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興而“作”,“業”有所成

2023-12-01 08:42戴津津
教育界·A 2023年30期
關鍵詞:舉措作業設計雙減

【摘要】現如今,數學作業的布置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部分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完成配套習題冊相應的內容,這樣的作業活力不足、深度不夠、品質不高。如何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提升作業質量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對如何給學生布置有溫度、有高度、有梯度的作業等方面做一些研究,旨在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作業設計;舉措;“雙減”

作者簡介:戴津津(1989—),女,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湯山中心小學。

針對部分教師的“題海戰術”和部分家長的“輔導班戰術”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被各種作業、訓練填滿和學業負擔過重的情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之風隨之興起,關于高質量作業設計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引起學校的廣泛關注??梢?,學校和教師進一步提升作業質量迫在眉睫。

一、作業設計的現狀

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成了關注的焦點,而家庭作業的安排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筆者經調查研究發現,部分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仍存在如下問題。

(一)作業活力不足

以往的作業形式單調固化且活力不足,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作業設計是教學設計的一部分,卻往往被部分教師置于無足輕重的地位。另外,有的學校的教師只是按照配套練習冊的內容來布置作業,全班學生甚至全年級學生做的都是同樣的作業,數學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和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的作業也沒有差異,這容易導致學生完成的作業千篇一律,仿佛都是一個學生做出來的,體現不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1]。

(二)作業深度不夠

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忽視知識建構過程,而只是一味地灌輸結論,所設計的作業不夠有深度。如:教師會為學生總結某類題的解題思路,告訴學生只要遇到這類題,就按照相應的思路去做;或者會梳理各類知識點、計算公式讓學生機械地背誦、默寫。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許可以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是當遇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學生可能還是無從下手,無法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實現能力的提升。

(三)作業品質不高

當前,一些學生的作業看似有創新之處,實則品質不高。如一些教師在講授完蘇教版數學教材上的“綜合與實踐”內容后,往往會給學生布置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后作業。而個別學生認為完成這樣的作業會浪費自己很多時間,所以會在網上找現成的照抄,這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具體舉措

學生的作業負擔過重,會導致學生身心疲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數學作業的質與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半p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不僅要在作業的量上做減法,還要在作業的質上理性地做加法。換句話說,就是在控制作業量的基礎上,通過優化作業設計,布置學生喜歡做、樂于做的形式豐富的作業,來增強作業的有效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學生真心喜歡某項作業時,即使需要用較多的時間、花較多的精力來完成,他們也不會覺得這項作業是負擔。

(一)設計有溫度的作業

那么學生喜歡什么樣的作業呢?其實,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自己能解決相關問題的或者融入游戲的作業,學生大都十分喜歡、比較感興趣[2]。因此,教師可以設計讓學生感到溫暖的、舒心的有溫度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完“角的初步認識”后,教師布置了如下作業:1個正方形被剪掉1個角,還剩幾個角?一些學生不假思索地認為“還剩5個”。對此,教師進行引導:“是這樣嗎?你們要不要再考慮考慮?”于是,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如果剪去角的方式不同,那么正方形剩的角的個數就會不同,進而通過小組討論證實:若沿著某條直線剪,則所剩的角可能有3、4、5個;若沿著曲線或折線剪,則所剩的角的個數還會有多種可能。對于這樣的需要進行一次次操作和思考的作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激發,學生也并不覺得煩瑣,反而很有干勁,還在最后解決問題時獲得了成就感。

又如,在學生學完“三角形的分類”后,教師引入了一則事前精心創編的關于兩個人爭論某個三角形究竟是等腰三角形還是直角三角形的故事,并布置了“一起辯一辯”的作業,讓學生思考究竟誰對誰錯,這個三角形到底是什么樣的。這項作業吊足了學生的胃口,他們自主地開動腦筋,想盡辦法得出答案,一場班級辯論賽也由此拉開了序幕。最后,學生們認識到原來這個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他們為自己得出答案感到十分激動、興奮。

有溫度的作業在數學課程中發揮著諸多優勢,脫離了概念、公式的桎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能從這類作業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沉浸式的數學學習體驗。

(二)設計有高度的作業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數學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三個方面。這集中體現了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同時也說明數學教師不應只停留在布置數學基礎作業的層面,還應使作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例如,在學生學完“用數對表示位置”后,教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一只蝴蝶停留在小明同學座位的上方,那么你能根據已知條件表示出這只蝴蝶在教室里的位置嗎?對此,有的學生表示可以用數對來表示,其中的第一個數表示列,第二個數表示行??梢?,設計這項作業給學生帶來了立體思維上的挑戰,可以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悄然滲透空間觀念。

有高度的作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一般可以在新授課結束后布置。雖然課堂結束了,但思考還應繼續。

(三)設計有梯度的作業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數學基礎和思維方式,但部分教師常常會為全班學生布置一樣的作業,這顯然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當前,教師需要對作業形成新的認識,對作業進行合理分層,注重設計有梯度的數學作業,為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形式、數量、難度。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以此確定學生所處的層次;然后將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基礎性作業、提優性作業和綜合性作業;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態自由選擇做相應的作業。

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在設計有梯度的作業時不應給學生貼上層次分明的標簽,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會隨著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的變化而變化。教師應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層次,鼓勵學生以變化的眼光評價自己,樹立不斷進取的目標,從而向更高水平發展[3]。

