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研究

2023-11-13 05:47蔣夢詩
上海教育評估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技能型資源配置效率

蔣夢詩

(北京師范大學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廣東 珠海 519000)

技能型社會建設是加快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有效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抓手之一。高校作為直接對接產業行業需求、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中介角色,其本身的社會服務水平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速度和質量。當前與高校社會服務相關的研究數量不多且存在較多不足,一是研究內容主要聚焦于內涵價值、職能定位及模式構建等質性研究,關于社會服務效率評價的研究較少;二是研究對象過泛,對于社會服務的評價內容僅作籠統設置,實際上不同類別的高校社會服務內容具有不同的側重點;三是實證研究方法以同一時間的橫向比較為主,應用縱向動態比較的社會服務效率評價較少。上海市率先提出要對上海高校進行分類管理與評價改革,將其劃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以及應用技能型四個類型。圍繞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目標與要求,本研究選取應用技能型高校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上海市為例,整合2016-2021 年社會服務相關數據,采用基于DEA 的Malmquist 指數模型等混合實證方法,從橫向類比、縱向發展兩方面動態評價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效率,以期進一步優化高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情況,培養更多滿足社會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通過基于DEA 的Malmquist 指數模型開展社會服務效率評價,不僅避免了指標賦權的主觀性影響,同時也彌補了數據包絡分析僅適用于截面數據的弊端,有助于從橫向比較、縱向發展兩個維度進一步探討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效率現狀與變化趨勢。

1.研究模型

Malmquist指數又稱全要素生產率變化指數,其中全要素生產率指各要素(如資本和勞動等)投入之外的技術進步或技術效率變化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因素,[1]在本研究中指衡量純技術進步在高校社會服務中所發揮作用的指標。其中,純技術進步主要包含知識、教育、技術培訓、規模經濟、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改善。[2]

全要素生產率是衡量社會服務效率增長方式的重要工具,既可以用于考察不同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增長的差異,也可以分析院校社會服務效率增長的源泉和動力,以及評估院校社會服務效率增長的可持續性。為了更好地闡釋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動態變化的特征與原因,本研究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來分拆Malmquist 指數,[3-4]即DEA-Malmquist 指數模型,利用deap2.1軟件對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進行動態比較分析。整體來看,DEA-Malmquist 指數模型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可以較好處理具有多輸入、多輸出的復雜系統相對效率的評價問題,適合本文高校社會服務相對效率評價研究;二是其中所應用的相對有效性概念與經濟學中的帕累托有效性等價,符合高校在社會服務產出方面投入資源優化配置的評價標準;三是兼具同一時段橫向類比、不同時段縱向發展情況的比較分析功能;四是測算結果可被分解為規模效率、純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指數,便于深入探討影響社會服務效率變化的主導因素。因此,本研究采用DEA-Malmquist 指數模型開展上海市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評價研究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

具體而言,Malmquist指數主要由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和技術進步指數兩部分組成。[5]其中,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可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和規模效率變化指數,主要是指在不考慮外部技術或制度因素變化的前提條件下,應用技能型高校在社會服務工作中資源配置、資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的變化情況;技術進步指數主要是指外部環境影響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的變化情況,如反映在院校層面上的組織管理革新、技術技能培訓水平等變化對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的影響。當Malmquist 指數小于1 時,說明對應的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降低,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呈現出資源配置趨向惡化的狀態;反之則說明效率提高,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呈現出資源配置優化的狀態。

2.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在分類評價改革背景下,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主要指以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為目的,依托教學和科研職能,直接面向社會開展的短期人才培訓、技術推廣與服務等行為活動。因此,圍繞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目標與要求,基于變量數據選取的可獲得性和科學性,在投入方面,聚焦財力、人力和物力三大投入類別,本研究選取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生師比、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教學及輔助與行政辦公用房面積作為社會服務效率的投入評價指標(表1);在產出方面,選取非學歷培訓服務和技術服務到款額作為社會服務效率的產出評價指標。針對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評價的實證分析,本文以上海市為例,剔除數據缺失情況較嚴重的院校,選取指標數據來源主要為2017-2022年《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等。

表1 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評價指標體系

二、實證分析

目前學界對于技能型社會的內涵尚未有統一界定。張元寶認為技能型社會是一種以技能促發展的新型社會發展理念,[6]而非是一種獨立的社會形態。張學英等則認為技能型社會具有“三全”特征,包括全體勞動力技能開發特征、全生命周期勞動力技能開發特征、全產業鏈勞動力技能開發特征。[7]不難發現,雖然學界對此說法各異,但均凸顯出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核心要義,即創造人人接受技能培訓的機會和氛圍,將學習與掌握技能作為常態化的社會生活方式。面對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現實訴求,作為重要著力點之一的應用技能型高校也因此肩負著推動技能培訓普及化、優化技術服務等重要使命,而上述功能均可歸類至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因此,立足于分類評價改革,通過開展對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效率評價的研究有助于推動高校間的公平競爭、以科學可比的分析結果促使同類高校有針對性地優化社會服務工作的資源配置,提高其對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視程度,進而有力推進技能型社會高質高效特征的實現。本研究采用DEA-Malmquist 指數模型的實證方法,結合2016-2021 年應用技能型高校數據,聚焦橫向類比、縱向發展的研究視角,圍繞基于整體的動態發展情況、基于院校個體差異的動態發展情況、基于院校舉辦方差異的動態發展情況進行社會服務效率的比較研究。

