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迪政府面向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政策

2023-08-10 18:21馮曉婷盧可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7期
關鍵詞:東盟高等教育國際化

馮曉婷 盧可

摘 ? 要: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總理后,印度著力加強面向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從而在政治層面響應“鄰國優先”“東向行動”外交政策和“印太倡議”,在經濟層面深化雙邊經貿合作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在教育層面創建國際教育中心。主要政策包括:吸引東盟精英留學生和優秀學者,全方位支持科技領域合作項目;建立伙伴關系和新型大學網絡;加強合作辦學力度;設立研究中心,傳播語言文化;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導實施教育援助。雙方高等教育合作總體呈現四大主要特征:合作對象具有明顯層次性,注重培養青年精英人才,以科技領域合作為重點,強調合作機制的可持續性。

關鍵詞:印度;東盟;高等教育;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9.1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3.07.07

近年來,隨著世界地緣政治和經濟重心向印太轉移,東盟的戰略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為把握歷史機遇,實現“世界大國”的終極目標,印度注重鞏固提升與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從政治、經濟、教育、社會文化全方位拓展與東盟的合作。其中,高等教育是東盟—印度戰略伙伴關系的關鍵支柱之一。正如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所說:“東盟—印度伙伴關系建立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其中最根本的是我們的文明對教育的重視?!盵1]教育始終是印度與東盟的優先合作領域與關鍵領域。發展對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印度穩固國際政治話語權,增強經貿發展潛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高等教育全球競爭力。 研究國際新形勢下印度與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對深化“一帶一路”背景下與東盟的高等教育合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一、合作動因

(一)服務于國家外交政策,對接“東盟印太展望”

莫迪政府上臺后,印度與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主要服務于印度一系列關鍵的國家外交政策,包括“鄰國優先”(Neighborhood First)政策、“東向行動”(Act East)政策、“印太倡議”(Indo-Pacific Initiative)等。印度強調要推動印太海洋倡議(Indo-Pacific Oceans Initiative, IPOI)和“東盟印太展望”(ASEAN Outlook on Indo-Pacific, AOIP)對接,深化雙方的戰略伙伴關系。

與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印度實現莫迪政府提出的“領導型大國”戰略目標,也體現了也體現了在高等教育領域,印度在東盟戰略中同樣占據著核心位置。為改善同周邊亞洲國家的關系,莫迪上任伊始便推出“鄰國優先”政策,并在第十二屆印度—東盟峰會上將“東向”政策升級為“東向行動”政策,試圖與充滿活力的東南亞鄰國建立更為緊密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確認東盟對印度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重要性。此后,莫迪政府引入“印太”概念,并將印太外交提升到印度外交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同時與“東盟印太展望”對接,反復強調東盟在印太外交中的中心地位(ASEAN Centrality)。在以上外交政策的指引下,印度將東盟視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對東盟精英人才、科研合作項目、合作辦學等實踐都給予傾斜性合作和支持政策。

此外,印度與東盟在制衡中國這一點上不謀而合。面對迅速崛起的中國,印度與東盟國家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集體疑懼和共同制約的心態。雙方都是對方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是幫助對方維持地區力量平衡的重要角色。[2]對印度來說,與東盟合作是其鞏固亞洲區域領導者地位的必然選擇。蘇杰生在其著作《印度道路:不確定世界下的戰略》(The India Way: 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中闡述道,“隨著世界朝更大程度的再平衡、多極化和全球化方向發展,印度和東盟將仔細考慮這對他們的關系意味著什么”[3]。中國的崛起迫使印度盡最大努力與東盟接觸[4],包括在高等教育領域與東盟加強合作,攜手建立對中國的包圍圈。

