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融入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

2023-12-20 01:04彭曲云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1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實踐教學課程思政

摘? 要:思政教育與常規專業課程教學實現融合是國家對課程思政教育實踐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類課程具有緊密關系,通過藝術設計實踐能夠體現工匠精神,立足工匠精神才能設計出有靈魂的藝術作品。進行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學的融合研究,意在明確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基于課程思政宏觀背景實現藝術設計教學與工匠精神教育有機融合。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改革實現融合需要教師對工匠精神內涵做到充分理解,轉變教學引導觀念、創新教學組織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高實踐教學力度、加強專題性思政教育,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為提升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效果提供支持。

關鍵詞:工匠精神;藝術設計課程;課程思政;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3-0117-04

作者簡介:彭曲云(1980—),女,土家族,碩士,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職業教育。

對于設計類課程來說,只有回歸到工匠精神這一初心,才能在追求藝術設計創新的同時,達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目標。在課程思政背景下,依托工匠精神培養提升學生對藝術設計課程價值認知的深刻性。教師應當結合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能力,提升教學要求,以找到適當的切入點,積極實現工匠精神的培養教育,促使學生以端正的態度、積極的狀態投入藝術設計課程學習,在實踐中更進一步地體會工匠精神的內涵和價值。

一、工匠精神培養的基本內涵與實踐意義

(一)基本內涵

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才能幫助教師對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初步感知和了解。工匠精神作為學生思想和精神維度應當具備的重要品質,也需要學生在融合教學前對其內涵進行充分了解[1]。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具有非常嫻熟且高超手工技藝的群體所具備的能夠認真踏實完成傳承任務,并且對專業技術刻苦鉆研的精神。隨著歷史發展,工匠精神成為我國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诹⒌聵淙说暮暧^背景,工匠精神與學生專業課程教學過程的融合,成為現階段教育創新改革的主要目標和方向?;氐剿接懙乃囆g設計課程實際觀察可知,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本身也具備緊密的內在聯系,適宜于在課程思政背景下與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實現有機融合[2]。

(二)實踐意義

工匠精神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重要的文化精神,引領價值對實現工匠精神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具有重要實踐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實現融合,能夠促使學生對具有深厚傳統文化內涵的工匠精神進行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和感受,促使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產生深刻的認知。從學生實際出發來講,思想認知和學習態度會直接影響其課程學習效果。因此,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教育精神的相關內容有重要意義,能夠促使學生以更加正確和科學的態度認知和理解所學專業,激發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二是在工匠精神培養的同時,學生藝術設計課程教學的實踐質量也能得到提升。設計類課程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和靈活的創新思維,更需要學生在實踐維度本著不斷鉆研、不斷研究的精神,為實現設計與實踐之間的有機結合和緊密銜接提供支持[3]。若能夠在藝術設計專項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引導與培養,對于提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優化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工匠精神與課程思政之間的密切關系

(一)價值導向具備一致性

課程思政強調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思想認知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實現融合。而工匠精神也強調從思想認知層次的高度和深度兩方面進行培養教育。提升學生教育培養的綜合性和深刻性,兩方面教育工作實現融合能夠找到統一的價值取向,為培養出符合現階段企業需求和國家發展需求的綜合性專業人才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價值導向一致性還表現在工匠精神的培養對學生的基礎思想認知以及鉆研精神的影響等方面。這與學生思想認知教育和思想覺悟教育所追求的效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也強調從價值認知角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培養。

(二)實踐渠道具備一致性

回到院校教育工作開展的角度上來講,無論是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還是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和開展都需要依托專門的課程教學和主題性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目的。兩方面目標的達成所借助的平臺和渠道具有一致性,這也為融合教學背景下的教育教學創新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只要教師在教育引導中找準思政元素融合應用的切入點,運用科學的教學引導方式方法就能夠達到預期的融合教學效果[4]。

(三)培養目標具有一致性

培養目標是指現階段接受高校教育的學生作為未來為國家建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的人才群體,無論運用何種教學方法、融入何種元素,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培養出符合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和企業建設需求的專業人才??梢?,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先進技術元素的融合在根本目標方面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在實踐中,多方面資源素材需嚴格有效篩選,基于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流程組織,最終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教學融合實踐的路徑

