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校合作在高職院校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

2023-08-10 00:29馮文華李穎吉
高教學刊 2023年38期
關鍵詞:館校合作文化創意產業高職教育

馮文華 李穎吉

摘? 要: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面振興,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急需培養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創意人才。以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與博物館強強聯合,在課程建設、教學環節以及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形成高職院校高素質復合型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系列舉措,滿足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要求。

關鍵詞:館校合作;高職教育;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博物館

中圖分類號:C96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2-0166-04

Abstrac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exposition undertaking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cultural and creativ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m. Taking 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rough strong cooperation with museums, this study explores and practices i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lin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products, and forms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compou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museum undertaking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Keywords: library-school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personnel training; museum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日新月異、蓬勃發展,不僅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朝陽產業”?!段幕俊笆濉睍r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以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文化內容原創能力,推動文化產業的創新,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1]。加快培育高素質復合型文化創意人才,滿足文博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需求已經成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文化產業高等教育體系。但是,由于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是新興學科,普遍面臨人才供求關系脫節、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匹配度不高等突出問題,急需探索和培育滿足文博事業和產業發展新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文化創意人才。高等職業教育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力軍,通過與博物館合作,共同培養符合文博事業發展和文化產業需求的人才更具現實意義。依托浙江當地優質的文博資源,本文以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大力推進館校合作,在課程建設、教學環節以及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形成了高職院校高素質復合型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系列舉措,滿足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需求。

一? 館校合作人才培養的政策背景

(一)? 文化政策背景

早在2010年,文化部就制定并頒布實施了《全國文化系統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抓好文化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以提高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大力提高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對藝術生產和藝術市場需求的預見分析決策能力、運用現代經濟和管理理論指導發展的能力、開拓市場和吸納社會資金的能力,培養一支精通文化工作、熟悉國際國內文化市場規則,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現代科學素養的復合型、外向型文化經營管理人才隊伍[2]。2019年底,司法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送審稿)》,并在公開征求意見中明確提出,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積極推動文化產業及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采取多種方式培養適應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國家鼓勵從事文化產業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加強與學校的交流合作,參與相關人才培養,并為師生實踐實習提供崗位[3]。國家從政策方針上對社會層面參與人才培養的鼓勵和支持有效地推動了產學研合作的開展。

浙江省作為全國的經濟和文化大省,在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在《浙江省文化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文化強省的新目標[4]。人才的聚集和培養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量。培養大批懂技術、有創意和善于經營管理的文化產業人才對于推進浙江省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浙江省在推進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相繼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和方案,如2015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就指出,鼓勵企業、院校、科研機構成立戰略聯盟,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5]。2016年《浙江省文化創意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再次強調,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推動基于“文化創意+”的產業融合發展之路[6]。

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不僅反映了國家對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當前博物館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為館校合作夯實了政策基礎。

(二)? 博物館職能深化與館校合作

在諸多的社會文化力量中,博物館毫無疑問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支。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博事業的迅猛發展,博物館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教育作為博物館的核心功能之一,備受重視。2015年國務院第78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博物館條例》明確規定,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制定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的政策措施。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鼓勵學校結合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博物館應當對學校開展各類相關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7]。2021年5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并強調實施“博物館+”戰略,促進博物館與教育、科技、旅游、設計等多領域跨界融合,推動博物館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8]。

浙江是著名的“文物大省”和“非遺之邦”,擁有非常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據浙江省文物局統計,截至2021年浙江省擁有420家博物館。數量龐大、內容豐富的博物館資源,不僅為文物的收藏、展覽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為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寶貴的資源。近幾年來,將博物館納入學校教育資源范疇加以開發和利用已逐步成為共識。2018年12 月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成立,參會高校博物館最終達成“杭州共識”,標志著“校館合作”的全面啟動。

