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計劃”背景下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特征及實施路徑研究
——基于廣東首批“雙高”院校建設樣本的分析

2023-10-09 09:31劉興鳳胡昌送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雙高計劃雙高轉型

劉興鳳,胡昌送,秦 安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

2019 年3 月,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明確提出“要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1]。該項計劃是中國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的重大決策建設工程,也是我國高職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設計,強化了應用數字化技術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內涵建設的重要作用,賦能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诖?,廣東省高職院校積極踐行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需求,在“數字化”+“平臺基建、教學改革、專業升級、素養提升”等諸多方面深度融入數字化轉型建設。本研究首先闡明了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在梳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研究現狀與厘清數字化與信息化兩者關系的基礎上,以廣東省首批16 所“雙高計劃”高職院校為樣本,剖析了其數字化轉型的內涵特征和實踐路徑,以期為高職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1 高等職業教育推進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1)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實現國家數字化戰略的助推器。

從農耕、工業、信息再到數字社會,技術不斷加速文明進化與社會變遷[2]。當前,教育數字化成為推動全球數字化戰略的重要舉措。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UNESCO)于2021 年在《OECD 數字教育展望》重點關注了智能技術在課堂教育、教育組織及教育系統管理的重要作用[3];歐盟委員會(EC)于2020 年在《數字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7)》中強調了數字教育對教學的支持作用以及學生的數字勝任力[4];美國教育部(ED)于2015年在《為未來學習做準備的學習:重塑技術在教育中的角色》中重新審視了技術在學習、教學、領導、評價、設施等方面的應用[5]??梢?,由全球數字化戰略引發的教育數字化革命倒逼高等職業教育順應發展主流,踐行新的數字化戰略主張[6]。

2)教育數字化轉型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提質賦能。

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是數字時代賦予中國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使命。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7],即通過教育數字化轉型來賦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一是滿足發展需求。通過構建智慧校園體系、打造“數字+”教育新生態等路徑,惠及更多群體并形成開放包容的數字文化。二是消除數字鴻溝。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促進教育的數字融合,提升用戶的數字能力,促進學習者自主泛在的學習。三是共享相關利益。利用技術工具作為利益相關者的聯結紐帶,吸引多元主體開展政校行企廣泛合作,助力教育服務供給升級。

3)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實施“雙高計劃”的應有之義。

根據相關文獻,教育數字化轉型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通系統內部壁壘和提高運作效率的某種策略[8]。為適應“數字化+職業教育”發展的迫切需求,“雙高”院校在做頂層設計時大都植入了自身的“教育數字DNA”,將數字技術融入教育活動的領域,將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全過程,創建數字化智慧校園生態體系和完整的教育子系統,實現技術、社會和教育進化的協同,為社會帶來新的價值[9]。

2 相關文獻綜述

當前,學者們對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研究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內涵特征、實踐類型、政策反思、國際借鑒、實施路徑等方面。

在內涵特征上,包括“信息”和“數字”兩大屬性以及立德樹人、數據驅動和發展目標三個特征,通過文化、勞動力和技術的協調轉變,實現優化戰略方向和價值主張[10],最終指向組織變革和生態重塑。

在實踐類型上,分為學術、市場和行政力量導向三種,依托課程教學、招聘選拔與頂層設計,從人才培養過程進行控制[11],從而實現“科技、教育與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發展。

在政策反思上,Kozma[12]、Kong[13]、吳砥[14]、張虹[15]等研究了要素模型;孫聘[16]則提出了智能教育的基礎設施、智能教學、管理應用、保障機制的四要素理論框架,得出我國教育數字化政策的價值走向是通過“成事”促進“成人”,通過“成人”實現“成事”。

在國際借鑒上,張地珂、劉寶存、岑宇、焦晨東等學者系統梳理了美國、歐盟等相關數字化發展政策,提出從頂層設計、標準建設、人才培養和生態構建等四個方面進行借鑒[17]。

在轉型路徑上,提出從價值、應用、主體和支撐四層架構出發,對戰略規劃、教學改革、支持服務、人才文化、組織生態、環境設施六個維度開展評價[18];通過營造數字文化、提升數字素養和建立數字生態[19]三個路徑來締造話語體系。

綜上,學界對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給予了充分關注,但結合區域職業教育進行研究并不多見,以下將以廣東省首批“雙高”院校的建設實踐為樣本,進行內涵特征及實施路徑的分析。

