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圓倉儲糧技術Ⅶ:不同糧情處理*

2023-12-07 04:11陶華堂張來林趙艷麗
糧食加工 2023年6期
關鍵詞:糧情糧溫糧堆

吳 瓊, 陶華堂, 張來林,趙艷麗, 王 楠

(1.河南工業大學糧食和物資儲備學院,鄭州 450001;2.中央儲備糧駐馬店直屬庫有限公司,河南 駐馬店 463000;3. 中央儲備糧寧陵直屬庫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000)

在儲糧過程中, 糧堆與周圍環境及倉房一起構成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既包括糧粒、有機雜質、微生物、儲糧害蟲等生物因子,也包括溫、濕、氣、圍護結構等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在一般的儲糧環境下可進行正常的生命代謝, 其代謝活動強度受自身水分含量、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非生物因子(特別是環境的溫濕度及氣體成分)的調控(如圖1)。 在儲糧過程中會因儲糧因子本身的狀態及不同儲糧因子的變化產生不同的糧情: 一方面,受糧堆組成、入倉季節和入倉方式的影響,會出現入倉糧食溫度高,水分、溫度、糧質不均衡等不同糧情;另一方面,在安全儲糧狀況下,糧倉內的儲糧生態系統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當外界環境條件發生改變、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的平衡時,新的平衡狀態就會形成,在新平衡形成過程中,伴隨著糧堆中的熱量傳遞與水分轉移,易引發結露、發熱、結塊、霉變、生蟲等不利于安全儲糧的異常糧情, 造成儲糧損失與品質劣變。不同糧情出現的誘因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例如發熱、結塊、霉變等與霉菌活動有關,處理時需考慮的關鍵問題是抑菌, 可通過控制環境的溫濕度進行處理,尤其控濕更關鍵;結露主要是由溫差引起的,提高倉房隔熱性能、均衡糧溫,避免濕熱傳導和微氣流現象發生,對防止結露有效;雜質聚積主要由入倉自動分級引起,預先清理、凈糧入倉是減緩雜質聚集的有效措施[1]。

圖1 影響儲糧安全的因素

倉儲工作者的職責就是利用糧庫配套的倉儲設施和因地制宜的儲糧方案,按照生態儲糧原理,綜合應用儲糧技術(如圖2)創造不利于儲糧生態因子生理代謝和蟲霉生長的儲糧環境,維持儲糧安全。在儲糧管理過程中,除嚴把糧食入糧關、做好倉儲日常管理外,遇到異常糧情時還要掌握不同糧情的誘因,學會對不同的糧情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達到殺蟲抑菌、確保儲糧安全的目的[2]。

圖2 綜合應用儲糧技術確保儲糧安全

1 高溫糧食的處理

因糧堆是熱的不良導體, 溫度高的糧食自然降溫緩慢, 每當遇到低溫時容易發生糧面結露或引起糧堆內濕熱擴散,進而導致霉菌快速生長繁殖,引起發熱、結塊與霉變,對糧面或糧堆造成危害;另外,高溫除對需高度陳化制作中國傳統食品米粉的秈稻有利外,對保持糧食品質不利,尤其是稻谷、大豆等對溫度敏感的糧種,高溫易使之發生“黃變”、“走油”等嚴重的品質劣變。因此,對溫度高的糧堆需及時采取通風降溫、補冷均溫等措施,實現低溫條件下的安全儲糧。

1.1 盛夏季節入倉高溫糧的處理

夏季入倉新收小麥,糧溫通常較高,應及時采用自然通風、倉內糧面翻倒、大風量機械通風等措施,降溫散濕,促進其度過后熟期,進入穩定儲糧狀態。

盛夏季節進口的大豆,因經歷長途海運,大豆糧堆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品質劣變的風險較高,入倉后急需降溫保質。因此,夏季進口大豆入倉后應立即采取谷冷機補冷降溫、機械倒倉等措施,將豆溫降至正常季節的糧溫水平, 然后再按不同季節的保糧要求,進入正常保糧期[3]。

