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習語中太陽隱喻異同的認知文化語境闡釋

2023-09-27 08:06豫章師范學院王雅琪
外文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源域漢英習語

豫章師范學院 王雅琪

1. 引言

習語是語言詞匯系統中特殊的慣用表達式,是相沿已久、約定俗成、具有完整而獨特意義的詞語,主要包含成語、諺語、俗語、俚語、慣用語等(胡文仲 2000: 13)。習語中包含大量的隱喻,這些隱喻承載了民族的歷史文化記憶。傳統習語研究往往側重習語的文化起源及修辭作用等方面的考察,而對習語中的隱喻關注不足。隨著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習語的隱喻本質。吳莉(2001)指出,多數英語習語的語義理據源于“源域”和“靶域”之間的映射。在此基礎上,一些研究采取了跨語言隱喻對比的視角,對漢英隱喻習語的同質性、異質性及其認知機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王文斌、姚俊 2004;陳琪、張必剛 2008),亦有研究對習語意義的理據性及漢英習語隱喻的異同進行了認知隱喻解讀(孫毅、朱文靜 2011)。但整體來看,以往研究多從認知視角對習語中的隱喻進行解讀,對隱喻的文化語境特別是認知體驗及文化語境對隱喻的互動作用關注不夠。另外,以往研究多關注習語中的靶域,即習語在表征抽象特定靶域時所采用的不同源域(孫毅、周婧2015;孫毅、李玲 2018;孫毅 2020)。本研究關注習語中的源域,即習語中特定源域不同特征的映射,旨在考察特定源域被映射的范圍及特征。

具體而言,我們關注漢英習語中同一源域(即“太陽”)不同隱喻義的跨語言映射。太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能量之源,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各民族的語言系統都留下了諸多有關太陽的習語。這些習語中“太陽”的意義有的是太陽的字面意義,有的則包含了豐富的隱喻意義,本文稱之為“太陽隱喻”。本文以漢英“太陽”習語中太陽隱喻為個案,從認知體驗及文化語境兩方面探討漢英習語隱喻意義的異同。據此可以揭示:1)人類生產生活過程中概念的隱喻生成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即在“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隱喻思維下,面對同一恒定物體(源域),哪些特征被跨語言文化絕對投射生成人類共有的概念隱喻,哪些特征又被某一群體所獨有,其理據又為何;2)太陽文化具有隱喻性。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民族文化都與太陽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系,以習語為分析對象,以隱喻為視角,透視沉淀在習語中的太陽文化,為人類文化的研究提供隱喻視角。

2. 隱喻生成的體認觀及語境觀

當代隱喻學認為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裝飾語言表述的修辭方式,更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人類思維和行動的概念系統在本質上是隱喻性的。(Lakoff &Johnson 1980)簡言之,隱喻就是以一種已知、具體的領域(源域)經驗去理解另一種未知、相似并抽象的領域(靶域)經驗的認知活動。

近些年來,許多隱喻的跨語言研究都強調隱喻的具身性和文化嵌入性(Gibbs 2006;K?vecses 2005,2010a,2010b,2017)。這些研究基于體驗哲學,認為人的具身體驗在理解意義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Lakoff 1987;Lakoff &Johnson 1999;Gibbs 2006)。王寅(2015,2019a, 2019b)根據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的主要觀點,進一步創建體認語言學,將體認語言學的核心原則歸結為“現實—認知—語言”,認為語言是人們在與現實世界體驗互動和認知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王寅 2019a: 20),各民族對意義和理解的體驗觀是人類認識和語言的同之基礎,而其識解觀則是異之原因(王寅 2008: 212)。王寅(2020)論述了歇后語的體認性,指出這一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獨特語言結構不僅是一種修辭方式,更是一種理解世界的體認策略。這些研究為我們認識不同民族面對客觀世界同一源域所投射的隱喻異同提供了解釋路徑。