(一)充分理解工匠精神,轉變教育理念

從客觀上來講,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教育引導實現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從實際出發來講,工匠精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專業課教師還是思政課教師,都應當從實際出發,對工匠精神的內涵做到充分且全面的理解。了解對于藝術設計課程以及學生宏觀成長發展來說,工匠精神所具備的重要價值。首先從自身出發轉變思想觀念,從宏觀上系統分析藝術設計課程中的思政教育的切入點和相關元素,為實現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的融合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5]。其次,從現階段的宏觀需求來講,立德樹人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養以及學生藝術設計能力素質的提升也具有重要聯系。學生只有立足于工匠精神不斷地自主鉆研、自主學習和分析,才能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和不斷探索的學習精神,在設計領域獲得更好的實踐效果。從這方面來講,工匠精神也是推動學生在藝術設計領域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動力[6]。最后,轉變思想觀念也是教學實踐創新的重要動因,只有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認同工匠精神,積極實現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有機融合,才能夠為后續實踐教學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教師自身也應當基于融合教學實踐,實現個人針對性素質水平的提升。例如,先進教學輔助工具的應用原理與操作方法掌握以及基于工匠精神融入的多方面資源素材的引入分析等,都需要教師在教學引導前期做好充分準備,并且形成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教育實踐思路。

(二)創新教學組織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創新應當持續不斷進行。教學創新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也應當充分重視通過調節教學組織方式解決學生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從實際出發來講,創新教學組織方式是實現課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方式和途徑。只有基于融合教學目標和要求實現教學方式創新,才能夠促進學生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獲得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創新教學方法的背景下,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實踐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維度融入工匠精神的課程思政教學引導,可用的創新教學方法包括翻轉課堂與微課視頻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及以學生為主導的合作探索教學方法。教師可在教育教學組織的過程中結合藝術設計課程理論背景復雜、內容豐富的特征,在前期利用微課視頻結合不同的藝術設計課程主題,收集具有歷史背景價值的相關素材,讓學生對藝術品的誕生、藝術品的文化傳承價值產生更加系統而全面的認知,這本身也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方法和有效途徑。教師還應當在核心教學階段,基于設計效果的優化和設計思路的創新實踐鼓勵學生借助先進的平臺資源、技術方法以及個人的理論知識積累,充分發揮想象力,發揚鉆研精神,完成好藝術設計實踐作業。在教育引導中引入多元化的素材資源,并且轉變教學方法后,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創新教學模式背景下對藝術設計課程的實踐價值以及重要意義產生更加豐富多元的認知,使學生同步獲取思想和精神上的引導與啟發,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自主探索的學習積極性,為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幫助。除此之外,歷史背景介紹以及創新教學模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藝術設計學習價值的認同感,使學生從自身出發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專業學習過程中,達到端正學生態度,提升學生積極性的思政教育效果。從學生實踐學習效果方面來講,也只有發揚工匠精神不斷鉆研,才能克服實踐學習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最終完成好實踐學習任務,從根本上提升個人的專業學習能力[7]。

