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讀寫結合策略的小學英語教學路徑探索

2023-12-10 03:58倪程程
小學生 2023年29期
關鍵詞:句型教師應詞匯

☉倪程程

讀寫結合是指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融入“寫”的元素,在寫作教學中發揮“讀”的效應,促使學生在讀與寫相互作用中實現綜合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讀寫結合理念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一些教師對于課程目標設計不完善,片面強調閱讀能力發展,忽視寫作任務的設計,同時在寫作中缺乏閱讀背景的支撐,導致讀寫分離,影響了學生英語素養發展。針對此,教師應結合英語課程實踐,對學生讀寫結合策略進行探究。

一、基于讀寫結合理念,設計教學指導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理念的體現,也是教學實踐的指導。在小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立足學生主體,確定教學目標,為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指明方向,并從微觀上指引學習行為,以達到讀寫結合的預期結果。英語課程在學生眼中,是一門陌生且有較大學習難度的課程,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不只涉及對單詞、短語、句式和文章的理解,還包括語境分析、文化認知和情感表達。任何一項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匱乏,都將影響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圍繞讀寫結合制定教學指導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引導,即注重閱讀過程中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為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奠定基礎;注重寫作過程中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英語表達的靈活性;注重學生情感的發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化的差異性。在讀寫課程教學中,真正體現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將教學引導作用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發揮出來,才能提高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針對性,促進學生英語素質發展和學習能力構建。例如在小學英語譯林版三上“Project1:My family and friends”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根據讀寫結合要求設計如下目標:根據所制作的卡片內容,綜合運用前四個單元所學的詞匯、日常用語和句型等語言知識,開展綜合語言實踐活動,并展開英語閱讀;能運用Hello/Hi,I’m…This is…He’s/She’s…He’s…/She’s my…來打招呼,并能夠根據寫作任務寫一篇介紹自己、家人和朋友的短文;根據寫作要求展開自主閱讀,并拓展職業、形容詞、動詞等詞匯,如teacher、student、policeman、doctor、farmer、worker 等,充實寫作內容。從教學目標中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先讀后寫、以讀促寫的內容,能夠充分發揮閱讀開闊視野思維,拓展知識層面,為寫作提供素材等作用。尤其是依據所學知識進行口語交際與閱讀理解,設計口語表達與寫作表達任務,對閱讀結果加以呈現,幫助學生豐富相關閱讀積累,更利于學生內化詞匯、音標、語法、句型等知識,外化聽、說、讀、寫和譯技能;根據寫作內容展開拓展閱讀,讓學生在寫作中將“If you want to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and friends,what will you read?”留在腦海中,并在目標的驅動下調整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提高閱讀與寫作的針對性,實現英語綜合發展目標[1]。

二、根據閱讀教學指導,奠定英語寫作基礎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意識生成和學習能力構建的關鍵時期,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寫作是內化知識應用的方法。但是寫作在學生的眼中是枯燥乏味,且有難度的學習項目,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存在抵觸意識,尤其是選材困難、語言的欠缺、寫作技能的匱乏,更加劇了學生的畏難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將閱讀和寫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根據閱讀教學指導,發展學生寫作能力。也就是說,在小學英語閱讀指導中,教師需在詞匯、句型、篇章的學習中滲透“寫”的元素,在潛移默化中拉近學生與寫作的距離,降低寫作的難度,打開寫作的大門,使學生在讀寫結合中提煉知識技能。在此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的興趣和需求,適當增加寫作表達訓練難度,促進學生夯實寫作基礎。

例如在Cinderella的閱讀指導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做好詞匯學習,為寫作提供“支架”。故事中出現了prince、fairy、why、because、clothes、let、put on、before、have to、try on、fit等詞匯,教師應要求學生聽懂、會讀、會寫,并針對why、because、put on、have to等高頻詞匯進行造句,如:Why do you make things so difficult for yourself?(你為什么這樣跟自己過不去)We couldn’t understand them because they were talking in English.(我們聽不懂他們在講些什么,因為他們說的是英語)He put on his coat and went out.(他穿上外衣出去了)The child has to learn hard.(這個孩子不得不努力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準確地運用所學詞匯寫句子,幫助學生突破詞匯難關,確保寫作過程中語法準確,語言豐富。其次,做好句子解讀,提煉語境內涵,引導學生理解故事框架。解讀句子是閱讀理解的關鍵,在句子層層推進中故事的脈絡呈現出來,這對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結構十分重要。在Cinderella 的故事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輔助學生理解,例如,Why can’t Cinderella go to the ball in the palace?(灰姑娘為什么不能去皇宮參加舞會)Who helps Cinderella,and how?(誰幫助灰姑娘,如何幫助灰姑娘)What does the fairy say to Cinderella,when she puts on the new clothes and shoes?(當灰姑娘穿上新衣服和鞋子時,仙女對她說了什么)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逐漸完成故事的架構,并把握呈現劇情變化的關鍵句子。教師圍繞句子內容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結構,并指導學生學習將句子連成篇章的方法,這對于學生寫作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2]。最后,要求學生進行故事復述,實現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的過渡。復述故事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在Cinderella 的故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故事復述的關鍵詞,如抓住故事的時間點,為學生提供時間線索:once upon a time/one day/before midnight/the next morning,引導學生整理思路,思索故事內容以及表達方式,盡量將所學內容融入其中,并適當想象拓展,將所說內容記錄下來,而這對于學生重新理順故事情節、鍛煉口語、提升歸納總結思維能力能夠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引入關于Cinderella的影視作品片段,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熟悉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人的情感和語言表達方式。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所學知識和已有經驗,編寫一個關于Cinderella 故事的新劇本。這樣一來,既能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又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使學生在創新中持續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