另外,K?vecses(2017)提出隱喻生成的語境觀,他把語境細分為概念認知語境(conceptual-cognitive context)、情境語境(situational context)、話語語境(discourse context)及身體語境(bodily context)。他還進一步指出文化在隱喻意義生成語境中的兩種作用:一是把文化視為概念認知語境,認為文化是基于人們的體驗基礎,由框架、認知模式建構的概念系統;二是把文化視作情境語境,認為文化是專屬于特定語言社群的概念、思想、價值觀、規則及行為等,這些因素可構成隱喻生成的語境。

在不同民族語言的習語中,關于同一源域的隱喻意義呈現出部分跨語言共有的概念隱喻,同時也生成不同的概念隱喻,這體現了人類不同民族對同一事物的意義和理解的異同。王寅(2019a: 20)指出,同就同在“體”上,異就異在“認”上,這里的“體”指的是體驗性,即不同民族面對客觀世界中相同的“源域”,相同的具身體驗使得其映射的隱喻具有共同性,而不同的體驗角度和認知方式則會帶來隱喻的差異。K?vecses關于文化語境觀的闡釋進一步為人們理解“體”之同及“認”之異提供了思路:一方面,跨語言文化基于人們的共同體驗基礎,形成了相似的概念認知語境,因此其隱喻義表現出“體”之同;另一方面,跨語言文化情境語境的獨特性影響人們的體驗角度和認知方式,因此其隱喻義則會表現出“認”之異。

本文將循著這一思路探討漢英習語隱喻生成的認知文化因素,以漢英“太陽”習語中太陽隱喻為個案,梳理“太陽”這一源域特定特征映射到英漢兩種語言的習語中所產生的太陽隱喻異同,從隱喻的體認性及文化語境這兩方面來解釋隱喻意義生成的同質性及異質性。研究語料包括漢語成語、英語習語、諺語等,所使用的漢語成語來自漢語在線成語詞典(http: //cy.5156edu.com)。通過輸入“日”字,共得到180條包含“日”字的成語,再去除直接表示“太陽”“白天”或“日子”等意義的成語,研究提取了40條有太陽隱喻的成語。英語習語、諺語來自《英語習語詞典》(Spears &Kirkpatrick 2008)及《英語諺語大詞典》(徐竹生 2003),通過兩本詞典附錄后的關鍵詞索引,收集到含有 “sun、 sunshine”的詞條共64條,太陽隱喻的習語及諺語28條。

3. 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解析

通過提取太陽隱喻中“太陽”這一源域的特征,我們梳理出“太陽”被映射的源域特征主要為:陽光照射、日月輪換、日起日落及滋生萬物。對這4個源域特征在漢英太陽習語中映射出的隱喻義的梳理發現:“陽光照射”這一特征可以映射出社會秩序光明有序、人格高尚、身體健康等隱喻義,“日月輪換”這一特征可以映射出變化和重復義,“日起日落”這一特征可以映射出興盛和衰敗義,而“滋生萬物”這一特征則映射出權力和權威義。同一源域(即“太陽”)的特征映射到漢英習語中產生的隱喻有些是兩種語言共有的,有些則是某一語言特有的(見表1)。

表1 漢英習語中的源域特征及太陽隱喻一覽表

3.1 “陽光照射”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

3.1.1 隱喻“光明秩序”

太陽給人們帶來陽光,人們因陽光的照耀而得到充足的生活物資,從而滿足物質需求;同時,也因為陽光的照耀,所有事物都肉眼可觀,惡行無所遁形,這是陽光給人們帶來的日常生活中可直接體驗的具象感受。太陽這一具象是人們熟悉的源域,當人們要表達如社會秩序等不熟悉的抽象知識時,便會從熟悉且具有經驗關聯的源域搜索相關特征并進行映射。

