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評”一體化:“五育融合”的新優化路徑

2023-10-28 08:54朱文輝朱婧雯
新教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教—學—評五育融合優化路徑

朱文輝 朱婧雯

【摘 要】隨著新時代國家人才、技術競爭的緊迫壓力,教育發展面臨著嚴峻的任務?!拔逵诤稀弊鳛榻逃虒W改革的重要抓手,滿足了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符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教學旨要,填充了“雙減”政策下學校的教育空間。然而“五育融合”施行中,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評價的評三個環節尚未形成有機聯動,教學輸出缺少反饋調整,學生學習自主性難以激發,評價導向遏制了整體設計,使得“五育融合”的推進步履艱難。針對此種困境,我們應根據反饋隨時調整教學進度,發揮學生在教評同步中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評價的導向作用,重塑“教—學—評”一體化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 五育融合 優化路徑

作為達成“公平而有質量”教育長遠目標的新切口,“五育融合”力求更完善、更多元、更全面地達成相互融通的育人宏旨。雖然學界目前對“五育融合”的含義異同互見,但均認為“五育融合”旨在借助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滿足全面可持續發展人才的基本規定。結合新時代教育理念的發展和新課標的導向,“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已然成為“五育融合”的有效手段和優化路徑。

一、“五育融合”:新時代教育的呼喚與人才的基本訴求

“五育融合”作為我國長期貫徹執行的教育方針,能夠匹配新時代教育的發展趨勢,符合全面發展的人的總目標要求,能夠有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滿足“雙減”政策的訴求。

1.“全面發展的人”的時代呼喚。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作為一種教育目標的理論基礎,將人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科學地解決了人、教育、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五育融合”提供了現實的構建指導?!拔逵诤稀蹦軐崿F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現實檢驗,有助于達成國家教育總目標,形成人才培養的基本路徑。中共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并接連出臺《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細化了“五育并舉”的指導方針,要求“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由此可見,“五育融合”在加快實現人才強國戰略,達成全國教育總目標上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也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教學方式變革,實現教育目標和追求的重要思想。

2.“核心素養”落實的旨要。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旨在通過各學科的育人作用,最終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設定的培養目標為:“義務教育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彪m然新方案和新課程標準并沒有明確“五育融合”的概念,但在文本表述中無處不滲透著“五育融合”的思想。區別于單一學科的體系化,核心素養導向下的“五育融合”主次分明、邏輯嚴謹,綜合單一學科的育人作用,發揮學科之外的價值融合?!拔逵诤稀笨蛇_成核心素養所推崇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關鍵能力,鏈接學科知識之外的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德育價值等必備品格??梢?,借助德、智、體、美、勞的融合和聯通,能夠有效落實各學科的核心素養。

3.“雙減”政策的強烈訴求。

為了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業負擔,2021年7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開啟了教育領域的“雙減”工作?!半p減”政策將學生從負擔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中解放出來,重塑學校教育的育人目標,配合課后服務,最大程度上掃除“五育融合”的施行障礙?!半p減”政策讓學校的體育、藝術、德育等學科的地位得以提高,為“五育融合”拓寬了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同時,“五育融合”也能有效緩解學生課業負擔,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化路徑,能夠有效實現整體育人的價值?!拔逵诤稀睂Ω鱾€學科的重視和發展,使得學校的全位育人作用得以恢復,在學科和非學科的培養方面均發揮強有力的引導作用。如此,“五育融合”既能滿足“雙減”政策的訴求,又能探索“雙減”政策執行的學理支持。

二、“教—學—評”分離:當前“五育融合”的現實困頓

當前“五育融合”的教、學、評環節各自獨立,融合實踐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套用模式的教學輸出忽視了“五育融合”的反饋調整,學生迫于學業壓力難以自覺形成“五育融合”的自我監控,有所偏差的評價導向也遏制了“五育融合”的整體設計。

1.教學輸出不變:忽視“五育融合”的反饋調整。

時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發展日新月異,2022年義務教育新課標的出臺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思維模式,教學、評價的關系發生了新的變化。但是一成不變的教學輸出形式卻忽視了“五育融合”的反饋調整,主要表現在:首先,模式化的教學形式對現有教學影響深遠,學科教學過程的程序化難以兼容“五育融合”的教學理念。教師套用原有教學模式施行“五育融合”教學實踐,教學方法未配適五育教學內容,導致五育內容同軌異行,缺乏“五育融合”的內在邏輯。其次,教師“五育融合”的課程意識薄弱,教學輸出缺乏不同學科育人目的的融通,未將“五育融合”的教學目標貫穿始終。教學目標的不一致導致五育教學各自為政、龐雜紛亂,難以構建明確的學習脈絡。最后,忽視評價反饋的指引作用,使得教學過程欠缺生成性調整。反饋和調整對推進“五育融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故而“五育融合”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切合,教學效果是否達標,都需要及時反饋、適時調整。但部分教師忽視五育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匹配程度和同步協調,使得“五育融合”難以達到相互滲透和融通的效果。

