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

2023-08-19 18:16劉雯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方法探究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

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一種數學教學方法。通過這一方法,學生能夠將數學學習的場域由課堂拓展到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而不斷拓展個人的數學知識學習深度。對此,教師要將小學數學學科的具體特點與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緊密結合,開展多樣的活動,推動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19-0029-03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一直都在探索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成效。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了解和掌握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深入挖掘身邊可利用的生活化教學資源,不斷擴充和豐富數學知識內容,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樣才會使學生深入思考數學問題,從而快速、透徹地理解數學知識,提升數學學習水平?;诖?,本文將圍繞生活化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系的逐步改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生活化學習思維。數學學科本身就是從實際生活出發探討問題,然后將所學知識融入問題中,以此來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化的育人理念來設計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突出理論與實踐的整合,以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1]。比如,在以往,教師更重視對學生進行解題技巧、解題方法與解題思路的教學,這樣雖然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參加考試方面獲得更好的結果,但不利于學生從現實生活角度出發,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2]。由此可見,

教師僅僅從解題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不僅難以達到生活化教學的需求,也無法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真正的發展。因此,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兩者的共生關系來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環境,突出生活化教學對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路徑探究

(一)課程內容與生活相關聯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借助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所以數學課堂教學需要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關聯,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生活認知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通過“滿堂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講授,以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很少有思考的空間[3]。這不僅會限制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還會讓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時更累、更被動。對此,教師需要借助生活化教學打破這一困境,

本著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的態度,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設計與課堂教學理念的創新。所以,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課程內容,將數學知識與生活關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案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例如,教師在“整數加減法”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這樣一道與學生生活相關的題目:“同學們,現在我們要去超市買東西。我們的班長帶了130元錢,買了一包42元的巧克力。請問,班長在買完巧克力之后還剩多少錢呢?”此時,學生能夠快速得出正確結果,

且在分析這一問題時,可以從自身的生活環境出發,在大腦中形成購物、付款、算賬的情境。隨后,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教學:“同學們,我們的班長在購買巧克力的時候身上帶了130元,但是,班長在付款時發現,自己有一張100元和三張10元的人民幣,那么,如果是你,你該怎么付款呢?”此時,有學生表示:“如果是我付款,我會直接給收銀員一張100元,然后等待收銀員找零。因為這樣付款比較簡單?!本o接著,教師可再對學生進行提問:“那么,這時候收銀員找零多少錢才對呢?”最終,學生會計算得出,收銀員應該找零58元。在這一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中,“購買巧克力”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找零”問題也經常出現在學生日常生活的購物情境中。因此,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得到相應的發展。

又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圖形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數學知識。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家中的物體進行觀察。教師可提問:“同學們,家里的空調是什么形狀的?墻上掛的鐘表是什么形狀的?汽車的輪胎是什么形狀的?床是什么形狀的?窗戶是什么形狀的?電視機是什么形狀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從生活中挖掘有關圖形的知識,且能夠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有學生回答:“我家里的空調表面是長方形的,墻上掛的鐘表有的是圓形的,也有的是正方形的,汽車的輪胎都是圓形的,床和窗戶大部分是長方形……”教師提出的問題看似非常簡單,但是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可以從這些簡單的問題中了解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這些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從生活中挖掘與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與素養。這對學生將來深入學習數學知識,以及借助生活環境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有重要的幫助作用和引導意義。此外,在圖形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鼓勵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融合,讓學生在學習圖形概念、了解圖形特征時結合生活中的相關圖形做相應的理解。這對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思考能力,以及提升學生對抽象內容的形象化分析能力也有一定幫助。

(二)確保生活素材的真實性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時,需要盡可能地應用真實素材為學生設計教學內容和課堂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基于所學知識從生活中尋找到真實的情境,這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及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4]。此外,教師還需要關注的是,不能簡單地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內容進行聯系,而是要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與之契合的生活素材,在確保生活素材真實的情況下,完成對學生的教學。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負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溫度計設計為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教學道具,然后將氣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應用素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素材為學生收集整理出我國不同地區的氣溫信息。通過了解,學生會發現,北方的氣溫普遍要低于南方的氣溫,而我國全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海南省三亞市,平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黑龍江省漠河市。隨后,教師再鼓勵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的氣溫變化特征,并用負數將之表示出來。經過了解,學生發現,自己生活的區域夏天的氣溫比較高,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氣溫才能用負數來表示。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從相關數據中了解到,我們生活的城市夏季平均氣溫是30℃,冬季的平均氣溫是零下7℃,那么,我們該怎樣表示零下7℃呢?”經過教師的教學與引導,學生能夠將“零下7℃”

