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研究

2023-09-27 09:21蘭梅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小學語文

蘭梅

[摘 要] “雙減”政策對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將小學生語文作業設計得更加科學合理,如何改善當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設計綜合性的語文作業,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鑒于傳統語文作業類型單一,不重檢查和批改,要優化語文作業設計,就必須堅持語文作業趣味性、層次性、開放性和綜合性的定位,探索小學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的有效方案。

[關鍵詞] “雙減”;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要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依據,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開發與“雙減”政策相適應的新型作業模式,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促進知識向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傳統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至少存在兩點不足。

第一,作業類型單一。當前的語文作業設計很多時候并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多樣性和層次性,以致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下、嚼不爛”。

第二,忽視對作業的檢查和批改。在學生完成作業之后,教師可能無法及時檢查,進而難以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導致學生的問題越積越多。

一、“雙減”背景下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定位

(一)趣味性

興趣是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內在動力。作業設計與管理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利用好優質資源,才能源源不斷地為語文教學提供助力。作業設計只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特點,才能推動學生認真、高效完成。因此,教師要從學生身心特點,特別是他們的興趣出發,為他們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去完成作業,并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學習帶給自己的樂趣,進而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層次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業設計只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喚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作業設計切忌“一刀切”,教師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難度相當的作業,讓每一個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作業訓練中去,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能力。

(三)開放性

生活處處有語文。教師只有樹立開放性的語文作業觀,善于加強課堂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才能讓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體會語文,學會應用語文。設計開放性的語文作業首先要求內容的開放性,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其次要考慮形式的開放性,要跳出紙筆練習的單一形式,拓寬作業形式,如繪畫、誦讀、實踐活動等。再次是答案的開放性,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要保證作業評價的開放性:其一是評價主體的開放性,要讓教師、家長、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其二是評價標準的開放性,要采用多元標準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四)綜合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容豐富。語文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因此,語文作業設計要注意綜合性,把語文作業與不同學科的相關學習活動綜合在一起,如設計詩歌配畫、小實驗日記等作業,實現語文與不同學科學習的互相促進和各種學科思維的碰撞,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綜合性作業設計方案

(一)設置基礎性作業,關注基礎能力

基礎類作業一般是指圍繞單元教學目標布置的課前預習、課中練習和課后鞏固練習?;A類作業主要是為學生鞏固所學提供保障,指向于學生識記字詞的形音義及其基本運用,習題難度較低。

(二)設置拓展類作業,聚焦核心素養

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日常應用,而實踐是學生將課堂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的重要路徑。設計拓展類語文作業,為學生提供實踐運用的機會,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1.布置情景表演類作業。情景表演即對課文描寫的人物、情節的再現,也是學生對文章解讀的延續。情景表演類作業要求學生仔細揣摩人物,形成自己對角色的獨特理解,以深化學生對人物心理和故事情節的把握,從而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課本劇表演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可以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因此,情景表演類作業還有助于加強班級團結,改善親子關系。需要強調的是,設計實施情景表演類作業,要求教師大膽放手,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積極參與人物角色揣摩、道具制作、影音錄制等環節。內容和形式俱佳的作品,可以上傳到班級自媒體平臺,并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編劇獎”等獎項予以鼓勵。

2.布置才藝展示類作業。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個性特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類型的個性化作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與個性的機會。以《鄉下人家》這篇文章為例,授課結束后,教師可以給有繪畫天賦的學生布置繪畫類作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文章所描寫的內容畫出來;對于在音樂方面有天賦的學生,則可以鼓勵他們配詞唱曲,將作者的情感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對于喜歡攝影的學生,則可以鼓勵他們走向田野,用鏡頭記錄真實的“鄉下人家”。

3.布置生活實踐類作業。生活實踐類作業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學生會發現自己的成長需要,進而激發學習語文的動力。例如,在教學完《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了解本地的春節習俗,完成一份關于春節的調查報告,并以課件的形式向班級同學分享。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新作業評價

評價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隨著語文作業的優化而不斷優化,將評價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爸腔圩鳂I”的推出為評價創新開辟了一條新路?!爸腔圩鳂I”不單單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其數據采集功能還能推動語文教學評價的創新發展。以往的語文教學,教師只能通過批改作業這一種方式對學生的學情做出分析和判斷,不僅耗時耗力而且評價也不全面、客觀。智慧作業平臺的大數據功能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教師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并結合學生線下表現,能夠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作業完成過程中耗費的時長以及答題準確率,可以更好地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學情。此外,對小學生而言,智慧作業平臺兌換獎品的評價方式,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語文作業設計只有將新思想、新模式融入其中,才能將作業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才能通過作業實現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作業的改革和創新,絕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實踐表明,設計并布置語文綜合性作業,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娟.“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分析[J].課外語文,2019(4):166,168.

[2]石秘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與實踐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2011(9):49.

[3]嚴小南.“互聯網+”下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實踐探析[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2):73-74.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小學語文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