中國傳統民間故事中,很多故事都有“太陽不見了會帶來災難與死亡”的敘事,太陽在古代信仰中扮演著萬物主宰者的角色,而在古代社會制度里,統治階層也同太陽一樣是主宰者。社會秩序消失時,各種惡行便橫行霸道,無所顧忌,正義得不到伸張。借用太陽消失的生活經驗,通過隱喻映射,便有了“暗無天日、不見天日、有天無(沒)日、慘無天日”大多表示社會秩序黑暗、小人當道、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等成語。太陽的重新出現會帶來光明,于是,陽光照射帶來“光明”的經驗便與社會秩序的光明有序的經驗關聯起來了,太陽重新出現便被用來表達社會重新恢復光明,惡行無所遁形,正義得到伸張?!案≡票稳?、開云見日、重睹(見)天日、撥云睹日、青天白日”等成語中陽光重新照射的映射,便體現這樣的生存經驗。

同樣,太陽與社會秩序的經驗關聯在西方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線索,英語屬于印歐語系,古希臘文化在英語語言上留下了痕跡。如古希臘神話將給世界帶來生命和光明的太陽命名為Apollo(阿波羅),主管光明、智慧、預言、音樂、詩歌、醫藥(胡文仲2000: 125)。于是,太陽的這些特征便映射到英語習語(特別是諺語)中。如:阿波羅掌管光明,便有“Filth under the white snow the sun discovers”(陽光照白雪,丑事終會暴露)、“Sun sees all things and discovers all things”(太陽無所不見,無所不曉)、“No sunshine but has some shadow”(有明必有暗)、“If there were no clouds we should not enjoy the sun”(如果沒有云,不覺陽光好)、“Sun shines upon all alike”(太陽普照,萬物共享)、“Sun is never the worse for shining on a dunghill”(陽光惠及糞堆,無損太陽光輝)和“Sunbeam passes through filth unpolluted”(陽光穿污物,不會遭污染)等諺語。這些諺語或把太陽光明與黑暗邪惡對立起來,表達一切惡行在太陽之下無所遁形,或強調太陽對世事的一視同仁,以此隱喻社會光明與公平正義。

3.1.2 隱喻“人格高尚”

當人們要表達個人品格這樣抽象的概念時,也會借助太陽的陽光照射這一具體特征。太陽在中華傳統文化故事中,大多被塑造成儀表堂堂、年輕、明亮的美好的形象。在表達個人品格這樣的抽象概念時,太陽的陽光照射便作為言語表達隱喻源泉,出現了“精貫白日”“日月入懷”“日月麗天”等成語來表達個人的氣質明朗和品德高尚。在英語中也有用太陽特征表示個人品格類似的隱喻,如在“As honest a man as the sun shone on”(如誠實之心,對天可表)、“Brightest of all things, the sun has its spots”(人孰能無過)和“Good friend is as the sun in winter”(良友如冬陽)等諺語中,太陽的光線照射被用來隱喻個人品格高尚、充滿智慧。

3.1.3 隱喻“身體健康”

太陽照射驅除黑夜,滋潤萬物生長。這一日常生活體驗被用來隱喻健康,產生了如“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日出病除)和“Where the sun enters, the doctor does not”(太陽一進來,醫生免進門)等諺語,而這一隱喻未在我們收集的漢語習語語料中出現。

3.2 “日月輪換”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

日升月落、日落月升、日月交替這些自然現象是人類普遍的具身體驗,然而當人們用“太陽”這一源域的運動過程來隱喻世間事物的發展過程時,由于人們凸顯的體驗角度不同,相同特征映射到語言中的隱喻意義也會不同。

3.2.1 隱喻“變化”

當人們凸顯“太陽”每天升起又落下的運動位移結果時,則太陽每天的運動都是一次新生,會帶來變化和發展,便映射為“變化”,進而出現“日月輪換為變化”這樣的太陽隱喻,如:“暉光日新、日就月將、日新月異”等,英語中也有相關表達,如:“There is nothing sure under the sun”(世事無常)。

3.2.2 隱喻“重復”

