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小學教學資源配置調查研究
——以YP市為例

2023-10-26 03:18張淑清李嬌蓉薛鵬飛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教齡公用小學教師

張淑清,李嬌蓉,薛鵬飛

(1.忻州師范學院,山西 忻州 034000;2.新疆庫爾勒墾區人民法院,841900))

教學資源是指在學校教育中圍繞教學活動的開展,為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活動,提升教學品質而參與其中且能被開發利用的所有教學要素的總和,即圍繞教學過程教學資源主要包含師資力量、教學設施、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料等資源[1]。教學資源均衡配置是指在學校教育中,人、財、物各方面的教學資源能夠最優化的被開發利用,其核心是教學不同方面的資源配置要能夠協調穩定,有序存在,高效利用。該研究旨在根據當地小學教學資源實際情況,充分挖掘當地的教學資源,物盡所用,為教育部門制定教學資源配置政策提供理論與事實支撐,提高配置效率,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目標的實現。

一、 問卷制定及調查

(一)問卷制定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自編問卷(37題),以YP市城鄉小學教師為主體,從教師資源配置、教師學科結構、教師福利待遇、培訓深造、教師教學工作量、硬件設施、經費管理和特色課程開設八個維度展開調查。

(二)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本研究以YP市城鄉小學教師為調查對象,共計發放問卷162份,回收率100%。具體情況分布如下表1:

二、YP市城鄉小學教學資源配置現狀分析

(一)教師資源配置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屬于教育人力資源。圍繞城鄉小學教師的配置進行調查,結果如表2。

表2 YP市城鄉小學教師性別、教齡、職稱統計表(n=162)

由表2可知,77.78%的小學教師教齡在10年以上,但鄉村女教師教齡結構相對其他教師教齡結構較為穩定、合理。教師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數據顯示,該市小學教師幾乎都是本科和??茖W歷,以本科為主;職稱等級均勻集中分布在小學二級、小學一級。YP教師編制保障工作完善,教師基本都有編制。從整體來看,YP市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女教師比例遠高于男教師。從學校地域來看,鄉村小學男教師(11.73%)比例遠遠大于城市(4.94%),女教師則大多在城市小學,占比53.7%。

(二)教師學科結構

不同學科都有自身的學習規律,有著不同的科學知識體系,教師學科結構是否穩定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結構不合理、不完整,不利于學生知識的完整掌握,不利于教師提升專業化水平。從表3來看,僅有38.27%的教師所在學校教師學科結構穩定,61.73%的教師所在學校存在不同程度上教師缺乏,其中有35.19%的學校音體美科學等學科,教師相對缺乏,18.52%教師所在學校嚴重缺乏教師,各科都存在空缺崗位。

表3 YP市小學教師學科結構統計表(n=162)

表4 小學教師教學工作量調查表(n=162)

(三)培訓深造

培訓深造能夠豐富教師專業知識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定期培訓深造能夠提升教師隊伍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學校辦學質量。根據數據顯示,YP市82.1%的小學教師參加過培訓,但仍有17.9%教師未能獲得培訓深造機會,培訓滿意度僅有24.07%。由此可知,YP市教師培訓內容、方法有待研究提高。

(四)教師教學工作量

調查數據顯示,YP市93.83%小學教師班師比合理,基本都是負責一到兩個班級,教學工作量符合一般要求。小學教師認真備課,積極使用多媒體設備創新授課,極大地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從教師工作負荷情況看,有25.31%教師教學工作超負荷,非教學工作時間任務容易導致教師精力不足;93.83%學校存在跨年級代課、多科教學等不同代課現象,其中,65.43%教師需要代多科課程,工作量超大,學科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五)硬件設施

硬件設施可以輔助教師完成教學工作,能夠保證學校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屬于教育物力資源。研究圍繞辦公場所、辦公電腦、班級設施、操場、教學用打印機等方面進行調查,情況如表5。

