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并舉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路徑構建

2023-08-24 15:17馮清燕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教學路徑五育小學數學

摘 要:《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更好地推進“五育”并舉,如何在“五育”并舉視域下加強教學路徑構建,是教師需要切實思考的問題。文章以“五育”并舉為背景,以小學數學為例,立足培育時代新人,從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方面詳細探討了教學路徑,旨在打造高質量數學課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五育”;小學數學;教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50-03

“五育”并舉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推動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拔逵辈⑴e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教育變革與發展的基本趨勢。因此,教師應當以“五育”并舉為指導理念,以課程為實踐載體,培育全方面發展人才。

一、“五育”并舉的相關闡述

(一)“五育”并舉的內涵

“五育”并舉,指的是同時發展德智體美勞五育,

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逐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并深入發展。當前,“五育”并舉儼然成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指導理念[1]。

(二)“五育”并舉的內涵實質

1.德育——基本立場

德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2]。新時代大背景下,學校要切實把握好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觀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后續力量。因此,新形勢下,學校要立足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現代化教育理念,在馬克思主義教育上做足功夫,在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下功夫,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智育——理論基礎

智育是促進學生“五育”共同發展的理論基礎,相較于基礎教育,智育更具精、深、廣、博的特點。新時期,學校要以學科為抓手,積極探索學科教育與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的內在聯系,提升對學生的培育效果,并切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為學生的順利發展奠基。

3.體育——重要途徑

體育是其他各育的先決條件,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滲透體育,可實現對學生的良好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有助于學生堅毅、頑強、勇敢、機智品格和公平競爭、團結協作、榮譽精神的形成。

4.美育——鮮明旗幟

在教育教學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師以教學目標為指引,切實發揮學科教育的美育功能,可讓學生在充分吸收知識、智慧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從學生實際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落實美育,可提升學生審美鑒別力、審美鑒賞力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自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產生追求美、創造美的內驅力與自覺性。

5.勞動——根本力量

勞動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3]。在勞動教育內涵不斷延伸和更新的背景下,教師要圍繞具體教學內容,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等思想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使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

二、“五育”并舉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路徑的構建方法

(一)以滲透德育為目標,構建“雅”學教學路徑

第一,挖掘教材“雅篇”?,F代社會快速發展導致現代社會儼然成為一個信息高度傳輸的社會,學生也因此可以接觸到大量不良信息。同時,小學生具有是非意識不清、辨別能力不強的特點,他們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蠱惑,從而出現錯誤的思想意識?!稜栄攀琛氛f“雅者,正也”,認為“雅”代表的是品行端正。因此,

教師要主動作為,挖掘教材中的“雅篇”。

例如,在講解“乘法口訣”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解乘法口訣歷史故事的方式,實現對學生的愛國教育:乘法口訣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九九歌》就已經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知識?!盾髯印贰豆茏印防锒加杏嘘P《九九歌》的記載。而13世紀的歐洲在進行乘法運算時,還需要設置一個無限大的乘法表,直到阿爾伯人將我國的《九九歌》帶到了歐洲。教師以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乘法口訣,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乘法口訣的現實意義,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如,在講解完“分數乘法”這一知識點后,教師可從學生角度出發,提出與學生生活有關,能切實培養學生節約意識的問題:小紅在某次使用完水后,沒有將水龍頭擰緊,導致水龍頭漏水。若水龍頭每小時會漏1/10桶水,5個小時后,這個水龍頭一共會漏多少水?[(1/10)×5=5/10=0.5]如果有4個小朋友都沒有及時擰緊水龍頭,導致4個水龍頭都在漏水,那么5個小時后,一共會漏多少水?[(1/10)×5×4=20/10=2]若是10個水龍頭都在漏水呢?若是100個水龍頭都在漏水呢?通過計算,學生可以深刻認識到不擰緊水龍頭將會導致嚴重的水資源浪費,從而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第二,組織學生“雅學”。教育教學活動與德育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以教育教學活動為抓手,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實現對學生的德育。

例如,在講解“分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分數“擬人化”,為學生創設具有德育特色的教學情境:“現在有四名學生要進行排座,分別是、、、這四位。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所學的分數知識,想一想應該如何對他們進行排座呢?你這樣排座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會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潤物無聲地滲透德育理念。如教師可將文明排隊、尊老愛幼、禮讓他人等與這道數學題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養成文明禮讓的良好品格。

(二)以滲透智育為目的,構建“深度”教學路徑

第一,溝通前后知識聯系,拓展學生思維深度。在“雙減”背景下,“減負不減質,減負要提質”已成為眾多教師的共識,而減負工作的主要陣地在課堂。因此,教師要緊緊依托課堂,加強前后知識間的聯系,以達到拓展學生思維深度、發展學生智慧的目的。

