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理論視角下格薩爾史詩的傳承與傳播

2023-12-17 00:20鄧備楊露
新聞論壇 2023年5期
關鍵詞:格薩爾史詩

鄧備 楊露

【內容提要】四川涉藏地區是格薩爾流傳最廣、最有群眾基礎的地區之一。通過深度訪談法,以四川涉藏地區說唱藝人為中心考察格薩爾史詩的傳承與傳播現狀發現,四川涉藏地區說唱藝人已經寥寥無幾,生存狀態堪憂,史詩的傳承傳播狀況不容樂觀?;趧撔吕碚撘暯?,格薩爾史詩傳承與傳播的優化途徑是:制度創新,讓說唱藝人生活上無后顧之憂;市場創新,面向青少年、游客等群體,擴大傳承傳播范圍;技術創新,使用新興技術,賦能史詩傳承傳播;產品創新,讓傳統IP煥發活力。

【關鍵詞】格薩爾? 史詩? 說唱藝人? 創新理論

一、引言

說唱藝人是格薩爾史詩(以下簡稱格薩爾)的創造者、傳承者、傳播者。[1]在格薩爾的傳承與傳播過程中,說唱藝人的地位不可替代。格薩爾研究專家降邊嘉措認為他們就是“當代荷馬”,在格薩爾的傳承與傳播中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同時,他還提出,對說唱藝人的研究應該成為格薩爾研究的重要內容。[2]

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一批格薩爾說唱藝人相繼離世,“人亡歌息”令人扼腕不已。四川涉藏地區是全國第二大藏族聚居區,也是格薩爾王的故里,具有廣泛和多元的格薩爾文化資源,是格薩爾流傳最廣、最有群眾基礎的地區之一。有學者在四川涉藏地區的實地調查發現,十多年的時間里,格薩爾的生存和傳承空間沒有明顯改善。[3]筆者查閱了有關部門官方網站,并向涉藏地區相關部門領導及格薩爾研究學者咨詢,了解到四川涉藏地區的格薩爾說唱藝人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德格縣、色達縣和甘孜縣,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5人、州級傳承人3人、縣級傳承人若干。此外,還有說唱藝人雖然沒有傳承人頭銜,但在當地享有盛譽。學術界對說唱藝人生存狀況關注較少,[4]尤其是對格薩爾王故里的說唱藝人關注不多,在四川涉藏地區格薩爾的整體傳承傳播現狀上還缺乏相對深入的研究。四川涉藏地區格薩爾說唱藝人的生存狀況如何?史詩的傳承傳播現狀怎么樣?在傳承傳播中如何創新?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本文作者多次前往四川涉藏地區實地調研,訪談了8位說唱藝人以及2位格薩爾研究學者。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為訪談法,訪談采用半結構化形式,對說唱藝人的訪談內容主要包括:家庭情況、收入來源、學習格薩爾的經歷、傳承情況、演述情況、傳承傳播中存在的困難。實時根據訪談的實際情況調整問題及順序。

在得到采訪對象同意之后,對訪談進行了錄音或者錄像。受訪對象10人,每次訪談持續1到3個小時不等,總計約 18小時。

二、生存困境與傳承傳播困境

訪談與觀察發現,多數格薩爾說唱藝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存困境,而史詩的傳承與傳播也面臨種種問題。

(一)生存困境

在舊社會,格薩爾說唱藝人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少人居無定所,乃至以乞討為生。新中國成立之后,說唱藝人的生存狀況明顯改善,社會地位顯著提升。但是,橫向相比,格薩爾說唱藝人普遍生存艱難。同時,四川涉藏地區目前說唱藝人的數量已經不多,在很多縣已經絕跡。

阿尼是四川省唯一的格薩爾國家級傳承人,2008年起,每個月工資為1500元。作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每年還補助他20000元。妻子昂青2016年成為格薩爾州級傳承人。為補貼家用,妻子需要去挖蟲草、做小工,等等。2017年3月,他們生了一個兒子。為了照顧孩子,妻子不再外出務工。阿尼一個人三四萬左右的年收入成為一家三口主要的生活來源。

