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

2023-08-17 08:20張英琦
傳播與版權 2023年15期
關鍵詞:全媒體紅色文化思政教育

張英琦

[摘要]紅色文化具有革命歷史意義,是一種文化資源和精神載體,代表先進的思想意識形態和育人價值理念。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不僅有助于強化對大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而且是傳承與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途徑。在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孕育新的精神內涵和多元的呈現形式,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與保障。文章立足于全媒體時代,通過分析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和意蘊,闡述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原則,提出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全媒體;高校;紅色文化;思政教育;融合

大學生作為國家富強的建設者,是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由于大學生正處于思想價值觀成熟穩定的關鍵期,因此加強高校思政教育價值引導顯得極其重要。在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承擔對大學生思想進行引導的艱巨使命和任務,而針對當代大學生個性化學習思維的特點,改變現有單一、滯后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迫在眉睫。紅色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創新思政教育育人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載體。在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如何充分發揮核心育人優勢,并靈活、高效融入思政教育工作體系,成為當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的關鍵點[1]。

一、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和意蘊

(一)充分助力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紅色文化不僅是先進文化的典范,而且符合大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大學生通過深入學習紅色文化,有助于堅定理想信念,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目標。一方面,紅色文化蘊含豐富的教育資源,可激發學生不畏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蘊含豐富的思政教育案例,能夠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夯實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

(二)全面培養學生價值信仰

紅色文化基于與生俱來的文化先進性,可對學生價值信仰的培養起到科學引領的作用,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構建“大思政”格局。一方面,以新媒體為輔助載體,高校思政教育可將紅色文化立體化、可視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或英雄事跡的理性認知,實現對學生價值信仰的塑造;另一方面,紅色文化具有高度的辨識度,符合當代大學生追求先進思想理念的心理需求,既可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引領效能,還可以實現育人效果的最大化[3]。

(三)深度強化學生文化認同和使命擔當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國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強化對我國文化基因的認同,積極爭做中國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一方面,大學生通過學習紅色文化,能夠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學會去偽存真地辨析多元文化,避免產生各種錯誤認知;另一方面,面對新媒體環境下各種思潮和言論的沖擊,大學生通過學習紅色文化,能夠更加堅定對本土文化的認同,從而主動承擔起新時代的紅色使命,爭做弘揚紅色文化的傳承人[4]。

二、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原則

(一)理論與實踐相協同

在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應牢牢堅持理論與實踐相協同的原則,確保二者高度統一,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首先,高校思政教育應加強對紅色文化的理論整理,采取多種途徑完善理論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運用信息化媒介手段開展各種紅色文化思政教育實踐活動,既要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又要確保實踐反哺理論,實現二者相輔相成的協同效能。其次,高校思政教育應充分提取紅色文化中獨具真理性的教育教學內容,加強對紅色文化內涵的挖掘,并將其融入思政教育的全過程。最后,高校思政教育應注重對紅色文化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和管理,為學生提供體驗紅色文化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刻感悟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寶貴思想[5]。

(二)主導與主體相平衡

在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應遵循主導與主體相平衡的原則,既要發揮教師在育人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確保二者有機統一,并貫穿整個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過程。一方面,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評價者,需要積極發揮個體的導向性價值,有效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加強對紅色文化的深入挖掘,一來可幫助學生更加科學地解析紅色文化的本質;二來能夠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從而發揮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之一,要求教師始終做到準確把脈學情特征,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認知規律采取最為貼合的教育融合策略,最終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目標。

三、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徑

全媒體時代發展對高校思政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當前,高校思政教育要抓準時機,充分利用全媒體的優勢,發揮全媒體高效、快捷、精準等特征,精準把控學生群體思想和心理動態,做到紅色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充分、有效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傳播平臺,提高思政育人價值

在全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應充分應用信息化技術,與時俱進地構建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傳播平臺,凸顯紅色文化信息化傳播的優勢,實現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生動、鮮活的紅色文化資源,凸顯育人的廣泛性、時效性與便捷性,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陣地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也應加快紅色文化信息化步伐,引進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針對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銜接點,打造功能完善的主題網站,單獨設置紅色文化教育板塊,定時做好更新和維護,確保內容獨具吸引力,并為學生營造紅色文化網絡輿論參與氛圍,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和瀏覽、分享,起到思想帶動的作用。此外,高校思政教育對紅色文化資源網絡傳播平臺的設計還應力求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結合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需求規律,在紅色文化主題教育的設計中可適當選擇動漫、卡通、影視等人物形象,并搭配具有時代特征的紅色音樂[6]。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大學生學習主動性,還可以讓紅色文化更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高校思政教育應充分發揮“智慧校園”的核心優勢,構建健全的信息綜合管理體系,致力于紅色文化元素與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優化對接,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資源共享的作用。