當人們在凸顯“太陽”運動中的整個行為過程時,即升起、落下、又升起,太陽每天的運動都是重復前一天的運動,并無變化也無發展,便映射為“重復”,進而出現“日月輪換為重復”這樣的太陽隱喻,如“蹉跎日月、日復一日、殆無虛日”“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太陽底下無新事)。

3.3 “日升日落”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

太陽每天自東向南的曲線上升、過正中、跌落西下,這一運動過程與人們一生的命運有高度的象征統一,這為人類表達生命的不同階段,在具體經驗層面提供了表達資源,形成了“日升日落為生命變化”的太陽隱喻。通過考察漢語成語的語料發現:太陽有日升、日中、日暮、日薄,人們的命運也有興盛與衰敗,命運的興盛常與日升、日中、東方相呼應,而命運的衰敗卻常與日暮、日薄、西方相對應。如“日升月恒、如日方升、旭日東升”都是用太陽的日升來隱喻人們前程的光明與興盛;而日中則有兩種情況,有表興盛的“如日中天、日中必彗”,也有表衰敗的“日中則昃”;日落則大多表衰敗義,如“日暮途窮、日薄虞淵”。盡管英語中也有“日升日落為生命變化”的太陽隱喻,但與漢語不同的是,英語習語中只有與“morning sun/sun rise”(日出)及“sun set”(日落)相關的表達,而沒有與“日中”相關的表達。此外,英語習語的“日出”不完全表達興盛義,“日落”也不一定表達衰敗義。 如:“Rising, not the setting, sun is worshipped by most men”(日出朝氣蓬勃,日落暮氣沉沉)、“Rise with the sun and enjoy the day”(黎明即起,整天快樂)、“Sun has set, no night has followed”(太陽雖已西沉,黑夜尚未降臨)、“Morning sun and a wine-bred child and a Latin-bred woman seldom end well”(朝霞、酒童、拉丁女,歷來難有好結局)和“Morning sun never lasts a day”(朝陽雖好,難以終日/好景不常在)。

3.4 “滋生萬物”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

3.4.1 隱喻“權力”

太陽照耀大地,滋生萬物,其存在被視為世間的主宰,這一特征便被隱喻性地投射到人間王權的表述上,形成了“滋生萬物為王權”這一太陽隱喻。太陽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帝王權力這一隱喻意義。王權神授的觀念在幾大民族文化中都有體現,上古時期,一些著名部落的首領如黃帝、炎帝、顓頊、伏羲等都被視為太陽神之化身。這一隱喻意義也反映在了漢英習語中,我們可以從漢語成語中看到“日”字代表太陽,具有帝王權力的太陽隱喻,如:“移天易日、就日瞻云、天無二日”、“Sun, moon, and seven stars are against us”(日月星辰,監視眾生)、“Two suns cannot shine in one sphere”(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里的太陽都被隱喻為了統治者的權力。

3.4.2 隱喻“權威”

太陽神授予統治者權力,同時也是人們的保護神,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于是,具體的王權又進一步映射出了“滋生萬物為權威”這一太陽隱喻,如“指天誓日”、“Place in the sun,one’s”(享有顯赫地位)、“Put a stool in the sun, when one knave rises another comes”(天下好位置,壞蛋全占完)、“Sun never sets on the Spanish dominion”(西班牙領土日不落)。

4. 漢英習語中太陽隱喻同質性的認知體驗解析

通過對比“太陽”這一源域的特征映射到漢英習語中形成的隱喻義,我們發現同一源域的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隱喻映射兼具同質性及異質性,整體來說,其同質性大于異質性。從前文表1中我們看到漢英習語中“光明”這一隱喻義的占比均為最高,這說明漢英語言社群對“太陽”這一源域的體驗都是優先凸顯陽光照射這一特征,且這一特征映射到語言中均優先生成“光明”這一隱喻義。另外,我們看到“太陽”這一源域的4項特征,即“陽光照射、日月輪換、日升月落、滋生萬物”映射到漢英習語中的隱喻義表現出極大的共性,除“健康”義未見于本研究的漢語習語語料中,其他隱喻義均見于兩種語言習語中。這體現了隱喻的跨語言普遍性,反映了不同文化語境下的人們對太陽這一源域特征的認知體驗共性。

