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問題導向教學法的康復心理學教學探究

2023-12-18 14:55俞玲冉榮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PBL教學法教學效果

俞玲 冉榮

【摘要】本文闡述以PBL教學法為基礎的康復心理學教學實驗,并從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解決問題能力、臨床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興趣、教學滿意度等方面進行對照分析,得出結論:以PBL教學法為基礎的康復心理學教學可提高教學效果,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各項能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PBL教學法 康復心理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7-0140-04

康復心理學是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一門重要課程,是康復心理學專業的必修課程??祻托睦韺W是研究殘疾人或病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祻托睦砉ぷ魇前凑招睦硪幝蓭椭鷼埣踩嘶虿』颊咴诳祻瓦^程中克服消極心理因素,發揮心理活動中的積極因素,喚起他們的積極情緒,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發揮機體的代償能力,使其喪失的功能獲得恢復或改善、心理創傷獲得愈合、社會再適應力獲得恢復,且能享受公民應該享受的權利?,F階段在醫療模式向“生理—心理—社會”模式轉變的大環境下,臨床對康復心理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并利用康復心理手段輔助殘疾人、病患者克服或消除消極心理因素,發揮心理活動中的積極因素,使之享受正常的生活。大量的研究發現,心理健康在患者整體康復中的作用很大,因此康復心理學成為康復心理學專業的必修課程。但康復心理學課程教材內容覆蓋范圍廣,且重點、難點較為分散。教師在教學中很難深入開展,大多只能進行概要性的介紹,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其實,康復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技巧性較強的技術課程,可是傳統的教學囿于理論,沒有很好地將教學內容中的實踐性挖掘出來。教師更多的是對枯燥、抽象的內容進行講解,沒有跟臨床實踐進行更多的對接,其結果是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實踐技能較低。為了解決康復心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小組嘗試了以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也稱作問題式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改革,即以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為基礎的教學改革,將問題導入創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習的趣味性、生動性,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實證以PBL教學法為基礎的康復心理學教學改革成效,筆者做了專題對比實驗研究,現將實驗研究過程及結果分述如下。

一、實驗研究對象及其要求

本實驗研究對象為廣西體育高等??茖W??祻托睦韺W專業學生,其中以2020級84名學生為對照組,以2021級80名學生為研究組。為了避免兩組學生的差異過大影響實驗研究結果,筆者首先對比兩組學生的基礎性資料,從中篩選基本情況相近的學生,以體現較強的均衡性,即P>0.05,以確保研究的有效性。對照組中男學生21名,占比25.00%,女學生63名,占比75.00%,學生各學期考試科目平均成績(78.63±8.11)分;研究組中男學生17名,占比21.25%,女學生63名,占比78.75%,學生各學期考試科目平均成績(79.01±7.95)分。

納入本實驗研究的學生,要求明確本研究目的、意義和過程,并能夠依從研究的要求;具備一定的理解、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正常。資料不完整,中途生病、休學等不能完成學習計劃的學生都不納入本實驗研究。

二、實驗研究教學過程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依據現有的《康復心理學》教材進行教學,參照大綱要求為學生講解康復心理學相關教學內容,重點講授理論知識。通過視頻、示范、模型等方式為學生介紹康復心理學中的技術操作,指導學生學習并糾正其中存在的錯誤行為,教學中不定期考查學生學習情況,根據成績調整教學方案。研究組以PBL教學法為基礎進行教學改革,將改革后的教學模式應用于本組學生教學中。具體的實驗研究教學過程如下。

(一)教材準備

首先,選擇教材。根據康復心理學實際內容、教學需求、學生學習能力和情況選擇教材。開始授課前,研究小組組織教師開研討會,根據現階段康復心理學國內教學情況和最新技術修訂教學大綱,并要求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和學習需求相符合。其次,豐富教學內容。針對現有教材中還存在內容不夠豐富的問題,增加慢性病、殘疾病的心理康復教學內容。增加的教學內容以現階段臨床最新要求為依據,目的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康復心理學教學中。比如,引入一些社會關注的臨床問題,通過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趣味性。最后,完善教案。研究小組完善康復心理學教學教案,根據每章節內容進行劃分,制作課件。課件要求包括典型病例、案例和實際臨床操作,以便在理論教學課堂中插入實踐操作教學內容。

(二)教學實施過程

為了避免傳統教學的枯燥性,以PBL教學法為基礎融入多種教學模式。首先,以問題導入課堂。在課堂上教師將PBL教學法作為基本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根據每章節需要學生了解的內容設置3—4個問題,并提前一周向學生提出問題,問題的答案一般是開放性的。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查閱圖書、文獻,以分組的方式學習。每個小組都要集思廣益,小組成員各自分享自身查找的內容,經過討論、分析,得出一套答案后在課堂上匯報。教師傾聽學生的匯報,并引導其他小組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對積極的、有創造性的答案予以肯定,對錯誤認知加以糾正。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能力,加強團隊合作。其次,將案例教學法融入教學中。學生匯報結束,教師講解完重點、難點問題后,結合本章內容提供真實臨床病例,鼓勵學生積極討論,讓學生根據病例情況找出診斷、治療等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發揮組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再次,使用角色扮演法強化實踐技能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以兩兩一組的方式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一位學生扮演醫生,另一位學生扮演患者,將“求醫行為和護患關系”重要概念引入其中。學生模擬護患交流過程和臨床實際溝通過程,表現和體驗醫生、患者的心情變化。角色扮演結束后學生分享自身體會、總結可以改進之處。最后,強化技能訓練??祻托睦韺W是一門偏重實踐的學科,通過各項實際措施的落實能夠提升學生操作技能,更好地為日后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一是要求學生掌握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障礙情況評估方法,能夠掌握各種量表、試驗的使用方法,常見的內容包括智力測驗、情緒自評量表、人格問卷等。學生通過自我測評、相互測評等方式對技能訓練過程進行評價,以加深記憶、提高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二是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量表評估結果開心理康復處方,針對殘疾患者、慢性病患者可能存在的典型心理問題和影響因素制訂心理康復方案。要求學生掌握認知行為療法、危機干預法、運動療法、放松訓練法等基本操作要點。教師示范后學生模擬操作。