省級傳承人白馬益西生于1946年,和妻子居住在德格縣竹慶鄉八色村,子女們在外經商、求學。作為四川省非遺文化繼承人,白馬益西每年有5000元的補貼。在竹慶小學給學生傳授格薩爾文化時,學校給他5000元報酬。由于身體原因,白馬益西已經沒有在學校授課,也沒有了額外收入。

甘孜縣南多鄉二村說唱藝人彭措郎加生于1942年,與養女、女婿同住。他是格薩爾縣級傳承人,生活上依賴養女、女婿供給。甘孜縣南多鄉一村說唱藝人生格勒生于1981年,從小雙目失明。他無法從事勞動,生活上靠妻子外出務工。色達縣的省級傳承人土登的生存狀況也讓人揪心。他是典型的游吟藝人,常年在青海果洛州和甘孜各地演唱格薩爾,觀眾三五塊錢的打賞是他主要的生活來源。

總體上看,絕大多數說唱藝人的經濟不寬裕,生活壓力大,他們的生活低于當地平均水平。

(二)傳承困境

格薩爾說唱藝人有五種類型,分別是:神授藝人、吟誦藝人、聞知藝人、掘藏藝人和圓光藝人。[5]四川涉藏地區現存的說唱藝人以吟誦藝人和聞知藝人為主,他們成為藝人的途徑有三種:師傳、家傳或者自學。

從四川涉藏地區說唱藝人的成長路徑可見,不管是家傳、師傳乃至自學,說唱藝人的言傳身教在格薩爾的傳承上至關重要。格薩爾傳承方面最大的障礙,也是說唱藝人們共同面臨的困境是師傅希望傾囊相授但沒有徒弟愿意盡心學習。

受益于“非遺進校園”的政策,德格中學開設了格薩爾說唱班,從2012年開始,邀請阿尼作為教師,一周數次,傳授格薩爾的唱腔和故事內容。8年來,已經有上千名學生接觸、學習了格薩爾文化,其中,個別學生能夠進行簡單地說唱。由于興趣班里教的不是主要課程,再加上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沖擊,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態度、積極性并不理想,學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阿尼沒有從中找到正式的傳承人。

白馬益西2018年在竹慶小學開設了格薩爾興趣班,面向全校招收了30名左右對格薩爾感興趣的學生。他每周授課三次,每次約一個小時。由于自身身體原因,今年他無法繼續上課,興趣班已經停開。布黑、昂青也曾在德格縣城的小學傳授格薩爾文化,后來都因故停止。

針對格薩爾史詩在德格縣青少年中的傳播效果研究發現,說唱班的學習并未讓學生對格薩爾的態度和行為產生明顯的改變,格薩爾進校園的傳播效果不理想。[6]

家傳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阿尼與前妻所生的大兒子在石渠縣經商,小兒子在德格縣醫院有正式工作。阿尼曾經寄希望于孫女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不過他又很矛盾,擔心孫女的前途,糾結的心情最后因孫女進入政府部門工作才終止。白馬益西的子女中,除了州級傳承人所加之外,還有5個人也會格薩爾說唱,他們不是在外經商就是求學。其他說唱藝人,明確表示自己沒有傳人。

(三)傳播困境

楊恩洪提出,格薩爾的傳播可以分為口頭傳唱階段、口頭傳播與手抄本并行階段、口頭說唱及抄本和刻本并存這三個階段。[7]隨著時代發展,現代傳播手段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格薩爾的傳播也呈現出口頭傳承、文本書寫和數字傳播共存的景象。[8]從調查情況來看,四川涉藏地區說唱藝人的格薩爾傳播活動,以廣義人際傳播為主,大眾傳播為輔,然而,人際傳播生動活潑但受眾不多,大眾傳播覆蓋面廣卻影響力弱。

