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補理論視域下提升學生協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10-28 16:23劉逸龍
新教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

劉逸龍

【摘 要】本文運用互補理論,探索小學科學課程中提升學生協作能力的策略,發展學生的素養。

【關鍵詞】互補理論 協作能力 項目式學習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小學科學教育中學生要發展的核心素養包括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態度責任,其中在總目標中也明確要求學生應“善于與他人合作和分享,包容不同的觀點”。因此,學生之間要學會共享學習資源與成果,學會尊重對方,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的技巧等。在小學科學課程中開展項目式學習,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創新能力,并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和團隊意識,是提升學生協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項目式學習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項目式學習根植于真實任務情境,以問題驅動,讓學生全身心自主投入分析、研究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合作建構解決方案,協作完成探究任務,展示研究成果,從而獲得核心素養的提升。但筆者發現,在項目式學習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影響學生有效協作探究的問題。例如,有的教師事先對學生的學情了解不足,組內的任務分配不合理,資源分配不均;在項目的策劃和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組內學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調。這些問題鉗制著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效果,有待我們破解。

二、互補理論及其實施策略

如何提高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協作完成項目研究?筆者將互補理論引入項目式學習中?;パa理論認為,團隊中的不同角色可以通過互相彌補缺陷,實現合作共贏。它為項目式學習提供了一種新的角度來解決協作問題。如果能夠在項目研究中實現互補角色配合,那么將對學生協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下文筆者將以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制作生態瓶”為例,談談基于互補理論,提升學生協作能力的具體實施策略。

1.策略一:角色分工,增強協作效益。

團隊的角色分為三大類:行動型角色、思維型角色和人際型角色。在每個分類中,又細分為不同的角色,每種角色都有其專屬技能和有效的團隊貢獻。

在“制作生態瓶”項目式學習的啟動階段,筆者從專業互補的視域進行小組角色的分工設計,從互補思想出發整體思考角色定位,從理性與感性、學識與體驗、興趣與專長等維度進行整合調配。筆者在每組中都配備行動型角色、思維型角色和人際型角色——行動型角色包括項目組織者和生態系統觀察員,思維型角色包括生態系統建設設計員、生態系統養護科學論證員,人際型角色包括資源聯絡員和活動協調員。筆者以問卷的方式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研究專長,并讓學生選擇自己能夠勝任的組內分工角色,在調查了解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研究氣質和研究需求進行各組的角色分工。通過角色分工,可以使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和技能,從而增強團隊的協作效益。同時,這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更新知識認知,提高自信心??偠灾?,通過角色分工,團隊成員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在學習上的效益。在“制作生態瓶”項目實踐中,這一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策略二:任務設計,優化協作效能。

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要通過實際的任務情境開展研究、解決問題、獲得結論。為了讓各組的成員能夠進一步明晰責任和分工,筆者引導各組在項目策劃和分工中明確研究任務,以一個個任務的達成推進項目學習的研究進程。在“制作生態瓶”這一項目學習中,筆者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對任務環節進行優化設計,提升團隊協作的效能感。

一是確定任務目標和關鍵績效指標。根據研究的“調研—設計—制作—觀察”四個主要研究環節,明確制作生態瓶內生態系統的完整任務實施鏈,以便成員可以共同參與,并實現任務目標。

二是制訂明確的任務計劃和時間表。為生態瓶制作確定合理的時間表,確保成員可以按時完成任務。

三是確定一個明確的負責人。每個小組為每一項子任務指定一個明確的負責人,確保各項材料和工具、地點可以順利地執行;團隊成員按任務實施計劃表要求,向負責人匯報工作進度。

四是制訂任務達成評估機制。各組設計分階段任務的評價表,例如實地考察的評價量表、觀察日志的評價量規等,及時評估團隊成員的表現。對于表現很好的成員,給予適當的獎勵,提高組內成員協作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這樣通過精心設計任務實施環節,各組成員明確了任務分工,可增強項目研究的效能感,讓學生在生態瓶樣態設計、生物資源收集、養護觀察等方面相互信任、相互協作,增強責任意識,形成互助共贏的氛圍。

具體到“制作生態瓶”這個項目學習中,筆者根據任務的不同階段和要求,將項目小組分為幾個子組,每個子組負責不同的任務。比如,一個子組負責設計生態瓶的外觀和功能,另一個子組負責收集和準備生態瓶所需的生物資源,還有一個子組負責觀察和記錄生態瓶內生態系統的變化。每個子組內部再進行任務分工,確定每個成員的具體責任和任務。例如設計子組可以分配一個人負責外觀設計,一個人負責功能設計;收集子組可以分配一個人負責搜集植物資源,一個人負責搜集動物資源;觀察子組可以分配一個人負責記錄溫度和濕度變化,一個人負責觀察生物行為等。同時,筆者引導學生建立明確的任務計劃和時間表,讓每個子組在任務開始前制訂具體的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時間要求,并在團隊內部進行溝通和協調,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和時間安排,以及整個項目的進度。在每個階段完成后,筆者再進行任務達成評估,通過評價表和評價量規來評估團隊成員的表現,并及時給予肯定和激勵。通過上述任務設計和優化協作,整個項目學習過程更加順利和高效。

3.策略三:團隊配合,提升協作效率。

團隊配合是一種有序和協調的行動,可以協同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有效的團隊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進組織內部合作、優化資源配置等,從而提高團隊研究力。

如何做好配合,筆者認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信任尊重、協作互助”的研究文化。具體策略如下:一是建立信任。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按既定的目標一起研究,共享研究資源,更好地捕捉合作機會,協力完成項目作品的制作和展示。二是學會溝通。溝通是團隊協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小組內部的溝通機制,適時讓每組學生開展交流討論,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交流和反饋,確保在任務執行過程中,成員之間可以加強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并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策略。三是及時補位。組內成員有著各自的角色和職責,分工明確、任務清晰。在具體的研究中,組內成員也要發揮自主性和互助性,在其他成員遇到障礙時,能及時給予研究支持,齊心協力共同完成任務。

通過以上小策略,學生在團隊研究中樹立了較強的合作意識,主動、真誠交流,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共同探討生態瓶中水、陽光、空氣、溫度、肥料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積極承擔相應的研究任務,貢獻自己的價值。在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進一步認識了生態瓶中各生物間的關系,對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關系逐漸加深理解,初步構建了“大自然”生態系統觀。

總之,在項目式學習中,應用互補理論可實現角色分工配合,可以使學生在團隊研究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點,有效提高項目式學習團隊中每位成員的協作能力,進而提升項目學習的成功率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項目式學習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工程估價課程教學設計與評價
“全過程控制”工程項目式教學法在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