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單元主題”教學的策略

2023-08-24 17:45姚青青朱存剛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7期
關鍵詞:單元主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姚青青 朱存剛

摘 要:“單元主題”將整個單元的課程作為整體,圍繞確切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是一種結構明顯、效果顯著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單元主題”,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認知、數學遷移、數學應用等素養有積極意義。文章解讀了“單元主題”的核心概念,并對其教學原則和路徑加以分析。同時,文章從目標制訂、知識教學、習題練習、評價反饋的角度出發,提出實施“單元主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主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0-0074-03

數學具有邏輯嚴密、系統性強的特征,按照數學的特征進行整體式、主題式教學,更有利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提升數學思維水平。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采取“點”式教學,對每一課的內容精講細講,導致數學課堂高耗低效?!皢卧黝}”教學提倡教師圍繞單元重點、難點展開教學工作,在明確目標的指導下有序組織教學活動,以此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認識到“單元主題”的教學價值,并聯系實際教學情況,將這一教學模式巧妙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

一、小學數學實施“單元主題”教學的原則

(一)主題突出原則

實施“單元主題”的關鍵在于明確主題。教師應秉承主題突出原則,深入解讀小學數學教科書的內容,明確不同課程的異同點,并根據實際教學需求設置符合教情的單元主題[1]。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強化自身的主題意識,切忌設計不符合單元主題的教學活動,以免影響單元主題教學的效果。

(二)資源豐富原則

實施“單元主題”并不意味著教學素材只能取自教科書。教師應秉承資源豐富原則,根據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搭建主題教學框架,并根據框架需求收集相應的教學材料[2]。比如,低學段學生缺乏數學學習經驗,無法快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對此,教師可根據其個體經驗將相應案例整合到單元教學內容中,使課內外知識結合,達到“單元主題”教學目標。

(三)內容深刻原則

“單元主題”的實施目的在于提高課程教學成效,即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如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學運算等。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組織教學活動。對此,教師應遵循內容深刻原則,在課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

二、小學數學實施“單元主題”教學的路徑

(一)基于數學知識點實施“單元主題”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涉及較多知識點,根據知識點將數學教學內容劃分為大單元、中單元、小單元、微單元,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的層次更明顯,結構更分明,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認知。綜合實際教學內容,可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分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三大單元。其中,“數與代數”又可被細分為“數的認識”“數的運算”“用字母表示數”等小單元;“圖形與幾何”又可被細分為“基礎圖形認識”

“圖形性質”“圖形運動”等小單元;“統計與概率”可被細分為“收集數據”“描述數據”“處理數據”等小單元。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將聯系緊密的數學知識分到同一教學單元中。

(二)基于數學思想方法實施“單元主題”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蘊藏較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如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模型思想等。不同教學內容蘊藏的數學思想存在差異,教師將數學思想作為主題整合單元教學內容,設計單元教學方案,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比如,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1~5的認識和加減法”“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等課程都利用了圖形輔助數字教學,蘊藏著“以形助數”的思想方法。教師根據這一思想設計“10以內數的認識及計算”數學單元主題教學,可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數與形的關聯,初步形成數形轉化意識。

三、小學數學實施“單元主題”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單元主題設置目標,指明教學方向

主題可以是關鍵的數學知識點,也可以是蘊藏在知識點中的數學思想方法。要想明確單元主題,教師就要對數學教材、數學課程標準進行分析,確定單元教學的核心內容。之后,教師可圍繞主題設置確切的教學目標。以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的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對兩課教學內容分析如下:

“表內乘法(一)”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乘法運算的意義、乘法與加法的聯系、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2~6的乘法口訣等。

“表內乘法(二)”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7的乘法口訣、8的乘法口訣、9的乘法口訣、倍的認識、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等。

綜合兩節課的教學內容,可以確定“表內乘法”是單元教學的主題。根據這一主題,教師確定教學結構與教學目標,使單元教學內容更具指向性:(1)經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使學生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

(2)使學生掌握運用乘法口訣計算的能力;(3)使學生學會使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細化教學目標,教師可使學生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與重點,使學生將單節課程的學習思維轉化為單元整體的學習思維。

(二)梳理核心知識組織活動,啟發探究思維

單元主題教學的重點在于核心知識點的教學。為了使學生充分掌握具體知識,教師應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通過多種活動啟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將“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兩課內容整合成“小數”單元教學模塊,圍繞“小數的運算”這一主題組織情境活動、討論活動、實踐活動。

1.創設主題情境,激發探究意識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商店圖片,創設情境:日常生活中,有些數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數表示,比如商品的價格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錢。明天便利店的店員請假,你能使用數字將商品的價格標注清楚么?

糖果的單價是5角,可被標注為____元。

筆記本的單價是1元7角,可被標注為____元。

教師通過展示商店商品,可拉近學生與小數相關知識的距離,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細化生活情境:1元可被分為多少角?多少分?那么1分可被看作多少元?1角可被看作多少元?

