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五重邏輯*

2023-12-17 20:56孫建華
關鍵詞:恩格斯科學技術馬克思

孫建華

(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科技創新是國家、民族生存發展的戰略支撐力量,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強大驅動力。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的審視和觀照。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與我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理論成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立足全球視野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方位,圍繞強化科技戰略力量、堅持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核心地位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張、新舉措,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的意蘊內涵。從理論、實踐、歷史、現實及價值五重邏輯維度深刻闡釋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是我們黨對百年來科技創新實踐的重新審視和客觀評價。世界大科學時代的到來為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創造了重大機遇。歷史表明,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科技發展道路,優化創新要素配置,構筑高質量學科體系才能為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目標提供強大理論指導力和現實源動力。

一、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理論邏輯

任何理論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的理論來源和邏輯起點。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內容龐雜而豐富,散見于其所著文章和書信中,有別于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科學技術的片面理解,他們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對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現象進行多維度審視和剖析,揭示了科學技術在實現人類社會徹底解放和達成“兩個和解”中的強勁驅動作用,形成了關于科技發展的許多獨到見解,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源泉。

(一)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生成機理

馬克思恩格斯所處的19 世紀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發展的狂飆時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引起了他們的極大關注。眾所周知,英法兩國三大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新的理論學說體系的直接來源,其批判私有制的文化內核在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的生成過程中亦發揮了積極作用。譬如當傅立葉親眼目睹資產階級無休止地訴諸科技加速資本積累而造成產業工人遭到殘酷剝削的情景時,他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無情的嘲諷,馬克思也曾因此盛贊傅立葉的著作“幾乎每一頁都放射出對備受稱頌的文明造成的貧困所作的諷刺和批判的火花”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52.。無獨有偶,歐文則投身于社會改革運動,以圖改善無產階級的悲慘境遇??障肷鐣髁x者所持的基本政治立場、視野和價值旨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建構,而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吸收了空想社會主義積極文化因子的基礎上,再塑了新樣態的科技觀。

(二)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

馬克思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導師,也是科學研究的踐行者和科學方法的倡導者。在馬克思生活的時代,實驗科學的誕生宣告了自然哲學的退場,催生了自然科學的蓬勃發展。以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向縱深發展,隨后19世紀中期興起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預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在此歷史背景下,馬克思對自然科學和人類活動的各個學科門類的潛心研究是順應時代的。通過對馬克思相關文稿和書信的梳理,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對于當時的科學創造和技術發明成果的鉆研已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在某些領域的研究并非“淺嘗輒止”。例如,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使用了數學研究方法,分析經濟關系、經濟規律。另外,馬克思恩格斯還十分注重科學方法的運用,在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辯證法》中,恩格斯揭示并闡發了科學研究方法“對于現今的自然科學來說,辯證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維形式,因為只有辯證法才為自然界中出現的發展過程,為各種普遍的聯系,為一個研究領域向另一個研究領域過渡提供類比,從而提供說明方法”②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科學技術是重要生產力,也是撬動歷史的有力杠桿,這是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主要內容。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剖析中洞察到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推進作用和社會變革的深遠影響,指出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使得“資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在他們看來,“科學技術是重要生產力”②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41.,生產力的發展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而發展的,而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資料的充盈是滿足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物質需求。因此,從本質上說,科學技術是“撬動歷史的有力杠桿”。同時,馬克思科技思想還表明,作為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是“不費資本分文的生產力”,當科學技術應用于物質生產過程,整個自然界便發生了徹底變革,到那時便也“結束了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幼稚態度和其他的幼稚行為”,而全人類解放的美好圖景也實現了。

