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的實踐路徑創新
——從課程思政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比較出發

2023-09-26 19:48盧克寒
區域治理 2023年22期
關鍵詞:思政課黨史思政

盧克寒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教育部在2020 年5 月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這段話明確地指出了教育的根本問題,同時也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課程思政。而早在2010 年的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也明確提到,要“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堅持把以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從出發點來看,課程思政以立德樹人為本質,黨史教育也同樣以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出發點的相近,也為兩者以同一實踐路徑達成最終目的提供了基礎條件。但是同樣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思政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在發展背景、實踐路徑等方面不僅有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而這種相同與不同的碰撞為我們當代高校思政教育在實踐過程中的創新提供了啟示與前進方向。

一、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背景

當今時代,高校思政教育面臨著獨特的利好與挑戰。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并且對思想政治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2021 年7 月12 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對于學校思政教育提出了“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另一方面,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化進程加快,社會思潮日新月異,“千禧”一代的年輕人面對的是變化更快的社會環境,更復雜的信息網。由此帶來的是,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養新時期國家所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近年來,國家在重點關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還著重提高了思政工作者的待遇與地位,為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做出了切實的保障。

(二)新時代教育主體的問題與困境

近年,國內各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成績斐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新時代思政教育的主體,很多高校在進行思政教學時,仍然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機械化地將課本內容照搬到ppt 上,照本宣科地按照教學大綱執行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講授;同時在講授時,專業性知識較多較雜,與當代大學生的現實生活關聯不夠密切,無法引發學生共鳴。因此,雖然高校老師們確立了正確的教育方向,并且傳遞了正確的價值觀取向,但由于傳遞方式的老套,導致學生在接受價值觀傳遞的時候效果不佳,也造成了學生對思政課程的刻板印象:枯燥乏味。實際上,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普及,思政課堂的講授方式也逐漸豐富,但是由于所有的科目幾乎也都普及了多媒體教學,所以對于提升學生積極性并不高。就此來看,高校思政課堂不僅需要在教學方式上繼續革新,同時也要增添符合時代的課程內容,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如: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

其次,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具有濃厚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源于馬克斯韋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對應,價值理性強調動機的純正和正確的手段。而工具理性則強調結果的合目的性及效果的最大化,而忽視情感和精神價值。從現在的高校思政教育狀況來看,高校對于思政教育的評價通常會以發表論文、開展活動數量作為標準,而往往忽視學生是否在價值層面上真正認可思政教育所傳遞的價值觀。因此,如何改革高校對于思政教育的評價體系,同樣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三)新時代教育客體的復雜性

新時代的青年作為當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客體,普遍具有思維靈活、個人意識強的特征。21 世紀以來,伴隨全球化趨勢日益加深,社會變革不斷深化,西方思潮涌入,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沖擊。這些現象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成長背景,賦予了當代青年開拓進取、勤于思考的品質。但與此同時,借由西方社會傳入的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等思潮也深刻地影響了當代年輕人的價值取向。使得高校大學生的指導思想產生了多元化的傾向。以新自由主義為代表的思想鼓吹西方的自由與人權,主張照搬西方的“自由經濟模式”,片面地宣揚個人的自由與自主。使得很多大學生我行我素,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而消費主義則是將過度占有、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消費主義的傳播使很多高校學生將不在自身承受能力范圍內的奢侈品當作地位的象征。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

當前教育主體所出現的問題,加之教育客體面對的復雜環境。使當代青年對于思政課程的學習往往呈現出一種完成任務式的機械性。具體表現為認真完成思政課程布置的硬性任務,而不去具體思考思政教育所傳遞的價值觀念,使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青年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機械性應付,明顯使思政教育無法達到根本的立德樹人的目的。

二、課程思政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異同

針對上述情況,國家陸續提出了開展課程思政、促進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課程改革。而通過對于兩者的比較研究,對我們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創新有很大幫助。