表5 小學硬件設施配置情況統計表

從表5數據可知,YP市各小學辦公場所完善,達標率100%,但辦公用品如辦公電腦、打印機等公用設備的設備量不足,其中有4.32%學校沒有在辦公室為老師配備辦公電腦,20.37%學校沒有配備教學用打印機。此外,有16.05%學校辦公電腦僅有一、兩臺公用,日常辦公使用電腦高峰期時電腦數量嚴重不足,辦公效率低下。在班級設施方面,90.12%學校都已建全避暑采暖等相關設施,能夠滿足學生日常教學環境需求,但仍有9.88%學校班級設施不完善。操場的統計顯示,74.07%小學校使用塑膠操場、16.67%、2.47%小學是水泥操場、土操場,6.79%學校無專門操場。從數據可以看出,該市小學各校間操場設施配置差距較大。

(六)公用經費

公用經費用于學校的各項支出,是保證教學和改善辦學條件的公共開支,屬于教育財力資源。圍繞公用經費政策進行調查,結果如表6。

表6 小學教師對公用經費政策了解統計表(n=162)

從表6可知,69.14%教師并不了解公用經費相關政策,36.42%教師不了解學校能否統籌安排使用公用經費,37.04%左右教師不了解學校的公用經費如何分配。在對學校公用經費相關滿意度調查中,有58.65%教師對公用經費使用合規性的滿意度較高,56.17%·6.7%的教師對公用經費發放合理性、及時性的滿意度較高,由此可知,YP市小學教育財力資源配置制度存在不透明現象。

(七)特色課程的開設

堅持“五育”并舉,實施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并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需開設特色課程,才能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是教學資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圍繞特色課程的開設,調查結果如表7:

表7 小學“六室”使用率調查表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83.95%小學開設了校內素質拓展特色課程,83.33%教師贊同學生參與特色課程,培養學習興趣;有16.67%教師持對此中立態度;有四分之一的教師所在小學設施不齊全甚至沒有六室。表8的數據表明,14%-20%教師認為小學“六室”存在空置率,設施未能正常投入教學過程中,且每周的上課節數也不等。

三、YP市城鄉小學教學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YP市教科局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積極優化義務教育,致力于推進教育治理體系,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但截至目前,YP市城鄉小學教學資源配置仍存在教師資源配置失衡、硬件設施不齊全,經費使用不合理等問題。

(一)男女教師比例失衡

依據調查數據,男教師已成“少數派”。調查顯示,YP市小學男教師僅占比16.67%。城市小學男教師數與女教師數比為1∶10.875,鄉村小學男教師數與女教師數比為1∶2.53,相較城市而言,鄉村男女教師配置相對穩定,趨于合理。城鄉男女教師性別結構的不合理,不利于小學生性別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小學生在成長期中會逐漸樹立性別意識,性格思維,教師“女多男稀”使得學生缺乏與不同性別教師之間的互動,從而對性別意識的覺醒不利。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大型活動往往需要搬運物資,搭建場地等,男教師不足會造成困難。而在生育高峰期,學校也會出現季節性教師短缺問題。

(二) 缺少教師“新血液”

問卷調查數據顯示,YP市小學教齡達到10年以上教師占比77.78%,5-10年教齡教師占比11.11%,教師教齡五年以下所占比僅有11.11%,其中不足一年教齡的教師達4.32%,雖然教齡越長久,教學經驗越足,教學效果越顯著,但數據中教齡短的教師占全部教師僅有十分之一,說明年輕教師比重低,教學需要創新,多思維火花碰撞才會使教學充滿樂趣。此外,年輕教師不足,中老年教師面臨退休會使得學校教師人數緊缺。對比城市小學和鄉村小學男女教師教齡,發現城市小學男教師教齡都在5年以上,其中87.5%教齡達到十年以上。城市小學女教師和鄉村小學男教師教齡5年以下也僅占5%。

通過學科結構方面的調查結果發現,61.73%教師所在學校學科結構不平衡,甚至有18.52%的教師所在學校各科教師都缺乏,比如城市小學與鄉村小學分別有68.42%和52.24%的學校缺乏教師。教師隊伍是確保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但缺乏教師會使得現任教師超負荷代課,教師身體超前透支現象嚴重,學生和教師苦不堪言。