在學生思考1元可被平均分成10角或100分時,教師引入0.1元、0.01元,使用小數表示角、分,并滲透小數的概念:將1平均分成10份或1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寫在小數點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幾,寫在小數點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幾。這時,教師再提出問題:“如果糖果的單價是八角,以元為單位,可以寫成怎樣的小數?”借助這一生活化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

2.組織合作討論,增強數學理解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薄抖Y記·學記》中的這一名言說明了討論學習的重要性。在完成“小數”基礎知識教學之后,教師可提出有難度的問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友誼書店新進《數學家的故事》和《格林童話精選》兩本書,單價分別為6.45元與4.29元,同時買下兩本書需要多少錢?《數學家的故事》比《格林童話精選》貴多少錢?

在激發學生問題探究意識后,教師板書6.45+4.29、6.45-4.29兩個式子,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式子的計算方法:

生1:我們可以將原題中的6.45轉換為6元4角5分,將4.29轉換為4元2角9分,分別將6元與4元相加,

4角與2角相加,5分與9分相加,再將結果分別相加,

即可計算出6.45+4.29的答案。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進行減法運算,計算出6.45-4.29的答案。

生2:6.45+4.29和過去所學的兩位數、三位數的加法計算相似,我們可以仿照豎式加法進行計算。

在熱烈的討論中,學生分析了多種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方法,計算思維水平得以提升。在此基礎上,教師講解小數豎式加法計算、豎式減法計算的方法,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計算方法。

3.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深度學習

為了使學生“學”有成效,教師應將實際問題引入單元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思考、探究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深度學習,形成數學遷移、數學應用思維。例如,教師出示王叔叔一天賣菜的收入表(見表1),并提出問題。

(1)王叔叔的白菜、蘿卜一共賣了多少元?

(2)土豆比蘿卜多賣多少元?

(3)你還能從中看出哪些數學問題?

第(1)、(2)問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使用單元學習的相關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使學生體會新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讓學生在計算50.45+29.75、40.6-29.75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第(3)問題的設計旨在轉換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從提問者的角度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

(三)基于實際學情組織練習,提升應用能力

基于“單元主題”的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練習教學,培養學生勤于練習、樂于練習的精神,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的練習教學為例,教師可對習題練習教學展開分析。

1.個性化練習

不同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程度存在差異,數學能力水平也并不相同。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學情,教師可設計層次化練習問題。

基礎練習:在1、2、3、4、5、15、49、97中,奇數有____個,質數有____,最小的合數是____。

提升練習:用5、0、6、1排成一個三位數,是2的倍數的有____;是3的倍數的有____;是5的倍數的有。

拔高練習:希望小學五年級一班有40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3人,有哪些班級可以被分成人數相同的小組?三班再轉來幾個人才可以被平均分成8組?

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選練習題目,同時鼓勵學困生、中等生在完成本能力層次的題目后嘗試提升練習、拔高練習,使學生在個性化練習中彌補學習不足,提升習題能力。

2.變式練習

為避免出現淺層教學問題,教師需從求新、求變的角度出發設計練習,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思維。

一題多變練習:在48的因數中,既是8的倍數,

又是3的倍數的是。

一題多解練習:向紅飼養場養了56只雞,養鴨的只數是養雞的2.5倍,飼養場里這兩種家禽共養了多少只?

解題思路:①把養雞的只數看作1倍量,先求出養雞只數的2.5倍,再將得到的數量與養雞只數相加;②把養雞只數看作1倍量,先求出兩種家禽總數是雞的數量的幾倍,再用雞的個數乘以倍數;③把養鴨的只數看作1倍量,雞的數量是鴨的數量的0.4倍,求出養鴨的數量,再相加。

變式練習能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使學生形成創新的解題思維。

(四)采取合理評價驅動反思,促進學生發展

在實施“單元主題”教學時,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并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展開針對性的評價,促進學生深度反思。

以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圖形與幾何”單元復習教學為例,結合這一單元的復習目標,教師設計評價標準:A.熟練掌握長度、面積、體積的計量單位,

以及質量單位、時間單位等;B.掌握正確使用計量單位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C.明確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能夠使用計量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從知識、技能、素養三個角度出發設置A、B、C三層評價標準,有利于全面評價學生的單元學習情況。學生在客觀評價語的指導下能夠明確自身學習的不足,并有意識地調整與改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單元教學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細化教學程序,能夠充分發揮“單元主題”的數學教學價值,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提質增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單元主題”的內涵,結合具體原則設計符合課程教學標準、滿足小學生數學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練習的過程中形成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劉媛.基于“和教育”課程資源實施“小學數學單元整合課程”的研究:以“因數和倍數”單元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5):71-73.

王燕.立足單元整體教學優化小學數學課堂[J].數學大世界,2021(12):89-91.

作者簡介:姚青青(1989.7-),女,甘肅古浪人,就職于古浪縣西靖教育工作站,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朱存剛(1982.12-),男,甘肅古浪人,就職于古浪縣西靖教育工作站,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單元主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實施整體教學 落實語用訓練
初中語文作文單元主題教學引導寫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單元主題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對英語單元主題實踐作業的思考和探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