(二)為深化經濟貿易合作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

在經濟貿易領域,印度與東盟往來已久,成效顯著。雙方經濟結構優勢互補性較強。首先,印度以高精尖領域的科研優勢聞名,能為東盟提供技術支持;東盟國家則能夠為資源相對緊張的人口大國印度提供豐富的自然資源。其次,雙方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2012年印度和東盟通過《東盟—印度紀念峰會愿景聲明》(Vision Statement-ASEAN-India Commemorative Summit),宣布共建東盟—印度自由貿易區,增加了雙方的多邊經貿合作機制,印度成為繼中國、日本和韓國后第四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機制的國家。近來,印度和一些東盟國家宣布加入美國配合“印太戰略”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標志著雙方經貿關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然而,人才缺失、技術匱乏成為莫迪政府上臺后阻礙印度與東盟經貿往來的兩大障礙。我國與東盟每年的貿易額超過5000億美元,而印度與東盟每年的貿易額才約為780億美元。[5]盡管印度與東盟之間經貿合作基礎深厚,但是其與東盟的經濟增長潛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在人才儲備方面,印度是名副其實的“人才流失國”;在技術開發方面,印度沒有充分掌握低成本技術,因此無法有效利用東盟國家的潛在資源,如使用太陽能技術合理開發東盟稀缺電力。[6]印度與東盟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密切聯系,有助于印度培養高技能人才,克服技術壁壘,激發雙方的經濟貿易合作活力。因此,印度迫切需要加強對東盟的高等教育交流。2017年,莫迪首次闡述“新印度”愿景,提出“數字印度”(Digital India)、“技能印度”(Skill India)等培養高技能勞動力的倡議。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成為印度優化人力資本、開發人口紅利、提升技術水平、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重要途徑和推動力之一。

(三)助推印度成為國際教育中心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不斷發展,印度政府致力于在世界國際教育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2017年,印度工業聯盟(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CII)提出,印度要成為國際教育中心(Hub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7]在新形勢下,與東盟加強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正是印度應時而為的關鍵選擇。

從地理位置來看,東盟是印度成為國際教育中心的關鍵樞紐區域。東盟十國位于東南亞,而印度作為南亞的傳統大國,與東盟加強高等教育領域的聯系,將提升自身在教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印度“十二五”規劃(2012—2017年)指出,印度是南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教育中心”(education hub)。[8]由于印度作為“智力強國”(intellectual power)的角色及其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高等教育的卓越和國際聯系[9],東盟成為印度繼南亞之后的教育合作的次關鍵區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歷史淵源來看,印度與東南亞地區在貿易、宗教、人員交流等方面來往密切。作為東南亞地區的核心,東盟深受印度文明的熏陶,在語言風俗、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方面都體現出印度元素的內化,由此這一地區成為印度著力傳播語言文化、加強教育合作聯系的不二之選。印度《國家教育政策2020》(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20)指出:印度將被提升為全球留學目的地,以負擔得起的成本提供優質教育,恢復世界領導者(Vishwa Guru)的榮光。[10]印度將與東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作為建構教育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角色的重要保障。

二、合作舉措

(一)吸引東盟精英留學生和優秀學者

東盟是印度高等教育留學生的重要來源國。印度教育部2019—2020年度報告顯示,印度招收高等教育留學生總數為49,348人次,其中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兩個東盟成員國名列印度留學生來源國榜單前十。[11]促進東盟人才向印度流動,是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印度不遺余力地夯實對東盟的人才匯集機制,為精英學生和優秀學者制定交流計劃,并為其提供交流獎學金。

東盟—印度學生交流計劃(ASEAN-India Students Exchange Programme)是雙方人才交流計劃的成功典范。該交流計劃由印度時任總理曼莫漢·辛格于2007年提出,莫迪政府上臺后依舊延續。通過為東盟十國研究生提供赴印訪學機會,加深這兩個充滿活力的亞洲地區對彼此的文化理解,從而提升印度在東盟的國際形象。[12]而印度的東盟博士生獎學金計劃(Doctoral fellowship in India)作為印度—東盟伙伴關系中最大的一項能力發展計劃,反映出印度對東盟精英留學生的高度重視與大力培養。該計劃在2019年雙方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該計劃向東盟各國博士生提供1000個獎學金名額,供其到所選擇的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讀綜合博士學位。[13]此外,印度政府還通過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ICCR)為東盟學生提供其他獎學金,如面向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學生提供湄公河恒河合作獎學金(Mekong Ganga Cooperation Scholarship),名額高達200個。[14]