二? 館校合作高職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作為浙江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職業教育,因勢而動,緊跟產業和時代的步伐。下文主要以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下簡稱“浙經院”)為例,介紹其在館校合作背景下,所開展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浙經院地處省會杭州,最早由世界 500 強企業物產中大集團創辦,目前是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也是首批國家優秀骨干高職院校。

在我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和浙江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背景下,浙經院于2002年率先開設文化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下設藝術品經營與非遺文創兩個專業方向,致力于培養文化產業領域的管理和創意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增強核心競爭力,為浙江乃至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服務。隨著文博事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博物館社會價值的日益凸顯,該專業立足于本土文化語境,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將“博物館+產學研”的理念注入人才培養模式中,遴選當地優質的博物館資源,如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良渚博物院、杭州工藝美術館和浙江恒廬美術館等,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以培養學生的文創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把課程開發、實踐教學和文創產品設計等有機貫穿起來,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文化創意人才培養舉措。

(一)? 利用文博資源,推動特色課程建設和教學

課程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博物館擁有藏品資源、展覽資源、建筑資源和文創資源等特色資源。如果能合理地將這些資源融入高校文化創意人才培養的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認知、實操技能以及創新創業能力都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此,浙經院依托當地豐富的文博資源,積極推動特色課程教學與建設。通過館校合作,建設獨具地域文化資源特色和職教特色的系列課程,開展特色教學。

1)注重深挖和提煉獨具地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如通識課程宋韻之美,就是以最具浙江地域標識的宋韻文化為切入點,從宋韻的“繪畫之美”“書法之美”“文學之美”“瓷器之美”“風物之美”“風范之美”等方面為學生講授內涵豐富的宋韻文化,增進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藝術鑒賞能力,提升文化素養。

2)對標社會新需求,聚焦產業新業態,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專業素養。如與浙江恒廬美術館合作,共建精品課程畫廊管理與實務;與杭州工藝美術館合作,共建博物館文創策劃與實務等,將課堂理論授課與組織學生實地參觀相結合,指導學生親身體驗瓷器、印染、雕刻等制作工藝,將職業精神、工匠精神、文化體驗有機融入教學,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立德樹人。

(二)? 以項目為導向,優化實踐教學環節

為提高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對課堂授課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除了開展必要的課堂理論教學外,將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實踐項目導入課程。在項目實踐過程中,除了本校教師參與外,還積極聘請校外專家或展館負責人給學生進行專業實踐技能上的指導。實踐項目下達具體任務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3~5人不等,要求在規定時間(以課程教學大綱實訓教學時數為準)內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任課教師或校外專家對學生進行現場輔導或線上答疑。

以植物染技藝與文創課程為例,在學期初課程將參加杭州科技交流館舉辦的“迎亞運·展芳華”2023民間美術作品展的真實創作任務引入課程。以展促教、以展帶學,邀請杭州藍印花布印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紅芳老師進行實踐指導,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按照參展的要求,組織學生精心選題、設計、畫蠟、染色,最終文管專業師生共有八幅作品成功入選,得到杭州科技交流館策展人的好評。學生在參展的過程中,不僅感受到了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也提升了創意實踐技能。

又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文化會展創意思維、掌握文化會展創意技能,會展策劃與實務課程在教學實踐中也同樣注重與展館實踐項目和任務的對接。如對接浙江美術館2022年舉辦的“紅船女兒”特展,本課程通過整體化的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策展工作任務流程,涵蓋了從展覽策劃與設計到施工布展以及后期資料的整理等各個階段,這種“現場參與式”的實踐教學,不僅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熟悉展覽策劃活動和執行的全過程,也讓學生對展覽策劃的理論與實踐達到了整體的認知和理解。

此外,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 其充滿活力、思維活躍,具有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展呈設計和互動設計上展現出了“零零后”一代的特點,出現了很多廣受好評的設計概念,如線上線下聯動打卡、盲盒競猜等游戲互動,巧妙提升了展陳的整體效果。

(三)? 以文創產品和比賽為依托,提升創新創意技能

創新創意產品開發是館校合作落實落地的重要途徑,也是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必然要求。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在專業設計方面的人才優勢,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上,又需要借助博物館相關專家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根據教學計劃導入課程教學。

