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資源在大班科學區域活動中的運用現狀研究

2023-12-06 22:07施曉雅?張舒琦
教育研討 2023年3期
關鍵詞:自然資源大班

施曉雅?張舒琦

摘 要|為構建幼兒與自然的密切友好關系,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將自然資源用作幼兒活動的素材。然而,目前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中的運用還存在諸多不足,使得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無法有效地發揮其教育價值。本研究通過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對幼兒的某些教學案例進行觀察,旨在探討自然資源在幼兒園大班年齡階段科學區域活動中應用的實踐問題。

關鍵詞|自然資源;大班;科學區域活動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問題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習總書記2005年8月15日在安吉余村調研時講的金句[1]。因此,對于自然資源的合理運用符合我國發展的大趨勢。

5~6歲幼兒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會更加清晰,其知識經驗也更加豐富。通過自然資源在科學區域活動中的運用,可以培養大班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提升幼兒在生活方面的認知水平,促進幼兒科學觀察能力的發展。

1.2 問題提出

關于自然資源在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中如何開展以及開展情況如何的文獻資源較為有限。本研究希望能為自然資源融入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的研究添磚加瓦,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運用自然資源的意識,幫助幼兒教師們深入了解幼兒科學觀察能力的發展水平,并為其他研究者提供學術參考。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包括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光和熱以及土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的劉占蘭提出,自然資源利用的關鍵是確立“兒童視角”?;趦和囊暯?,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從兒童的觀點和想法出發,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資源,讓自然資源滿足幼兒的需要,豐富幼兒的想法,支持幼兒的探究和學習[2]。

2.2 大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幼兒園工作規程部分”第二章《幼兒園入園和編班》的第十一條明確指出幼兒園大班招收幼兒年齡應為5周歲至6周歲[3]。

2.3 科學區域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清晰指出,科學教育的重點任務是運用各個感官、動手操作、分析問題以及運用準確的措施進行闡述、溝通和分析的過程[3]。

根據上述觀點,本研究中,我們將科學區域活動定義為幼兒在小菜園和活動室內的科學區域活動。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工具

3.1.1 問卷

通過發放問卷對幼兒園教師進行數據收集,旨在從教師現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在設計和實施活動中存在的偏差方面進行調查和研究。

3.1.2 觀察行為評定量表

在觀察過程中使用觀察記錄表,用于實時記錄幼兒在科學領域活動過程中的具體觀察行為和評分,以便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分析,進一步了解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水平。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法

查閱與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幼兒園教學和教育活動中自然資源的使用以及幼兒的觀察能力相關的文獻,以了解研究現狀、政策法規和幼兒園教學和教育活動中自然資源利用的最新發展趨勢,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3.2.2 問卷法

在對幼兒園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發放、收集和整理數據并形成圖表,利用相關理論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以研究教師現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在設計和實施活動中存在的偏差。

3.2.3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本研究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使用觀察記錄表對該幼兒園大班部分幼兒在科學區域活動中的觀察行為進行了記錄和分析,經過后期整理形成了文字資料。

3.3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在幼兒園大班年齡階段的科學區域活動中有效應用自然資源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將從教師現有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師在設計和實施活動中所體現出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等四個維度進行分析研究,同時還將通過對幼兒的某些教學案例進行觀察。

4 研究的主要內容

4.1 呈貢區某幼兒園科學領域中運用到自然材料的基本情況

4.1.1 自然資源材料的選擇

收集和整理自然資源材料是將自然資源融入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的重要基礎。調查顯示,該幼兒園教師中選擇植物資源的占81.58%,選擇水資源的占7.89%,選擇土壤資源的占5.26%,而選擇動物資源和光、熱資源僅占2.63%,沒有人選擇礦產資源。