(三)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核心內涵

相較于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和變革中的豐功偉績,馬克思恩格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科學技術在私有制主導下的異化問題,對科學技術異化的批判理論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核心內涵。從性質上來看,科學技術本無特定屬性,然而當科學技術被置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場域時,其本身便被賦予了資本的底色,從而使得科學技術成為資產階級謀求資本增殖和滿足貪婪的工具?!坝捎谧匀豢茖W被資本用做致富手段,從而科學本身也成為那些發展科學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學的人為了探索科學的實際應用而互相競爭。另一方面,發明成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因此,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展?!雹垴R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9.同時,當科學技術被資產階級掌握時,隨之而來的便是生產力發展受到阻滯,生產過?,F象的出現,進而弱化社會對科學技術的使用需求。所以,恩格斯還指出:“統治階級的存在,日益成為阻礙工業生產力發展的愈來愈大的障礙,同時也成為阻礙科學和藝術發展,特別是阻礙文明交際方式發展的愈來愈大的障礙?!雹荞R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46.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對科技異化的根源問題,同時還強調,解除科學技術發展桎梏的科學方法就是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將科學技術從資產階級統治者手中轉移到無產階級手中,將科學技術的“統治階級的力量”轉變為“人民的力量”“無產階級樣態”,如此才能消解科學技術與人的發展的價值對立,激發科學技術變革的外生動力,從而刺激科技的高效發展。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那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將從這種社會生產組織開始,在這個時期中,人自身以及人的活動的一切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學,都將突飛猛進,使以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⑤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60.。

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歷史邏輯

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技術本質的深邃闡發是對傳統科技觀的批判和科學技術根基的準確把握,是偉大革命導師立足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人類解放事業所作出的科學論斷,這也深刻影響著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技術思想體系的建構。十八大以前黨的幾代主要領導人堅持將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與中國革命、改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持續接力不斷探索并形成了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化的科技創新思想體系,為推動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科技戰略支撐,也為黨的十八大以后推進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創造了深厚的歷史底蘊。

(一)毛澤東指出科學技術是立國興國的先決條件

毛澤東科技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跨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及建設兩個時期,其理論學說在直接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技術思想的基礎上實現了更高層級的躍升。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毛澤東對于科學技術的深刻認識和闡述,指明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戰略指導方向。

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在軍事戰爭中的作用,由于我軍武器裝備遠遠落后于敵人,毛澤東據此采取應變不利因素的戰略技術,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通過對嚴峻國際形勢和環境的認真審視,他提出要“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1964年6月,中遠程導彈實驗成功,同年10月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和1970年我國分別完成氫彈試驗和人造地球衛星發射實驗,“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國躋身世界高科技領導國家,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0世紀5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毛澤東提出“向科學進軍”“技術革命”的口號,指出改變國家貧困落后面貌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歷程

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黨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從此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鄧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作出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論斷,這一論斷凸顯了科學技術在生產力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鄧小平非常注重科學技術對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引領作用,他在1978 年3 月召開的全國工作大會上指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雹汆囆∑?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此后,國家“星火計劃”“火炬計劃”“863計劃”一攬子科技戰略決策措施陸續出臺。此外,鄧小平還十分重視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問題,注重促進高新科技與經濟社會的互融互通。江澤民科技思想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引下,黨和國家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轉到依靠科技實力和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上來,由此形成了科教興國戰略。胡錦濤則進一步厘清了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發展、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技價值觀,體現了胡錦濤科技思想中的生態思維。

總而言之,黨的十八大以前,由于歷史條件不同,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科技思想內容和側重點有所差異,但都是在一以貫之地繼承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核心要義的基礎上,將科技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地位,并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新飛躍。

三、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現實邏輯

如前所述,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雖然所處歷史時期不盡相同,但都能依據對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世界各國科技力量的對比、現階段奮斗目標勘定科學的科技政策,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要貢獻。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國式現代化展開新的篇章,國家科技事業發展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黨中央清醒地意識到“科技強則國強”的深刻含義,提出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戰略支撐,深入推進科技創新以不斷塑造國家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而促使我們作出這一決策的是由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國家科技高質量發展目標的現實決定的。

(一)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必然要求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向世界莊嚴宣告我國已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無疑,這一歷史性的壯舉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勝利和現代化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新時代,奪取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必須立足于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制定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目標并堅定不移地實施,而這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