1.2 夏季環流控溫處理

夏季外界高溫環境會引起糧倉倉溫、 糧堆表層與周壁的糧溫升高, 可通過環流均溫方式控制倉溫與糧溫,具體處理方式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異:①北方糧庫可充分利用大糧堆內的巨大冷芯, 通過內環流系統解決倉內空間與糧面溫度升高的問題; ②南方糧庫的糧堆由于冷芯小, 夏季需采取補冷環流均溫方式控制糧溫;③華南糧庫的糧堆基本上無冷芯,夏季控溫可使用谷冷機補冷降溫, 如廣東新沙港等糧庫,通過機械通風系統,用冷風將糧堆的熱量帶出,每次冷卻8~48 h, 當冷卻風達到糧面即可停止,可維持糧溫1個月左右,綜合控溫效果好于機械通風。

1.3 淺圓倉內壁處表層糧溫的動態控制

淺圓倉經冬季通風降溫后,基礎糧溫較低,入夏后受外界影響,倉壁處的表層糧溫較高,“冷芯熱皮”現象較為嚴重,易發生濕熱轉移,導致局部發熱、害蟲滋生。中儲糧泉州庫結合空調控溫,設計了一套淺圓倉環倉壁動態控溫管網(如圖3),實踐證明,該方法可有效控制倉壁糧溫上升,穩定糧情[4]。

圖3 淺圓倉內周壁處局部環流管網

環倉壁動態控溫管網由3個小管網組成, 每個管網在距環倉壁內30 cm、 每隔3 m 布置1 根開孔率大于30%、管徑為75 mm 的PVC 管,插入糧堆深度為4 m,其上端通過三通與同管徑PVC 環管沿倉壁相連接, 在環管中間再與功率330 W、 風量660 m3/h 的小型吸出式風機連接, 構成倉內壁面局部環流控溫管網。 工作時,先開啟空調控制倉溫,再利用小風機經環壁管網將倉周壁糧堆內的濕熱氣體抽出,同時倉內冷氣下行進入周壁糧堆中,通過局部環流可降低倉壁熱皮部位糧溫6~8 ℃, 有效避免了四周表層糧食發熱結露、蟲霉滋生等問題,均溫降溫效果良好,可有效保障淺圓倉的儲糧安全。

中儲糧廈門庫對環倉壁動態控溫管網進行改進與功能提升, 將局部環流主管直接與倉內外的環流系統相連,并在主管上增加一段軟連接管(圖4 中箭頭所指物體),起到控制倉壁周圍糧溫和保護環流管網等多重作用: ①軟連接管可防止糧面沉降對環流管網的損壞;②日常進行控溫操作時,通過主管與倉環流系統連接,可將糧堆的表層積熱向外抽出;③氣調殺蟲時,斷開軟連接,直接在管網主管上連接管道風機,開啟倉頂空調,進行環內壁局部控溫。

圖4 廈門庫的環倉壁動態控溫系統

1.4 糧堆中央底部糧溫高的處理

淺圓倉入倉時集中進糧, 往往會在倉中心落糧點處形成柱狀雜質分級區,此處雜質多、破碎率高,極易引起糧堆中心的柱狀發熱, 尤其中心底部的積熱較難處理。 中儲糧唐山庫采用糧堆底部橫向吸出式通風方式(如圖5a),較好解決了淺圓倉底部中心糧溫過高的問題:打開淺圓倉兩側風道的通風口,其中一側通風口接風機, 由于糧層高度遠大于兩組風道間的距離, 進入風道的空氣只能橫向穿過淺圓倉底部糧層,經過對面相鄰的支風道,從另一側風道的通風口排出,同時帶走所經糧層的濕熱[5]。 若淺圓倉采用兩組圭字形風道布置形式的通風效果會更好(如圖5b)。但需注意的是,此方法對處理倉房周邊等通風死角處的糧溫高區域效果不明顯。

圖5 淺圓倉局部橫向通風

2 偏高水分糧的處理

目前的儲糧模式逐漸向大糧堆、 厚糧層方向轉變,糧食水分偏高時整倉通風降水的效果較差。隨著儲糧科技的發展,倉房性能和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對偏高水分糧,只要通風時機與處理方法得當,可以通過經濟簡便的方式處理,達到安全儲存的目的:當入倉玉米水分不超過當地安全水分1%時, 根據來糧時間,可在秋末氣溫較高或春季氣溫回升時,對糧堆進行吸出式通風,降低表層水分,按“表干內濕、控溫保水”工藝儲糧[6-7]。 稻谷和大豆一般在準低溫模式下儲存,若倉頂隔熱性能不佳時,也可按“表干內濕、控溫保水”工藝儲糧,先降低表層糧食水分,再按控溫儲糧進行保管。

