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構建探索

2023-12-13 16:43魏子斐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職業教育

魏子斐

摘要:高職人才培養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高職院校應努力構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培養模式,豐富思政教學體系,延伸思政教學內容,拓展思政育人場域。要廣泛調動育人主體,充分挖掘育人資源,合理運用育人載體,形成覆蓋課堂、校園、社會,“點、線、面”一體的協同育人思政大課堂,形成啟智潤心的整體育人氛圍,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大思政課;職業教育;協同育人;育人主體;育人資源;育人載體

中圖分類號:C961;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2-0009-04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盵1]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一字之別,卻體現了辦好思政課的視野、目標、格局、陣地和作為等方面的不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大思政課”的重要論述,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發展方向。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高職人才培養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不斷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廣泛調動育人主體,充分挖掘育人資源,合理運用育人載體,從而打好組合拳,形成覆蓋課堂、校園、社會,“點、線、面”一體的協同育人思政大課堂,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社會大課堂中,形成啟智潤心的整體育人氛圍。

1.思政教學體系的豐富

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構建是立足于當前大時代擔當、大格局氣魄、大歷史背景,在發揮現有課堂育人優勢的基礎上,完善思政教學體系,進一步優化協同育人格局。相對于傳統思政課而言,“大思政課”是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整合課內外思政教育素材,構建具有鮮明實踐屬性的思政教學體系。在教學理念上,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重點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學校實際,樹立知、情、意、行等多維度、立體化的協同融合的大教學觀。在教學資源上,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強調整合體現當代大學生特點、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全時空場域鮮活的教學資源,加強思政課程群建設,不斷完善課程思政協同計劃,豐富紙質教材文字材料,并深入市場一線、企業一線,拓展教學資源。在教學體系上,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既發揮所有課程的思政育人作用,也發揮科研、實踐、文化、心理等“十大”育人體系的協同育人作用。在教學評價上,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強調完善教學評價標準,除進行基本理論知識考核外,還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外實踐、日常行為等進行道德考量??傊?,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強調踏踏實實將所有課程、教師、學生、育人資源有機聯系起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地實施大學生思政教育。

2.思政教學內容的延伸

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格局延伸了學校小課堂的思政教學的邊界,主張其與社會大課堂的雙向互動。一方面,為進一步增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愈來愈多的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結合社會現實,拓展課堂半徑,密切關注學生所處的成長環境、社會環境,緊密結合教材向學生系統講授思政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此外,大思政課還主張邀請中國好人、勞動模范、最美志愿者等先進榜樣走進課堂教學主渠道、校園文化主陣地,以豐富育人內容,增強育人實效。另一方面,大思政課主張統籌社會資源,通過社會這個大課堂有效整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等資源來拓展思政教學內容,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實踐教學。主張學生到基層、到紅色教育基地深刻感悟國情、社情和民意,進行理性思考,將精神層面的理論學習和物質層面的對象化活動有機聯系起來,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3.思政育人場域的拓展

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格局突破了思政課堂的局限性,以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發展為時空維度,主張以學生為本,人在哪里,思政課陣地就在哪里,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培育就在哪里。從微觀來說,學生的主陣地在校園中、課堂中,主張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校訓、校風等校內場域實現協同育人;從中觀來說,學生的主陣地在網絡中,主張學習強國、中國大學生在線、中國大學MOOC(慕課)等網站協同育人;從宏觀來說,學生的主陣地在社會中,主張政府機關、行業企業、紅色教育基地等協同育人。大思政課應堅持有限的思政小課堂與廣闊的社會大課堂實現協同[2],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實訓實現協同,線上與線下實現協同,通過泛在化的育人模式,把思政課堂搬到更多現實場景中,讓理論在實踐中得到印證,實現育人時空場域的拓展,以構建強大的育人屏障,取得最廣泛的育人實效。

1.協同育人主體尚未廣泛調動

(1)校內育人主體尚未充分調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部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在學生日常行為管理中輔導員與專業課教師存在“各自為陣”的現象,對大思政課建設認識不到位,課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融入不徹底”等現象,甚至仍有部分教師認為落實立德樹人僅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共同體”意識薄弱。此外,大思政課教學績效還未納入教學評價考核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協同育人主體的廣泛調動。