(一)實踐對象的異同

眾所周知,課程思政針對的課程主體是所有課程,不僅包含思政課,還包含專業課、體育課等課程。課程思政致力于將思政課程變為課程思政,實際上是將思政元素融入各門課程之中。而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面對的教育客體仍然主要是思政課的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課程思政所面對的對象范圍較之于單純的思政課所面對的對象范圍更廣、更大。從學生的立場出發,對于專業課與思政公共課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目的也不盡相同,所以,針對不同的實踐對象,相應課程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

(二)實踐方式的異同

從最終目的來講,課程思政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都是為了貫徹育人樹人的教育任務,都是為了推動思政工作的進一步落實與深化,這是兩者間存在的共性。但是從實踐向度上來講,課程思政首先要保證課程本身主體的完善,在此前提之下,通過發掘思政元素在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以達到育人的目的。課程思政要求各學科課程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 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科學構建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如哲學、歷史類的文科課程,可以側重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學、工學類的課程可以側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醫學類課程可以強調“醫者無私,大愛無疆”的精神??梢?,課程思政要求“課程”“思政”融為一體,有機結合,兩者不可偏廢;而對于將黨史融入思政課來說,思政課本身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課程,而將黨史融入思政課程,在具體的實踐方式上則是通過黨史教育輔助推動思政教育,在黨史教育宣傳工作中講好黨的故事,闡明中國共產黨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間的辯證邏輯,指引當代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歷史賦予的重大責任,堅定理想信念,最后以期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是融入主體課程內容中的,以潛移默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而黨史融入思政課,是通過講黨史故事的形式闡明中國共產黨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邏輯,進而推動青年大學生與無數偉大的共產黨人產生思想與價值觀上的共鳴。

三、對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創新啟示

(一)理論聯系實際,彌合認知斷層

從當前思政教育的狀況來看,青年大學生之所以缺乏對思政課程的熱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思政課內容理論性強,與大學生實際生活缺乏聯系。而學生對于理論的不感興趣,進一步減少了課堂上的雙向互動,造成了惡性循環。但是從課程思政與黨史融入思政課的比較來看,兩者都很重視如何在課堂上講好“有溫度的故事”。課程思政重視思政元素與專業領域知識的結合,擅長以專業人士的先進事例為引子,再以專業群體的榮譽感引起學生共鳴,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而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程,則以歷史的維度切入,通過黨史學習,將黨的歷史與人民的歷史,個人的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梢园l現,要使思政教育真正能夠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就需要緊密結合當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強化教育中的知行合一,通過將課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歷史與當下相結合,能夠促進學生不斷進行自我思考,進一步強化思政教育的效果。使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再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真正完成其對思政教育認知斷層的彌合。

(二)豐富思政故事,擴充教學內容

課程思政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教育實踐思路、內容有所不同,但同時也可以相互借鑒。課程思政可以通過結合黨史,講述專業故事,例如革命時期,紅軍以“半部電臺”起家,發展出了新中國的通信事業,留下了為世人傳頌的“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黨史教育也可以結合課程思政,在講解思政內容的時候結合其他課程的具體專業,具體方向,從而促進思政課堂上教學內容的立體與豐富。通過這樣的內容創新,有助于引導更多的學生對思政教育、思政內容產生新的理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挖掘教育素材,以青年的工作生活、學習、生活等為基礎,選取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例,深入分析其普遍性與特殊性,使其成為思政教育的鮮活素材。

(三)重視育人為本,重塑價值理性

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相對應,與工具理性重目的、重結果的特征不同,價值理性重視思想路徑與價值觀的純正。而要重塑價值理性,就需要改變高校對于思政教育急功近利的評判標準與評價體系。

首先,對于思政教育的評判要建立動態科學的評估機制,重視學生實際的教學體驗。不應設定過多硬性要求,硬性要求的重疊,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機械化應付學習的認識。

其次,在思政教育基本的課程量之外,鼓勵課程教師自行引導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學習,開展活動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參觀紅色革命舊址,組織觀看經典紅色電影,開展思政心得撰寫等內容。對于學生完成的課程作業,評價要以思想認識程度為準,也可以結合學生日常行為進行評價。

猜你喜歡
思政課黨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第一次學黨史
黨史告訴我們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百年黨史的重要啟示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黨史上的今天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