太陽是一種永恒的自然現象,雖然各民族的語言不同,但人們對太陽的經驗認識會經歷相似的體驗過程,從而產生出相似的隱喻表達。比如:太陽給世界各民族人民帶來陽光,有陽光照射的地方,生活物資富足,社會光明,惡行難以實施,而沒有陽光照射的地方則物資匱乏、社會黑暗、罪惡橫行,太陽的這一具象特征與人類經驗產生關聯,并在需要表達抽象概念時以隱喻投射的方式固化在語言系統中,形成習語,如漢語 “開云見日”、英語“If there were no clouds we should not enjoy the sun”用太陽的光線照射這一特征,隱喻社會秩序重新恢復光明有序。再如:太陽東升西落,循環往復,基于這一相同的經驗,各民族人民在對表重復的抽象概念時便都會用“太陽”這一具象來表達,如漢語 “日復一日”、英語 “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都用太陽重復運動的特征隱喻表達重復的概念。此外,漢英兩種語言皆用太陽的“日升與日落”隱喻性地表達個人命運的“興盛與衰敗”,如漢語用“旭日東升、日暮途窮”,英語用“Rising, not the setting, sun is worshipped by most men”(日出朝氣蓬勃,日落暮氣沉沉)。最后,太陽“滋生萬物”這一特征在漢英習語中的隱喻義也表現出同質性,都表達“權力和權威”的意義。如前文所述,K?vecse認為文化是基于人們的體驗基礎,由框架、認知模式建構的概念系統,基于不同民族對太陽相似的具身體驗,不同語言的文化中都流傳著太陽神的神話,王權神授的觀念是中西語言社群中長期形成的普遍共識,也是跨語言的共通經驗。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太陽文化基于人們的共同體驗基礎,建立了相似的概念系統,形成了相似的概念認知語境,因此太陽這一源域在進行跨語言映射時,可以產生相似的太陽隱喻表達。

5. 漢英習語中太陽隱喻異質性的文化語境解析

隱喻既是一種認知模式,又是一種復雜的語言文化現象。隱喻透鏡可折射出不同的社會文化景觀(孫毅 2020: 142)。K?vecse在論述隱喻意義生成的語境中不僅把文化視為概念認知語境,也將其視為情境語境,認為文化是專屬于特定語言社群的概念、思想、價值觀、規則及行為(K?vecses 2017: 309)。

通過對太陽這一源域的映射特征在漢英習語中太陽隱喻表達的分析來看,雖然漢英習語中共享許多隱喻意義,但在某些特征的隱喻映射時也反映出了一定的異質性,而這些異質性產生的淵源可以從文化語境中找到一定的解釋。比如,“陽光照射”這一特征在英語習語中可以映射出“身體健康”這一隱喻,這在漢語習語中較為少見,這可能是因為在古希臘文化中,太陽神阿波羅除了主管光明、智慧等人們的精神需求,還主管醫藥,即人們的身體需求。這是英語這一語言社群專屬的文化,漢語的語言社群文化中鮮見這一文化根源,因此,在這一獨特的文化語境中,英語諺語中便多了“身體健康”這一隱喻義,而缺少相應文化語境的漢語便缺少了“陽光照射為身體健康”這一隱喻。