除了精英學生,印度也積極促進東盟各成員國的優秀學者赴印交流。印度與東盟為此制定了東盟—印度研究培訓獎學金(ASEAN-India Research Training Fellowships, AI-RTF)計劃。計劃通過每年向來自東盟成員國的年輕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提供50個獎學金名額,吸引他們前往印度學術機構工作。[15]

(二)全方位支持科技領域合作項目

印度不斷加強與東盟科學技術領域合作項目的投資力度,在人員配備、平臺建設、資金支持等方面都給予切實保障。首先,雙方早已實現科技合作交流機制的正式化,以1996年成立的東盟—印度科技工作組(ASEAN-India Working Group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WGST)為標志。其次,在科技工作組成立的基礎上,通過搭建東盟—印度創新平臺(ASEAN-India Innovation Platform, AIIP),將愿景方案轉化為實際舉措。再次,印度政府高度重視與東盟的科技合作項目,幾度增加對雙方科技合作的資助金額。印度外交部和科學技術部共同成立了東盟—印度科技發展基金(ASEAN India S&T Development Fund, AISTDF),由印度出資100萬美元,促進印度和東盟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究項目。2015年11月,在馬來西亞舉辦的東盟—印度峰會期間,印度宣布將資助金額增至500萬美元,以支持各類印度與東盟的科研合作項目和科技交流計劃。[16]

印度與東盟科技領域合作項目覆蓋的學科面十分廣泛?!稏|盟科學、技術和創新行動計劃(2016—2025年)》(ASEAN Plan of Action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2016-2025, APASTI 2016-2025)[17]羅列了自2007年以來印度與東盟合作實施的科技項目。莫迪政府上臺后,雙方科技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包括但不限于可再生能源、化學、食品技術、海洋生物技術、風力渦輪機技術、機械制造。2018年在新德里舉行的第四次東盟—印度農業部長級會議通過《東盟—印度農林合作中期行動計劃(2016—2020年)》,聚焦科技領域的新進展包括東盟—印度科技數字圖書館、東盟—印度知識產權虛擬研究所、東盟—印方抗擊瘧疾科技合作項目、東盟—印方制造業質量體系計劃、東盟—中印方海洋養殖、生物采礦和生物修復技術合作研發項目等??萍碱I域的合作是印度面向東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重點內容,成為撬動雙方高等教育其他領域合作的重要杠桿。

(三)建立高?;锇殛P系和新型大學網絡

為加強印度和東盟高等教育機構間的學術交流與人才培養,建立高校間伙伴關系和新型大學網絡成為印度面向東盟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事項。印度與東盟簽署的《落實印度—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2021—2025年)》(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ASEAN-India Partnership for Peace, Progress and Shared Prosperit(2021-2025))強調,繼續推動印度與東盟的教育交流,建立大學伙伴關系,加強大學網絡合作。[18]

印度與東盟在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雙方高等教育伙伴關系的建立。根據印度教育部的數據,截至2023年2月,印度政府與43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聯合聲明、教育交流計劃和諒解備忘錄等文件,共52份[19],其中就包括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四個東盟成員國。此外,莫迪政府積極推動印度與東盟高校對接,簽訂諒解備忘錄,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2018年莫迪訪問新加坡期間,印度國家研究院(NITI Aayog)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簽訂了6份諒解備忘錄,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認知計算和大數據分析領域建立研究與交流合作伙伴關系,以提升醫療保健、網絡安全、智能能源系統等領域研究水平。[20]