3 糧堆結露的預防與處理

儲糧結露對儲糧安全性影響極大, 其中以表面結露發生最頻繁, 因此做好糧堆表面結露的預防與處理,對確保儲糧安全的生產意義更大。

3.1 糧堆結露的預防

(1)提高倉房的隔熱性能。提高或改善倉房的隔熱性能,對減小外界氣溫的影響,確保儲糧安全極其重要。 將有限資金用于改善屋頂與孔洞部分的隔熱性能,可最大限度減少外界高溫對倉內糧食的影響,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強管理及早發現異常糧情。在長期的保糧實踐中,糧庫總結出一套“一三五查倉制度”、“兩對比”和“四比較”等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制度,配合目前倉房配備的多功能糧情測控系統, 可及時發現異常糧溫,及早通風降溫散濕,消除糧面結露形成的條件,確保糧食安全[2]。

(3)秋冬季節分階段通風降溫。溫差的存在是發生結露的根本原因。因此及時進行通風降溫散濕,縮小糧堆內部與外部環境溫差, 消除濕熱擴散形成的條件,可有效避免水分轉移與結露現象發生。秋冬季節氣溫下降時糧堆中最易出現糧面結露, 此時糧庫需采取分階段的防結露通風措施, 消除濕熱擴散的影響,避免糧堆結露。

3.2 糧堆表面結露處理

(1)機械通風降溫。機械通風降溫是解決糧堆表層大范圍初期結露的最有效措施[8-9]。 通過機械通風降低表層糧食水分,并對糧堆表層降溫散濕,縮小糧堆內部與外部環境溫差, 消除濕熱擴散進一步發展的條件, 可有效解決糧堆表層結露問題并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但機械通風適用于通透性較好的松散糧堆的防結露處理,降溫散濕效果既好又快;對于已有板結現象,通透性下降的糧堆,通風效果較差,此時進行通風降溫處理結露問題需輔以翻動糧面、 松散糧堆等措施。

(2)翻動糧面降溫散濕。翻動糧面是糧食倉儲企業預防或解決糧堆糧面結露的傳統做法。 通過松散糧堆、增大糧食與環境濕熱交換的接觸面積,可加快濕熱水分散發,形成不利于結露的條件,尤其糧面出現輕度板結時, 翻動糧面有助于提高糧堆的松散性和通風降溫散濕的效果。在實際操作中,人工作業存在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翻糧深淺不均等不足,采用翻糧機作業可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處理效果(見圖6)[10-12]。

圖6 翻糧機翻動糧面

3.3 糧堆內部局部結露的處理

單管通風是用于處理糧堆局部隱患的主要措施,風機與單管的連接方式不同,可處理糧堆不同部分的隱患。 吸出式通風用于處理糧堆中深層部位結露(如圖7a),壓入式通風用于處理糧堆上層及表層結露(如圖7b)[8]。 另外,糧堆內埋設吸水劑法也能解決糧堆局部小范圍結露問題[9]。

圖7 單管風機的吸出式通風(a)與壓入式通風(b)

4 糧堆發熱處理

糧食發熱原因有很多,應針對發熱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處理,才能有效消除發熱隱患[8]。

4.1 糧食后熟引起的發熱處理

因后熟作用引起的糧堆溫度升高, 屬于糧食正常的生理代謝引起的發熱現象, 干燥和高溫條件可促進后熟完成。如新麥收購入倉經簡單平整糧面后,應立即開展降溫散濕、降低水分的大風量通風,促使小麥完成后熟,使糧情逐趨穩定,此時正是收獲前產到糧粒中的蟲卵羽化和成蟲飛出階段, 糧情穩定可為后續的環流熏蒸殺蟲提供良好的條件。