(2)校外育人主體尚未充分調動。就現實情況來看,部分地方的相關部門未能履行有效的育人職能,部分企業未能很好地落實“工學結合”,在資金資助、設施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缺失。社會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平臺共建、資源供給、校企聯盟等方面效能不夠。

2.協同育人資源尚未充分挖掘

(1)校內育人資源尚未充分挖掘。高校所有課程都蘊含著豐富的育人資源,但就目前來看,一方面,課程思政元素還存在整合不夠、滲透不足、研究不深等問題。部分教師不重視新時代民情、社情和國情等隱性資源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對學生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自覺意識薄弱,導致育人資源提煉不全面、不深刻。另一方面,教學思路需要拓寬。實景教學、企業走訪、就業創業先鋒講座等“請進來”“走出去”的實踐課程資源挖掘不充分,使得該類課程建設缺乏吸引力和實效性。

(2)校外育人資源亟須加強整合。大思政課的內在鮮明屬性集中體現為實踐性。就目前來看,校外育人資源和育人素材的挖掘整合有待加強。一方面,紅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夠深入。部分高職院校雖然每年都組織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帶領學生開展黨建活動和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但往往只是簡單參觀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等,很少系統性、全面性、長期性地對某地思政教育素材進行細致搜集和深度挖掘,這導致學生學習感悟不深,教育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現實資源挖掘不徹底、運用不充分。很多“雙高”類高職院校都有實訓場地及“工學結合”合作企業,但學校對企業勞模、大國工匠精神等鮮活的實踐育人資源挖掘得并不深入。

3.協同育人載體尚未合理運用

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各類育人載體在多樣化、互動性發展的過程中融入不夠,存在“孤島效應”,使得協同育人功能的發揮受到一定阻礙。校園文化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但在部分院校所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專業競賽類智育活動的開展明顯多于德育、美育類文化活動的開展,且活動內容單調、項目單一,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差距較大。究其原因,高職轉本學生通常主要參與職業技能大賽,本科考研學生通常主要參與專業類競賽,學生的功利性、目的性較強,校園風氣、導向存在一定偏差,校園文化育人效果不明顯。

思想政治教育傳統載體與新興載體之間的融合存在壁壘。一方面,雖然傳統載體具有主客體間直接溝通的優勢,但思政課的“到課率”和“抬頭率”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其影響力的發揮也很難延伸至課堂教學之外。另一方面,隨著“三微一端”的普及,雖然學生對其依賴性愈來愈強,但其影響力的發揮仍無法取代課堂教學載體。因此,如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從而推進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建設走深走實,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

構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模式不能單兵作戰,應該善于運用不同主體、資源、載體,打出漂亮的組合拳,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和合力作用。

1.廣泛調動協同育人主體

首先,要加強校內教師隊伍的協同育人能力培養,實現全員育人。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從頂層設計入手。高校黨委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充分調動各部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創建權責分明、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推進大思政課教師團隊建設,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主導思想。學校要集全校之力打造1支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示范團隊”,用好思政教育基地,建立“思政金課鍛造坊”,組織實施好教育部“周末理論大課堂”、高校思政教師國培及省培項目、暑期紅色教育基地實踐研修等重點項目。還要鼓勵名師走進思政課堂進行授課,推動教職員工與思政課教師相輔相成,將思政工作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透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此外,學校要久久為功,加強教師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的培養,抓住重要節點和關鍵時機組織思政隊伍、學工隊伍、專業課教師隊伍參與到理論學習及掛職鍛煉活動中,并將師德師風培訓和考核納入職稱評定、年終考核,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不斷提升全校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教學水平。比如可以對輔導員實施賦能計劃,對輔導員工作室設立實施打分細則[3];可以對專業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案例教學評比,實現全員協同育人。

其次,大思政課建設不是單純一條線工作,而應該是全方位的。作為高職高專類院校,更要深化“產教融合”,加強同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育人主體之間的聯系,構建政行企校協同育人機制,共同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各級黨委、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主動制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規劃,使育人合力有抓手、有保障。社會相關部門和組織應深入貫徹《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與學校積極配合,通過各行業頭部企業與學校共建產業學院、企業訂單班,設立企業獎學金等多種方式落實“工學結合”育人模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業觀。