4.1.2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自然資源融入現狀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該幼兒園幼兒教師運用的活動形式占比如下:戶外種植蔬菜大區角活動占28.95%,活動室內科學小區角活動占13.16%,集中教學活動占21.05%,家園共育占18.42%,日?;顒诱?8.42%。其中,屬于科學區域活動的“活動室內科學小區角活動”和“戶外種植蔬菜大區角活動”占比總和為42.11%。

4.1.3 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對自然資源教育途徑的認識

該幼兒園中44.74%的幼兒教師認為運用自然資源的教育形式是在大自然環境中進行探索學習和玩耍;有23.68%的教師認為是在活動室內的科學區域活動中組織自然資源的科普教育;還有21.05%的教師認為是在大區域活動中進行植物種植實踐活動;只有10.53%的教師認為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動植物。

4.1.4 科學區域活動中運用自然資源開展活動的教學內容

組織運用自然資源開展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學內容的安排對于活動的組織具有重要意義。45.45%的教師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包括觀察、動手、記錄、分析、分享等一系列探究行為;22.73%的教師讓幼兒參與材料收集;18.18%的教師讓幼兒參與關于自然主題以及如何選擇自然材料的討論;剩下的13.64%的教師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4.1.5 融入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教學方法運用現狀

教師在組織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時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展示教師對該活動的重視程度。調查發現,31.58%的教師在活動室內的科學區域活動中使用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玩教具材料;23.68%的教師在戶外種植區域活動中進行實踐操作練習或通過觀看紀錄片以口述方式進行科普教育;此外,還有21.05%的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內進行游覽和觀察。

4.1.6 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發展情況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引導和啟發時必須重視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的能力發展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于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有76.32%的教師認為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68.42%的教師認為可以發展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65.79%的教師認為可以發展幼兒的歸納總結能力;63.16%的教師認為可以發展幼兒的分享展示能力;57.89%的教師認為可以發展幼兒的概念理解能力。

(2)幼兒參與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的個案分析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礎,也是幼兒認識事物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幼兒的觀察能力為切入點,通過個案分析來評估科學區域活動融入自然資源后對幼兒觀察能力發展的影響。

個案1——《大一班新成員——小綠蘿(小興)》:

在科學區域活動開展前,老師對科學區域中的新盆栽綠蘿進行了講解,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抽查問到小興時,他沒有用準確連貫的語言描述出綠蘿的外部特征,只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使用填空式的詞語來描述。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教導幼兒使用放大鏡來觀察綠蘿的葉片和葉脈,小興拿到放大鏡后先是對綠蘿看了一眼,然后在整個活動室里東看看、西看看。小興高興地喊道:“小紫你的眼睛超大!”“小興!你別碰我?!毙∽险f。之后,他時而看看桌子,時而看看小朋友的臉。

個案2——《小小綠蘿我來畫(小凡)》:

在活動過程中,小凡通過對綠蘿的觀察,說道:“它的葉片綠油油的”“葉子尖尖的”。在繪畫過程中,小凡遲遲沒有落筆,過了好一會兒他興奮地掀開筆蓋,在紙上畫下了一個綠色的三角形?!靶》?,請你把綠色的彩筆給我一支?!毙≤幷f道,但小凡沒有理會繼續涂色。小凡默不作聲地低頭完成了作品。他笑著將彩筆歸位,坐在位置上發出“耶”的驚嘆聲,老師注意到后走到他面前問道:“小凡,畫好了嗎?老師幫你署名,你能和老師講講為什么會把葉子畫得這么尖嗎?”小凡說:“葉子就是尖尖的?!?/p>

4.1.7 幼兒園對自然資源融入科學區域活動的支持現狀

本次問卷調查中,筆者對教師對于現階段開展的自然資源融入科學區域教學活動的評價進行了分析以了解該幼兒園對于自然資源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支持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52.66%的教師認為在運用自然資源開展的科學區域活動中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教學活動單一”“教師缺乏生態教育素養”“嚴重脫離實踐”“學校不夠重視,只停留在表面”。另外,還有44.74%的教師認為存在“宣傳力度不夠”的問題。此外,還有一名教師選擇了“其他”選項,并提出了“空間不夠”的問題。