新型大學網絡的誕生響應莫迪政府鞏固并加強印度與東盟各成員國大學之間聯系的號召。該大學網絡在初級的、零散的、傳統的?!_B接模式下逐步發展而成。2022年,印度在雅加達啟動的東盟—印度大學網絡(ASEAN-India Network of Universities),由印度歷史悠久的知識中心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和日趨成熟的東盟大學網絡(ASEAN Universities Network)主導組成。[21]該網絡由印度外交與教育國務部長和東盟秘書長發起,通過開展教師學生交流計劃、共享信息和出版物、組織聯合研討會等途徑,幫助印度建立與東盟更多大學的伙伴關系。辛格部長將該網絡稱為“印度與東盟一流高校的聯盟”,目標是幫助東盟成員國的下一代學生和他們的印度伙伴建立友誼紐帶,為兩國優秀學者提供高質量的研究創新平臺。

(四)加強合作辦學力度

印度從聯合辦學、建立海外分校兩方面著手,加強合作辦學力度。在聯合辦學方面,受到殖民歷史以及印度政府獨立自主戰略的影響,印度對國外高等教育始終持高度謹慎的態度,重視學術自主和機構自治。莫迪上臺后,印度在聯合辦學方面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不斷邁出前進步伐。政府發布多個戰略文本,為聯合辦學的有效開展提供法規和制度保障。2016年,印度頒布《促進和維持印度與國外教育機構學術合作標準規定》(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tandards of Academ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ian and Foreig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Regulations),2022年5月頒布《印度與國外教育機構學術合作以提供結對項目、聯合學位和雙學位項目規定》(Academ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ian and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offer Twinning, Joint Degree and Dual Degree Programmes Regulations)為印度開展與東盟成員國的聯合辦學項目建立良好的基礎。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在2022年表示:“將允許世界一流的外國大學和機構在古吉特拉邦的國際金融科技城(Gujarat International Finance-Tec City)開設金融管理、金融科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課程?!盵22]印度選取國際金融科技城作為試點,是一次對外開放的突破性嘗試,未來有望吸引東盟名校,招攬高素質人才,引領印度的國際化發展。

海外分校的建立也是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亮眼舉措。目前,印度已有幾所大學在東盟成員國開設分校,如阿米提學院(Amity Institute)新加坡分校、維娜雅卡大學(Vinayaka Missions University)曼谷分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IIM)教育水平一流,在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建立印度理工學院和印度管理學院海外分校的呼聲強烈。印度《2020年國家教育政策》強調,要促進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外國大學在印度開設其海外分校。[23]這就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東盟頂尖大學在印度開設分校提供機會。

(五)設立研究中心,傳播語言文化

為培養東盟高校對印度的研究興趣并提升其對印度的研究水平,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在東盟多所大學設立印度研究教席(Chairs for Indian Studies),如新加坡國立大學、馬來西亞吉隆坡大學[24]。這些教席能夠解答學生關于印度方方面面的疑惑,通過指導研究、舉辦研討會、發行出版物等舉措在東盟高校的印度研究中發揮核心作用。[25]此外,印度積極在東盟各國設立印度研究中心,從而為東盟創建認知印度的重要窗口。目前,泰國在提升對印研究水平方面實踐較為豐富,除了在五所重點高校(朱拉隆功大學、西爾帕科恩大學、瑪希隆大學、泰國國立大學和清邁大學)設置印度研究中心,還設立了印度角、印度研究小組[26],以增進對印度的全面了解。

莫迪上臺后,印度致力于利用印度在科學、藝術和文化遺產方面的比較優勢,高度重視印度語言文化在世界的推廣。[27]在語言建設方面,印度中央語言研究所(Central Institute of Indian Languages)向非母語學習者教授20種印度語言,現已推出為期10個月的語言培訓項目,以擴大印度語言的影響力,構筑印度在東盟的正面形象,提高印度的國際威信。在文化推廣方面,印度推動聯合國大會設立國際瑜伽日,鼓勵高等教育機構為國際學生開發專門的印度傳統藝術、佛教、音樂、古典舞蹈、語言、瑜伽、歷史、政治等課程和短期交流項目[28],力圖通過國際學生這一重要載體將印度文化元素推廣到全球。