三、加強英語寫作訓練,實現從讀到寫轉變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言教學需兼顧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教師需關注這幾個方面的培養,找準英語教育的落腳點。閱讀和寫作是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和應用能力構建的核心,要求學生在大量練習中豐富學習體會,汲取學習經驗和技巧。尤其是在讀寫結合目標要求下,教師應圍繞閱讀過程設計寫作任務,給予學生更多輸出知識的機會,以強化訓練效果,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目的。例如在《Protect the earth》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依據這一主題為學生設計寫作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結合自身經驗,準確表達情感,提出合理化建議。在讀寫結合過程中,教師首先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進行寫前“熱身”,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設計“free talk”環節,要求各小組選擇話題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Don;Don’t dump the rubbish in the river 等話題進行口語交流,在語言輸入與輸出中為寫作做好準備。其次,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運用,從語言框架到豐富表達,形成完整的篇章,實現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技能的運用,情感態度的升華,學習策略的提煉和文化意識的培養。例如教材中“look and write”環節給出了六幅圖片,要求學生填空,并結合之前的對話討論進行補充,說一說為什么,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做,如在文中加入We should save water,because there is not much water in many places.We only have one Earth,it is our home,以充實寫作內容,提升寫作效果。在這一環節,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梳理寫作思路的基礎上整合語言,合理設計不同內容之間的銜接過渡,以保證作文的整體效果。同時加大情感教育力度,尤其是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當前水資源緊張情況,讓學生樹立節約用水意識,確保作文內容蘊含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在小組內交換作文,并相互評價、自我評價。閱讀自己或者他人作文,不僅是一次閱讀的訓練,還是一次交流溝通、相互學習、自我反思的好機會。尤其是在閱讀他人作文的過程中,學生結合教師傳授的知識和經驗,找尋作文內容中是否存在錯用、誤用和亂用語法的問題,從中鞏固詞法、句法和語法應用,讓文字表達更準確,更有邏輯。在發現錯誤后,要求學生認真修改,反思錯誤產生的原因,既能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寫作質量。

四、注重課后活動設計,提升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

在小學英語讀寫結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在學生課堂閱讀中對寫作活動的指導,還應重視學生在課后對寫作的探索。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在課內讀寫結合中獲得的知識、技巧,需要在課外不斷鞏固,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掌握新單詞、新句型、新語法,并依此展開英文寫作。在讀寫結合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對于課內話題為學生設計練筆任務,以加強學生對句型和詞匯的使用。例如在《Holiday Fun》一課教學中,教師首先明確本課時閱讀教學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圍繞Mike和Liu Tao的對話,設計“What did mike do on holiday?”“What did Liu Tao do on holiday?”等問題,讓學生分析文章脈絡,提煉文章大意,并口頭復述Mike 和Liu Tao 的假期經歷。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還原Mike 和Liu Tao 的假期生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了解新詞匯的含義、新句型的用法,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視頻情境中提供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擴寫和續寫文章,這樣不僅可以鞏固閱讀效果,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擴寫和續寫的過程中,可能涉及一些新詞匯,但由于課堂時間和教師精力有限,教師不可能輔導全班學生使用新詞匯,所以教師可允許學生在寫作中用熟悉的漢語詞匯代替陌生的英語詞匯,然后在課下讓學生通過查找英語詞典,自主完成相應的詞匯學習任務[3]。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仿寫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相關話題的閱讀資料,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例如在“Holiday Fun”的話題探究中,教師在課后指導中,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以自己的假期活動為素材進行描寫,并嘗試運用學習文章中的句型和詞匯豐富寫作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拓展閱讀材料,如英語繪本等,要求學生在課外廣泛吸收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知識進行寫作。值得注意的是,拓展閱讀材料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如果材料中存在較多的生僻詞匯,或是較多的復雜句型,很可能給學生學習帶來巨大的負擔,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契合英語學科特點,是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重視課程目標的設計,將讀與寫融入到學生素質構建中來,并在閱讀指導中滲透寫的元素,在寫作訓練中體現讀的引導,進而在讀與寫的相互作用中,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猜你喜歡
句型教師應詞匯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典型句型大聚會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強調句型的it和引導詞it有什么區別?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教師應首先在道德上成為教師
高中英語表示比較和對照關系的句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