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勞動素養的表現性評價設計與實踐研究

2023-09-30 15:14閔寶翠趙蔚張紅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勞動素養表現性評價勞動教育

閔寶翠 趙蔚 張紅

摘要:表現性評價對于診斷和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具有重要價值。教師實施基于勞動素養的表現性評價,應該關注真實性,以準確評估勞動能力;關注過程性,挖掘內隱的勞動素養;關注參與性,引發高度投入的實踐行為;關注區分性,支持在勞動實踐中自我調節。本研究在肯定了表現性評價對診斷和培養學生勞動素養價值的基礎上,以“智能花盆”項目為例,嘗試進行表現性評價設計,并實施效果檢驗。研究表明,表現性評價與勞動教育在教育理念、功能目標和實踐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適切性,能夠有效指導勞動教學實施,精準地診斷學生的勞動素養水平,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

關鍵詞:勞動素養;表現性評價;勞動教育;評價量規

對勞動素養進行評價是衡量勞動教育實施效果、促進勞動教育目標達成和保證勞動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勞動素養具有綜合性、具身性、階段性、內隱性等特點,傳統的紙筆測試和作品評價難以全面、準確地評估復雜與內隱的勞動素養指標。勞動素養測評方法和模式的缺失,已然成為阻礙當前中小學勞動教育有效推進的關鍵問題。表現性評價是在盡量合乎真實的情境中,運用評分規則對學生完成復雜任務的過程表現或結果作出判斷。這與勞動教育的實踐取向和功能目標具有較高的適切性與耦合性,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的勞動素養水平,可據此來了解學生勞動素養發展現狀,指導教師識別學生之間的發展差異,選擇勞動課程內容,從而促進勞動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表現性評價與勞動教育的內在耦合

(一)關注真實性,準確評估勞動能力

勞動能力是個體的勞動知識、勞動技能、行為方式等在勞動實踐中的綜合表現,具體表現為對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工具的掌握情況,以及在勞動實踐中的設計能力、創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勞動能力。表現性評價為學生創設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機會,提供更具挑戰的活動情境,從而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或核心素養。表現性評價的過程也是學生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表現性評價的任務是開放的,需要學生發現問題、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從而解決問題。換言之,表現性評價關注知識在真實情境中的遷移與應用,對復雜高階的勞動能力的評價具有天然適用性。

(二)關注過程性,評估內隱的勞動素養

勞動素養主要包括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以及勞動精神等。勞動觀念是個體對勞動、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認知與看法;勞動能力是指順利完成與個體年齡及生理特點相適宜的勞動任務所需的勝任力,是個體的勞動知識、技能、行為方式等在勞動實踐中的綜合表現;勞動習慣和品質是個體在勞動實踐中表現出的行為傾向與品格特征;勞動精神是個體在勞動實踐中秉持的信念信仰與人格特質。勞動素養是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所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的有機整體,是學生的內在特征。傳統的紙筆測試、作品評價以及態度調查很難測出學生的勞動素養,也不能反映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素養表現。因此,對學生勞動素養的評價要從以往關注對學生內在能力的間接推測和評價,轉變為對學生外在表現的直接觀察和測量。表現性評價通過評價思考性任務、操作性任務和表達性任務,幫助教師診斷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技能、過程技能以及態度。換言之,表現性評價可以對學生勞動素養表現進行客觀、真實的測量與評價。

(三)關注參與性,引發高度投入的勞動實踐行為

勞動教育提倡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在技術的支持下解決問題,注重動手實踐、手腦并用、知行合一、學創融通。勞動教育倡導“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是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驅動力。勞動教育以任務為主要載體,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使用勞動工具和勞動技術,從而取得預期的勞動成果。勞動教育是沒有知識邊界的,知識技能在其中只具有工具屬性。表現性評價的任務是開放性的,不提供正確答案,甚至問題邊界也是模糊的,需要學生發現問題、界定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表現性評價的任務是具體、生動且富有挑戰性的,能夠將學科知識、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結合起來。這有利于學生的積極投入和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從而促進其素養的發展。換言之,表現性評價任務可以引發符合學生勞動認知和勞動能力的實踐行為。