3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特征

習近平同志強調:“加快數字中國建設,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20]?!笨梢?,我國高職教育進行數字化轉型是在數字中國建設的統籌之下開展的由上至下的系統工程,對于肩負國家“三個定位,兩個率先”殷切期待的廣東省而言,“雙高”建設院校率先示范開展教育數字化轉型是順勢而為,體現了數字時代的“廣東教育精神”。

3.1 高職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內涵——數字化的技術迭代

“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最早于2012 年由IBM 提出,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學界對其內涵經歷了數字轉換、數字升級和數字轉型(即簡單應用、深度融合和系統變革)三種思維模式。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從廣義上可理解為“數字技術在高等職業教育組織的全面應用”,狹義上界定為“利用數字技術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核心業務的轉型”[21]。本研究結合祝智庭等學者的觀點,基于廣義內涵進行剖析。

綜合來看,技術是“數字化”和“信息化”概念的基礎,從機械化、自動化、計算機化到信息化進行迭代(如圖1 所示)。信息化屬于內涵范疇,數字化則屬于技術范疇,數字化將數字作為信息載體,信息化以信息作為精神載體,數字化的概念小于信息化但數字技術比信息技術更先進,是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如圖2 所示)。因此,當前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開展的信息化建設涵蓋了數字化轉型。

圖1 技術代際模型

圖2 信息化與數字化的發展脈絡

3.2 高職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特征及實施路徑——數字化的賦能創變

將數字化轉型視為一種過程或者模式,主要包括基建升級、教學改革、專業融合、素養提升四個核心特征(見圖3),關鍵在于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價值邏輯,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圖3 廣東省16 所“雙高”院校的教育數字化轉型特征與實施路徑

3.2.1 “數字化+基建升級”:打造智慧校園體系,服務辦學水平提質增效

1)建立“大平臺+微服務”結構,消除信息隔離孤島。

2018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新型基礎設施)的概念,指出其正在成為構筑數字時代的新結構性力量[22]。與“舊基礎”不同的是,它強調以新一代智能技術牽引教育教學全過程、全要素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變革?!半p高”院校依據《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和《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等系列文件要求,以“大平臺+微服務”的理念為引領,優化了基礎設施與信息平臺,穩步推進了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見圖4)。如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一方面,新建或升級云平臺、門戶系統、統一認證平臺、工作流引擎、統一支付平臺、統一通信平臺、自助打印平臺、智能運維平臺等應用支撐平臺,為各類業務系統搭建支撐平臺。另一方面,加強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為智慧校園應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高標準建設智慧校園基礎設施與信息平臺,推動實現“網站一個群、安全一體化、服務一站式、校園一張卡、數據一個庫、全校一張圖”的規劃藍圖,確保數據的互聯互通與共享共用。

圖4 智慧校園體系結構

2)打造“數字+決策”生態平臺,提升管理服務效能。

縱觀廣東省“雙高”院校,除了通過“數字化+新基建”舉措建立智慧校園體系結構之外,還著力構建基于大數據的質量保障體系與分析決策平臺,提升管理服務的效能。如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建立大數據管理系統、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支撐系統、大數據分析與決策預警系統、診改決策指揮中心及一表通平臺等,完成了各類業務系統與信息平臺的對接;通過新增人才培養戰略管理(教學過程、質量、評價、改革管理等)功能,滿足了個性化人才培養和全生命周期業務管理需要。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打造智慧管理新方式,實現了校務管理智能化以及與實訓企業的一體化管理,優化了校外實訓基地的教學教研、學習、評價、管理和服務等過程??梢?,當前基于基礎、數據和業務等云中臺,重構“人、財、物”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已然成為高職教育提供數字化支持的基本遵循,為打造“事務全覆蓋、內容可定制、交互一體化”的智慧校園體系提供了智能化的管理配套。