(1)從經濟層面來看,科技創新與進步可以為國家經濟事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加速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滲透性融合,可以使中國在國際科技激烈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2)從政治層面上講,科技創新可以為人民群眾行使政治權利、表達政治意愿提供更加便利、多元化的選擇途徑,滿足人民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渴求和期盼。(3)就文化建設而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更加多維角度的傳播和普及。當今時代,數字化已成為世界產業革命的先導力量,數字技術日益滲入社會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面對著傳統治理方式與數字化發展的不協調、不適配,如何盡快構建全面平衡的數字治理體系無疑是文化建設領域的核心內容。(4)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治理方面,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性,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安全、有保障的生產生活環境。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堅持惠民、利民、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方向,從交通出行、醫療衛生,到促就業、助增收,科技鑄就了堅實的護民為民鎧甲。(5)從生態文明角度來看,依靠科技創新能夠加快推進綠色發展、保護修復生態系統和實現雙碳目標??傊?,科技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著力發揮科技創新的引擎作用。

(二)正面應對科技創新重要歷史機遇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指出:“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雹僦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29.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席卷而來,面對科技產業變革與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歷史交匯點,抓住機遇順勢而為,鞏固和提升科技創新在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中的戰略支撐地位,是實現我國科技高質量發展和助力經濟社會快速轉型的關鍵舉措。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的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倚重于科技創新帶來的新動能。通過科技創新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物質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經濟發展的驅動力由以往主要依賴資源消耗、加大投資、廉價勞動力的供給轉換到主要依靠科技創新上來,不斷開創國家科技發展新局面,加快我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型,真正實現高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三)破除關鍵技術受制約障礙、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客觀要求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明確指出:“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雹诹暯?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N].人民日報,2023-03-06(1).從根本上說,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已不單是科技發展模式的選擇問題,而是關涉國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關涉新征程新偉業能否接續前行的戰略抉擇。將科技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我國科技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解決“卡脖子”問題則是實現科技強國目標、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核心要義。從外部大環境來看,當前伴隨著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和政客為了打擊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對高科技產業采取了“卡脖子”的壓制政策,范圍囊括了能源、材料和信息科學等多個領域,打壓主要采取加高技術壁壘,禁止高端設備和關鍵技術的輸出,設置貿易限制等方式,給我國科技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而出現“卡脖子”現象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科學研究始終停留在技術實踐階段,沒有實現進一步理論升化;二是由于國外發達國家一些傳統的基礎學科如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都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這造成了我國在科技發展上與國外的巨大差距?;谝陨显?,我國未來的科技發展要更加強調原始性創新和科技上以我為主,建立國家實驗室,優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加大對科學技術的研發資金投入,盤活科技創新企業、平臺、項目、人才等資源,通過破除制度性障礙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建立科學合理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造創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隊伍。同時,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起始端攻克關鍵技術問題,將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大政策支持和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夯實我國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由此,通過強化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創造科研組織模式,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道路將越走越寬,我國多項前沿領域研究在不久的未來也將會取得突破性進展。

四、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實踐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思想,加快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跨越式前進步伐。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引領的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科技觀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的實踐成果。這些實踐成果主要表現在城市治理、農業農村建設、醫療衛生保健、綠色技術發展等多方面,實踐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國家科技創造戰略提供的強驅動力。例如在推動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方面,隨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演進,我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傳承傳統農耕文化“天人合一”哲學指導,遵循農業生產特點,結合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和氣候變化、資源匱乏、環境安全等外部條件對農業發展的要求,立足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立場,形成了“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等先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F代科學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既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產出率,同時構筑了高產出、低耗能、品質優的農業生產系統。近年來我國在海水稻種植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海水稻多產業整合模式已逐漸形成規?;?;憑借土地改良+智慧農業的核心技術與運營優勢,陜西、甘肅、廣西等多地開展項目培育,實現了“億畝荒灘變良田”的夢想。這是高新科技思想助推農業生產的標志性成果。再如,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我國在病理分析和中醫藥學治療方法推行方面令世界刮目相看,國家應對新冠肺炎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專門組織專家開展科研攻關,研發的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中醫藥“三藥三方”取得了良好效果。前兩三年,中國有關組織機構還向意大利、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中成藥、飲片、針炙針等藥品和醫療器械,滿足了當地醫院和華人華僑的防疫需求。