(三)教學評估和質量改進

教學管理小組不定期抽查教學進度、教學方案落實情況,定期旁聽課程并評價教學質量,評估教學方案與學生學習需求契合度,糾正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日后的教學中改進。

三、實驗研究教學效果檢測

經過實驗教學之后,研究小組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檢測,檢測的內容和方式如下。

(一)期終考核

期終考核分為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兩種。理論考試內容包括康復心理學基礎治療知識、要點、注意事項等,滿分為6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越好。操作考試的方式是利用模擬、角色扮演方式考查學生操作技能水平,滿分4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越好。兩項相加為考核成績總分,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學習成績越好。

(二)過程考核(技能評價)

教師分別在教學前、教學后對兩組學生各項技能進行評價,考核的內容包括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臨床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學習興趣六個方面,每項滿分均為2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的技能越強。

(三)教學滿意度

教學結束后,研究小組以無記名問卷方式向學生發放自制的教學滿意度評價問卷。學生從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滿意度越高。

四、實驗研究教學結果

本研究使用SPSS20.0軟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組間計量平均數資料分析使用x(±s)描述t檢驗,計數指標則使用n(%)描述x2檢驗,最終數據結果對比后達到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下。

(一)兩組學生期終考核成績對比

對照組和研究組的考核成績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研究組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分、操作技能得分、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兩組學生的各項技能得分對比

對照組和研究組的各項技能成績如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知,教學前兩組學生各項技能得分差距不明顯,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教學后,研究組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臨床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學習興趣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和研究組對教學的滿意度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研究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分較高,其教學效率、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四方面滿意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五、實驗研究教學結論

由本研究得到的各項結果可知,研究組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分、操作技能得分、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臨床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學習興趣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四個方面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因此得出結論:以PBL教學法為基礎的康復心理學教學改革是成功的?;赑BL教學法改進后的教學內容學生更易于理解,且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極大地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通過豐富的互動內容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并啟迪學生思考、加深學習記憶,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各項技能;教學改革后的教學內容和考試難度合理,大部分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課堂內容,熟練掌握操作基本技能,做到學以致用;學生認為教學內容和自身學習興趣相符,教師治學態度嚴謹且風趣幽默,能夠提升學習興趣。

六、實驗研究教學討論

在現代醫學模式下,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轉變和整體健康水平的影響,認為醫學服務既要關注患者身體康復,又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康復。傳統慢性病、殘疾患者的組織功能障礙緩解被認為是康復醫學的最終目的,但在現代康復模式發展下其目的不止于此,而應包括身心綜合發展,康復心理學也因此應運而生??祻托睦韺W屬于康復領域的一門交叉學科,其重點關注患者的情緒、心理問題,著重研究康復病人心理問題和治療措施,現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慢性病、殘疾人、老年患者心理問題發生風險相較于普通人群更高,急需臨床為此類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心理康復服務,這給康復心理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復心理學教學課程內容廣泛,涉及普通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康復學、咨詢心理學等理論,其中專業名詞、概念較多,具有掌握難度高、專業跨度大等特點,對操作技能要求較高。傳統教學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掌握常存在不同步、不相符的情況。因此,康復心理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多方面均需要不斷探索、創新。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將課堂的主體位置讓給學生,教師處于次要位置,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谠撃J?,本校對康復心理學教學進行改革,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需求重新編訂大綱,進一步對教學內容、形式進行調整、完善,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比如,引入臨床最新病例以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可行性和新穎性,分階段實施教學,并借助課件等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以PBL教學法為基礎的康復心理學教學改革一改以往“填鴨式”教學模式,引入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法,通過角色扮演和典型病例的介紹讓教學更貼近臨床,使學生能夠了解并感受到臨床實際工作的大致情況,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大其參與度、提升其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康復心理學的學科特殊性,強化技能訓練,兼顧理論與操作,設置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提高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均衡、全面的發展。

綜上所述,康復心理學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基于PBL教學法進行教學改革符合學生、臨床實際需求,能夠提高學習能力和各項技能,有利于提升教學滿意度、教學質量,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修明,項潔,桑苗苗,等.循證醫學PICOS模式結合PBL教學法在康復醫學教育中的實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25).

[2]王婷,周君,孫光華.探究以PBL為導向的虛擬現實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養生保健指南,2021(50).

[3]程雪,郭宇,吳楠,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臨床康復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

[4]陸雪痕.TBL聯合PBL對傳統康復治療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

[5]任彩玲,徐敏.PBL聯合CBL在康復治療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21(5).

[6]胡玉婷,桑苗苗.基于PBL和CBS設計的多模式教學在神經康復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健康必讀,2021(26).

[7]李雁冰.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專業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21(44).

[8]陳千紅,蔡明.課程思政背景下改良式PBL教學法應用研究:以康復治療學專業課程為考察對象[J].教育教學論壇,2020(23).

[9]李鵬程,姚娜,陳小霞,等.基于微信信息平臺的PBL教學法在肌肉骨骼康復學臨床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22).

猜你喜歡
PBL教學法教學效果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財經類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藥理學教學中PBL教學法的實踐效果研究
用信息技術增強初中籃球教學效果
關于提高開放電大“統計學原理”教學效果的探討
PBL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
PBL教學法在會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中藥制劑分析教學改革的探索及應用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