3.2.2 “數字化+教學改革”:打造智慧教學環境,助力服務供給模式升級

1)構建“云物大智”未來課堂,推動學習空間智能化。

“雙高”院?;凇皵底只?職業教育”的理念,通過打造智慧化學習空間,建設了一批智慧教室、課堂平臺、AR/VR/MR 仿真實訓中心、STEAM實驗室等,形成了智慧教室與教學工廠的未來課堂。一方面,完成智能化學習空間的改造。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基于杜威提出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的理念,著力推進非正式學習空間(自習室、休息室、書院、圖書館、檔案館等)的智能應用服務改造(燈光、網絡、空調、借閱等設施的自動感應與控制),實現了網絡學習空間(慕課社區、微課社區、網絡課程平臺等)、虛擬仿真實訓空間在智慧教學平臺上的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加快傳統教室智慧化升級。如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運用云計算虛擬化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構筑具有先進管理體制與先進管理模式的智能課室管理系統平臺(智慧課室、控制管理中心、虛擬云桌面等),不僅建立了開放式教學新體系,還有效提升了智慧育人成效??梢?,目前“雙高”院校推行的“無所不在的學習”價值理念以及智能化的環境設施,能夠隨時隨地引導、誘發和鼓勵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對于助推學生收獲形式多樣的學習成果大有裨益。

2)推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轉變教育服務模式。

自混合式教學20 世紀90 年代末誕生之初,便激發了一場影響深刻的學習革命[23],其定義也由在線與面授的簡單混合教學,演變為基于移動設備、在線教學、實時反饋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的多元混合[24]。由于當前教學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雙高”實踐也由從原先注重數量與規模的外延式發展轉變至注重質量的內涵式建設,主要表現在教學、師資和資源三個方面:第一,推動混合式教學。如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通過完善和升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的硬、軟件環境,推進基于VR 的教學應用改革,開設VR 課程并為企業提供VR 研發服務,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教師“智能化教學創新實驗室”,在開展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教學創新、創新創業等相關活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引導教師依托“數字+課程”,實現從傳統授課模式和教學方案向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翻轉了學習習慣,還有效提升了學習能力和應用水平。第二,開展“名師課堂”行動。如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組織集中培訓、專題講座、在線學習、崗位歷練等,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專業、“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等方面的能力,打造教學名師示范課堂。第三,加大數字資源供給。如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計劃通過校企聯合打造“十百千”工程(10 個專業群特色資源庫,100 門優質精品在線課程,1 000 個示范性網絡微課),初步實現了在線教學資源和管理平臺的留痕等過程管理功能;如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主建的“粵港澳大灣區高職院校在線課程聯盟”平臺,聯合粵港澳大灣區職業院校,開放“學習超市”權限,實現更大范圍的資源共享與學分互認。簡言之,數字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帶來的不僅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全流程應用,更是對傳統育人模式的重構與創新,助力了服務供給模式升級。

3.2.3 “數字化+專業融合”:強化“數字+專業”灣區特色,人才培養對接產業數字化需求

1)構建新興產業課程體系,推動專業群改造升級。

根據2022 年7 月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2 年)》,2021 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6.2%[25]。產業數字化已然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高等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不僅對數字化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倒逼傳統專業進行改造升級,主要包括新興專業和課程體系兩個方面:一是圍繞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態勢,發展新興專業。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圍繞“預判產業發展趨勢,合理規劃專業發展”目標,以數字經濟視野推動專業發展,實時采集專業運行狀態數據,及時反饋、改進、預警、淘汰或新增;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信息技術+”升級專業,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專業群、模具智能制造專業群、VR 與新媒體專業群、新能源汽車專業群、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群等 7 個專業群,精準對接數字貿易、科技金融、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優化專業內涵和專業項目。二是構建課程體系,將數字技術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如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整合專業群教學資源、優化課程內容與開發特色立體化教材,加強機場運行指揮和民航安檢專業資源庫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推動專業群發展;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基于對目標崗位群、大數據技術、商業智能技術和工作過程的深度調研,對核心課程進行系統化、項目化開發,通過重構數字營銷人才需求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打造“數字營銷技術”等新興專業課程體系,在服務大灣區制造業、服務業企業方面獲得認可??梢?,廣東省“雙高”學校圍繞區域產業數字化需求在優化專業結構方面先行先試,通過深化教材和課程改革等“組合拳”,將新技術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培養了一批能夠服務大灣區發展、具有數字勝任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2)健全專業群發展保障機制,加強政校行企多方協同。