例如,在復習“小數乘法和除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不能以傳統復習課模式引導學生回憶數學知識,而要通過有意義的提問,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1)在小數乘法和除法中,哪些知識點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它們存在的是什么樣的聯系?(2)哪些知識點容易混淆,需要我們明確區分?這種提問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更完善的知識結構,進而激活學生思考的內驅力,使學生在思考時具有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全面性。

第二,加強橫向知識聯系,提升學生思維廣度。教師從實際學情出發,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促進學生快速發展為目標,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這既可以使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構成一種有機聯系的整體認知系統,又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各個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有效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

同樣以“小數乘法和除法”為例,在計算例題“0.8×3”時,教師要轉換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計算規律,并最終將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轉化成整數乘整數的問題,使學生深刻感悟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同時,在以小組為單位探討“0.8×3”的計算方法時,有些學生發現:“0.8×3”代表的是3乘8個十分之一,就是24個十分之一,也就是2.4,所以0.8×3的結果是2.4。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完善。此外,教材所體現的“0.8×3”的豎式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了小數乘整數可以用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師充分挖掘不同知識點間的橫向聯系,可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化感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以滲透體育為方向,構建“真實”教學路徑

第一,結合數學教學特點,科學融入體育元素。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質量課堂,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深入挖掘體育元素,加強數學課與體育課之間的聯系,強化體育理念的滲透。

例如,在講解“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教師可從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設計“數字團團抱”的小游戲:“2N代表任意偶數,當教師發出口令‘2N時,學生要快速行動,和就近的同學抱在一起,并保證抱在一起的人數是雙數?!痹谶@一體育游戲中,有些學生在跑動幾次后明顯出現了體力不支的情況,導致在游戲中未能獲得勝利。借此機會,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積極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使學生有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實現身心健康發展。

第二,教師要加強對體育運動重要性的滲透,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以“運動與身體變化”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可先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每四人為一組,并完成以下實驗步驟:(1)運動前,測量1分鐘脈搏次數;(2)高抬腿運動30秒后,立即測量一分鐘脈搏次數;(3)休息2分鐘后,測量一分鐘脈搏次數。測量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對脈搏次數進行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繪制。通過繪制學生發現,每個同學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都不同。此時,教師可以給出健康身體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并讓學生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自身與“健康身體”的差異。

(四)以滲透美育為宗旨,構建“美”學教學路徑

第一,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美育。數學中的“美”絕不局限于算術美、圖形美,教學藝術也是一種美。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講解、巧妙的啟發和優美的板書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美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并提升自身識記能力、思維能力和欣賞能力,真正實現寓學于樂。學生長期沉浸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便能夠切實認識到“美”的重要性,這有利于學生審美素質的提升。

第二,教師要在數學實踐中幫助學生體驗數學美。數學中的美是形象的、鮮明的、生動的,有較強的可感性,尤其是新穎且奇特的空間圖形。故此,教師可以圖形為抓手,向學生滲透美育。

例如,在講解“認識圖形”這一知識時,教師可向學生出示由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漂亮圖案,讓學生了解簡單的圖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圖案,激發學生動手“創造美”的欲望。為進一步讓學生體驗圖形之美,教師可在數學課上引導學生利用圖形動手創造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創造出了精美的房子、精美的玩具。學生看到自己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僅會有滿滿的成就感,還會感受到數學帶來的無限樂趣,享受數學之美。學生在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折一折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體驗,形成了審美愉悅,而這種通過實踐獲得的審美愉悅是強烈而深刻的,能夠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主動探索“美”。

(五)以滲透勞育為指引,構建“啟智促思”教學路徑

學生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勞動技能。教師可以此為出發點,將數學和勞動進行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引導學生珍惜勞動成果。

例如,在講解“優化”這一概念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放學后體驗“買菜—摘菜—燒菜”的過程。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生活技能,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還能使學生學會運用統籌思想讓生活更科學、有效。此外,學生通過記錄買菜所花費的費用,向父母詢問每月家庭在“吃”方面的支出,還可以逐漸養成良好的家庭責任感。教師利用課前幾分鐘,在學生勞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買菜、燒菜的感受,還可以適時向學生滲透珍惜勞動成果、珍愛糧食的理念。

三、結束語

“五育融合”是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基礎。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教師要以“五育”并舉為抓手,積極構建、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路徑,既實現高質量數學課堂的打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使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轉變,提升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張靜.“五育”并舉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路徑構建[J].空中美語,2021(9):71-72.

林珠鳳.“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問題[J].華夏教師,2022(14):67-69.

吳川鋼.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生數學抽象能力培養:以圖形與幾何的概念教學為例[J].教師,2021(9):42-43.

作者簡介:馮清燕(1980.11-),女,福建寧德人,任教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寧德市蕉城區“優秀教師”,蕉城區“小學數學骨干教師”。

猜你喜歡
教學路徑五育小學數學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婦產科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建立與應用研究
人文精神關懷下的德國音樂學教育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