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研究

2023-09-01 14:28霍嘉梅
新聞研究導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傳播策略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心理健康教育也獲得了新的機遇。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實現更廣泛的傳播,獲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內容創作也更加便利,但一些不容忽視的挑戰和困難也接踵而至。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媒體應持續推動相關工作開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文章旨在探討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以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參考。依托文獻綜述的方法,文章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并探討了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研究發現,新媒體既為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諸多便利,也帶來了信息過載、虛假信息泛濫、隱私安全受到侵犯等挑戰。針對這些挑戰,文章提出了以下應對策略:根據媒介特點創新內容模式、改革傳播形態;與熱點事件結合,全面擴大傳播范圍,拓展傳播深度;優化創作內容,增強傳播效果;加強創作內容保護和信息傳播安全。研究表明,在新媒體時代,采用合理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對于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應對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戰。綜上所述,文章對于指導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作;內容傳播;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2-0187-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網絡環境下基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視域下的藝術治療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GH21291

一、引言

當今社會,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更多關注。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蓬勃發展的新媒體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和困擾。探究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地創作與傳播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發展,提高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幸福指數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媒體時代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作與傳播的影響

新媒體的興起給人們獲取信息、交流和傳播知識提供了更便捷和廣闊的平臺。在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新媒體的影響力同樣不可忽視。

第一,新媒體的興起擴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眾范圍。過去,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傳統媒體和學校等進行傳播,但這些傳統渠道明顯受限于時空和人力資源。而新媒體依托互聯網技術,可以隨時隨地傳遞和獲取信息,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區或特定人群,任何能夠聯網的個體都有可能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者。

第二,新媒體提供了多樣化的內容形式,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呈現方式。通過新媒體平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內容創作和傳播[1]。其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能夠進一步吸引受眾注意。

第三,新媒體促進了媒體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和參與。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是單向傳播,受眾只能被動接收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在線論壇和評論等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互動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故事。這種互動和參與機制讓心理健康教育引發了受眾共鳴,提高了受眾參與度,強化了學習效果。

第四,新媒體讓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傳播更加便利,相關效率也明顯提升[2]。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可以通過新媒體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覆蓋面更廣,且傳播成本相對較低。同時,新媒體還具備精準定位、個性化推薦和數據分析等功能,能夠根據受眾的特征和需求推送定制化內容,增強傳播效果和影響力。

第五,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依托圖文并茂的文章、視覺效果豐富的視頻、互動式應用程序和在線社群等,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多樣化和吸引人[3]。利用新媒體技術,創作者可以更好地傳達情感體驗,使受眾更易理解,進而引發共鳴。

三、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的挑戰

新媒體時代,雖然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和傳播更加便利,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

(一)信息過載和虛假信息問題

新媒體時代信息爆炸式增長,導致各個平臺涌現大量的心理健康信息,虛假信息和不可靠資源也獲得了更多的傳播機會,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存在一些不準確、誤導性較強或缺乏科學依據的信息[4]。面對海量的信息,受眾需要判斷信息的真假,并學習和參考有價值的內容,而虛假信息的傳遞可能引發受眾誤解、焦慮,甚至給受眾帶來傷害,使得受眾難以有效獲取和應用心理健康知識。

(二)隱私和安全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和傳播過程,涉及收集、存儲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用戶的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帶來各種困擾,因此在內容創作和傳播的過程中,必須遵循隱私保護的原則和相關法律法規[5]。此外,還要對網絡安全問題引起重視,以保障用戶在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安全和權益。因此,內容創作方要加強隱私保護和安全意識,確保傳輸的數據信息合法、安全、可信。

(三)訴求多樣化問題

新媒體時代,受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訴求多樣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偏好和習慣,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存在差異。有些人更喜歡閱讀文字,有些人更傾向于觀看視頻或收聽音頻。

(四)創作內容的具體化問題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加具體和個性化。他們希望得到實用的建議、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以解決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6]。因此,內容創作者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具體化,以案例分析、實際經驗和實用技巧分享等方式,為受眾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和支持。

四、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

(一)按照媒介特點創新內容模式、改革傳播形態

只有不斷更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廣泛傳播和有效實施。

首先,要針對不同媒介的特點創新內容模式,使其更符合受眾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習慣。針對文字類媒體,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言,結合圖表和案例,使內容更加生動有趣[7]。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和實際經驗分享,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在視頻類媒體中,可以將心理健康知識以故事化、情景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增強受眾的共情和參與感。通過綜合運用各種媒體元素,如動畫、音樂、特效等,創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內容形式[8]。

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特點,革新傳播形態,強化內容傳播效果??梢圆捎没邮降膫鞑シ绞?,與受眾實時互動、為受眾答疑解惑,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服務,提高受眾的參與度和信任感。通過組織在線討論、線上課程和直播活動等,激發受眾的興趣和參與度。此外,可以與粉絲、“意見領袖”等社群合作,進行合作推廣、內容共創,借助其影響力和號召力,擴大內容傳播范圍和影響力[9]。不同平臺對內容形式和風格要求存在差異,內容創作者需要根據平臺特點和受眾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例如,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可以通過短文、長文、圖文等形式發布內容,兼顧文字表達和視覺呈現;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可以采用短小精悍、有趣且互動性強的形式進行內容制作,吸引年輕受眾關注和參與;在知識付費平臺,可以提供更深入、專業的內容,滿足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較高需求的用戶。