(二)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化媒介資源豐富,一來為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帶來前所未有的契機,二來極大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多維創新,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質量。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加強對信息技術手段的創新性應用,通過精心篩選、挖掘、整合紅色文化資源,不斷尋求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最佳載體,從而實現紅色基因的有效傳承。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師應注重轉化與學生的主客體關系,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在思政課堂的參與感和主動性。在實際工作中,高校思政教師應不斷提升個人信息化素養,全面挖掘與紅色文化內容要素相關的思政教育資源,有效開發與紅色文化相關的思政課程內容,進一步健全紅色文化思政教育體系,也應摸清學生的實際學情特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性拓展紅色文化內容。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師應以紅色影視作品為抓手,采取微課等教學模式,播放紅色文化的教學微視頻,將具有紅色文化底蘊的資源有機融入思政課程,強化學生對紅色文化內涵的深度理解與認知,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直觀地感受紅色文化精神,對紅色文化產生更高層次的理解[7]。

(三)開展多元實踐活動,提升紅色文化教育獲得感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價值,其既包括教學實踐活動,也覆蓋公益服務和暑期社會實踐等。學生通過參與多元實踐活動,一來能夠有效提升個人的道德素養、思想品質,二來可以切實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在全媒體時代,為了深度激發實踐活動的教育效能,高校思政教育應在實踐活動中有機融入紅色文化,促進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思政實踐教學效率和質量,有效發揮紅色文化育人的價值優勢。首先,高校思政教師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AI、VR等技術,以新技術、新手段為抓手,借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組織大學生“云游”紅色文化展館,在云端感受紅色文化、品讀紅色故事、打卡紅色足跡。其次,高校應加強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多維合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體展館與網絡展館開展的教育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增強對紅色文化的感官認知和理性理解,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最后,數字化、智慧化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各展館可應用AI、VR等技術,為學生呈現“線上+線下”相協同的教育內容,在虛擬情境下“再現”紅色經典,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度感知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8]。

此外,高校思政教師還可以發揮翻轉課堂的教育價值,鼓勵學生借助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現場講解、主題宣講等活動,使學生成為紅色文化的宣講人,提高紅色文化認同感。

(四)創新思政教育方式,發揮第二課堂育人效能

在全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除了需要發揮思政課堂和教育實踐的功能,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具體包括采取第二課堂的教育形式,有效挖掘隱性教育資源。高校應積極組建紅色文化學生社團,并在每學期組織不同的紅色文化活動,助推紅色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對接融

合[9]。一方面,高校應全力打造信息網絡共享平臺,做好學情意見的征集和分析工作,掌握學生差異情況與個性特點,從而組建具有學校特色的紅色文化學生社團,并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媒體,做好紅色文化宣傳推廣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大對紅色文化學生社團的支持力度,加強對社團活動的規范化管理,或定期開展比賽演出,或舉辦高校紅色文化節,或進行校園紅色網絡作品評選等活動,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潛移默化的育人效能。高校也應通過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資源,打造學校自身的紅色文化育人品牌,強化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擴大紅色文化影響范圍[10]。

總而言之,紅色文化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縮,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資源和生動教材,對引領大學生全面健康成才、成長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全媒體時代賦予的新契機和新挑戰,高校思政教育要做到趨利避害,多措并舉地尋求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融合點,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從內容編輯層面、場景創設層面、策略設計層面入手,開辟全新的教育路徑,強化價值引導,結合開展多樣化實踐教學活動,實現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融合,增強思政教育針對性,發揮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曹軍.紅色基因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10):136-137,140.

[2]官平.媒體視域下福建省高校應用短視頻弘揚紅色文化路徑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3(04):17-20.

[3]孟家輝,賈維.新時代以紅色文化為媒介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探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02):89-92,112.

[4]唐湘珍.一體化視域下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思政課的價值意蘊與路徑選擇:以甘肅紅色文化為例[J].世紀橋,2023(04):57-59.

[5]張慧玲,史小苗.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程的實踐探索:基于案例教學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2):105-108,122.

[6]金樂.構建基于“一體三足”的紅色文化思政“金課”:以江蘇紅色文化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03):38-41.

[7]羅碧純.閩西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程路徑探析:以龍巖開放大學為例[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01):107-110.

[8]宋利萍.地域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05):124-125,128.

[9]李微.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新聞傳播教育的路徑探索[J].傳播與版權,2023(10):1-3.

[10]王志光.新媒體環境下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作用與對策[J].傳播與版權,2023(08):95-98.

猜你喜歡
全媒體紅色文化思政教育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體路徑”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