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用藥康復效果的影響*

2023-11-23 10:13王元元韓會萍劉鳳花李晨晨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 2023年10期
關鍵詞:恐動癥心理咨詢置換術

王元元,韓會萍,劉鳳花**,李晨晨

(1.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睢陽區疾控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5)

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又稱人工全膝關節手術,是一種將因疾病而損害的膝關節表面軟骨切除,利用金屬或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作的仿真假關節替代的手術方式,該手術可幫助患者恢復膝關節的使用,改善生活質量[1]??謩影Y是指患者因疼痛對功能康復鍛煉及日?;顒赢a生恐懼心理,引起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導致活動不足,恢復減慢,甚至出現廢用綜合征及能力喪失的情況。據報道,TKA 術后恐動癥發生率為20%以上[2]。研究顯示,恐動癥導致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較差,嚴重影響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3]。另外,TAK 術后為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常給予患者抗凝藥物,但由于患者年齡較大,部分患者文化水平較低及對疾病的不了解等原因,導致出現用藥依從性較差的情況,嚴重影響預后。因此,尋找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干預方式,對預防術后靜脈血、恢復膝關節功能起積極作用[4]。希望理論是一種認知思維和動力理論模型,具體指機體通過后天學習形成一種新的認知思維及行為[5]?;谙M碚摰碾A段性健康教育以希望感、建立目標及信念出發進行健康教育,緩解患者情緒的同時,促進患者恢復機體功能?;诖?,本研究主要探討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恐動程度和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94 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行全膝關節置換術手術者;(2)恐動癥評估簡表(TSK-11)評分>26 分者[6];(3)無精神障礙,能配合治療者。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者;(2)同時行其他關節手術者;(3)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疾病者。按照簡單隨機化法分為對照組(n=47)和觀察組(n=47)。對照組:男15 例,女32 例;年齡54~72 歲,平均年齡(66.51±4.21)歲;病程4~16 年,平均病程(10.62±2.83)年;疾病類型:骨性關節炎10 例,類風濕性關節炎24 例,創傷性關節炎13 例;手術類型:單膝置換29 例,雙側同期置換18 例。觀察組:男16 例,女31 例;年齡53~71 歲,平均年齡(64.02±5.78)歲;病程3~17 年,平均病程(10.24±2.06)年;疾病類型:骨性關節炎12 例,類風濕性關節炎23 例,創傷性關節炎12 例;手術類型:單膝置換30 例,雙側同期置換1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審2021-0103 號),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于TAK 術后行常規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時收集其基礎資料并對其身心進行評估;術前通過影視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講,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緩解焦慮情緒。(2)術后護理: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與醫生溝通。待患者能夠下床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日常進行飲食指導,叮囑患者術后清淡飲食。叮囑患者按時用藥等。(3)出院時發放健康教育手冊,叮囑患者居家持續鍛煉并按時復查。

觀察組于TAK 術后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1)建立干預小組:小組成員由心理咨詢師、康復訓練師以及骨科護士組成。心理咨詢師為主要負責人,對小組成員進行Snyder 希望理論相關知識培訓并進行考核,待考核通過后方可進入臨床。(2)制定干預方案:心理咨詢師帶領小組成員查閱資料,以希望理論為框架,進行干預方案制定。(3)實施方案:①術后1~8 d 早晨:心理咨詢師利用早上30min 的時間與患者進行溝通,在溝通過程采用Herth 希望指數量表[7]及恐動癥評估表對患者的希望水平及恐動程度進行評定,將結果分析告知患者并講解恐動癥危害及其原因,幫助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溝通中時刻注意患者情緒變化并及時作出應對。為提高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心理咨詢師可對患者運動喜好進行詢問,便于后續進行鍛煉方案制定。②術后1~8 d 早晨:康復治療師根據每日心理咨詢師提供的測試結果及患者的運動愛好進行運動方案的制定,并詢問家屬患者前1 d 完成情況。出院前康復治療師制作鍛煉計劃表,供患者出院后鍛煉,同時護士將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監督。③術后1~4天下午:由護士組織病房內所有術后恐動癥患者進行集體鍛煉,糾正患者不正確的動作。病房內相互鼓勵,提高鍛煉依從性。鍛煉后可播放舒緩音樂幫助患者放松。④術后1~8 d 睡前:護士詢問患者今日鍛煉目標是否達成,抗凝藥物是否按時服用。對于完成較差患者,詢問原因并叮囑其明日盡量完成目標。對于完成較好者進行鼓勵。同時詢問患者對于治療時的心理感受及對恐動癥的認知變化。兩組均觀察至出院,術后隨訪6 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恐動程度:干預前及干預3 個月、6 個月后采用恐動癥評定量表對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恐動程度進行評定,該量表有17 個條目,總分為17~68分,分數越高表明恐動程度越嚴重。(2)膝關節功能[8]:干預前及干預3 個月、6 個月采用美國膝關節協會評分表(AKSS)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定,該評分表共2 個維度,包括膝關節評分及功能性評分,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膝關節功能越好。(3)康復鍛煉依從性[9]:干預后6 個月根據完成量、動作規范對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進行評定,其中完全依從為患者完成量大于70%,平時主動鍛煉,熟練掌握動作要領及訓練方法;部分依從為患者完成了25%~70%,在家屬監督下完成鍛煉,且鍛煉過程中需進行動作指導;不依從為患者完成量小于25%,鍛煉內容不完整;總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4)用藥依從性[10]:采用Morisky 用藥依從性問卷(MMAS-8)對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行評定,該量表總分共8 分,其中分數為8分代表完全依從;分數6~8 分為基本依從;分數小于6 分為不依從;總依從率=(完全依從+基本依從)/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SPSS 22.0 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恐動癥評分比較