表示為“-7℃”。此時,學生已經對負數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識。隨后,教師依然可以結合“溫度計”和“氣溫”這兩個生活元素對學生進行后續教學:“同學們,我們所學習的負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我們每天會根據天氣的冷暖來選擇衣服的薄厚,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溫度計來判斷當天的氣溫如何,然后再選擇合適的衣服呢?可是,我們該怎么選擇呢?”此時,學生表示不解。在此,教師可以結合負數知識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教學:“同學們,我們可以記住幾個關鍵的信息。比如,氣溫在-1℃左右時,我們就需要穿秋衣秋褲了;如果在-7℃左右時,我們就應該穿保暖內衣和大衣等御寒的衣服了;如果在-12℃左右時,我們就需要穿羽絨服和棉褲了。大家明白了嗎?”這能夠讓學生從溫度計的負數信息中判斷自己每天該穿什么衣服,這對學生而言,不僅在課堂上學習到了關于負數的知識,還能從負數出發,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所學知識的實踐能力會得到同步提升。

(三)借助生活元素布置作業

有效的課堂作業設計是幫助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鞏固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從生活化教學的角度入手,為學生設計生活化數學作業。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生活化學習的背景下,對生活化作業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分析,從而有效提升數學綜合素質[5]。此外,作業是幫助學生溫習功課、回顧知識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在作業的設計中需要擺脫傳統模式下的機械性作業設計理念和作業設計認知,這樣可以讓作業的設計更加生動,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且可以讓作業內容表現得更有張力、更有

溫度。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年月日”相關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托開放性與實踐性的作業設計思路,為學生布置課堂作業。同時,教師需要在作業設計中滿足學生探究生活問題以及解決生活問題的需求。在作業布置中,教師可以圍繞課程內容為學生選擇食品和電器的包裝與票據。首先,教師可讓學生對相關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進行記錄,引導學生準確得出食品是什么時候生產的,以及什么時候會過期。比如,有學生在牛奶的包裝袋上發現,牛奶的生產日期是2022年5月1日,保質期是6個月,經過計算,學生得出這盒牛奶在2022年11月1日會過期。此時,學生就會明白,這盒牛奶需要在2022年5月1日到2022年11月1日之間飲用。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張電器購買的票據。票據上顯示,電器購買時間是2022年1月25日,而免費包退時間是一個月,免費包換時間是3個月,免費維修時間是12個月。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計算什么日期之間可以免費包退、什么日期之前可以免費包換以及什么日期之前可以免費保修。經過計算,學生能夠得出相應的結論?;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回家之后對自己家里的食品或者其他電器購買票據中有關保質期和保修的時間進行計算,然后再觀察什么食品的保質期時間比較長,以及電器的免費包退時間一般都是多少天。通過這一作業內容的設計,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年月日”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學習,同時還能通過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更多數學知識,從而更好地完成數學作業。

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自己家中食品過期的問題,幫助父母記錄食品過期的時間,并提醒父母在食品過期之前盡快食用。這樣既不會浪費食物,也不會因為吃了過期食品而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承擔一部分家庭責任,這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此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因此,生活化教學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一以貫之的態度,探究、思考、挖掘并設計生活化教學方案,構建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符合課堂發展理念的教學路徑,有效突出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生活化教學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作用。

參考文獻

卞真紅.聚焦核心素養,合理創設情境:談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2):79-81.

黃清云.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與實踐辦

法[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1):

134-136.

魏博.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1):214-216.

王瑞娟.基于生活化元素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0):188-189.

張巧真.探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9):187-188.

作者簡介:劉雯(1984.9-),女,山東東營人,任教于山東省東營市春暉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方法探究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淺談成本會計中費用分配方法研究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