4.2 濕熱類發熱的處理

由水分偏高引起的糧堆發熱屬于濕熱, 儲藏過程中的糧堆發熱大多數屬于此類, 其特點是糧堆局部水分偏高,為生物體旺盛的呼吸創造條件,同時釋放出大量熱量,其中大部分熱量是由霉菌活動產生,而降低糧食水分是抑制霉菌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濕熱類發熱的處理,首先應采取機械通風、翻動糧面、機械倒倉等措施降低水分,抑制霉菌生長;其次,高濕熱的發熱點若伴有害蟲時, 對有蟲糧實施高濃度的快速殺滅; 最后在低溫時節進行通風或采用谷冷方式降低糧溫,使糧堆趨于穩定。

濕熱類發熱的主要原因是由溫差引起微氣流運動和濕熱傳導,導致水分轉移,在低溫處造成結露,繼而演變成發熱。 因此,預防濕熱需從控制溫差、防止水分轉移做起, 而秋冬季的分階段防結露通風就是預防糧堆表面結露和發熱的經典事例。

4.3 干熱類發熱的處理

干熱是指由害蟲和螨類活動引起的糧堆發熱,具有糧溫高、水分變化小的特點。 對于干熱類發熱,處理時需先殺滅害蟲和螨類,再尋時機通風降溫。若先對糧堆進行通風降溫,害蟲只是被趕往四周,并未被殺死,在一定時間后(短則2~3 d,長則7~8 d),糧堆內的害蟲又會形成新一輪的更大范圍的發熱。

選擇低成本合適的方式殺滅害蟲是取得良好殺蟲效果和儲糧效益的關鍵。 夏季高溫時節是進行害蟲防治的最佳時機,此時糧溫高,害蟲繁殖快、生命活動強、危害大,應抓緊時間進行防治[13]。殺蟲時,了解害蟲多發部位、 不同害蟲防治方法的具體操作及對倉房要求對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至關重要, 具體注意事項如下所示。

(1)害蟲多發部位:害蟲主要發生在糧堆表層、倉壁周圍、雜質和破碎粒相對集中的部位,以及漏氣的孔洞附近與周圍的糧堆中。

(2)對倉房氣密性的最低要求:倉房氣密性與殺蟲效果及費用關系密切,進行害蟲防治時,倉房500 Pa 的壓力半衰期應不低于2~5 min, 保證有效處理濃度能維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殺蟲效果好、費用低的目的。

(3)倉房具有環流系統:環流系統由風道、環流管、環流風機和糧堆組成,在風機推動下,可快速實現高濃度氮氣或毒氣在糧堆內均勻分布, 取得較好的殺蟲效果。

(4)熏蒸殺蟲:磷化氫熏蒸是我國采用化學方法防治儲糧害蟲主要手段,具有殺蟲快速、徹底、高效、操作簡單的特點, 目前糧庫中一般采用環流熏蒸系統殺蟲,磷化氫用量及具體熏蒸操作要求參照《磷化氫環流熏蒸技術規程》[14]有關規定。

(5)氣調殺蟲:屬于物理缺氧殺蟲技術,是綠色儲糧中主要采用的殺蟲方法,具體操作可參照《氮氣氣調儲糧技術規程》[15]有關規定。

(6)控溫糧堆的害蟲防治:若只有上層有蟲,可按糧堆上層的常規熏蒸法施藥,按2 m 厚糧堆加空間體積計算用藥量進行熏蒸。

(7)個人防護用具:進行害蟲防治操作時,需佩戴防護用具以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常用的防護用具包括過濾式防毒面具和空氣呼吸器兩種。 過濾式防毒面具由面具、蛇形管、濾毒罐三部分組成,只能用于有毒場合;空氣呼吸器由防護面罩、背架、壓縮空氣瓶三部分組成,可用于缺氧或有毒的場合。