(三) 硬件設施配備不全

教學設施是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支持和保障。經調查,除辦公場所建設完善外,辦公用品、班級設施、操場、六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實驗室、計算機室、圖書室、體育器材室)等各項教學設施有不同程度空缺現象。對比城鄉小學班級設施(避暑、采暖等設施)數據調查可知,城鄉小學差距不大。城市小學有9.47%配備不全,鄉村小學有10.45%配備不全,由此可知,城市鄉村小學班級設施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對比城鄉小學辦公用品數據,城市小學辦公電腦配備基本完善,鄉村小學有10.45%辦公室沒配備;城市小學和鄉村小學分別有25.26%和13.43%學校教研室沒有配備教學用打印機,辦公環境比較差。對比城鄉小學操場設施,城市小學90.53%為塑膠操場,僅有2.11%沒有專門操場,但鄉村小學操場數據不樂觀,塑膠操場占比50.75%,有13.43%學校沒有專門操場,由此可以看出,鄉村小學運動場地限制較大。對比城鄉小學六室齊全度,城市小學和鄉村小學分別達到76.84%和71.64%,即有四分之一教師所在學校設施不齊全。

(四)公用經費落實不力

經調查數據可知,該市小學不論是城市小學還是鄉村小學,教師對學校公用經費的相關政策了解度不多,滿意度不高。約一半左右教師較不滿意公用經費使用的合理性、發放及時性、發放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公用經費公開存在模糊性,公開形式化,落實不力。教師滿意度低,易造成教師對學校歸屬感不強,易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與主人翁精神。

(五)特色課程流于形式

良好的興趣可以讓學生自覺學習,課上使用多媒體等設備,將知識從抽象轉換為具體,有助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在YP市四分之三教師已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但有四分之一教室還未配備多媒體設備。課下開展特色課程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絕大多數學校已開展特色課程,但仍有部分學校未能順利開展,其中包含12.63%城市小學和20.90%鄉村小學。此外,開展特色課程的學校有三分之一沒有專業教師帶領學生,興趣培養倘若流于形式,便不能真正培養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YP市城鄉小學教學資源配置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小學教師工資偏低,對男性畢業生吸引力不大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男生往往擅長抽象邏輯思維,女生則更擅長具體感性思維,這一研究結論已成為大家固有的認知,僵化思維模式也會導致學生填報專業受到影響,報考師范院校的學生也就“陰盛陽衰”。

從薪酬待遇方面來看,男性同胞對于職業選擇往往更傾向于經濟待遇相對較高的職業,對比行政單位、外企等職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較低,并不符合男教師預期,男性無法獲得職業認同感。受社會風氣影響,男性相較于女性承擔了更多養家糊口的壓力,這使得小學教師無法吸引男性加入。

(二)教師招聘政策有偏差

從教師學科結構來看,YP市教師隊伍學科結構不平衡,招聘教師崗位學科的分布也不均衡。教師專業化水平表現了學校師資力量,跨年級授課和一師教授多科課程是影響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師學科結構直接影響課標的落實與學生全面發展。數據分析YP市城鄉小學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教師崗位,空缺最為明顯。當前空缺學科教師招的少,使得在崗教師需跨學科教學,不僅加大了教師負擔,不利于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緊張的工作環境與超額的工作壓力,留不住在任教師,也難以吸引到新教師。

從教師教齡結構來看,YP市小學教師老齡化嚴重,應該加大教師招聘力度。年長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年輕教師創新力強,合理搭配教師結構能夠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YP市城鄉小學的教師教齡大多數都在十年以上,年輕教師少,學校面臨年長教師退休后學校教師后備力量不足的困境。

(三)辦公環境差

教師在上課期間投入很大精力與身體的付出,因此下課后適當的放松和休閑很有必要。調查數據中YP市一半左右教師較不滿意辦公場所,沒有舒適的環境讓教師恢復精力,不利于提高教師工作效率,而電腦、打印機等教學設備的不足使得教師教學需求(備課、閱讀、打印資料等)無法被滿足,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束縛教師的手腳。