1.基于整體的動態比較分析

從整體來看,結合表2 分析可知,2016-2021 年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Malmquist 指數均值為1.07,表明在這6 年期間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平均效率得到提升,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的資源配置呈現優化態勢。 但2019-2020 年的Malmquist指數僅為0.69,主要是受到疫情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非學歷培訓服務、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社會服務產出量驟降,因此在這期間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效率也大幅下降。

表2 2016-2021年應用技能型高校整體社會服務效率測算結果

基于Malmquist 指數組成結構可知,2016-2021年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0.88,小于1,說明應用技能型高校內部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資源配置總體效率呈現降低趨勢。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0.99,小于1,說明2016-2021 年間應用技能型高校在社會服務工作方面的校內管理技術水平略有回落。規模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0.89,小于1,說明6年間應用技能型高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規模效率降低,趨向惡化態勢。技術進步指數平均值為1.21,說明應用技能型院校的上層管理機制優勢突出,技術技能培訓水平呈現優化提升的發展態勢。因此,2016-2021 年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整體效率的改善主要歸因于技術進步的積極作用,其技術進步的強度彌補了純技術效率及規模效率降低的負面影響。

2.基于院校個體差異的動態比較分析

從院校個體差異維度來看,2016-2021年間,超過五成的應用技能型高校Malmquist 指數大于1,表明過半的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平均效率呈上升發展態勢,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的資源配置實現了優化改善。其中表現尤為突出的院校包括X12、X6、X2 等,其對應的Malmquist 指數分別為1.49、1.45和1.44。X12的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1.32,且技術進步指數為1.13,說明2016-2021 年間該院校的綜合效率變化較技術進步在社會服務效率提升方面的影響更為重要,其中分解綜合效率的組成部分可知,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1.01,而規模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1.30,由此可見二者對于社會服務效率的影響均呈現上升趨勢,且規模效率因素較前者的影響更大。而X6、X2 兩所院校的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約為1,技術進步指數均值分別為1.45 和1.44,即這兩所應用技能型高校在2016-2021年間內部資源配置的綜合效率呈現穩定狀態,而院校層面的組織管理革新、技術技能培訓水平等則呈現不斷提升的傾向,即技術進步是導致Malmquist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

3.基于院校舉辦方差異的動態比較分析

從院校主要舉辦方的差異來看,結合表3 的統計可知,2016-2021 年應用技能型公辦院校的Malmquist 指數均值為1.16,民辦院校的Malmquist指數均值為1.02,均大于1,由此可知,二者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的資源優化配置呈現上升趨勢,同時與民辦院校相比,應用技能型公辦院校在這6年間的社會服務效率提升速度更快,年增長率達16%。對于公辦院校而言,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0.97,其中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為1,規模效率變化指數為0.97,而技術進步指數均值為1.19,表明2016-2021年應用技能型公辦院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綜合效率呈現下降態勢,這主要歸因于資源配置的規模效率趨于惡化,但院校層面的組織管理制度較為合理,培訓能力有所提升,因此院校組織管理革新、技能培訓水平改進或是公辦院校社會服務整體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對于民辦院校而言,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均值為0.82,其中純技術效率變化指數為0.99,規模效率變化指數為0.83,而技術進步指數均值為1.25,表明2016-2021 年應用技能型民辦院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綜合效率同樣呈現下降態勢,歸因于在資源配置及規模要素兩方面均略顯劣勢,但院校層面的組織管理制度革新優勢突出,技能培訓水平提升,因此院校組織管理機制優化或培訓水平改善是民辦院校社會服務整體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整體而言,由于民辦院校主要以學費收入作為融資渠道,其辦學主體多為行業企業,相對而言具有更突出的逐利性,過多強調統計意義上的營利目標,而忽視院校核心資源配置效率偏低、比重不足等不良問題,因此導致資源配置綜合效率的落后,這成為民辦院校社會服務效率提升速度略低于公辦院校的關鍵緣由。

表3 2016-2021年應用技能型公辦與民辦高校的社會服務效率測算結果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效率水平不僅影響著自身發展的資源支持與話語主動權,更關乎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速度與質量?;诖?,本研究將從整體情況、院校個體差異、院校主辦方差異三方面進行總結,并針對如何破解現存困境、持續提升高校社會服務效率提出對策建議。