(四)關注區分性,支持在勞動實踐中自我調節

勞動教育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設計、制作、實驗、淬煉、探究等方式獲得豐富的勞動體驗,遵循學習資源的易得性,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學習材料,并對學習過程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掌控力。學生在勞動實踐中要頻繁選擇和利用各種學習策略進行創意構思、批判性反思以及調節自身的內在與外在動機,實現自我驅動。同時,勞動實踐所具有的自定步調、自我驅動和自我反饋的特點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現性評價量規應該成為支持學生自我調節的支架:一是量規提供了詳盡的評價指標,以全面評估學生的勞動行為表現;二是量規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等級劃分,以支持師生衡量哪部分指標是合格的、哪部分需要改進。自我評價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生成自我調節學習策略。此外,評分規則讓學生對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搭建了教師期望與學生現有水平之間的橋梁。換言之,在表現性評價規則引領的勞動實踐中,學生沉浸式地投入接近真實的任務情境中,利用評價規則獲得有效反饋,明晰期望達成的勞動素養目標、目前所處水平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等問題,通過自我調節實現勞動素養的形成。

二、基于勞動素養的表現性評價設計

基于勞動素養的表現性評價設計流程,是對勞動課標和教學目標進行不斷分解與細化的過程。表現性評價設計要將課程、教學與評價三者相融合,一致性地指向勞動素養的培養,同時也支持勞動教學實踐,提升勞動課程的教學效果。表現性評價設計流程如下頁圖1所示。

(一)確定評價目標

“智能花盆”項目選自《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到的十個任務群之一“新技術體驗與應用”,該任務群在內容方面要求學生選擇1~2項新技術,如3D打印技術、激光切割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初步進行勞動體驗與技術應用;在素養方面,要求學生掌握某項新技術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親近新技術的情感和使用新技術進行勞動的意愿,具有進行創造性勞動的熱情。在明晰該任務群的內容要求和素養標準,并結合“智能花盆”相關能力標準的基礎上,我們剖析了評價目標的重點,制定了表現性評價目標(見表1)。

(二)確定評價任務

我們根據評價目標設置6個任務,并將表現性評價嵌入學生的勞動實踐中,以保證任務的完成過程也是學生開展勞動實踐的過程。

任務1:需求定義及創意構思(1課時)

思考“植物需要精心養護”的問題情境,理解傳感器、智能程序等科技的作用,想象理想中花盆的外觀和功能,把想法寫在學習單上。

任務2:方案制定(1課時)

依據創意構思,思考想要完成這樣的設計需要哪幾個步驟,并合理地對任務進行流程規劃;依據成員的興趣特長,合理分配任務,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任務3:技術運用(1課時)

為了完成預想的設計,選擇相應的工具和材料,通過說明書閱讀或咨詢等方式了解它們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作品制作需要哪些知識技能,哪些是已經知道的?哪些是需要查閱的?通過學習材料或者查閱電腦來獲取所需。

任務4:實踐制作(1課時)

根據創意設計和制定好的方案進行元件的安裝、定時設置,以及傳感器安裝和智能程序編寫等實踐操作。

任務5:作品展示(1課時)

給作品寫一份廣告文案,介紹其功能和特點,用簡潔、富有邏輯性的語言推介方案。

任務6:總結提升(1課時)

反思勞動實踐表現,明確有哪些收獲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確定數據采集策略

結合任務的完成過程,及時捕捉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的表現性數據,從多元化的數據中全面系統地表征學生的素養水平?!爸悄芑ㄅ琛钡臄祿碓窗ㄔO計方案、動手制作以及反思日志,具體見表2。

(四)確定評價量規

“智能花盆”項目的評價量規是沿著每一個評價目標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軌跡形成的,致力于描述學習者在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等各個方面的水平等級變化。

三、評價量規的有效性驗證

(一)評價量規的認同度調查

本研究基于斯蒂金斯提出的量規質量分析框架,從內容、清晰度、可行性和可信度四個方面來評價量規的質量標準,并采用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了解勞動教師對量規的意見。結果顯示,此量規能夠較為準確、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勞動素養表現的情況。通過對個別教師的訪談,獲取如下信息:

首先,量規的評價結果能夠準確地支持教師的教學反思和教學優化。有3位教師將表現性評價量規應用到課堂中,同時也按照量規中的任務提示和數據采集策略進行了信息采集。如王老師指出:“在智能花盆項目中,原來我們從花盆能否自動流水、外觀是否精美等方面粗略評價學生的作品,但現在可以依據量規,全面精準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同時也促進自己進行教學改進?!?/p>

