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中的“禮”

2023-10-28 16:23肖紫薇
新教師 2023年9期
關鍵詞:論語禮儀孔子

肖紫薇

提起《論語》,我總會想起中學時代語文課本上學到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樣朗朗上口卻又富含哲理的語句。我也常常將“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論語》中的經典語句掛在嘴邊,但我對《論語》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語文課本中的那些內容。于是,在學校舉辦“閱讀馬拉松”活動時,我選擇了《論語》,找了一些相關資料,想借此深入了解一下這部經典。

要了解一本書,必須先了解其作者及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展示了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這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周朝實行已久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壞,分封制和井田制遭到瓦解,社會動蕩不安,諸侯國不再遵循“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不斷地挑戰周天子的權威。整個社會的“失序”狀態促使“學術下移”局面的形成,各種學術流派自由爭論,互相批判,如《漢書》中載“凡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做,各引一端,崇其所說,以此馳說,取舍諸侯”。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則形成了以重建禮樂制度來恢復天下秩序的思想理念??鬃友裕翰粚W禮,無以立?!岸Y”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內容,其中的豐富內容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著內在的統一性。如《論語》中倡導的尊老愛幼、尊師敬長等美德在今日生活中仍在大力弘揚;《論語》內蘊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理,經創造性轉化之后,成為了現代社會道德建設的資源;《論語》體現出的以人為本、仁愛敬人、與人為善等人文理念和濃厚的人文情懷,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今日之教育,也離不開“禮”之教育,但禮育卻被簡化為“禮儀教育”。今日講“禮”,多半被理解為要“講禮貌”“懂禮節”“明禮儀”,在實踐過程中,“禮”面臨著碎片化、形式化、技術化等諸多現實困境。因此,我們是否能夠回溯古典,透過《論語》,從儒家禮育中得到一些收獲與啟發?儒家禮育作為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最重要形式,蘊含著豐厚的道德教育資源,我們通過將其中的精神、結構、氣質原則、范式等提煉出來并進行創造性轉化,融入當代社會發展之需求,能夠為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提供很好的實踐途徑。今日一些學校的禮儀教育缺乏核心理念的根基,忽略了禮儀教育實踐中“情”與“意”的培養;過分注重零碎的外部行為要求,把禮儀教育等同于行為規范訓練。如某學校將禮儀等同于校規,要求學生上課前要向老師鞠躬行禮,彎腰要達到90度,并保持10秒以上;要求學生每周給家里的長輩洗腳一次,并達到3分鐘以上。這種人際間的禮節儀式若是沒有了理念的支撐,很有可能成為一種表面的客套行為?!岸Y之所尊,尊其義也”,“無義,禮何云哉”,離開了仁、義,禮儀教育只是一套空殼,不僅無用于公民道德素質的建設,而且令人對“禮”的本質產生懷疑與蔑視,置“禮”于一種尷尬的境地。這樣的教育,易使學生錯將禮儀等同于繁文縟節,很難養成真正的禮儀習慣,而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必須立足于禮育之核心理念的重新梳理與確立。我想,在《論語》中能啟發一二。

例如,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孔子對于祭祀、喪葬之禮的重視?!墩撜Z·學而》:“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鄙頌樽优?,居父母之喪,必需滿三年之期,而且在居喪期中,還要做到“無改于父之道”,這是不忍心改之,以表達孝子對父親的懷念之情。為何要居喪滿三年之久呢?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論語·陽貨》)弟子宰我認為,三年之喪時間太久了,必定會荒廢許多事情,提出想要改為一年??鬃訂査喝绻惴室荒曛缶统跃装酌?,就穿綾羅錦緞,如果你感到心安,那你就這么做吧。宰我答道:我心安。宰我走了之后,孔子便感慨道:一個孩子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懷,三年之喪是天下的通義,雖然現實中未必真的按照這個要求實行,但這是不能更改的,不然百姓就會隨意更改喪期,這樣就會出現風俗敗壞、民風不淳。各地的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對于服喪的時間也沒有固定的要求,且社會運轉如此迅速,居喪三年不工作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大勢,但孔子的本意絕不是對服喪的時間做硬性的要求,而是期望通過一些外在規范之“禮”,去引發人們的情感,以培養人們對生命的敬意與對天地的敬畏。

再如,孔子教育弟子在喪事上一定要流露出哀戚之情?!墩撜Z·八佾》:“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如遇喪事,作為鄰里、朋友,不應該視而不見,我行我素,應該以禮助喪?!抖Y記·曲禮》:“臨喪不笑,居喪不言樂?!睂视H者表示尊重與安慰,有利于創造一種充滿溫情的人際關系。然而,現在的喪禮經常出現一種現象:憑吊者一進門,先到靈堂鞠躬致敬,家屬在旁跪地磕頭致謝,悲痛時還有哭聲??墒羌覍俚目蘼曔€沒停止,該憑吊者就一個轉身,跟另一個憑吊者聊天,還聊得熱火朝天。此時,其他憑吊者一哄而上,靈堂也就變成了社交俱樂部。少有憑吊客在整個過程懷著悲傷悼念的心情,大多數人倒像是來“逛廟會”。在殯儀館中,嘰嘰喳喳,人聲鼎沸,互相邀約吊唁儀式結束后打八圈麻將者有之,約改天再聚者有之。因此,僅看紙上文字,中國是禮儀之邦,但從行為上,我們倒退到蠻荒。對于前述的居喪三年、臨喪不笑、居喪不言樂等情況,孔子認為即使人們不容易做到,但也不能因此降低標準或者干脆沒有標準,還是要立“禮”而在,以“禮”約束自身。正所謂,先修身,再齊家,后治國,方能平天下??鬃幼⒅貑试嶂岸Y”,是旨在培養每個人的返本報功之心,旨在使“民德歸厚”,這也是培養孝道的重要路徑,由此也可窺見“禮”之核心在“敬”。

儒家禮育體現了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它旨在通過禮的傳播與教育,實現家庭、社會秩序的和諧,達到“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的境界??鬃友裕骸叭硕蝗?,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道:“仁者,人也?!笨鬃诱J為,“仁”是人之為人的基礎。在“仁”的具體實踐中,孔子明確指出,“克己復禮為仁”,即遵循外在規范意義上的禮是實踐“仁”的一大關鍵要素。而“禮主敬”,“敬”是實踐“仁”的方法論原則?;诖?,他重視個體道德人格的培養,重視家庭親情,反對“窮人欲”的放縱,講究立中制節、勤儉節約,崇尚“禮之用,和為貴”,追求人際社會的溫情和人與人之間的敬意。這些內在精神的追求與傳統禮儀內外一體,共同塑造了中華禮儀之邦優雅從容的氣質。因此,在面對今天碎片化、形式化、技術化的禮儀教育,我們仍然可以回溯古典,在《論語》中找尋和解析禮育的核心理念,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猜你喜歡
論語禮儀孔子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禮儀篇(下)
孝——禮儀第一禮
知禮儀,做謙謙君子
半部《論語》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發微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