(四)設計有態度的作業

學習各種知識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適時設計有態度的作業。

例如,在教學完“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后,教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草坪上被人踩出來的小路,你覺得這些踩草坪的人是怎么想的呢?你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嗎?如果你是有關負責人,你打算怎么解決?對此,有的學生說:“這些人之所以踩草坪,主要是因為他們想抄近路,不愿意多走路。這一現象用數學知識來解釋就是,如果把在草坪周圍修的兩條路看成是三角形的其中兩條邊,那么草坪上的路就是三角形的第三條邊。因為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所以這些人不想走比草坪上的路長的另外兩條路。針對這一現象,如果實際情況允許,就可以按照人們在草坪上走的路線修一條路。如果情況不允許,就應該加大對愛護環境的宣傳力度,倡導人們守護共同的家園?!?/p>

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可能也想抄近路,但并未結合數學知識去思考為什么要抄近路。而布置這樣的作業可以啟發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簡單說明抄近路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常見的現象背后蘊含著數學原理,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布置如寫日記、周記或者制作手抄報之類的作業,激發學生熱愛生活、愛護生態環境的情感。

(五)設計有維度的作業

做數學作業并非簡單地做題,數學實質上與其他學科存在著關聯。因此,教師可通過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來設計有維度的作業。

例如,在學生復習“解決問題的策略”,熟練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和策略后,教師運用一首打油詩布置了如下作業:無事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試問壺中原有多少酒?學生盡管還未系統地學習過倒推這一解決問題的策略,但若能饒有興趣地把這首詩讀上幾遍,明曉詩的意思后再推理,也可正確作答。面對趣味盎然的打油詩,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以詩歌的形式呈現作業內容,創設別樣的問題情境,能夠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消除學生做題時的疲憊感,激發學生內心的探究欲望,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

又如,教師展示了一張畫有若干火柴的圖片,要求學生思考怎樣移動3根火柴,使之變成2個漢字。一開始,不少學生只想到了“三”和“田”2個漢字。而有一名學生提出可以把構成“三”字的火柴旋轉90度變成“川”字,并畫出了示意圖。教師對此給予了肯定。

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是一個經過整體規劃、綜合考慮的歷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學習的數學知識,找一找與之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布置符合學生能力且有維度的作業,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主觀能動性,拓寬學生的視野。并且,對于有備而來、具備鉆研精神的學生,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積極的評價。

(六)設計有深度的作業

部分教師對有深度的作業存在誤解,以為像奧數那樣的學生無法快速想到答案的題目才是有深度的,其實并非如此。有深度的作業應該是需要對某些知識有深刻理解并綜合運用多種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作業。

例如,在學生學完方程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布置了下面這道開放性習題。請在“□”中填入合適的數,再解方程:6(x-6)=□。然后請你寫出自己在“□”中填入這個數的理由。對此,一位填“0”的學生的理由是: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0,所以只要使括號里的式子計算結果為0即可。一位填“6”的學生的理由是:6×1=6,當x=7時,括號里的式子計算結果為1。還有學生認為填入6的倍數比較容易計算,所以填入了“60”。這項作業并不只是簡單地考查學生對解方程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還需要學生考慮所填入的數字要方便自己解答,需要學生對方程有深刻的理解。

又如,在學生學完小數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展示了3個問題:1.既然有了整數,為什么還要有分數?2.既然有了分數,為什么還要有小數?3.小數就是很小的數嗎?提出這3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小數、分數和整數的理解。類似地,在教學完圓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設計“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圓美在哪里?對稱圖形又美在哪里?”等問題,讓學生深入認識圓及對稱圖形的知識。

(七)設計有密度的作業

這里的“密”是指一項作業的花樣多。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僅可以從題目的角度考慮,還可以從出題人的角度考慮,如可以安排學生之間相互出題,讓學生給自己的家人出題,或讓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作業并找到某些數學規律……布置這樣的作業,能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更能增進學生之間、親子之間的感情,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比如,教師在期末考試前一個月左右,在班級內開設“數學門診”,讓學生自愿報名擔任“門診醫生”,再由全班學生投票決定“門診醫生”的最終人選。當上“門診醫生”的學生需要在“診斷”同學的問題、給出“診治建議”后進行自我總結,并撰寫“坐診記錄”;上門“求診”的學生需要在接受“診斷”后及時總結自己的“求診”經歷,撰寫“求診記錄”。

結語

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在做傳統的作業時常常需要克制自己愛玩的天性,也需要家長的督促,但這容易降低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對此,只有研究什么樣的作業少量且有趣,才有利于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鞏固知識,又能對數學學習保持持久的動力。當學生愿意用心地去完成每一項數學作業時,他們的內心一定是愉悅的。筆者希望教師能乘著“雙減”的浪潮,在創新作業設計這條路上走得更遠,讓數學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孔繁晶.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8):29-34.

[2]劉偉男.好玩作業,好解趣題[J].小學教學研究,2020(19):9-12.

[3]潘苗苗.論英語“自助餐”式分層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20(19):22-24.

猜你喜歡
舉措作業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關于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教學探討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策略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中俄聯合計算機應用實訓基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