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題研究中“問題即課題”的邏輯思考與理性實踐

2023-10-08 18:39王方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23年11期
關鍵詞:課題解決問題研究

王方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發展研究院

在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中,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說法——“問題即課題”。一些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對此說法深信不疑??墒怯捎谌鄙賹栴}與課題兩者邏輯關系的辯證思考,結果在課題研究中難以理性實踐,出現了羅列問題、問題不聚焦、問題未轉化、問題表達不規范等情況,甚至有教師直接將問題作為課題,例如將“如何激發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興趣”這一問題作為課題。從教育科研的嚴謹性視角來看,我們可以認同“問題即課題”這一理念,但是也不能因此在“問題”和“課題”之間簡單畫上等號,將問題完全等同于課題,而是需要對其進行辯證的思考,并在課題研究中理性實踐,這樣才能使研究真正從問題走向課題。

一、“問題即課題”的邏輯思考

“問題即課題”是一線教師對問題與課題二者之間關系的表層認識。問題與課題二者之間的底層邏輯關系到底是什么,通過對問題的實質和一線教師課題研究功能定位的分析就會發現,問題與課題的底層邏輯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問題是課題的邏輯起點,課題是為了解決問題

課題的形成是一個由感覺到、意識到的問題經過概括、提煉、轉化確定為研究問題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題基于問題,重在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首先,問題是課題的源頭和動因。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比較簡單,容易被解決;而有些問題則需要進行深入調查、訪談、觀察和分析,查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才可能被解決。一線教師為了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就必須解決那些阻礙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問題。調查、訪談、觀察、分析等都是課題研究常用的方法。采用教育科研方法解決一線教師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獲得預期的成果,這就是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中,“問題—措施—結果”這一邏輯鏈的開端是問題??梢?,問題是課題的源頭和動因,有了問題,教師才會有探究的欲望和動力[1],才會以課題的方式去研究和解決問題。

其次,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課題研究的過程。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課題研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圍繞如何解決問題而展開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貫穿于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課題研究圍繞“解決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希望得到什么結果”這三個問題展開,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課題研究的過程,二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最后,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與其他人員所進行的課題研究不同,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課題研究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調查確證、歸因分析、采取措施等教育科研手段,使問題得以解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正是這些問題阻礙了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通過課題研究解決問題,才能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才能達成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師生成長和學校發展的最終目的。解決一線教師所面臨的阻礙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的問題,正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二)問題和課題存在較大差異,不能簡單等同

問題是課題研究的邏輯起點,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問題。但是,問題不能簡單等同于課題,二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首先,問題只揭示了矛盾,沒有解決矛盾。就對問題的處理程度來看,問題只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矛盾,對于矛盾產生的原因缺少分析,也缺少對解決問題的措施的預設和實施,以及對問題解決程度或結果的預期與測查。問題只是表明或限定了研究的內容,至于怎么研究、采用什么手段研究、通過哪些途徑研究,都沒有作出預設并予以實施,故而問題只是問題。而課題不僅通過問題揭示矛盾,還要對問題進行描述和歸因分析,并制訂和采用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措施,對問題解決的結果進行預期,最后還要對問題解決的情況進行測查,以檢測問題解決成果和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有效。課題研究到最后,問題一般都會得以解決。

其次,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課題。不同的問題會呈現出不同的性質和特征。有的問題是偽問題,不是客觀真實的問題;有的問題盡管是客觀真實的問題,但沒有研究的價值;有的問題有研究的價值,可一線教師解決不了……,這樣的問題都不能轉化為課題。問題要轉化為課題,必須具有意義性、明確性、創新性、可行性等特征[2]。

最后,問題需要加工轉化才能成為課題。就問題解決的整個邏輯鏈來看,問題只是整個問題解決邏輯鏈的初始環節,而課題則包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就問題與課題的形式來看,問題以疑問句的形式呈現,如“如何快速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而課題以陳述句的形式呈現,要對問題是什么、表現在哪些方面、嚴重程度怎么樣等進行描述與說明,并采取措施解決。

二、“問題即課題”的理性實踐

既然問題是課題研究的來源和邏輯起點,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那么一線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一定要關注問題,篩選出能夠成為課題的問題,再將其轉化為課題進行研究。

(一)樹立問題意識,關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

課題要解決問題,首先就要發現問題,這需要一線教師有較為敏銳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指思維的問題性心理,即人在頭腦中時刻關注和留意問題的心理品質或心理準備狀態。問題意識不僅指當問題一出現,就能敏銳地感知到問題的存在,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出現的問題上,還指當問題被發現后,能迅速地對問題的性質、特點、價值等作出分析與判斷,了解問題的基本情況、形成原因等,從而從整體上把握問題,找到可以轉化為課題的問題。例如,當校園“灰色童謠”興起的時候,教師能夠對這一現象進行高度關注,并意識到這些“灰色童謠”一直傳唱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這就是問題意識。教師在對“灰色童謠”傳唱的基本情況和潛在危害進行評估后,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灰色童謠”,從而消除因傳唱“灰色童謠”而帶來的危害。這就是一線教師在問題意識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去關注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再以課題研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二)基于問題進行調查、訪談、觀察、分析,確定可成為課題的問題