阿尼的說唱主要是由政府部門安排或者應寺廟、親友邀請。年輕人對于賽馬、耍壩子更為上心,聽他說唱的人寥寥無幾,為數不多的聽眾多是老人、小孩。阿尼應邀在婚禮上說唱的時候,年輕人也多聊天喝酒,對其說唱并不在意。

其他藝人在公開場合的說唱機會很少。白馬益西每年也就兩三次公開說唱,通常是在協慶寺或村子里舉辦賽馬會的時候說唱一小段。最近幾年,白馬益西開始使用微信,常在兩三個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說唱片段。

除了格薩爾州級傳承人的身份之外,布黑還是唐卡畫師。從2017年起,他忙于唐卡創作,沒有時間再出去從事專門的說唱活動。除了在學校授課之外,昂青沒有在公開場合說唱過。生了兒子之后,她沒有時間和精力在小學繼續教格薩爾。在鄉村廣播站還風行的時候,彭措郎加曾應鄉上干部的邀請,通過廣播站說唱一段時間的格薩爾?,F在他和生格勒一樣,說唱的陣地轉移到微信群。

傳播符號中既有語言,也有非語言,比如伴生符號、體態符號和程式化符號。人際傳播中,語言行為只能傳達35%左右的信息,其他信息都是通過非語言行為來傳遞。[9]因此,即便格薩爾故事內容大同小異,但每一個藝人都有其獨特的非語言符號,使得史詩異彩紛呈。當地群眾與格薩爾的接觸,以往主要是現場聽藝人說唱,這種機會而今越來越少。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進入電子傳播時代,以廣播、電視和網絡等為代表的大眾傳播媒介大顯身手,擴展了時空觀念,賦予普通人更大的話語自主權,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對格薩爾來說,大眾傳播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意味著新添了一種傳播手段,讓格薩爾傳播得更廣;另一方面,大眾傳播憑借異常豐富的娛樂化信息吸引走了受眾,給格薩爾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2010年,白馬益西受到康巴衛視邀請,前往成都錄制格薩爾故事。2015年,白馬益西、所加、布黑又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制《賽馬稱王》《大食財宗》等10多部格薩爾故事,白馬益西說唱的內容已經在藏語廣播中播出。與1980年迪瓊·巴吉、阿尼、卓瑪拉措在四川人民廣播電臺錄制的格薩爾故事播出之后引起巨大轟動不同,這兩次錄制播出的節目反響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隨著社會變遷,流行文化因大眾傳播而大行其道,格薩爾在藏族群眾的文化生活中逐漸被邊緣化,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三、創新理論與格薩爾史詩傳承傳播的優化路徑

當代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是“創新理論”的鼻祖。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把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在熊彼特看來,“發展”或者“創新”,其實就是實施“新組合”,即“以新的方式來使用現有的生產資料”。熊彼特“創新理論”最為核心的內容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創新和制度創新。

在四川涉藏地區,如果認識藏文,照著本子的話,大多數人可以說唱幾句,完整講完一個故事的人卻已經沒有幾個。格薩爾研究學者益邛認為,只有能夠完整說上五六部故事的人才稱得上說唱藝人。以此標準來看,四川涉藏地區目前的說唱藝人已經屈指可數,并且多人已年過七旬。對于格薩爾史詩傳承傳播中存在的問題,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可資借鑒。根據“創新理論”,格薩爾史詩傳承傳播的優化路徑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制度創新:讓說唱藝人生活上無后顧之憂

格薩爾史詩的傳承和傳播,核心在于說唱藝人。需要在制度上進行創新,給予說唱藝人適當的物質待遇,確保其生活上無后顧之憂。正如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諾布旺丹所言,應該提高說唱藝人的物質待遇,充分保障他們的生活條件,堅持走原生態環境下的職業化道路。[10]

十年前在西藏那曲地區的調查發現,那里活躍著眾多格薩爾說唱藝人,他們幾乎都是貧困戶,待遇低下,生活困難。[11]在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西藏一批說唱藝人“華麗轉身”,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從半職業藝人轉變為職業藝人。