2.學習自主性壓抑:缺乏“五育融合”的自我監控。

五育融合的教學理念力求創造一個高效的課堂,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各領域的整合下,提高人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學習自主性難以闡揚,導致“五育融合”缺乏學生自我監控。這主要表現在:首先,學生對“五育融合”并未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即使可以在體育、勞動、藝術等領域產生興趣和好奇,也因為學科類學業質量標準的警戒感,無法主動形成利于推進“五育融合”的良好情緒。其次,學生對“五育融合”理念并不夠理解,無法從明確的教學環節觀測“五育融合”的效用,故而無法理解“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即使“五育融合”在助推學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評價結果偏重智育發展的現實也使得這一作用難以被學生所察覺。同時,部分學生錯將“五育融合”當作平均發展,對不擅長的藝術、人文等領域的效能感較低,認為自己僅需達到相應學業質量標準,忽略了體育、藝術等領域所能產生的精神內化的重要作用。故而,學生“五育融合”的內部動因薄弱,學習自主性難以闡揚,在課堂中主動探索和創造的積極性薄弱,學習效果提升困難。

3.評價導向守舊:遏抑“五育融合”的整體設計。

伴隨評價理論的發展,評價的育人作用、評價的新方式等逐漸被學界廣泛研究和挖掘。但是,部分教師忽視了評價衍生而來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現在:首先,教師并未將評價作為全方位育人的關鍵工具來使用,反而將評價獨立于教學之外,忽視了評價映射在教學決策和學習過程中的育人作用。這種育人作用綜合了評價的多項功能,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并伴隨始終,可持續幫助學生、教師查缺補漏、改善教學。其次,評價固守學科認知導向,使得“五育融合”的教、學、評難以指向同一目標,指向性不明確導致預設目標達成度較低的困頓情形?!拔逵诤稀钡慕?、學雖整合了一致的教學目標,但評價卻脫離這一目標“另立門戶”,日常評價維度較少涉及德、體、美、勞。同時,由于存在目標不一致的錯誤設計,總結性和滯后性仍然作為常見的五育評價特征而存在,過程性、增值性評價在“五育融合”教學中尚屬寥寥,部分“五育融合”環節甚至缺乏評價。這種評價思路,使得評價標準故步自封,限制了“五育融合”對評價方式、方法的選擇。最后,忽視了五育評價在不同學科領域上的不同特征,呈現出一般性的相似之處,沒有凸顯差異化的評價特點。常規評價方法更適切智育評價,卻無法打通智育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壁壘,忽略了五育的滲透和融合。這種因循守舊的評價方式,制約了“五育融合”環節設計的創造性,忽視了評價在時空中的同步性、協調性。

三、“教—學—評”一體:“五育融合”新的優化路徑

將“教—學—評”一體化改革,作為優化“五育融合”的實踐路徑,保持教學和評價反饋的同步變動,可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塑教、學、評的互動關系?!敖獭獙W—評”一體化的“五育融合”既能實現德、智、體、美、勞各自的育人目標,也能達到五育在融合滲透過程中的整體作用。

1.追蹤“五育融合”的進展:保持教學與學生反饋的動態增減。

隨著“五育融合”的教學實踐的日漸深入,反饋和調整對推進“五育融合”的舉足輕重的地位愈發凸顯出來。首先,“五育融合”旨在追求全新育人模式的整體轉變,勢必要打破原有教學模板的套用,進行結構性改造?!拔逵诤稀钡慕虒W改革,并非輕而易舉完成各學科領域的簡單疊加,而是利用各種教學方法達成德智體美勞的滲透和融合。但融合的過程充滿了未知和探索,因此借用“教—學—評”一體的模式,在保持原有教學效果的同時,可以逐步厘清五育教學的設計邏輯?;诮虒W模式轉變的前提,教師需根據教學和學生的反饋,追蹤“五育融合”效果,及時調整、增減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保持“五育融合”彈性教學。

其次,教師可在學科教學的基礎上強化融合意識,統一“五育融合”的目標體系,著重關注育人過程的關聯性和整體性?!拔逵诤稀钡某尚枰L期積累,并非偶現的幾節課時可以達成,因此教師需要將“五育融合”的整體意識轉化成良性的課程生態,構建體系化課程設計?;谀繕说囊惑w化,改變實際教學過于集中在智育維度的評價反饋,增設五育反饋針對性、融合性的維度,提高評價的層次和深度?;跍蚀_的追蹤評價,教師應隨時調整偏離目標的教學步驟和方法,保持教學過程中目標的動態穩定,實現教學整體設計的創新和改革。