(六)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導實施教育援助

印度兼具高等教育受援國與援助國的雙重身份。與眾多第三世界國家一樣,自獨立以來,印度長期接受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援助,包括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在內的印度知名高等教育機構都是通過外國機構大量經濟和學術援助建立起來的。近年來,印度開始通過專家派遣、技術輸出、人員培訓、遠程教育等方式對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教育援助。

莫迪政府上臺后,印度立足于東盟現狀,發揮自身的特色優勢,系統推進對東盟的教育援助進程。而縱觀各項援助舉措,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導是印度對東盟教育援助的主要特征,具體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執行技能培訓計劃。印度一直在通過印度技術與經濟合作(India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TEC)計劃為本國和東盟人口的技能提升作出積極貢獻。ITEC計劃由印度政府全額資助,目前共有161個國家受邀參與。東盟是ITEC計劃的重點關照對象,也是長期參與者。根據ITEC計劃,印度每年向東盟國家提供1102個獎學金名額,用于各個技能領域的短期培訓計劃。[29]在此計劃下,印度依托眾多一流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技能培訓課程,支持東盟高校人員提升金融、信息技術、英語等領域的技能。二是實施職業技能遠程培訓。印度通過擴大大學開放和遠程學習(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ODL)項目和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的規模,降低職業技能課程的學習門檻,促進更廣泛的東盟學生群體能夠接受印度的職業技能遠程培訓。三是協助建立職業技能培訓中心。除了提供獎學金名額和課程培訓,印度政府積極參與東盟高等教育機構建設,擴大自身對東盟職業技能人才能力建設的影響。例如,印度協助緬甸建立緬甸信息技術學院、農業研究和教育高級中心、緬甸—印度信息技術技能中心、印度—緬甸工業培訓中心等高等教育機構,以分享印度的科技經驗,提升緬甸青年的技能和市場競爭力。

總體而言,印度對東盟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的教育援助,展現印度追求與東盟實質性合作的誠意,提升東盟對印度技能培訓水平的認可,增強印度在東盟高等教育領域的軟實力。

三、合作特征

(一)合作對象具有明顯層次性

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親疏不可避免地受到地理距離、政治互信、經濟貿易往來、思想文化、教育基礎水平、印度僑民數量等因素的影響。由于東盟各成員國自身國情的差異性及其與印度互動的復雜性,印度面向東盟進行高等教育交流時,合作對象具有明顯層次性。

在東盟國家中,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是印度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核心國家。一方面,這些國家與印度政治經貿聯系緊密,印度僑民數量龐大,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相較印度而言,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水平更高、特色鮮明,能與印度共享高等教育優勢資源、形成雙向互補。印度與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更為密切,這首先體現在從非教育領域向教育領域的輻射力。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是印度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為進一步激發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在莫迪2018年訪問新加坡期間,達成五項關于技能發展的協議,并在印度建立第一個印度技能研究所,以及一系列國家培訓師學院。[30]同時,注重發揮印度僑民的重要作用。以泰國為例,在泰國有近20萬的印度裔,密切的文化聯系促成了文化中心和研究中心的建立。[31]

東盟其余成員國則屬于印度高等教育的邊緣合作對象。相較于印度,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步伐更慢,因此印度往往以教育援助為主為其提供能力建設。緬甸、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不僅擁有印度文化事務委員會獎學金計劃的固定名額,還是印度ITEC計劃的長期受益者。以緬甸為例,截至2022年,已有13名緬甸學生獲得印度文化事務委員會的獎學金名額,2021—2022年,共有267名緬甸學生參加了112門不同領域的e-ITEC課程。[32]雖然目前印度與這些國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形式比較單一,但是印度正在努力挖掘與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潛力,試圖從資金援助逐漸轉向互補合作。例如,印度海事大學和菲律賓巴坦加斯州立大學于2022年11月簽署了諒解備忘錄,以加強雙方在海洋領域的科研合作。[33]

(二)注重培養青年精英人才

在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的合作進程中,青年精英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印度加強東盟赴印精英留學生和優秀學者流動等舉措來看,“吸引年輕人”[34]的戰略認知貫穿于印度對東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整個過程。東盟各國同樣高度關注青年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合作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在東盟—印度智庫網絡(ASEAN-India Network of Think-Tanks, AINTT)第三次圓桌會議上,越南外交部長范平明強調,青年互動是發展印度與東盟戰略互聯互通的“最重要”方面[35]。