(三)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提高實踐教學力度

實踐教學是基于理論學習的基礎條件,是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深入性和陳列性的教學環節。這不僅需要多方面的資源條件支持,也需要結合學生的主觀意愿和基礎學習能力組織落實具體的教育引導過程。只有教師從實際出發感受和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并且有效挖掘課程思政的元素,才能夠為實踐教育效果的取得提供保障。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主要強調基于藝術設計對于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和培養要求,教師應當在專業課程教學的核心環節和重點環節針對性挖掘思政教育元素,為學生實踐能力提升指明方向。挖掘課程思政元素,也能夠幫助教師在兩者融合教學時找準切入點,從更加具有實踐價值的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和認知。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緊密聯系,而工匠精神培養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教師可通過藝術設計課程理論體系的分析以及藝術作品成品內涵和精神分析,為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奠定基礎。具體的實踐教育內容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教師應當通過布置主題性實踐作業,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協作的積極作用。通過共同商討分析、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對藝術品設計的靈感進行尋找和確認。在此基礎上,完成好藝術設計實踐作業,既體現出現階段社會環境背景下藝術品的科技感,又實現與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這種綜合性實踐作業和作業組織完成形式與要求必然能夠促使學生在完成實踐作業時體會到不斷鉆研、不斷思考、不斷克服固有思想壁壘的重要意義。學生在團隊綜合實踐環境下,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價值。具體的藝術設計作品可包括具有藝術觀賞價值的雕刻作品或具有實踐應用價值的服裝設計作品。二是在數字化背景下,一些具備科技感的技術應運而生,依托VR技術實現的虛擬現實場景營造和展示臺也可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實踐作業的形式。學生在完成上述實踐作業的同時,必然能夠得到巨大的震撼,為個人進一步學習藝術設計知識、參與藝術設計實踐指明方向。只有從設計工作的本質要求和專業人才素質角度找準切入點,運用創新性和實踐性更強的教育引導方法,才能夠促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中體會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實現既定教育培養目標。

(四)加強專題性思政教育,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專題性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更能結合學生思想認知和實踐能力方面的具體問題進行教學層次、教學深刻性的提升。專題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可吸收更加豐富多元的資源素材,為實踐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作為教師,應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素材的充分性和完整性,積極開展專題性實踐教育,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升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只有達到這種效果,才能從實際出發,為取得更好的融合教學效果提供支持。教師也可在專題性的思政教育中明確專業學習與思政教育之間的密切關系,找到融合教學實踐的重要技術點,為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具有綜合性、更加良好的課程學習效果提供支持。專題性思政教育主要是指教師可結合現階段學生在藝術設計課程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端正學生思想認知為目標,借助工匠精神培養這一切入點實現專項性的思政教育,使學生以更加堅定的信念,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投入課程學習過程中。關于專題性實踐教育,在組織落實時,需要把握的要點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在藝術設計實踐課中,采取案例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例如將一件精美的具有傳承價值的雕刻作品作為學生理解和感受藝術設計價值的素材進行應用[8]。從歷史背景介紹,到制作工藝分析等多方面滲透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導,促使學生對藝術品背后的藝術價值和精神價值進行更加充分全面地體會。這也有利于促使學生產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對思政教育以及專業學習更加積極主動。二是在專題思政教育中結合專業課程學習要求實現思政教育元素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通過專題性的工匠精神理論教育與一系列的實踐教育開展主題性實踐活動與理論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對工匠精神的內涵以及時代價值形成更加充分、更加全面、更具有現實性的認知,達到融合教學的良好效果。

四、結語

綜合分析可知,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實現融合具有內在的重要動因和可行性。教師需要在教育引導過程中重視工匠精神與專業課程教學的融合,并且堅持尋找科學的方法、多方面的資源條件為教學融合提供支持,從而促進工匠精神與藝術設計教學在融合時取得良好效果。教師也可基于工匠精神培養,立足藝術設計課程尋找更加豐富多元的素材,為教學改革提供支持,為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鵬. 《匠意營造:中國傳統建筑》:“工匠精神”視域下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與探索[J]. 建筑學報,2022(03):126.

[2] 萬婕,羅舜菁. 以工匠精神為內涵的《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21,47(17):315- 318.

[3] 劉燕.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11):109-112.

[4] 馬登學,夏其英,徐守芳,等. 新工科背景下“工匠精神”融入高分子專業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 高分子通報,2022(09):147- 152.

[5] 程翠林,王榮春,張英春,等. 高?;I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探索——以“高等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為例[J]. 食品工業,2022,43(10):148-151.

[6] 鹿麗.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高職思政教育創新實踐進程——評《新時代工匠精神與高職思政課融合研究》[J]. 領導科學,2022(12):148.

[7] 劉冰,劉澤晨. 中國制造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工匠精神”價值觀引領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藝術教育,2022(08):257- 260.

[8] 劉小艷. 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中傳承“工匠精神”的探討及實踐[J]. 化纖與紡織技術,2022,51(06):207-209.

(責任編輯:邵秋露)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實踐教學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數據庫高級應用》教學創新方法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