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創新思考

2023-09-15 19:33盧南竹
南北橋 2023年17期
關鍵詞:創新思考經濟新常態企業管理

盧南竹

[摘 要]企業需要圍繞內部控制五要素展開系統的分析與控制,其中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中較為重要且較為基礎的要素。企業在優化控制環境的過程中,應當增強內控意識,為企業實施內部控制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內部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風險防范與控制,企業應當重點把握各個經營管理環節中的風險管控工作,實施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才可以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目標?;诖?,本文對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創新思考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企業管理;創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跨越了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但一些企業在這一進程中沒有同步實現跨越,管理創新滯后的問題較為突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出現了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疊加的復雜環境,以往的傳統發展模式難以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

1 企業管理效率提升的內涵和意義

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是對企業管理理念的革新和企業管理流程的優化[1],包括企業在管理思想方面的進步和管理技術含量的提升,其使用效度和發展程度關系著企業的內部變革,甚至在關鍵時刻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在管理創新的過程中必須擺脫原有低效能觀念與管理制度的束縛,將新時期的企業時代精神和獨特的企業創新文化融入企業的各項管理事務當中,形成體系化的企業管理方面的競爭優勢。企業克服主觀主義和落后思想,摒棄經驗主義,對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并將時代精神納入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在開啟新的領導思路、組織思路,明確管理思路的基礎上,優化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市場開拓管理、售后管理、業務提升管理和產品開發管理,從而使企業的管理能夠迸發出新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活力。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夠推動企業內部改良與外部拓展相結合,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提升企業的市場開拓、產品開發和營銷能力,為企業的業務轉型升級和商業口碑的提升奠定基礎,并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指明方向。作為戰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夠革除企業以往的弊病和改進內部結構的不合理模式,優化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流程,為企業培養更加出色的儲備人才和積淀儲備資源,提升企業財務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和外部機遇把握能力,并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團結程度,優化企業各部門的工作方案,促使企業各部分之間形成合力,從而促進企業整體發展,提升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發展機會和價值。

2 當前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2.1 內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企業未能在內控管理制度中闡明內控管理目標,工作職責劃分不合理,導致某些崗位出現工作內容重復、工作流程不規范等現象[2]。部分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中沒有按照實際情況設置資產管理、財務管理和投融資管理要求,管理者習慣根據工作經驗實施管理,沒有結合企業發展現狀優化內控管理模式,降低了內控管理水平。同時,部分企業缺乏監管制度,側重事后內控監管,忽視全過程監管的重要性,導致內控管理制度形式化,無法有效發揮出應用價值。此外,部分企業缺乏內控風險管理制度,沒有設置合理的風險預測、防范和管控機制,導致部分業務潛在風險無法及時識別出來,給企業發展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影響內控管理質量。

2.2 智能化水平低

業務智能化是指借助應用程序能夠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現實狀況,從而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業務決策。事實上,將智能技術應用到企業信息化管理中可以很好地解決業務管理問題,同時也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大量數據。目前,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夠完善,無法實現對企業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2.3 內控管理執行力較差

內控管理執行力決定了內控管理水平[3]。如果企業執行力強,可以確保有關管控要求落到實處,使全體人員自主約束工作行為。但是在工作中發現,部分企業在開展工作中未能將內控管理落到實處,有關部門為了獲取私利,對不規范資金使用行為和工作行為缺乏嚴格管控,導致企業資金資源外泄,影響企業經濟的平穩發展。

3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創新策略

3.1 推動數字化轉型

在強化央企內部互聯體系、推動央企數字化轉型方面,必須先解決系統數據不互通、“信息孤島”、數據開發利用不高等常見問題。另外,要實現高層管理人員結構優化、戰略部署、組織協調、統籌推進,全面打通央企內部交流障礙,加強對外開放協作,搭建先進的互聯互通平臺。進一步加強央企的數字化評價工作,完善央企數字化改造體系,積極推進央企主力業務數字化改造專項活動,加快建設央企數字化轉型人才隊伍,提升央企員工數字化業務技術能力。

3.2 創新管理理念

思想影響行為,管理思想影響著管理行為。在新形勢下,企業要想長足發展,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勢必在管理過程中注入創新元素,幫助企業在新形勢下打造一個良好的內部管理環境,對于創新理念的融入,要順應企業的自身條件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

首先,要有競爭意識。新形勢下的市場環境競爭十分激烈,在這種背景下,企業的經濟管理思想要科學化和現代化,還要注意樹立企業內部的競爭意識,促進企業的發展。并且還要樹立危機意識,在進行經濟管理時,適當地將危機意識融入其中,在保障企業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樹立一個全局的管理觀念,并且在進行經濟管理時除了考慮企業內部的環境因素,還要考慮企業外部的環境因素,以免在管理上出現偏頗,顧此失彼。

其次,要有創新意識。在新形勢下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時,要站在創新的立場上進行,并且注意管理內容的制定不能僅圍繞企業運轉的單獨方面,要從大局來看,通過對企業的管理規劃從根本上引導和轉變企業員工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在經濟管理上的積極性,以實現企業的經濟管理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有效結合。

最后,要有創新氛圍。企業要創新經濟管理,創新氛圍的營造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氛圍能夠為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提供助力。在進行經濟管理的創新時,不只是對管理內容進行創新,還要將戰略發展以及危機意識管理進行同步創新,通過多方面的聯合創新將企業的發展優勢最大限度地增強。