(四)公用經費管理制度未細化,落實不到位

公用經費政策沒落實,那說明管理制度的制定沒有細化。制度不明確,缺乏約束力,學校公布模糊化,多數教師難以準確了解學校如何分配公用經費。管理制度未細化,教育培訓費難免會短缺,有部分教師沒有獲得定期培訓,其中鄉村小學經費分配不妥較為明顯。分配到校的經費少,且支出不清楚,直接影響到教學設備的配備。

(五) 特色課程不重視

YP市城鄉小學都沒有很好開展素質教育,拓展特色課程,大多流于形式。開展特色課程的學校部分教師對學生參與特色課程持中立態度,且高達三分之一學校沒有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領悟學習中的快樂,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就無法領悟相關知識的奧妙。

(六) 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還習慣于運用粉筆加黑板的講授法,學生獲得知識信息渠道有限,獲得的教育資源不能最優化,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四分之一學校沒有配備多媒體設備,有些知識是抽象的,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可以輔助教師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展示,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設備不齊全,教師的教學難免會單調,枯燥的知識會使得學生學習興趣降低。設備的短缺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

五、改善城鄉小學教學資源均衡配置的建議

(一)教師進行定期流動,探索教師補充模式

日本及我國一些地區的實踐證明了實行教師流動制能夠保證各校間師資和教育水平的相對均衡[2]。在目前,小學全部配齊專業教師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師缺乏的期間,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當地教師的補充模式,借鑒日本流動制,實行各學校之間走教?,F如今網絡發達,可采用疫情期間網絡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創新教學。與此同時,完善輪崗交流教師的評價和監督制度,堅持過程監督和結果監督相結合,保障交流教師能夠穩定發揮自身能力,從而提升教育水平。定期考核教師交流工作,避免出現形式化交流,可采取表彰優秀交流教師,加大教師補貼力度,增強交流教師的積極性與交流有效性。

(二) 提高勞動力價格,提升教師職業吸引力

依照供給理論,當其他條件不變時,物品價格和物品供給量成反比。教師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本一樣具有逐利傾向,都致力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義務教育基本屬性是“不以贏利為目的”,它屬于公益性教育,那么教師的工資福利等就都依賴于國家供給,國家雖提出“教師的平均工資應當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將教師工資標準靠向公務員,地方各級政府按照相關文件實施時明顯存在落實不到位,待遇不高,易造成人才流失,因此在教師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政府應該盡快調整當地政策不足之處,提高教師勞動力價格,吸引更多教師前來任教。

(三)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教育經費管理

教育經費充足有利于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有利于加大培訓和深造力度,提升教師能力,從而改進學校內部的源動力。各學校建立管理數據信息系統,利用數據分析能夠科學提高教學成果[3]。因此,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拓寬小學教育經費來源渠道,通過強化民辦教育和激勵社會捐贈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增加教育經費[4]。完善教育經費管理制度,各校公開經費支出,在眾人監督下確保經費能夠用到關鍵處。改善教學環境,加大學生學習興趣。

(四)因地制宜,創設學校特色,打造校園品牌文化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進行課程教學時,要以繼承和發揚地方優秀文化為己任,把學校發展為地域文化傳承及優秀鄉俗文化的載體[5]。全國各地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探索能夠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路徑,北京市的“名校多址”“綻放計劃”、上海市的“一校一品”以及蕪湖市的“均衡+特色”,他們的特色辦學成功案例啟示我們辦學特色對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性。根據當地特色文化,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提升教師對特色課程的重視性,特色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教師與學生共度文化海洋,提升學校文化風氣等,有效推進中小學教育的均衡發展。

猜你喜歡
教齡公用小學教師
湖南省孤獨癥康復教師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幾點思考
一個公用品牌的養成——橫山羊肉是咋樣“吃香”的
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激勵教師終身從教
中學數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研究
公用電梯自動取消??垦b置初步設計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棗強縣第一小學教師書畫作品
平凡教學三十載——一名小學教師的自述
醫生私車公用撞傷人 醫院擔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