其次,量規是通用性量規,可依據具體任務細化,提升適用性。如高老師指出:“量規中對加工方法以及材料、設備和工具的描述不能覆蓋所有的勞動項目,教師可以依據具體項目對量規進行更精細的更改。同時,籌劃性思維、創意構思這兩個維度對低年級學生要求偏高?!?/p>

最后,量規中各個評價維度的等級水平區分度較高。受訪教師普遍表示:該量規能夠區分不同水平學生之間的行為表現,在打分時很少甚至不會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

(二)利用肯德爾和諧系數法對評價量規進行驗證

本研究將“智能花盆”勞動項目在實踐中進行應用,以檢驗所開發的評價量規的可行性。檢驗包括三個步驟:一是收集課堂上學生行為表現證據;二是使用評價工具對設計方案打分,檢驗評分者的一致性;三是利用肯德爾和諧系數法檢驗評價工具。在課堂中,教師選擇1個小組的4名學生進行觀察,研究者和1位評價者依據量規對4名學生的表現進行排序,并將設計方案、課堂實錄、學習反思、作品模型發給另外4位評價教師,他們依據同樣的標準對這4名學生進行排序。依據肯德爾和諧系數法的計算流程,教師將所獲數據代入計算公式進行計算。結果顯示,所有指標的p值均小于0.05,說明6位評分者使用此評價量規得出的評價結果具有一致性。因為只有在指標水平層次描述清晰的前提下,評價結果才趨于一致。

本研究在分析了表現性評價在勞動教育應用適切性的基礎上,遵循表現性評價的設計流程,以“智能花盆”項目為例,進行了勞動教育中表現性評價目標、任務、量規案例探索,并在實踐中進行了效果檢驗。研究表明,表現性評價與勞動教育在教育理念、功能目標和實踐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與適切性,能夠有效指導勞動教育教學實施,精準地測評與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為教學改進提供依據。此外,表現性評價還能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學習目標和任務,使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改善學習質量,真正促進學生將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

參考文獻:

[1]顧建軍.加快建構新時代勞動素養評價體系[J].人民教育,2020(8).

[2]紀德奎,陳璐瑤.勞動素養的內涵、結構體系及培養路徑[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2).

[3]黃瓊,胡昆明.指向勞動素養培育的中小學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建設[J].中國德育,2022(9).

[4]魏進平,馬丹丹.新時代“勞動”的多維審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1(1).

[5]王泉泉,劉霞,陳子循,等.核心素養視域下勞動素養的內涵與結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

[6]郭元勛,張華.論素養本位表現性評價設計[J].全球教育展望,2022(9).

[7]王曉杰,宋乃慶.小學生勞動素養測評模型構建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22(2).

[8]周文葉.中小學表現性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10]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2).

[11]格蘭特·威金斯,杰伊·麥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M].閆寒冰,宋雪蓮,賴平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12]周文葉.中小學表現性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3]申宣成.表現性評價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14]徐劉杰,韓美玲,汪凡淙.創客教育中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現研究:以“創A2.0:力所能及”創客課程中的“遠古武器”單元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8(4).

[15]鄭志高,張立國,尚國娟.美國創客教育教學評價案例的分析與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6(12).

[16]劉晟,劉恩山.學習進階:關注學生認知發展和生活經驗[J].教育學報,2012(2).

[17]張惠敏.“家—班—生”三維評價體系賦能學生勞動素養形成[J].中國德育,2023(6).

[18]董澤華,蔣永貴.指向勞動素養的表現性評價[J].人民教育,2022(19).

(責任編輯:趙春艷)

作者簡介:閔寶翠,大連市西崗區中小學勞動技能培訓中心一級教師。趙蔚,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張紅,大連市西崗區中小學勞動技能培訓中心教師。

猜你喜歡
勞動素養表現性評價勞動教育
“陽光菜園”:提升留守兒童勞動素養的策略研究
依托“陽光菜園”提升留守兒童勞動素養的實踐探索
探討農村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對兒童勞動教育的啟示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表現性評價在“營銷策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農村初中生勞動素養缺失原因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表現性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