改善非遺傳承人的生存條件已經成為共識,不少國家和地區紛紛開展了實際行動。日本將懷有絕技的非遺傳承人認定為“人間國寶”,提供專門資金助其開展傳承活動。韓國、泰國、法國等也有類似制度。[12]我國各地多措并舉,改善傳承人的生活條件。如江蘇省為高齡傳承人、無穩定生活來源的傳承人發放生活補貼。北京市采用補助、獎勵、貼息三種方式支持非遺的保護與傳承。[13]

對于曾經格薩爾流傳最廣、最有群眾基礎的四川涉藏地區來說,形勢變得異常嚴峻:一是說唱藝人數量遠遠少于青海果洛、西藏那曲等涉藏地區;二是說唱藝人的搶救與保護工作也明顯落后于其他地區。因此,大力改善藝人生存條件,讓他們能夠無后顧之憂地傳承傳播史詩已成當務之急。

具體而言,可以參考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把高水平的說唱藝人轉變為職業藝人。由于四川涉藏地區的說唱藝人多是吟誦藝人,職業化并不會導致出現諾布旺丹所說的“遮蔽詩性思維與智慧”“稀釋格薩爾口頭傳統純潔性”的弊端。對于一些暫時無法轉變為職業藝人的說唱藝人,可以采用精準扶貧、提供低保、辦理養老保險等多種形式,為其能夠繼續從事說唱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二)市場創新:面向學生、游客等群體擴大傳承傳播范圍

一技在身,乏人問津,很多藝人為此心情郁悶。史詩的活態存在,需要說唱藝人與聽眾的互動。[14]培養一批了解格薩爾、熱愛格薩爾的受眾群體以及傳承者是格薩爾繼續“活下去”的關鍵。

在四川涉藏地區,開設了格薩爾興趣班的學校寥寥無幾。作為格薩爾故里,首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格薩爾獨特價值和重要意義的認識,將其作為學生接受優秀傳統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讓格薩爾進入更多的校園。其次,合理安排教學時段、時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變“要我學”到“我要學”。最后,要幫助說唱藝人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授課技能,使格薩爾從“入眼入耳”到“入腦入心”。

同時,文旅融合賦能史詩傳承傳播。以涉藏地區優美的風光吸引游客,以藝人生動的說唱感染游客,積極探索格薩爾說唱與旅游相結合的道路。如可在剛剛建成的格薩爾王城以及其他風光秀美游客云集的場所,安排格薩爾藝人按時說唱,此舉既能傳播格薩爾文化,又能增加藝人收入,同時,也能讓那些熱愛格薩爾但又擔心前途的學生看到希望。

此外,當地政府部門可以采用向說唱藝人“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在文化下鄉、文化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中,搭建展示、傳播格薩爾的平臺,增加說唱藝人現場表演機會,培育受眾群體。

(三)技術創新:新興技術賦能史詩傳承傳播

為了不出現“人走技失”,阿尼自費11萬多元,邀請德格技術最好的師傅,用了7年時間,將《天界篇》《誕生篇》《賽馬登位》《挺進瑪域》《大食財寶》這5部故事進行雕版印刷,總共刻印了100套,其中墨印本80套、朱砂印本20套。這些木刻本以及印版放入德格印經院保存。阿尼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希望能夠將這5部故事傳之后世。遺憾的是,他沒有想到運用新興的技術手段。

使用新興技術已成為文化遺產傳承傳播的重要手段和趨勢。在格薩爾史詩的傳承與傳播中,新興技術大有用武之地。

在傳承方面,有必要充分利用數字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手段,采用高清攝像設備記錄藝人的個人情況、家庭信息、從藝經歷、師承關系等,全面、真實、系統地記錄說唱藝人掌握的知識與技藝,同時,對藝人的說唱進行高質量的影音記錄,為后人傳承、研究、宣傳、利用格薩爾留下寶貴資料,為搶救瀕危的史詩資源開辟一條新途徑。