(二)與熱點事件結合,全面擴大傳播范圍,拓展傳播深度

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要與熱點事件結合,全面擴大傳播范圍,拓展傳播深度。與熱點事件結合,可以提高內容的關注度、時效性,而深入探索應對策略,可以增強內容的吸引力、實用性和影響力,以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10]。

熱點事件常常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心理健康教育與熱點事件結合,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曝光度和影響力[11]。具體而言,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和熱點話題的討論熱度,發布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針對經歷突發事件后可能出現的心理創傷或壓力,提供相應的心理指導。這樣可以使公眾更容易接觸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引起他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

與熱點事件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具備實用性和針對性,可以滿足公眾在特殊時期的需求。熱點事件常常涉及現實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與這些問題相結合,可以提出更具體、更實用的建議和應對策略。面對大規模災害或緊急事件時,人們可能出現恐慌、焦慮等心理問題,此時可以針對相關問題提供具體方法和心理支撐,幫助人們應對心理問題并恢復心理健康[12]。這樣的內容創作能夠更好地滿足公眾在特殊情況下的需求,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優化內容創作,增強傳播效果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長給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作與傳播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信息過載和虛假信息泛濫等問題,內容創作者需要采取具體的措施來優化創作內容以確保內容的科學合理性,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傳播效果。

首先,內容創作者應從權威機構、專家學者發布的研究成果、學術期刊等可信來源獲取信息。他們可以與心理學專業機構、健康組織等合作,共同制定信息篩選標準,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和可信度。同時,建立自己的信息收集網絡,訂閱和關注有影響力的心理健康資訊平臺和專業媒體,及時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13]。其次,內容創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調查,確保信息客觀真實??梢酝ㄟ^查閱相關文獻、采訪專業人士、進行實地觀察等方式,收集并核實相關數據和案例。在內容創作過程中,應注重引用和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時在文中標明出處,以保證內容的準確性,避免誤傳和抄襲行為。除了內容創作者的努力,鼓勵用戶參與內容評價和反饋也是優化創作內容的有效途徑。內容創作者可以在文章結尾或社交媒體上引導受眾發表評論、提出問題或分享經驗,與受眾互動。通過收集用戶反饋,內容創作者可以回應受眾對于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的質疑,提供更多的證據和科學依據,提高內容可信度[14]。此外,內容創作者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工作坊或社區活動等,向受眾傳授辨別信息真假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受眾辨別虛假信息、驗證信息的可信度,并提供實際案例進行演示和討論。同時,可以鼓勵受眾主動參與信息共享,分享經過驗證的資源和信息,提升整個社群的信息素養水平。

(四)加強創作內容保護和信息傳播安全

首先,內容創作者應形成信息安全意識,在創作過程中適當保護數據信息??梢圆捎冒踩用芗夹g,確保高效傳輸和存儲敏感信息,避免信息被竊取或篡改。此外,定期更新軟件和系統,修復安全漏洞,以降低遭受黑客攻擊的概率。其次,內容創作者可以選擇信任的平臺和渠道發布信息,確保信息在傳輸和展示過程中不被篡改或惡意操縱。同時,與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維護內容的安全性和真實性。此外,內容創作者應尊重用戶的個人隱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圍,并獲得用戶授權[15]。同時,建立詳細的隱私保護和數據處理規范,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不被濫用或泄露。最后,政府和相關機構應加強對內容創作行業的監管,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懲處違法行為,保障信息傳播安全和行業的有序發展。同時,行業組織和平臺方也應建立自律機制,加強對內容創作者的管理和監督,維護良好的創作環境。

五、結語

研究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與傳播策略,有助于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創作和傳播效果,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未來,應緊跟新媒體的發展步伐,不斷更新和調整策略,適應不斷變化的傳播環境。同時,需要加強研究和實踐的結合,不斷探索極具創新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貢獻更多有益經驗。

參考文獻:

[1] 李娜,姚曦.情緒引導與情感再造:突發公共事件中公益廣告情感動員機制探析[J].青年記者,2022(22):53-55.

[2] 陶夢馨,侯小花,郭麗娜.融媒體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15):154-155.

[3] 馬志濤.新媒體傳播與受眾參與式文化研究[J].采寫編,2022(3):88-90.

[4] 李姍姍.智能時代社會化媒體的新角色與功能[J].江西社會科學,2021,41(8):225-230.

[5] 楊帆.新媒體時代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及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1):64-66,90.

[6] 渠莉華.淺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20(2):141-142.

[7] 楊明強.新媒體時代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27):172-173.

[8] 薛紅霞.新媒體語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微[J].傳媒,2023(1):82-83,85.

[9] 燕勝楠.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整合及優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6):16-17.

[10] 李鋒.融媒體記者“快”與“準”的兼顧與把握[J].中國地市報人,2022(6):57-59.

[11] 白梅梅.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傳播的特點及應用啟示[J].中國傳媒科技,2022(5):73-75.

[12] 渠莉華.淺析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西部,2020(2):141-142.

[13] 劉東.新媒體時代下高校輔導員對突發事件的危機管理策略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27(11):118-120.

[14] 廉昕朦.新媒體環境下自媒體內容創作優化對策研究[J].記者觀察,2022(23):133-135.

[15] 冷凇.從“融”到“合”:論電視藝術新媒體化的“四維驅動”[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8,40(11):103-107.

作者簡介 霍嘉梅,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傳播策略新媒體時代心理健康教育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探析公益節目《等著我》的傳播策略
地方歷史文化開發的媒介策略
新媒體語境下新華網國際傳播問題與對策分析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