4.4 通風死角引起的發熱處理

通風死角大多為自動分級形成的雜質集聚區域,其孔隙度小、易引起熱量積聚,屬于通風不良形成的發熱, 此種情況應采取清除雜質或插導風管通風降溫等方式,消除發熱點。

(1)淺圓倉糧堆中心柱狀分級點發熱的預防。淺圓倉入倉時,若倉內無布料器,倉頂單點進糧,常會在倉內中心落料點下方形成柱狀雜質聚集區, 一旦環境條件適合, 就會在淺圓倉內中心形成柱狀發熱區。防止淺圓倉糧堆中心出現柱狀分級點的措施:①來糧清理,盡可能凈糧入倉;②減少機械運輸中碰撞破碎;③多點進糧,減緩雜質集中分布現象,如倉內安裝布料器、倉頂多點進料等。例如中儲糧泉州庫將幾種防分級與破碎措施綜合運用, 取得了很好的儲糧效果:為減少糧食破碎,選用中低速斗式提升機作為垂直提升設備,采用重力卸料方式,有效減緩了因卸料過程糧食與斗式提升機頭部罩殼碰撞產生的破碎;倉頂水平輸送設備采用雙犁式輸送機,避免搭接式氣墊輸送機糧食反復提升、 跌落過程中的高電耗和破碎率增加的問題;為減輕自動分級,安裝了閥控式減緩自動分級裝置, 較好地解決了破碎糧粒在中心聚集問題。采取上述措施后,入倉過程中的糧食分散比較均勻,入倉玉米的破碎率增加在1%以內,對入倉糧食的質量要求大幅度放寬, 保管過程中基本沒有出現雜質聚集區發熱現象,通風、谷冷、熏蒸作業效率明顯提高[4]。

(2)通過靜壓檢測和通風后糧溫變化判斷分級點位置。 入倉時發生在淺圓倉深處的分級點位置判斷是儲糧管理中的難點, 實際生產中可用間接法[16]進行判斷: ①儲糧機械通風研究中常通過檢測糧堆內的靜壓分布值, 根據氣流在糧堆中分布的均勻性評價通風系統風道設計的合理性; 根據靜壓值大小與通過該區域氣流的風速成正比的原理, 分級點處通風阻力大、風速低,相對靜壓值小,通過比較糧堆周邊的靜壓值分布狀態,可判斷出分級區域,此法可結合通風均勻性試驗實施; ②在儲糧期間會時常檢測倉房內的糧情變化, 通過對比通風前后兩次糧溫的變化值, 溫度變化小或無變化的區域可初步判定為分級區域,再用手持溫度桿加以確認,從而得出分級點的位置與區域大小,此方法更簡單實用。

(3)淺圓倉內中心柱狀分級區發熱的處理。淺圓倉的糧堆中央部位因入倉雜質分級造成通風不透、殺蟲不死、降溫不下等現象時,對不同深度的雜質分級點可采用以下方式處理: 淺層處雜質聚集可采取人工或吸糧機方式清除;對深層雜質分級點,可在倉內糧面上的發熱區域, 按三角形或梅花狀方式布置多根導風管, 導風管下端500 mm 的管壁上開設小孔,孔徑直徑大小以不漏糧為準。 通風時,在雜質聚集區插入導風管,形成氣流短路,使通風阻力降低,可有效降低雜質聚集發熱區域的糧溫。

5 其它儲糧問題的處理

5.1 糧食霉變初期的處理

糧堆結露持續發展是發熱, 再進一步發展就是輕度發霉、中度發霉直至霉爛。糧庫中出現糧食中度發霉即為嚴重的儲糧事故, 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現象,根據儲糧異常糧情出現的征兆,通常在結露或發熱階段會采取干預手段進行治理。 在糧食發熱的初期為輕度發霉,此時糧堆內有輕度霉味,但對品質影響不大,可采用臭氧處理,即將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過通風系統送入糧堆, 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消除糧堆早期霉味,具有效果好、見效快、不影響糧食品質的特點。

5.2 減少通風過程中的水分過度損失

機械通風降溫過程中伴隨的水分損失一直是倉儲企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采用以下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通風過程中的水分過度損失:①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在能達到通風目的的前提下, 盡可能選用軸流風機或混流風機進行小風量通風,或通過勤扒勤翻糧面,自然通風降溫散濕,減小糧堆上下層溫差,降低通風降溫的頻率;②提高通風冷卻效果,減少通風次數。 多次通風、長期通風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合理選擇通風時機與通風方式是減少通風次數的關鍵; ③當糧堆溫度控制到一定程度時,需及時密封倉房與糧堆,做好倉頂與工藝孔洞的隔熱處理, 盡可能保持糧堆的低溫狀態, 避免因保溫隔熱處理不當造成糧溫變化較快而進行多次通風降溫,加劇通風過程中的水分損失[8]。