最后,要保證評價反饋的客觀性、有效性,迫切需要改變教師在“五育融合”方面的錯誤思想?!拔逵诤稀睂嵤┳枇Σ粌H僅源自于學科學業質量標準的壓力,教師的主觀情緒、理念理解也影響了“五育融合”的有效展開。教師要掙脫傳統教學觀念對勞育、體育、美育的束縛,改變認知偏差,一改畏難、排斥的心理狀態,積極探索“五育融合”的新模式,避免套用教學模板,保證評價診斷出真實的學情,提高施行“五育融合”和“教—學—評”一體化的主動性。

2.通曉“五育融合”的學習狀態:在“教—評”同步中深化學習主體的作用。

學生對“五育融合”的學習情緒、重要性的理解、效能感的感知,都會影響學習的內驅力。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時給予學生“五育融合”恰當的反饋信息,用準確、及時的評價結果降低學生對德、體、美、勞等四育領域的防備感。建構積極且細致的評價標準,扭轉學生對“五育融合”的錯誤認知;營造校園、班級在德、智、體、美、勞融合發展的學業氛圍,構建良性學習生態,使得“五育融合”的價值導向貫徹始終,進而引導學生整體形成“五育融合”的積極學習情緒,可助推學生主體作用的形成。

其次,教師應統一五育的教、評標準,制訂合理的評價維度和詳細的評價內容,從課前、課中、課后學習全過程,對學生進行客觀、專業的反饋,提高學生“五育融合”的意識。教師的評價言語要杜絕敷衍塞責、泛泛而談,要盡心竭力地指出學生的具體問題;盡可能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五育融合”對個體發展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平衡五育內容的學習進程,察覺自身因“五育融合”學習產生的學業進步;借助嚴肅的評價場域,常規化的評價體系,在學生心中營造“五育融合”的深刻概念,促使學生肯定“五育融合”的重要性,進一步激活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最后,教師要將“五育融合”“教—評”的落腳點根植于關心和鼓勵,對學生的優異表現給予肯定,不足之處也要懇切地提出問題所在和改進方法,增強學生在不擅長領域的學業信心;將常規評價與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讓學生透過評價結果清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增強學生在“五育融合”學習過程中的效能感;驅動和激活學生的自我系統,主動監管“五育融合”學習過程,探尋自我發展的積極路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實施“五育融合”的評價導向:重塑評價與教、學之間的互動關系。

“五育融合”評價是一種全新導向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不再孤立地行使單一反饋功能,需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育人功能,重塑評價與教、學之間的互動關系。首先,育人功能綜合了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和強化的各項功能,強調評價要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融為一體?!拔逵诤稀痹u價可以作為教學工具,與教、學同步發生,保障評價環節與教、學在時空上具有同步性、協調性,實現整個進程既是教學過程又是評價過程;充分利用過程性、增值性評價,從關注結果轉為關注學習過程,強化評價對教、學各個環節的引導作用;逐步將評價環節變為常用的教學手段,竭盡挖掘評價的育人作用,重新構建教與學的嶄新互動。

其次,不僅追求育人效果,同時關注育人過程。為了避免片面追求“智育”或“一育”,多方位、多維度的評價體系是非常必要的。五育評價的育人功能不是局限于學生在智育層面上的提升,而是囊括了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領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利用評價在最大程度上將“五育融合”從智育教學、知識教學轉移到全方位育人上,統一“教—學—評”一體化目標,并根據貫穿始終的目標,重置評價的設計理念,有效檢驗“五育融合”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重塑教、學、評的互動關系,保證“五育融合”實施效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最后,評價環節能夠行之有效呈現“五育融合”的實現狀況,保障整體設計切實打破了五育壁壘。教師應構建指向綜合育人價值的評價機制,發揮“五育融合”大于“五育相加”的發展效應,實現“五育融合”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可操作性。同時,針對五育領域不同的特點和方法,創造性地使用多種評價方法,監測教學環節中五育的滲透與落實,逐步形成行之有效且獨具匠心的整體設計,打通評價體系中智育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壁壘,同步協調教、學、評在時空中的互動方式,幫助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靳蔭雷,朱寧波.“五育融合”的現實透視、內涵審思及路徑選擇[J].教育科學研究,2023(04):33-39.

[2]伍紅林,楊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五育融合”:回溯、內涵與實施建議[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3,24(01):25-30.

[3]李寶慶,李淑斌.“五育融合”視域下校本教研創新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2022(11):27-32.

[4]辛繼湘.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學思維方式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22(09):88-92.

[5]田春,辛繼湘.五育融合視域下教學空間教育力探析:內涵、價值取向及實現[J].基礎教育,2022,19(02):50-57.

[6]寧本濤,楊柳.中小學生“作業減負”政策實施成效及協同機制分析——基于全國30個?。ㄊ?、區)137個地級市的調查[J].中國電化教育,2022(01):9-16,23.

[7]李松林.以整體的教育培養整體的人——五育融合教學的框架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11):64-69.

[8]劉登琿,李華.“五育融合”的內涵、框架與實現[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0,3(05):85-91.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猜你喜歡
教—學—評五育融合優化路徑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學—評”一致性實踐分析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課堂觀察助力高中地理課“教—學—評”的一致性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