在“日升日落”這一特征的隱喻映射中,漢英習語也表現出不同的隱喻義。漢語習語對“日升、日中、日落”的這3個特征都進行了隱喻映射,日升與個人命運及事業興盛有關,日落與衰敗相關,而“日中”則兼含“興盛與衰敗”兩種隱喻義。而英語習語則只對“日升、日落”這兩個特征進行了隱喻映射,且“日升”與“日落”都兼含“興盛與衰敗”兩種隱喻義,“日升”并不與“興盛”對應,同理“日落”也不與“衰敗”對應。這可能要從隱喻生成的文化語境中尋找解釋。K?vecses(2017: 310)指出文化語境可以形塑概念隱喻,文化語境因素包括某一語言社群的傳統生活理念、價值觀,具體體現在生活習俗、文學、藝術作品中。循著這一思想,我們從中西傳統文學作品中找到了關于太陽運動變化的文化根源。在漢語語言社群中流行的關于太陽運動變化的傳統文學《淮南子天文訓》中描述了太陽自東向南的上升曲線以及過正中便跌落西下的過程,這個過程把太陽的運行分為了“日升、日中、日落”3個過程。而古希臘羅馬神話奧維德《變形記》描述了日神對達佛涅的愛戀興起到消逝的過程,這個過程把太陽的運行分為了“日升、日落”兩個過程,即“日升”表示愛戀的興起而“日落”表示愛戀的消逝??梢?西方文化對太陽的升落賦予的映射特征只凸顯“日升和日落”而遮蔽了“日中”這一過程性特征,所以在英語習語中也未見有對“日中”的隱喻表達。同時,《淮南子天文訓》中描述太陽西落所經地點名稱也帶有衰敗義,如“悲谷、悲泉”等,而《變形記》中并未有如此表達,所以在漢語習語中“日落”隱喻“衰敗”義,而英語習語中對“sunset日落”的隱喻不僅有“Rising, not the setting, sun is worshipped by most men”(日出朝氣蓬勃,日落暮氣沉沉)表達“衰敗”義,也有“Sun has set, no night has followed”(太陽雖已西沉,黑夜尚未降臨)表達希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習語隱喻義的生成受制于某一語言社群的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不同的文化給隱喻意義的生成創設了不同的情境語境。在漢英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語言中太陽隱喻意義生成的情境語境不同,因而漢英習語中的太陽隱喻表現出異質性。換句話說,習語中同一源域不同特征的隱喻投射,與某一語言社群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缯Z言文化情境語境的獨特性,成為同一源域不同特征的隱喻投射的準入條件,一方面準許某些源域特征被投射,借以表達抽象概念;另一方面,限制了某些源域特征被投射,在表達抽象概念時被調用。其結果具體反映在不同語言中,便是同一源域不同特征映射到不同靶域,形成隱喻的異質性。

6. 結語

跨語言的認知體驗共性及文化情境語境的獨特性共同作用于語言的隱喻意義生成。以共同體驗為基礎的概念認知語境的共通性,使得同一源域的某一特征在不同語言中均被調用,隱喻性的表達某一抽象的概念,其結果便是同一源域隱喻的跨語言同質性。與此緊密相關的另一面是,傳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及傳統文學作品等獨特的文化情境語境,成為同一源域不同特征的隱喻投射的準入條件,在準許某些特征隱喻投射的同時,也限制了一些特征在個別語言中的投射。這也進一步驗證了隱喻的體認性及文化嵌入性,即如果跨語言文化基于人們的共同體驗基礎,形成了相似的概念認知語境,其隱喻義則表現出“體”之同;如果跨文化情境語境的獨特性影響了人們的體驗角度和認知方式,其隱喻義則會表現出“認”之異。

另外,以隱喻為視角,從同一源域出發探究同一恒定物體(源域)在習語中的跨語言隱喻,不僅幫我們理清了隱喻生成中認知體驗及文化語境發生作用的脈絡,也為我們透過隱喻和其背后的文化語境、透視沉淀在習語中的太陽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啟示。

猜你喜歡
源域漢英習語
基于參數字典的多源域自適應學習算法
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攝作用
從目的論看環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可遷移測度準則下的協變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漢英文字的幽默修辭功能淺探
實用習語 話“鳥”
話“鳥”
習語自有WAR
習語自有WAR
漢英機器翻譯中的意譯和直譯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