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加強青年精英人才培養,是印度與東盟的共同愿景。這是因為青年群體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群體,鞏固該群體的聯系有助于深化雙方戰略伙伴關系,為未來的合作奠定基礎。印度和東盟國家的青年群體體量龐大,15~24歲的人口在印度人口的占比近1/5[36],而東盟更是有近一半的人口年齡在28.8歲以下[37]。與此同時,這一群體往往流動性強,基于留學、移民、旅游等種種途徑,成為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合作最重要的文化載體。

不過,盡管印度與東盟都承認,雙方高等教育合作成功的關鍵在于青年精英群體的發展,但提升雙方青年精英關系的具體行動尚未完全落實。目前,就東盟的青年精英群體而言,盡管印度出臺各類交流計劃和獎學金計劃,美國或歐洲大學仍然是他們的首選。為進一步提升印度大學對東盟青年精英人才的吸引力,印度政府正在逐步采取新舉措加大對這一群體的培養投入。新舉措不僅包括執行東盟—印度科技合作資助計劃,加強青年學者的學術培訓和發展,還包括舉辦東盟—印度青年峰會,搭建青年精英交流平臺。[38]《落實東盟—印度面向和平、進步與共同繁榮的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16-2020年)》(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ASEAN-India Partnership for Peace, Progress and Shared Prosperity(2016-2020))提出,要提升年輕群體對東盟和印度教育合作的認可度和贊賞度。[39]未來,印度還將繼續發揮自身英語教育體系及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吸引更多東盟青年精英赴印深造。

(三)以科技領域合作為重點

科技領域的合作是莫迪政府上臺后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交流的重點,也是雙方合作水平和質量的體現。莫迪上臺后,盡管印度與東盟高等教育合作舉措涉及人才、資本、語言、文化、技能的流動,但重點仍然是科技領域的合作。

雙方在高等教育科技領域合作的強大動力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科技對印度和東盟各成員國的發展起著全面的促進作用。印度實現知識經濟轉型亟需大量的高技能勞動力。加強高等教育領域的科技合作,有助于印度從人口紅利中受益,改變勞動力技能不足的現狀。而東盟也在APASTI 2016—2025中再次強調,科學、技術和創新始終是推動東盟地區經濟增長、增進社區福祉和促進一體化的重要關鍵因素。[40]

其次,印度與東盟各有所長,能夠實現科技領域的優勢互補。印度在高精尖領域具有毋庸置疑的科研優勢,能為東盟提供技術支持;而眾多東盟國家則能夠為資源相對匱乏的人口大國印度提供豐富資源?;诖?,印度與東盟形成了共贏的科技合作模式,聯合啟動了農業、太空、環境與氣候變化、人力資源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各種項目。[41]此外,印度加大對東盟—印度科學技術基金的支持力度,強化印度與東盟在公共衛生、可再生能源和智能農業領域的合作。

最后,科技領域的合作具有鮮明的地緣政治色彩,政治和外交政策是驅動雙方高等教育科技領域合作的重要因素。印度前駐東盟大使古爾吉特·辛格(Gurjit Singh)強調要聚焦印度與東盟合作,這是因為印太地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戰略敏感性。目前,印度與東盟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合作已卓有成效,為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合作關系,加強與東盟的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勢在必行。

(四)強調合作機制的可持續性

莫迪上臺后,面臨的現實是東盟學生赴印留學意愿下降,東盟成員國質疑“印度投入遠落后于承諾”。在此背景下,印度更加強調面向東盟發展穩定系統的高等教育合作關系,加強高等教育合作機制的可持續性。這種合作機制的可持續性具體體現在合作形式與合作領域兩方面。