新時代,黨和國家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除了在實踐拓展方面獲得了可喜成績,在科技道路認識、人才培養、科技體制改革等諸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舉措,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深化了科技強國新意蘊。在對中國未來科技進步方向的把握和科技之路的認知、選擇上,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基本路徑,他強調:“這條道路是有優勢的,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過去我們搞‘兩彈一星’等靠的是這一法寶,今后我們推進創新跨越也要靠這一法寶?!雹僦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35.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功業是我們黨奮斗百年的鮮明主題,科技強國建設為華夏民族復興提供了堅實的磅礴的支撐力量,而社會主義制度則為科技強國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仡櫺轮袊闪⑵呤嗄陙淼目萍及l展歷程,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堅定創新自信、把握科技事業方向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順應世界新科技發展大勢,我國的科技事業才能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關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雹倭暯?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N].人民日報,2023-02-23(1).針對人才引進和人才管理問題,他說:“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開發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完善人才引進政策體系,著力培養國內創新人才的同時,更加積極主動地引進國外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雹诹暯?在同外國專家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24(2).“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完善評價這個指揮棒,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統籌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實用技術人才等方面人才隊伍建設?!雹哿暯?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0-02(2).目前,面對世界科技創新發展中的共同難題,應加大國家科技項目對外開放力度,構建國內外科技人才合作平臺,支持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同國際互通對接,這是有效維護人類文明共同利益的必要舉措,也是切實保障我國科技安全的客觀前提。在論及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舉措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突出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促進科技和經濟結合是改革創新的著力點,也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的地方?!雹苤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55.科技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改革則是點燃新引擎的點火器,打通阻滯國家科技能力提升的淤點、難點,掃清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障礙是推進科技事業向縱深發展的必要舉措。另外,加大教育、科技、人才培養的一體推進步伐,加快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一體部署,促進高新科技成果效能轉化才是推動我國科技事業行穩致遠的可靠保障。

五、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價值邏輯

面對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力、引導力不足等問題,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中國化,重塑科學技術向善理念,深刻領悟科技革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用理性的價值邏輯把握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這是全面解讀新時代科技創新戰略定位的關鍵。

(一)提升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科技是國家強盛的基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精神之魂。源于對剩余價值和利益的追逐,資本主義社會的科技開發往往受到資本邏輯的驅使,“資本喚起科學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⑤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7.。在科技應用層面,一些技術形式在發明之初就有極明確的價值傾向,如用于政治目的、軍事行動等,有的自帶破壞與毀滅性質的軍事技術,因此,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科技觀常常以工具理性主義的形式出現,是“少數人的興趣愛好”,而不是“較多人參與的職業選擇”。相較于資本主義的科技觀,馬克思則強調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和物質生產的決定性作用。

當前,科技創新發展已經深入到人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以往都更加需要科技提供解決方案,科技進步和創新也創造了很多新業態、新產業、新產品。服務業方面,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數字化新模式交替涌現;制造業方面,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的全面引入使得工業數字化轉型覆蓋越來越多的企業,形成了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和新動能。因此,我們應該更清晰地認識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大勢中,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是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現國家現代化、加快科技強國建設的關鍵。同時,在推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密切融合的歷史新階段,我們要堅持“四個面向”,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國家大局為根本,促進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拓展科技實力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系優化的積極作用,“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①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11(1).。2022 年10 月,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指出:“黨的二十大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法治保障、國家安全工作?!雹诹暯?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3-01-01(1).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奮斗,我國業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生態,廣泛宣傳科技領域涌現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教導新時代的科技人員繼承老一輩科學家心系祖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加強熱愛本崗工作、崇尚科學的優良品格教育,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教育,為貫徹和落實馬克思主義科技創新思想奠定深厚基礎。