據統計,現在有88%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已經開始在抖音中傳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單波認為,短視頻讓傳統文化以新形式植根于人類交往的精神世界。相關部門有必要為說唱藝人尤其是年輕藝人提供新興技術培訓,教會他們熟練制作短視頻,并在新平臺上發布,擴大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新興技術可以突破時間和地域的局限,賦能史詩的傳承和傳播。

(四)產品創新:讓傳統IP煥發活力

2022年5月31日下午,由史詩《格薩爾》改編的動畫電影《格薩爾王之磨煉》在成都舉行觀影會?!陡袼_爾王之磨煉》講述了少年時期的雄獅國王格薩爾以大無畏的精神團結各部族共同抵抗魔族入侵,建立新家園的傳奇故事。

金石和彭敏在《深度的擠壓與廣度的繁榮——論<格薩爾>的傳播形態》中提出,《格薩爾》的傳播形態有文本、影視、曲藝、傳統說唱和衍生類等幾種。對于說唱藝人而言,他們主要從事傳統說唱。在產品創新方面,尤其需要其他主體的介入。

格薩爾是至今還在民間流傳的活態史詩,也是尚未充分開發的一大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在格薩爾的產品創新方面,可以著重考慮影視、曲藝和其他衍生文創產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四川涉藏地區說唱藝人的生存狀態堪憂,史詩的傳承傳播狀況不容樂觀,需要優化格薩爾史詩的傳承與傳播途徑。通過制度創新,為說唱藝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實施市場創新,面向青少年、游客等群體,擴大史詩傳承傳播范圍;使用新興技術,賦能史詩傳承傳播;不斷實施產品創新,讓傳統IP煥發活力。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學2021年校級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OBE模式下網絡新媒體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21YB2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楊恩洪.史詩《格薩爾》說唱藝人的搶救與保護[J].西北民族研究,2005(02):185-192.

[2]降邊嘉措.當代荷馬——《格薩爾》說唱家[J].中國藏學, 1994 (01): 116-129.

[3]郭建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背景下的四川格薩爾說唱藝人阿尼近況調查[J].民族學刊, 2016,7(02):66-73+119-122.

[4]辛雷乾,徐東明,李宜.青海玉樹《格薩爾》說唱藝人生存狀況調查[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6):74-80+155.

[5]楊恩洪.《格薩爾》藝人論析[J].民族文學研究,1988(04):76-81.

[6]擁忠下姆.《格薩爾》史詩在涉藏地區青少年中的傳播效果研究——以德格縣為例[D].成都:西南民族大學,2019.

[7]楊恩洪. 略論《格薩爾王傳》的流布[J].民族文學研究,1989(05):37-41.

[8]王治國.《格薩爾》史詩傳承的媒介變遷與數字傳播[J].西藏研究, 2015(02): 104-109.

[9]陳力丹,陳俊妮.傳播學綱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5.

[10]諾布旺丹.《格薩爾》向何處去?——后現代語境下的《格薩爾》史詩演述歌手[J].西藏研究, 2016(03):32-43.

[11]努木.如何加強《格薩爾》說唱藝人工作——以藏北那曲《格薩爾》說唱藝人為例[J]. 西藏藝術研究,2009(04):57-62.

[12]呂靜,薄小鈞.“非遺”傳承人保護政策的再思考[J].東南文化,2018(06):6-11+ 127-128.

[13] 李榮啟.對非遺傳承人保護及傳承機制建設的思考[J].中國文化研究,2016(02): 20-27.

[14] 楊恩洪.格薩爾口頭傳承與民族文化保護[J].青海社會科學,2012(01):1-10.

作者簡介:鄧備,西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楊露,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編輯:王洪越

猜你喜歡
格薩爾史詩
一個屎殼郎的史詩
關于建立“格薩爾文獻數據中心”的初步構想
2013史詩之戰
《格薩爾》的音樂體系
40年西藏《格薩爾》工作回顧
史詩表演
史詩
英雄史詩
《格薩爾》向何處去?——后現代語境下的《格薩爾》史詩演述歌手
探析《格薩爾》中與“嶺”相關的名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