5.3 合理使用谷冷機進行糧堆降溫

糧庫配置谷冷機的目的一是用于減少因長時間通風引起的水分散失問題; 二是用于無法使用自然泠源進行糧食冷卻的場合,確保儲糧安全;三是用于糧堆發生大規模發熱,而通風、熏蒸等措施都難以解決問題,倒倉又無場地的場合,發揮“滅火”作用,制止糧堆發熱。

谷冷機的使用要與機械通風降溫相結合, 并注意正確選取操作時機,如在下半夜使用,此時溫度和波谷電價均較低,對降低儲糧成本意義重大。 另外,在操作中還要注意冷卻過程中的假冷現象, 即糧堆孔隙中的空氣溫度已降低, 但糧粒內部的溫度還很高,需再繼續冷卻一段時間,否則停機后糧堆溫度還會很快回升。

5.4 合理通風

進行儲糧機械通風時, 根據不同糧情制定相應的通風方案, 可在取得良好通風效果的同時大幅度降低儲糧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中儲糧鎮江庫[17]在冬季開展大豆糧堆通風降溫前,根據不同糧情,制定不同的通風工藝方案:中下層整體平均糧溫較高時采用負壓通風; 中上層糧溫較高或整倉糧溫較高時采用正壓通風;底層局部糧溫過高、尤其倉底中心部位糧溫高時,采用糧堆底部的橫向通風,再采用負壓加正壓通風的方式,整體效果較好。但無論采用何種通風方式, 都要在確保儲糧安全的前提下控制通風成本,將最高糧溫控制在20 ℃以下,平均糧溫控制在15 ℃以下,即可確保儲糧安全。另外,還需注意的是, 由于負壓通風結束后的糧堆底部水分含量會高于上部,若糧溫控制不好,極易造成底部糧食出現發霉板結現象,因此進行負壓通風時,需對此問題高度重視。

5.5 采用“U”形排水裝置對空調冷卻水管進行密封

現在通過控溫保持品質, 利用氣調殺滅害蟲的綠色儲糧已成為糧庫儲糧的首選技術。 采用空調進行控溫儲糧時, 分體式空調的室內機安裝在倉房內壁上方, 倉內濕熱空氣通過室內機進行冷卻時產生的冷凝水, 需通過與倉外相通的空調排水管排至倉外, 但空調排水管與倉外連通會導致氣調時氣體泄漏,致使空調控溫與氣調殺蟲形成沖突,因此需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 中儲糧泉州庫利用“U”形管水封原理(如圖8),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4]:空調使用前,將“U”形管加滿水,空調開機期間,冷凝水順著排水管流入,從排水口自然流出,管內積水阻斷了倉內氮氣外泄, 同時通過透明管可觀察管內水位并了解空調運行情況。

圖8 空調“U”形排水管的結構示意圖

6 總結

淺圓倉儲糧糧堆高、規模大、保溫性好,倉內外環境構成的儲糧生態系統及自動分級現象較其它倉型更為復雜, 不同糧情的形成與特點也較其它倉型更為典型。 在生產實際中,出現異常糧情時,首先要對糧情進行原因分析, 然后針對具體的形成原因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 才能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同時降低儲糧成本, 對保障儲糧安全和提高倉儲企業的儲糧效益意義重大。

猜你喜歡
糧情糧溫糧堆
不同裝糧高度和跨度的高大平房倉糧溫分布規律研究*
淺圓倉不同通風方式降溫效果和耗能對比*
淺圓倉東西面靠墻糧溫變化研究*
儲料豎向壓力對糧倉中小麥糧堆濕熱傳遞的影響
糧庫糧情智能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立足贛州糧情實際 確保區域糧食安全
高溫高濕區大直徑淺圓倉不同風機組負壓通風試驗
溫濕度對稻谷糧堆結露的影響及實倉結露預警
CGSR-GDCSIV型糧情測控系統通過中國糧油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糧情監測技術的現狀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