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課程的高度、溫度、難度“三度”課程思政探索之后,致力于服務社會,提升大眾健康素養,并廣獲好評。課程在對社會與學校的影響、學習效果、科普作品比賽中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從2023年開始,在本課程基礎上開設“健康教育實踐”課程,進一步深化社會實踐。

(一)社會影響

本課程的思政教學情況在美國國際醫學教育研究和促進基金會國際論壇上進行視頻匯報,并廣獲好評。此外,學生積極參與國家級、省市級健康科普大賽,并屢獲佳績。在廣州市多家中小學、社區、醫院中開展科普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參與人數約1 300人次。受眾調查問卷顯示,活動后受眾的知識知曉率提升了32.5%,健康技能掌握率提升了31.8%,滿意度達95.3%。

(二)學習效果

采用SPSS26.0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用均數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百分比描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期末總評成績。在期末考核成績方面,開展課程思政實踐后的83名2019級學生的成績顯著高于71名2018級學生(81.7vs75.9,t=3.86,p<0.05)。

2.學生調查問卷。根據學生調查問卷,在課程學習過程中,92.8%的2019級學生反饋激發了學習熱情,90.4%的學生反饋培養了職業使命感,84.3%的學生反饋激發了愛國情懷,79.5%的學生反饋培養了社會責任感。學校評教評學系統顯示,2019級學生對課程的評分顯著高于2018級學生(97.8vs90.9,t=4.44,p<0.05)。

3.學生訪談。在課程結束后,對7位學生開展了專題訪談。所有學生均認為收獲非常大,意識到國家對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和發展決心,并通過制作健康科普作品和開展科普活動提升了全方位的能力。例如,醫學知識與現代化多媒體手段的結合、文字與藝術表達能力、協調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5位學生(71.4%)表示,參與比賽和活動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對未來科普工作更有信心;4位學生(57.1%)表示更加了解科普對象的健康素養水平和需求,并且準備將健康科普納入職業規劃;3位學生(42.9%)表示希望有更多地以專業本領服務社會的實踐機會。

(三)科普作品比賽

我校預防醫學系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科普作品比賽,先后在全國大學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賽中獲得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中國毒理學會校園科普大賽一等獎,中國健康科普大賽優秀獎,廣東健康科普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若干,廣東省衛健委科學就醫公眾宣教作品征集大賽二等獎,廣東省營養學會營養健康科普作品大賽一、二、三等獎若干。

結語

近年來,健康中國行動穩步推進,以預防為主的大健康理念持續深化。公衛人應利用互聯網科技,以專業知識搶占科普高地,不給偽科學可乘之機。作為后備人才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應理解自身在國家健康事業發展中的使命和責任,要在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增強自己的職業能力與服務意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參考文獻

[1]蔡文成,張艷艷.高校課程思政中馬克思主義思維方法的融入與貫通[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7):133-138.

[2]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2016-10-25)[2022-05-05].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3]湯晶晶,沈明卿,施榕.健康教育學課程國內外發展情況的對比研究[J].上海醫藥,2021,42(11):67-70.

[4]岳紅芹.探究發展預防醫學之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6):166+172.

[5]劉涵,牛霏霏,李川,等.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參與健康科普現狀及需求調查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21,48(18):3358-3361.

[6]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A/OL].(2019-07-15)[2022-05-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7/15/content_5409492.htm.

[7]張星,吳憂,夏火松.在線健康謠言的傳播意愿研究:謠言來源、類型和傳播對象的作用[J].南開管理評論,2020,23(1):200-212.

[8]CHUA AY K, BANERJEE S.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the role of epistemic belief in online health rum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informatics,2017(108):36-41.

[9]趙艷芳,王卓群,耿雪營,等.全國省級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專業人員開展科普創作意愿及現況[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0,28(10):739-742.

[10]陳玲,李紅林.科研人員參與科普創作情況調查研究[J].科普研究,2018,13(3):49-54+63+108.

[11]儲海燕,劉璐,張綺,等.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健康科普實踐活動能力的培養實踐[J].廣西醫學,2021,43(4):519-521.

[12]蘇勇林,向杰,陳穩,等.健康科普推進醫療服務育人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臨床醫學,2019,45(4):293-294+300.

[13]陳伏生,高萍,仲博,等.基于任務導向法的健康教育技能培訓探索與實踐[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4):381-383.

[14]張藝.認知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的應用[J].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教育,2018(0):233-241.

[15]鐘啟泉.學力目標與課堂轉型:試析“新課程改革”的認知心理學依據[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7):14-27.

[16]尹金鵬,楊顯國,王輝.基于解剖學課程特質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任務構建[J].解剖學雜志,2017,40(6):760-761.

[17]ANDERSON L W,K RATHWOHL D, AIRASIAN P, et al.Review of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J/OL].Educational horizons,2005,83(3):154-159.http://www.jstor.org/stable/42926529.

[18]申天恩,夏重鑫.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概念內涵、理論溯源與發展態勢[J].教育文化論壇,2021,13(4):49-54.

[19]林宜照.加涅“九段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運用與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11):19-22.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ZHAO Jinga, LIU Yu-shana, ZHANG Yanb, LI Si-jinb

(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 School of Marxism,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and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development, the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in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explored a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model of “height”, “temperature” and “difficulty” . It is based 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and integrated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with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his model puts health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combines theory with practice, serve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practical strateg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ir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is context, the cours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fered by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as carried 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 to cultivat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healthy China initiative

猜你喜歡
健康中國健康教育課程思政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健康中國”是對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