“雙高”計劃指出,“要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提升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1]??梢?,精準對接區域人才需求,著力培養一批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是國家對地方“雙高”院校提出的戰略要求?;诖?,廣東省“雙高”院校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需求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數字化管理為保障,深化校企合作,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和結構優化。一方面,建設相關新興專業的創新管理應用平臺,管理數字經濟下的新興專業。如廣東科學技術學院,以課程資源、教學條件、校企合作、學生就業、實習實訓、智慧教室、師資隊伍等專業資源管理系統為基礎,以智慧校園教育大數據中心的專業資源子庫為核心,建設職業能力分析、專業過程管理、專業診改等平臺實施專業群建設與管理,實施專業群建設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另一方面,政校行企多元主體共建產業學院,協同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吸收行企、政府、用人單位的專家,邀請學生與家長代表參與專業建設研討;積極與華為、360、騰訊、亞馬遜等龍頭企業聯合成立網絡空間安全、ICT 和人工智能等服務新興產業的合作學院,引入國內外專業認證機構對專業進行認證,有力促進了專業結構的優化。從實施舉措來看,“雙高”院?;凇爱a業發展驅動—人才與技術需求—校企跨界合作—校企融合培養—產教協同創新”的邏輯,推進了傳統專業向現代專業轉變,拓寬了專業的建設主體,優化了前沿性專業的發展結構,增強了特色專業的內涵,為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了根基。

3.2.4 “數字化+素養提升”:提升師生信息技能,夯實智慧學校人力支撐

1)拓展智能研修平臺功能,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

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指出要將“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將學生信息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開展校長領導力和教師應用力培訓?!保?6]這也意味著在國家政策層面上規定了要全面提升師生的信息化素養。如前所述,數字化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因此,廣東省諸多“雙高”院校直接將“提升師生數字化素養”作為重點建設任務進行布署,主要通過構建智能研修平臺、建立教師評價新模式、建立技能培訓體系等,全方位、多舉措提升教師的數字化能力和思維:一是構建智能研修平臺。如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拓展“學習超市”網絡大平臺的功能,包括慕課、私慕課、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異地同步課堂、師資庫、虛擬工廠、職業技能證書培訓系統、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課程聯盟、自建網絡課程、優質企業案例庫等,提供開放式、多層次的在線研修路徑。二是建立教師評價新模式。如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依托“發展測評系統”平臺,建立教師電子檔案并開展數字化能力診斷,在此基礎上精準推送培訓課程資源和智能測評分析,為教師績效考核和職業發展等提供支撐。三是建立教師數字技術培訓體系。從“雙高”院校的建設方案中,可以看出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數字化能力的培養,在改革學校教師培養方案的同時實施數字能力提升專項,如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不僅舉辦各類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強化智能輔助教學、評價和監管功能,推進精準化教學方式和交互式學習方式,切實提升了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同時還深入實施全員培訓,提升包括校長在內的全體管理者的綜合信息素養。通過系統培訓,不僅促進了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提升了數字化應用的技能,還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撐。

2)夯實數字文化建設根基,提升學生數字化運用能力 。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保?7]處于數字化新時代的“雙高”院校在積極開展上述教師數字勝任力提升實踐的同時,更注重加強與政府、社會機構的廣泛合作,提升學生對數字技術運用的獲得感和認同感。一是制定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指標。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過引進第三方學生數字素養評價等方式,開展規?;瘻y評并持續加強學生數字技能、數字意識和數字倫理等方面的培育。二是建設學生自主學習系統。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創設適于學生主動參與和多重交互的新型學習方式,提升學生充分利用現有數字資源平臺和智能終端,基本實現了“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目標。三是增設信息技術類公共課程。如東莞職業技術學院,依托“樂學在線、樂習在線、樂創學院”等課程平臺,采取形式多樣的建設方式打破專業隔閡,實現了數字技術與課程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全面發展。

4 結語

在數字經濟時代建設需求下,廣東省首批“雙高”建設院校積極踐行國家相關政策,堅持以教育數字化轉型理念為先導,以數字化人才培養為主線,開展了“數字化+”平臺基建、教學改革、專業升級、素養提升為特征的高職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探索,不僅實現了提升數字化水平的預期目標,而且順利通過了“雙高”中期驗收,在加強教育信息化交叉學科建設,促進人才、學科、產業良性互動,實現大平臺、大學科整體布局、協同發展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全面建設數字中國的新征程中,為探索中國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廣東模式。

猜你喜歡
雙高計劃雙高轉型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思考
從“示范”到“雙高”:高職院?;貞洕鐣l展的邏輯機理與路徑優化
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技能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轉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