以盤紙與文創課程為例,通過聘請杭州工藝美術館內的盤紙非遺大師嚴美娟老師授課主講,不僅傳授學生盤紙的非遺技藝,而且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盤紙作品的創意設計與制作,產生了一系列以工藝美術館藏品為創意來源的優秀盤紙作品。這一過程既宣傳和推廣了美術館的藏品文化,又充分激發了學生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另外,專業師生還積極參加博物館組織的文創設計大賽以及策劃方案征集活動,如參加杭州工藝美術館承辦的“宋韻跡憶”文創設計大賽、浙江博物館“宋韻展覽”提供策劃方案等,這些創意實踐活動,拓寬了高職專業教學的實施路徑,訓練了學生的創意思維,強化了實操能力,同時也為博物館帶去更多的創意資源和創新構想,從而使館校合作落地生根、走深走實。

三? 結束語

在館校合作方面,浙經院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把課程設計、實踐環節和文創策劃有機串聯起來,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資源互補、合作共贏,取得了積極成效。近年來,文化產業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生在“浙江省大學生互聯網+”以及“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等比賽中多次斬獲一等獎,就業能力與行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館校合作起步晚、時間短,在合作目標、職責分工以及評價體系等體制機制建設上仍需要進一步的探索與優化。一方面,館校雙方需要進一步明確目標和職責,開展針對性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搭建對接的溝通機制,簽署合作文件,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同時進行活動時間與空間規劃,以便雙方為教學實踐活動做好準備,確保良好的教學秩序。另一方面,要不斷創新合作的形式和內容,形成互助互補的聯動機制。博物館除了向高校推介展覽和專家講座外,也可以嘗試向合作高校開放博物館部分陳列展覽的智慧應用平臺,實現博物館在展覽信息以及知識方面的共享,如蘇州博物館與當地的高校就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9]。此外,同時,合作雙方還需要做好人才培養的教學評價體系。在館校合作的機制下,教學評價和反饋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對課程教學具有導向作用,也是檢驗館校合作育人成效的關鍵。

總之,館校合作背景下文化創意人才培養是文博資源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次重要實踐,也是人才培養模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融合發展之路的一次有益探索,也將對我國文博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發布“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EB/OL].(2017-04-21).https://www.gov.cn/xinwen/2017-04/21/content_5187654.htm.

[2] 毛璐璐.館校協同文博人才培養機制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2(3):12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送審稿)[EB/OL].(2019-12-13).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2/e9c9d9677e44

4915af5a945a11cdf728.shtml.

[4] 省發展改革委 省委宣傳部關于印發《浙江省文化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2021-06-30).https://www.zj.gov.cn/art/2021/6/30/art_1229540815_4673572.html.

[5]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EB/OL].(2015-04-27).http://tzcj.hangzhou.gov.cn/art/2015/4/27/art_1603992_29627060.html.

[6] 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浙江省文化創意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2016-10-11).https://www.zj.gov.cn/art/2016/10/11/art_1229540818_4667129.html.

[7] 博物館條例[EB/OL].(2015-03-02).https://www.gov.cn/zhengce/2015-03/02/content_2823823.htm

[8] 中央宣傳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民政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21-05-24). http://wwj.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zcwj/bwgzwj/202105/t20210524_2176661.html.

[9] 王振,王文藜.基于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館校合作機制研究——以蘇州博物館為例.[J].美與時代創意,2016(3):22-26.

猜你喜歡
館校合作文化創意產業高職教育
博物館與中小學美術教育合作的研究狀況分析
新時期科技館與學校合作模式淺析
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鈞瓷造型設計的創新研究
淺析“跨界與融合”思維的特征與應用
“創意人居城市”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互聯網+”時代楊家埠木版年畫文化創意產業開發策略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淺談福州科技館差異化科普活動探索“館校合作”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