在合作形式方面,印度與東盟的高等教育合作形式日益豐富,啟動各種交流計劃,如東盟外交官培訓計劃、東盟—印度智囊團網絡、東盟—印度知名人士系列講座、東盟—印度學生交流計劃、東盟—印度媒體交流計劃等。[42]通過不斷開創多主體參與、多層級水平、多樣化交流的對話形式,印度得以發展與東盟長久持續的高等教育伙伴關系。未來,雙方在這種可持續性合作的模式下有望迎來更多的機遇,如在東盟大學網絡、東盟—印度大學網絡、印度大學協會和印度大學資助委員會之間簽署諒解備忘錄,促進雙方大學學位和文憑互認;組織不同層級的系列對話,如東盟—印度副總理會議、東盟—印度校長會議。

就合作領域而言,莫迪政府有意識地加強科學技術等創新領域的合作,指出高等教育的關鍵要素是“為可持續發展重新定位教育”[43]。知識領域合作的核心是科學技術,印度在多項面向東盟的高等教育合作舉措中重視科技領域人力、財力、基礎設施的持續性投資,如對東盟優秀學者的長期贈款、為科技合作項目成立專門工作組、針對衛生能源等學科提供技能培訓等。印度通過加強科學技術等可持續創新領域的高等教育合作,進一步鞏固與東盟合作機制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21]ANJAIAH V. India, ASEAN launch AINU to boost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EB/OL].(2022-09-06)[2023-03-22]. https://www.indoindians.com/india-asean-launch-ainu-to-boost-cooperation-in-education/.

[2][5]ZEESHAN M. Can India help ASEAN escape superpower rivalry?[EB/OL]. (2022-06-19)[2023-03-22]. https://thediplomat.com/2022/06/can-india-help-asean-escape-superpower-rivalry/.

[3]JAISHANKAR S. The India way: strategies for an uncertain world[M]. Noida: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020: 26-33.

[4]TRIPATHI D. Revisiting India and the ASEAN: natural partners[EB/OL].(2020-03-05)[2023-03-22]. https://diplomatist.com/2020/03/05/india-and-the-asean-natural-partners/Jaishankar.

[6]Z MAYILVAGANAN M. ASEAN and India-ASEAN relations: navigating shifting geopolitics[M]. New York: Routledge, 2022: 115.

[7]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 Trends in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 2017[R]. New Delhi: The Mantosh Sondhi Centre, 2017: 7-11.

[8]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 Inclusive and qualitativ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R]. New Delhi: 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 2011: 88-89.

[9]ALTBACH P G. India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J]. Current science, 2018, 114(3): 425.

[10]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20[R]. New Delhi: Government of India, 2020: 39.

[11]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ll India survey on higher education 2019-2020[R]. New Delhi: Government of India, 2020: 20.

[12]MEA. Speech by Secretary(East) at the ASEAN India students exchange programme[EB/OL]. (2015-09-15)[2023-04-20]. 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25804/Speech_by_Secretary_East_at_the_ASEAN_India_Students_Exchange_ProgrammeSeptember_14_2015.

[13]AIC-RIS. ASEAN-India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report 2021: avenues for cooperation in Indo-Pacific[R]. New Delhi: ASEAN-India Centre (AIC)-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IS), 2020: xxxiii.

[14]ICCR. ICCR scholarship manual academic year 2022-23[R]. New Deli: 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 2022: 7.

[15]ASEAN-India Science, Technology &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SEAN-India research training fellowship[EB/OL]. (2023-03-10)[2023-03-30]. https://www.aistic.gov.in/ASEAN/aistdfFellowship.

[16]AISTIC. ASEAN-India science, technology & innovation cooperation[EB/OL]. (2023-03-10)[2023-03-28]. https://aistic.gov.in/ASEAN/aboutUs.

[17]ASEAN. ASEAN plan of action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PASTI 2016-2025[R].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2017: 20-26.

[18]ASEAN.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ASEAN-India partnership for peace, progress and shared prosperity(2021-2025)[R].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2021: 10.

[19]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ist of active MoUs/EEPs[EB/OL]. (2023-02-17)[2023-04-20]. https://www.education.gov.in/international-cooperation-cell-6.