3.3 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人力資源是決定企業管理決策科學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4]。目前,部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其流程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革新。首先,企業在人才招聘和培養方面需要拓寬人才招聘的途徑,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為企業吸引適合的人才,需要明確企業需要的人才特征,以招攬專業性強、綜合素質優的人才作為主要目標。其次,需要對入職員工進行定期的業務能力培訓,增強職工對企業業務的熟悉程度,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最后,職工需要一個廣闊的平臺施展才華,企業需要保障每個職工能夠得到足夠的鍛煉機會,充分尊重職工的意見,并綜合職工的特長進行崗位安排,同時每個職工晉升過程中需要有合理的薪酬等級和制度進行匹配,才能切實保障職工的權益。人才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戰略基礎,人力資源方面的管理創新影響著企業內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創新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3.4 完善風險評估與控制體系,強化風險管理

首先,企業應當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加強風險的預測與管理,組織全體人員學習風險管理的相關理念,深入了解與掌握每種風險不同的成因與表現形式,抓住風險的特點,系統地進行剖析,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管控政策與措施,才能有效地應對風險。企業要想有效落實風險管理政策,就應當重視全體人員風險識別與分析能力的培養,在必要時,企業還應當外聘專業的風險管理專家或者律師,針對企業業務活動與財務等活動中的隱藏與潛在風險進行分析,站在專業的角度,對企業業務發展提出專業的解決辦法,降低企業整體的運營風險,提高企業整體的價值。

其次,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完善風險管理各個環節的控制體系。例如,企業針對事中環節,應當構建風險評估體系,根據企業整體的戰略目標與實際情況,確定企業風險評估的目標。管理人員根據自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對風險進行識別,了解風險因素對企業的具體影響,不斷挖掘企業發展中所存在的風險,在對風險有了全面、系統的評估之后,正確認識風險,從多次風險評估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提升風險管控的能力。

3.5 以人為本,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以人為本,是每個企業所需要堅守的責任,更是企業用來提高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引導。因此,企業必須積極引領人力工作的發展方向,通過加大人力投資,提高中基層干部的專業素養以及領導能力,將其培養和發展成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先鋒隊”。

首先,企業需要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察和評估,確保其完全符合不同崗位的各項指標及要求,在從事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5]。

其次,企業需要借助中層或者基層的管理人員,進一步梳理治理權和管理權之間的關系,明確管理組織內部各個分支機構的權責義務,確保不相容崗位彼此分離。

第三,企業需要重視面向內部管理控制人員所進行的培訓工作,具體培訓內容除崗位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外,也包括財務、法律、成本管控等關聯性內容,更要對員工之間的崗位交替進行嚴格的檢查和規范制定。

最后,企業需要建立內部管理控制人才隊伍,其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能,更要熟練掌握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程序以及制度。由此,企業必須加大對內部管理控制人員的能力培養,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理論及知識技能的學習,在促使其明確內部管理控制流程的基礎上,掌握前沿技術,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以及專業能力[6]。

3.6 營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樹立企業品牌形象

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是增強員工凝聚力的重要基礎[7],在新經濟發展環境背景下,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更有利于企業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和良好的群眾口碑。企業文化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與靈魂,在新經濟發展的環境下,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當今網絡飛速發展,各種社會新聞和時政熱點能夠第一時間通過各種各樣的社交平臺傳播到大眾的視野范圍內,因此企業的雇主品牌形象是塑造企業整體戰略形象的關鍵,否則很容易引發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輿論危機。而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塑造雇主品牌形象非常重要的途徑。這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福利層面,員工最基本的福利保障需要做到位,如節假日的問候、生日的祝福語與小禮物等,都是提升員工幸福感的關鍵,在工作環境中做到以人為本,從各方面著手、從小事著手,提升員工的工作幸福感和職場尊嚴感。二是精神層面,除了基本的福利制度,還應該通過各種企業文化的傳播途徑提升員工的凝聚力。例如,通過企業內部的公眾號、視頻號、論壇等傳播渠道傳播宣傳片,或者打造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員工專題片,從員工中尋找崗位英雄,塑造標桿人物,讓優秀員工的榜樣力量助力整體精神層面的升華,給員工提供晉升的渠道和機會??傊?,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定是企業與員工共成長的文化,能夠在良好的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提升員工的競爭力和工作能力,同時也能提升企業內部的治理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從而讓企業的管理體制機制更加適應新經濟發展的格局與創新。

4 結語

在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確實面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而一些潛在的、不容易暴露的風險往往會被管理者忽視。事實證明,一個企業要想實現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需要及時發現和處理風險隱患,才能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周莎莎.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的創新措施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22(33):36-38.

[2]李姍姍.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路徑研究[J]. 質量與市場,2022(22):94-96.

[3]尹曉霞.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管理創新路徑分析[J]. 商場現代化,2022(22):89-91.

[4]孫洪宏.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的策略探討[J]. 產業創新研究,2022(18):151-153.

[5]周劍敏. 基于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 上海商業,2022(6):135-137.

[6]王詩淇. 經濟新常態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發展內外因分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9(11):175-176.

[7]趙向華. 經濟新常態視域下企業管理的挑戰與創新[J]. 中國經貿導刊,2017(8):45-46.

猜你喜歡
創新思考經濟新常態企業管理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突發事件基本類型及其對管理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