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創新思考

2023-09-20 13:54黃順鋒
文理導航 2023年26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創新核心素養

黃順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更加關注和重視學生學習意識以及能力的培養,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旨在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目標奠定基礎。數學作為小學中的重要科目,對學生理性思維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學生在學習探究中易出現退縮或其他消極的現象,以至于降低教育教學質量。為破解這一教育困局,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積極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適宜的探究氛圍。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課堂互動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核心素養;創新

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能發現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同時數學能培育學生的理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對強化學生綜合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數學中的思想和定義具有抽象性、概念性特征,這也是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的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探究中需要發散思維,這樣才能理解其中知識的內涵。為保障學生能在數學探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體驗,需要關注和重視教學模式創新,關注生活化教學的深入,促使學生能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教育實效顯著。

一、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教育價值分析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探究熱忱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科目,對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目標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受教學內容抽象以及學生理解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學生不能積極融入實際的課堂探究中,無形中出現許多問題阻礙學生的發展。對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構建適宜的學習環境,在實際學習探究中,教師能夠借助學生日常接觸的事物對數學原理進行剖析,這樣能夠促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了解其中的知識內涵,體會數學的魅力和奧妙,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有助于豐富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能夠發現,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整個教學重心都圍繞著學生學習成績提升,且過分關注課堂教學成果,忽略了教學過程以及知識內涵的豐富,造成學生在實際的學習探究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學生的發展產生阻礙。并且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具體特征和需要,采用的教育教學模式呈現出單一現象,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難以積極融入,無形中也會阻礙學生發展進步。為了更好地規避其中不足,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可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在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自主性的同時,營造適宜學生探究學習的氛圍,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既能夠凸顯學生的課堂地位,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由此能夠為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教育積極性顯著。

(三)有助于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

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會發現,受學生成長環境以及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數學探究中有較大的差異,傳統的教育教學出現統一性現象,沒有關注學生的具體差異,導致數學教育中兩極分化日益嚴重,對學生發展也會產生阻礙作用。對此,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優化,并結合學生發展特征和實際需要構建適宜的探究環境,促使學生能在相應的情境中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同時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日益密切,教師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發展特征和學習情況,在課中或課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需要,對學生實現綜合素養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教育教學實效顯著。

二、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分析

在素質教育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學生的課堂地位是保障教育教學實效的關鍵,只有確保學生能在實際的學習探究中積極融入,才能保障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體驗,對強化學生的知識探究實效有著積極作用。但是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能夠發現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不能理解抽象、難懂的數學公式和概念,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多會采用細化講解的方式進行引導,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保障學生的學習實效,但是也會導致學生出現機械或被動的學習心理,甚至對后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阻礙。而且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被強化,反而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弱化,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主意識也隨之被限制,還會制約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關注對知識的講解,并沒有注重對學生實際特征和需要的分析,采用的教育教學手段呈現出單一、滯后現象,課堂教學中沒有與學生積極交流,導致學生的想法不能充分被表達,使教師與學生間的關系日漸疏遠,對實現課堂教學優化也會產生阻礙作用。

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策略分析

(一)注重教學模式革新,關注學生課堂地位

在素質教育持續深入的背景下,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更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旨在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目標奠定基礎。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建設,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體會和感悟相應的知識內涵,對強化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實效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圍繞學生學習需要構建適應的探究情境,引導學生積極融入和體會,感悟其中蘊含的知識內容。如大家有沒有和爸爸媽媽買東西的經歷?在逛超市時你喜歡買什么?此時借助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則可以趁熱打鐵,設置相應的問題,如超市中的一提紙巾是18元,一瓶大可樂是7元,今天會員日超市全場打8折,你能算算買一提紙巾和一瓶大可樂是多少錢嗎?在此過程中,部分計算速度較快的學生能夠迅速完成,如18+7=25,25×0.8=20,但是部分學生在進行計算時出現列式錯誤,直接進行18+7×0.8的計算,導致最終的結果出現問題。對此,教師可對學生的計算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如正確列式應為(18+7)×0.8=20。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生也能夠主動參與到問題探究中,對提升最終的教育教學實效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強化學生學習實效

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其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消除學生的消極和抵觸心理,促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學習探究中積極融入,由此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素養以及學習能力進行分析,結合學生實際需要和特征設置相應的學習目標,為學生構建適宜學習探究的氛圍,促使其能夠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更好地體會其中的知識內涵。如針對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簡單的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征,并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基礎一般的學生聯合數學公式和概念了解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運用,如何計算周長面積等;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維拓展,如正方體和長方體在生活中有哪些具體意義?如何運用數學語言表達正方體和長方體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完成相應的探究后,為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聯合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引導,如鉛筆盒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你能計算它的面積嗎?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屬于長方體或正方體?一系列問題的設置能夠加深學生對此部分知識的理解,而且在完成教學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掌握實效進行評價,結合學生特征進行教育優化?;蛘咴谶M行“乘法運算”教學時,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探究活動,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探究氛圍,促使學生能夠在其中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如教師可將教室設置為“圖書館”,今天需要學生每人買兩本書,全班共有32名學生,那么總共有多少本書?32×2=64,若每本書5元,最終需要花費多少錢?64×5=320。這一環節的問題較為簡單,很多基礎較弱的學生都能夠理解,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結合學生需要再一次深化探究難度,基礎中等和較好的學生也能從中實現學習能力提升。

(三)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課堂地位的凸顯,并結合學生發展特征和實際需要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際的知識探究中更好地體會和感悟相應的知識體驗,由此能夠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就以“毫米、分米、千米”的學習為例,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發展特征進行小組劃分,每組6~8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探究,了解本章的知識內容。在確定小組后,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探究任務,如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毫米、分米、千米的差異,并運用數學語言表述,部分小組特別細致,不僅將字母以及其中的換算單位進行了細致的表述,還進行了實踐分析,如一毫米的物品有一分錢硬幣厚度、身份證厚度、刀片厚度、卡片厚度、銀行卡厚度等,一分米的物品有文具盒長度、書本寬度、鉛筆長度、暖水瓶蓋子、杯子、玻璃罐頭等,同時學生還在其中畫出了具體物品并標注,但是部分小組僅是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對此,教師對學生的探究成果進行了評價,并對學生學習與探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由此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改正,對實現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應關注課堂教學互動化,不僅要保障學生能夠在課堂探究學習中主動參與,還要注重生生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發散思維。以本課時為例,學生在探究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動學習,表達自身的學習想法,課堂參與度顯著提高。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及時性評價與學生交流,既能樹立學生學習信心,又能對學生的不足與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對實現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如部分小組僅是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此時教師可以請該小組學生回答問題,若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則可以采用豐富的評價用語樹立其積極性,這樣既能強化課堂互動實效,還能拉近教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對后續教育教學關注的開展有著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注重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能為學生構建適宜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因此,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應注重教學優化,分析數學科目特征和性質,實現教育革新,為學生構建適宜的數學探究課堂,由此為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養提供助益。

【參考文獻】

[1]閆小平.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J].求知導刊,2022(25):47-49.

[2]白亞軍.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試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J].新課程,2022(26):160-161.

[3]王繼軍.教學生活化 課堂互動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智力,2022(14):159-162.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創新核心素養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