5 歸因分析

5.1 材料的選擇

除了植物資源以外,自然資源還包括土壤資源、水資源、動物資源、光和熱能源以及礦產資源。但大多數教師選擇植物資源是因為其方便且容易獲取。然而,這也導致了可供教學使用的自然資源的固化,僅僅局限于室內的綠植。

5.2 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自然資源的融入現狀

大多數教師選擇集中教學形式而非區域活動形式,因為集中教學活動相較于區域活動能更好地控制幼兒的行為,更有利于自然資源的科普教育。其次,相較于科學區域活動,家園共育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此外,融入日?;顒酉噍^于科學區域活動的設計更簡單。

5.3 科學區域活動中教師對自然資源教育途徑的認識

為貫徹陳鶴琴先生關于大自然教育的理念,許多教師認為讓幼兒在大自然環境中自由探索學習是最好的活動方式,但是由于幼兒身心發展尚不成熟,他們的成長仍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因此,組織有序、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更為有利。

5.4 運用了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中幼兒的能力發展

由于條件有限,以及自然材料的選擇上具有一定的固化性,對于較為游離型的幼兒來說,自然資源中的植物資源可能無法很好地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然而,對于各方面發展均衡的幼兒來說,自然資源的融入可以激發他們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且能夠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

6 提出建議

6.1 活動的設計要滿足幼兒探究知識的心理需求

教師要把握幼兒的探究精神,運用恰當的手段和具體的方式,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形成科學思考方式,激發幼兒的探究意識和創造能力。教師可以使科學區域活動的內容生動形象、形式多樣,從而有效解決科學區域活動在幼兒園中面臨的困境,實現科學區域活動的根本目的和預期效果。

6.2 活動的組織要符合幼兒的智力發展規律

通過組織適合幼兒智力發展的科學區域活動,不僅能夠使幼兒掌握基本的科學要領和科學概念,還可以促進幼兒形成與發展科學觀察能力,自發地將科學區域所學習到的知識融入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因此,將自然資源引入幼兒園的科學區域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幼兒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項教育工作。

6.3 制定科學的活動目標

教師在組織運用自然資源的科學區域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活動目標。首先,要讓幼兒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其次,要注重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參與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進而促進幼兒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最后,要重視幼兒在參與活動時的情緒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積極愉悅的心理狀態和敬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價值觀。

6.4 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

在開展幼兒科學區域活動時,教師應通過靈活運用多媒體材料以及教師自己制作的植物成長記錄視頻和圖冊,使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開放型、探索型的提問,在師幼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更深入地思考問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7 結語

利用自然資源組織科學區域活動可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促進5~6歲幼兒觀察能力的發展。通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個案分析三種研究方法,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并在本研究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研究者希望借助自然資源的引入激發幼兒對科學區域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其觀察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占恒.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看“美麗中國建設”[J].浙江經濟,2023,712(2):9-13.

[2]劉占蘭.關于深化園本課程實踐研究的思考[J].幼兒教育,2022,912(Z4):33-36.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in the Regional Activities of Science in Senior Grade

—Taking S Kindergarten in Chenggo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Shi Xiaoya Zhang Shuqi

Faculty of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close and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nature, more and more kindergartens are using natural resources as materials for children’s activ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materials in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natural materials to effectively exert their educational value in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of kindergarten senior classes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eachers and observing certain teaching cases of young children.

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s; Senior grade;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猜你喜歡
自然資源大班
認知風格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關系研究
大班幼兒閱讀興趣調查與培養——以福建幼高專附屬第二幼兒園大班年段為例
有愛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想要一個家》
我是一顆閃亮的小星星——大班繪本閱讀活動《高個子皮皮》
樂于探索 美在其中
論中國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的方法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資源
從大班閱讀活動“七只瞎老鼠”說說課堂提問這點事兒
淺析越南經濟發展展望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