[20][30]MEA. India-Singapore relations[R]. New Delhi: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20: 4.

[22]Outlook. World-class foreign universities to be allowed in gift city: finance minister[EB/OL]. (2022-02-01)[2023-04-20]. https://www.outlookindia.com/business/india-budget-2022-world-class-foreign-universities-to-be-allowed-in-gift-city-finance-minister-news-51869.

[23]MHRD.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2020[EB/OL]. (2020-06-29)[2023-04-20]. https://www.mhrd.gov.in/sites/upload_files/mhrd/files/NEP_Final_English_0.pdf.

[24][43]DE P, CHIRATHIVAT S. Celebrating the third decade and beyond: new challenges to asean-india economic partnership(1st ed.)[M]. Ox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8: 66, 297.

[25]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 ICCR chair abroad[EB/OL]. (2023-03-10)[2023-04-20]. http://iccr.gov.in/content/iccr-chair-abroad.

[26][31]MEA. Brief on India-Thailand relations[R]. New Delhi: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21: 8.

[27]VARGHESE N.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global trends and Indian initiatives[R]. New Delhi: Association of Indian Universities, 2020: 8.

[28]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quality upgrade and inclusion programme five year vision plan 2019-2024[R]. New Delhi: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f India, 2019: 135.

[29]MEA. India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EB/OL]. (2023-03-10)[2023-04-20]. https://www.itecgoi.in/index.

[32]MEA. India-Myanmar-Bilateral brief[R]. New Delhi: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22: 3.

[33]MEA. Brief on India-Philippines bilateral relations[R]. New Delhi: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22: 4.

[34]JAISHANKAR S. Engaging young minds[EB/OL]. (2022-12-01)[2023-03-28]. 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5935/address+by+external+affairs+minister+dr+s+jaishankar+at+the+g20+university+connect+engaging+young+minds.

[35]AIC. ASEAN-India economic relation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round table on ASEAN-India network of think-tanks (AINTT)[EB/OL]. (2017-08-26)[2023-04-20]. http://www.ris.org.in/sites/default/files/pdf/FINAL%203RD%20AINTT%20REPORT%20-%20WEBSITE.pdf.

[36]Population Pyramids. Population pyramid of India at 2023[EB/OL]. (2023-03-20)[2023-04-20]. https://www.populationpyramid.net/india/.

[37]The Straits Times. 7 numbers that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EB/OL]. (2015-10-12)[2023-04-01]. http://www.straitstimes.com/business/companies-markets/7-numbers-that-explain-the-significance-of-asean-economic-community.

[38]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Government of India. 4th ASEAN-India youth summit[EB/OL]. (2023-02-12)[2023-03-28]. https://mea.gov.in/press-releases.htm?dtl/36248/4th+aseanindia+youth+summit.

[39]ASEAN. Plan of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ASEAN-India partnership for peace, progress and shared prosperity(2016-2020)[R].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2015: 13.

[40]ASEAN. ASEAN plan of action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PASTI 2016-2025[R]. Jakarta: ASEAN Secretariat, 2017: v.

[41][42]MEA. India-ASEAN relations[R]. New Delhi: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2018: 2-3.

The Modi Administrations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olicy Towards ASEAN

FENG Xiaoting ? LU Ke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Since Modi took office as prime minister in 2014, India has strengthened its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with ASEAN to respond to the foreign policy of “Neighborhood First”, “Act East” and “the Indo-Pacific Initiative”, to provide talents and technical support to deepen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ub. Important policies include attracting elite students and outstanding scholars from ASEAN, suppor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projects in a comprehensive way, establishing partnerships and new university network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setting up research centers, spread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providing educational assistance with a focus on vocational training. Overall, India-ASEAN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esents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multi-level cooperators, young-elites-oriented, S&T-centered, and str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India; ASEA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編輯 呂伊雯 ? 校對 王亭亭

猜你喜歡
東盟高等教育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中國和東盟經貿關系前景展望
中國—東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綜述
中國與東盟紡織品出口競爭力比較分析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