(二)科技創新要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

早在古希臘時期,普羅泰戈拉就喊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豪言壯語,這一口號的提出是哲學研究由自然轉向人與社會的標志。作為一場哲學史上的革命,“以人為尺度”賦予人以觀照和尊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舊哲學不同,馬克思的人學理論不僅關注人,而且強調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主體作用和價值,他將“現實的人”作為歷史主體地位進行考量,確證了“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根本立場。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人的歷史主體性”傳統,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成就,為堅持“人民至上”譜寫了一篇又一篇的嶄新華章。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民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和宗旨是實現無產階級及全人類的徹底解放。中國共產黨因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理論形態與實踐主旨,反映了中國場域對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發展的影響,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國化的新的飛躍,體現了“更好地增進人民福祉”的根本宗旨,表達了“人民至上”的核心內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本質要求,體現了黨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根本政治立場,深刻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民底色?!叭嗣裰辽稀闭纹犯竦谋忠舱切聲r代科技人才奮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價值遵循。近年來,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求,國家大力發展民生科技產品,推出了更多利民、惠民、便民的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同時,國家在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時還十分注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程度地激發人民投身科技創新的熱情。一言以蔽之,“人民至上”立場的堅持對新時代推進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指導意義。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中的人民立場是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結合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現狀、發展實力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科技新思想。眾所周知,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進步意蘊的思想精髓,歷經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淀。傳統民本思想是關心人民疾苦、愛惜民力、休養生息、重視民心民意的政治正當性標準??鬃拥溃骸懊褚跃秊樾?,君以民為體。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雹贄钐煊?禮記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904.孟子云:“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馬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之與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雹诮鹆寄?孟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7.可見,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反映了君輕民重、君舟民水的哲學思想,包含著樸素唯物主義的意蘊。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中“堅持人民至上”的科技觀是對中國民本思想文化的改造、吸收和再創造,有利于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的中國化、大眾化和時代化,為加強科技倫理建設、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推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進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科技創新要積極塑造科技向善的發展理念

“善”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建構。它萌芽于堯舜時代,其始祖為善卷先生,他用善良的美德教化人,使我們的祖先遠離蒙昧,明禮儀、知廉恥,他還常教化炎黃子孫要常懷善,常秉善德。善的倫理內涵,在《老子》書中表明了理想的人格特征,“善”思想主要表現在自我與他人關系的踐行上,即“上善若水”,這里老子用“水”暗喻上者,慈愛萬物、尊重萬物而不與萬物爭,這是一種主動將他人的利益和需要納入優先關懷的范疇,從而形成良好的互相關系。除此之外,《老子》中的善還用于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即“善治”,后人往往將這種“善治”稱為“無為而治”。老子將“善治”學說形容為“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③老子.老子道德經(四部備要):第53冊[M].王弼,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20.。孟子也十分推崇“善”文化,他提出了“四端說”,強調“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④余源培.哲學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312.。

從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運用于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的百余年歷程來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進而改造吸收、創造融合的再塑過程。如前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燦若星河,是中華民族文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大地上扎下了根,綻放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瑰麗花朵,而孕育花朵的養料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豐碩成果。例如,毛澤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文化相結合的第一個成功范例,他不僅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熟稔于心,并在自己的著作中旁征博引,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學、哲學、歷史等方面的造詣令人驚嘆。讀毛澤東著作,讀者會發現他總能在闡述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方面的道理時,自覺地將之與傳統文化中的故事進行比照,如《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的司馬遷、《愚公移山》中的愚公的故事。毛澤東在寫作《矛盾論》時引用《水滸傳》中“三打祝家莊”的事例,以此告訴共產黨員看問題要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從調查研究入手。又如鄧小平關于溫飽社會、小康社會的構想,分別借鑒了孟子及《禮記·禮運》的表述。鄧小平關于“一國兩制”方針的提出,也受到我國歷史上“一國兩制”成功先例的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則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杰出典范,如“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思想,就是對“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繼承和超越;“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可以在“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大同”找到淵源。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關于科技發展觀的主張,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頻共振、同步共進。2021年9月24日,習近平向2021中關村論壇視頻致賀,強調當今世界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并重塑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進人類福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中主張科技向善理念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萍枷蛏评砟钍侵袊呖萍己推桨l展道路的充分體現??萍枷蛏七@一價值邏輯的表達源于對科技變革所造成結果的考察??v觀人類科技史,我們不難發現任何一種科技變革都會造成新經濟的興起,同時傳統市場或衰落或消失,而科技的起落無外乎將引起千萬人生活的起伏。相較于資本主義追求剩余價值的局限性,我國的科技政策制定應充分體現科技向善的發展理念。另外,科技向善價值邏輯的提出與新時代科技創新倫理觀相契合,這一理念的提出明確了科技發展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即科技創新要為全人類造福。

猜你喜歡
恩格斯科學技術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色彩的堆積——邁克爾·托恩格斯作品欣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