2.充分挖掘協同育人資源

首先,要充分挖掘校內協同育人資源。一方面,思政課教師要牢牢把握思政課堂這個主渠道[4],積極改進、創新思政課授課形式。比如,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時,教師要積極采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引導學生傳承民族氣節,崇尚英雄、學習英雄,自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鼓勵學生自覺提升思想境界,涵養精神品質,激勵使命擔當,使思政課更富時代感、實效性。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深挖其中蘊含的思政資源,推進課程思政走深走實。青年學生是最活躍的群體,教師要精心策劃教學內容,將知識傳授、價值傳遞、精神追求積極融入課程教學,通過共建課程思政資源庫、教材庫積極探索如何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潤物無聲的形式內化到學校的管理、服務、教育中。此外,對于大學生來說,大學文化資源是大思政課協同育人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要從學生身邊的實際環境出發,深挖校本文化資源,將校本文化的“水庫”轉化為思政育人的“活水”,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日常校園文化的宣傳教育之中,引導大學生凝心鑄魂、固本培元。

其次,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外協同育人資源,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政府應該將協同育人資源主動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并長期免費開放一批文化教育設施,并通過與高校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示范點等方式為教師提供教學實踐場所,讓教師帶領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接受鮮活、生動的思政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另一方面,學校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運用“工學結合”實踐培養模式,選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大中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使實習學生能夠感受到企業較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注重德技并修,在社會一線、企業一線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從而使學生人格修養與技能水平均衡發展,為社會輸送一批政治過硬、技能高超的高素質勞動者。

3.注重融合協同育人載體

首先,要注重融合校內協同育人載體。任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一定的載體。運用校園文化這一載體時,要瞄準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依托學校的大事要事喜事、先進師生群體事跡,推動校園文化這一育人載體提能增效??梢酝ㄟ^制作宣傳片、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著力打造書香校園;可以加強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互動,持續開展建設廉潔校園等主題活動;可以以文明校園創建為抓手,加強校園公共區域宣傳欄、草坪牌、圍擋等文化設施的更新管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

其次,要利用網絡這一新載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網絡技術的普及尤其是新媒體、自媒體的迅猛發展,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還改變了傳統的思政授課方式[5]。因此,建設具有思想性、時代感、實效性的“網絡宣傳教育+在線教學平臺”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是增強大思政課協同育人實效的關鍵環節。第一,要“抓眼球”。要針對大學生標題化、碎片化網絡閱讀習慣,在網絡育人載體的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上下功夫,通過創新信息生產方式吸引學生。第二,要“觸靈魂”。要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群體的圈層化、個性化特點,打造其感興趣的議題,寓教于樂,與學生形成共鳴。第三,要“造品牌”。要探索有思想深度、內容廣度、時代亮度的融媒體欄目,精心設計“網絡思政云課堂”、“云”黨課、“云”團課、“云”志愿服務等優秀網絡文化作品,提升大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第四,要組建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又掌握信息技術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由他們負責創建、維護、優化校園新媒體,還要培養講政治、懂網絡、善創新的優秀學生代表,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形成示范效應,以帶動全體學生共同維護好網絡育人陣地。第五,要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加強校園網管理。要建立監管中心,通過審核、監控即時發現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教育疏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凝聚網絡新載體,進一步構建線上線下協同育人體系,真正滿足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01).

[2]王笑笑.“大思政課”協同育人的邏輯進路:內涵要義、價值意蘊和建構路徑[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22,37(11):59-65.

[3]李勇威.大思政視閾下高校思政工作隊伍協同育人的實踐進路[J].北京教育,2023(04):47-49.

[4]王松巖.“善用大思政課”視域下高職思政課創新與實踐[J].成才之路,2022(26):5-8.

[5]許瑞芳,張宜萱.沉浸式“大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及建構理路[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11):83-88.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i Zifei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is the top priority of university work, and it is a systematic and long-term project.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ive to build a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nric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exte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and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need to widely mobilize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fully tap into educational resources, make reasonable use of educational carriers, and form a collaborat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hat covers the classroom, campus, and society, integrating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s", forming an overall educational atmosphere that inspires wisdom and nourishes the heart, and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 for society.

Key word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education subject; educationalresources;educationalcarrier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協同育人職業教育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專業教師與思想政治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由“依附”走向“聯動”:學校與政府協同育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