干預3 個月及干預6 個月后,兩組恐動癥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恐動癥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恐動癥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3 個月 干預后6 個月觀察組 47 51.55±9.77 31.15±5.58 24.74±8.56對照組 47 50.43±8.84 42.18±4.45 39.32±2.54 t 值 0.620 11.397 12.829 P 值 0.537 0.000 0.000

2.2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比較

干預3 個月及干預6 個月后,兩組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3 個月 干預后6 個月觀察組 47 33.15±4.27 59.43±5.32 82.38±6.42對照組 47 32.97±5.13 51.18±4.34 69.66±5.31 t 值 0.192 8.843 11.222 P 值 0.849 0.000 0.000

2.3 兩組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比較

干預6 個月后,觀察組患者康復鍛煉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復鍛煉依從性比較[n(%)]

2.4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用藥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n(%)]

3 討論

3.1 恐動程度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3 個月及干預6 個月后恐動癥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恐動程度。分析可知,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教育通過心理咨詢師在術后8 d 內每天對患者進行希望指數及恐動程度進行測評,分析結果尋找原因,幫助患者對恐動癥形成正確認識[11]。并在溝通過程中注意其情緒變化,對不良情緒及時干預,減少因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此外,康復治療師根據心理咨詢師提供的測試結果對其進行針對性康復運動鍛煉的方案制定,提高其鍛煉的積極性。且護士組織所有患者進行機體鍛煉,患者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化解其對鍛煉的恐懼。

3.2 膝關節功能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3 個月及干預6 個月后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膝關節功能。分析可知,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教育通過建立干預小組并進行培訓使干預人員更專業,此外由心理咨詢師與康復醫師在術后8 d 內進行聯合干預,其中心理咨詢師測定患者每日恐動程度及希望水平,了解其運動愛好;康復醫師根據結果制定針對性方案,教育患者每日完成鍛煉目標;護士每晚對完成程度進行檢查,提高鍛煉依從性,從而促進膝關節功能恢復[12]。

3.3 康復鍛煉依從性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6 個月后康復鍛煉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康復鍛煉依從性。分析可知,TAK 術后恐動癥患者常伴有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預后,通過不同階段的健康教育可促進患者對術后恐動形成正確的認識,降低對康復鍛煉的恐懼,緩解其負面情緒,從而提高鍛煉依從性[13]。干預過程中,護士每晚睡前會對患者今日運動完成情況進行詢問檢查,對完成好的給予鼓勵,完成差的第2 天重點觀察,出院后通過電話隨訪的形式監督患者,從而提高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

3.4 用藥依從性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用藥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分析可知,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及術后恐動形成正確認知,明白按時用藥,積極鍛煉對促進恢復的好處[14]。且在院期間,護士每晚會對患者當天的用藥情況進行檢查,出院后會通過電話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并叮囑家屬高度關注,從而提高術后用藥依從性。

綜上所述,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進行基于希望理論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恐動程度,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康復鍛煉依從性及用藥依從性。

猜你喜歡
恐動癥心理咨詢置換術
基于CiteSpace的國內外恐動癥研究熱點與研究前沿分析
自我效能在老年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恐動癥與自我管理行為間的中介效應
膝骨關節炎病人恐動癥現狀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恐動癥多學科協作管理模式構建*
肩關節置換術后并發感染的研究進展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引流對血紅蛋白下降和并發癥的影響
反肩置換術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