1.研究結論

第一,從整體來看,2016-2021年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平均效率逐步提升,在社會服務投入產出方面的資源配置趨于優化態勢,但其抗風險能力仍有待改善。在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推動下,應用技能型高校對于自身社會服務功能定位的重視程度得到加強,相應資源投入也不斷加大。社會服務整體效率的改善主要歸因于技術進步的積極作用,其技術進步的增長效應彌補了純技術效率及規模效率降低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在這期間應用技能型高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投入而導致資源浪費等現象。同時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2020 年非學歷培訓服務、技術服務等方面的社會服務產出量驟降,表明目前應用技能型高校面向社會發展需求所開展的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實踐場地限制明顯,社會服務相關工作的抗風險能力與靈活性亟需優化調整。

第二,從院校個體差異來看,2016-2021年超過五成的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平均效率呈上漲發展態勢,但促成其效率改善的主因各異。如院校X12 的社會服務效率年均增長率為49%,其綜合效率變化較技術進步在社會服務效率提升方面的影響更為重要;而院校X6 的社會服務效率年均增長率為45%,其資源配置的綜合效率變化趨向穩定狀態,技術進步則是導致社會服務效率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

第三,從院校主要舉辦方的差異來看,與應用技能型民辦院校相比,2016-2021 年公辦院校的社會服務效率提升速度更快,其年均增長率達16%,而民辦院校年均增長率僅為2%。主要原因是民辦院校在社會服務方面的資源配置綜合效率呈現下降態勢,分解可知其在純技術效率及規模要素兩方面均略顯劣勢,其經費來源較為單一,主要是學雜費收入,導致民辦院校資源總量不足。此外,民辦院校自身過分依附于市場,辦學目標的營利性導向導致了其社會服務資源配置的不充足,出現核心資源配置效率嚴重偏低、核心資源比重不足等問題。但由于技術進步的增長效應仍大于綜合效率的落后程度,如院校層面的組織管理革新、技術培訓水平提升等正向影響,因此民辦院校的社會服務效率依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建議

一是持續強化技能強國意識,推動探索社會服務的元宇宙環境。技能型社會的樣態表征主要囊括“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要達成這一建設目標,首要任務是持續強化技能強國意識,打破原有“重學歷、輕技能”的傳統觀念,提升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以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而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正是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應用技能型高校面向社會發展需求所開展的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實踐場地限制明顯,面對新冠疫情等因素的抗風險能力不高,導致資源大量投入卻面臨產出驟降的困境。因此建議推動高校探索社會服務的元宇宙環境。元宇宙憑借大數據、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重塑了感知環境、信息環境與文化環境等,以其技術優勢創設了虛實結合的交互空間。借助其立體場景、全方位沉浸、交互技術的優勢特征,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場所也將打破時空限制,如職業培訓等,實現載體從線下轉移至線上,在虛實共生中構建新的社會服務環境,通過數字孿生、物聯網、腦機接口及其他穿戴設備賦能社會服務,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是立足高校分類評價,合理優化社會服務資源配置。正如美國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的“選擇性分類”評價設置,[8]不同類型、不同階段高校的社會服務重心不一。分類評價對于促進高校特色化與多樣化發展、調動高校發展主動性和積極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以分類評價改革為背景,應用技能型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定位也促使其成為推動技能型社會建設的主力軍之一。根據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可知目前應用技能型高校社會服務內容主要包括繼續教育服務如職業培訓等、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等。雖然目前整體社會服務效率穩步提升,但綜合效率變化指數偏低導致其提升速度受限,尤其是規模效率亟需提高。因此,應用技能型高校應繼續減少或杜絕社會服務資源投入的冗余浪費現象,引入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合理優化社會服務資源配置結構,突出社會服務品牌特色,積極改善現有的資源分配機制,適當建立由于重復投入而產生冗余浪費的懲罰制度,進一步提升整體社會服務效率。

三是增注核心資源投入,強化民辦院校社會服務職能。應用技能型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社會服務的效率與質量水平影響著技能型社會的建設進程。但為保證辦學盈余,民辦高校對于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等核心資源的投入較少,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內容多以校內教師資格培訓為主,而專業學習機會較少,學?;静回摀處熗獬鰧W習的有關費用,致使民辦高校核心資源競爭力偏弱,社會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相對較低。突破上述瓶頸需要多方合力的共同作用。首先是應用技能型民辦高校需提高對核心資源的重視程度,采用可持續發展目光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縮減一般業務的資源開支,避免只顧及短期利益,更應意識到社會服務質量才是產生長期效益的根基和前提條件。其次,拓寬融資渠道,發揮合作單位、社會力量、校友資源的最大效能,構建產學研平臺以吸引行業企業等其他財富集團注入資金或開展社會捐贈,豐富社會服務內容,保證民辦高校資源配置的充足度。最后,政府部門應適當加大對應用技能型民辦高校的財政投入,建立社會服務績效激勵機制,促進民辦高校增加核心資源投入,鼓勵開設專項經費用于專項教師隊伍建設、社會服務的硬件設施建設、教學改革等核心業務,對于核心資源配置充足、占比合理、社會服務規模及質量高的民辦院校適當給予公共財政資助的優先權等,[9]實現核心資源優化配置的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技能型資源配置效率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我國制造業資源配置概述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遼寧:衛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跟蹤導練(一)2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錢”、“事”脫節效率低
浙江省汽車后服務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