課題是為了解決客觀真實、具體而又有價值的問題。一線教師對一個問題的感知,最初的時候可能只是感性的,主觀成分比較多,而對問題的整體情況如何、嚴重程度怎么樣等都不夠清楚。因此,一線教師需要對問題的整體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對問題是否值得以課題的方式進行研究予以判斷。而對問題客觀真實性、具體性和價值性的判斷,需要通過調查、訪談、觀察、分析等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獲取相應的數據、事實、案例,以保證課題研究的嚴謹性。這樣,就能防止在提出問題時“跟著感覺走”的情況。

(三)判斷問題,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

問題之所以能轉化為課題,是因為問題有價值,值得以課題的方式去研究。不是所有客觀真實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課題。因此,在確定課題時,一線教師要從客觀真實、具體的問題中篩選出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問題解決的價值性,這是一線教師所遇到的問題能否成為課題的關鍵所在。問題解決的價值性主要表現在問題的解決對教育教學改進、師生成長、學校發展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促進作用越大,問題就越能轉化為課題。

其次是問題的明確性。問題明確,才能避免研究難以切入的情況,不至于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出現因方向不明、目的不清而導致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情況。

最后是問題的可解決性。一線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如果以自己的能力或在自己的條件范圍內沒法解決問題,課題研究也將無果而終。這樣的問題不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

(四)精準表達,將問題轉化為課題

將問題轉化為課題,還需要采用課題特有的表達方式。例如,“如何提升小學高段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這一問題,還要采用課題特有的表達方式進行描述。采用課題特有的表達方式描述問題,就是要表明課題的研究范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類型等基本信息和擬解決的具體問題。如果課題研究的重點是關注解決問題的具體做法,那么就可以將上述問題轉化為“利用課前三分鐘提升小學高段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其中,研究對象是“小學高段學生”,研究內容是“如何利用課前三分鐘提升小學高段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要解決的是“小學高段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有待提升”這一問題,研究的直接目標是“探究提升小學高段學生英語口頭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小學高段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手段是“利用課前三分鐘”,研究類型是“策略研究”。這樣,課題研究的基本元素、擬解決的問題都表達清楚了,也就將問題轉化成了課題。

三、“問題即課題”對一線教師課題研究的啟示

從對問題與課題之間邏輯關系的辯證思考,以及課題研究對問題的重視可以看出,問題在課題研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線教師在進行課題研究時一定要以問題為基礎和起點,圍繞問題開展研究。

(一)課題研究一定要有問題

課題研究一定要有擬研究和解決的具體問題。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有課題。但是,比較糟糕的是,一線教師很多時候覺得沒有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會有研究的沖動,沒有研究的沖動也就不會有研究的行動[3]。既然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源頭和動因,一線教師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那么一線教師一定要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從問題出發,并圍繞自己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這樣,課題研究才會有的放矢。一線教師要將教育教學和課題研究有機結合,借助教育科研方法去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做到“工作即研究”,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

(二)課題研究要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有一定難度的問題

一個課題的研究,短者幾個月,長者幾年。輕輕松松就可以解決的沒有一定挑戰性和難度的問題,就沒有必要花時間和精力以課題研究方式去解決。例如,“本月主題班會的主題應該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就不能成為課題研究的問題,問題也就不能成為課題。課題中的問題,必須與課題相匹配。大課題一般解決比較難的問題,小課題一般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不論課題的大小如何,其所要解決的問題一定是來自教育教學實踐的不太好解決的、需要個人長時間努力探索或運用團隊智慧才能找到解決方法的難題。也就是說,只有問題中的難題,才能轉化為課題。課題應該包含“問題”與“難題”兩個屬性[4]。

(三)課題研究要重視對問題進行識別與篩選

課題研究要解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才能讓本來就工作比較繁忙的一線教師避免做無用功。一線教師在選擇和確定課題時,一定要重視對課題擬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進行識別與篩選。一個課題一般只適宜解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線教師不能將課題中的問題泛化或擴大化,從而導致問題不聚焦、擬解決的問題不明確,進而導致課題研究找不到具體的突破口或切入點。一線教師要基于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選出具有一定價值和創新性的具體問題作為課題研究問題,從而通過課題研究更好地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發揮課題研究在解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實踐、促進師生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總之,“問題即課題”作為一種課題研究的理念,強調了課題研究中問題的重要性和問題指向。一線教師要對“問題即課題”這一課題研究理念進行辯證思考,厘清問題與課題的邏輯關系,絕不能將問題簡單等同于課題。只有這樣,才能以問題為源頭和動因,并通過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順利開展課題研究。

猜你喜歡
課題解決問題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第一次寫課題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