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原則的生成邏輯、豐富內涵與價值意蘊

2023-12-22 15:16陳曉蕾張慧春
學理論·下 2023年6期
關鍵詞:生成邏輯價值意蘊

陳曉蕾 張慧春

摘 要:中國式現代化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使命和任務,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遵守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重要原則。這五個重大原則的提出有著深厚的理論和現實基礎,它是歷史經驗的啟示,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發展的深刻憂思,也是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洞察。五個重大原則是邏輯統一的整體,堅持五個重大原則才能夠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九個本質要求的再體現,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遵循。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原則;生成邏輯;豐富內涵;價值意蘊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3)06-0016-05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并對其進行系統全面的論述,更明確提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重要原則。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重大原則科學回答了如何運用正確的理論去指導社會實踐的重大課題,是對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部署。

一、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原則的生成邏輯

西方部分國家已經完成了現代化,但在這一進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經濟危機的爆發,自然環境的破壞等等。中國式現代化絕對不能走西方國家現代化的老路,因此,提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這五個重大原則的提出,有著深厚的理論和現實基礎。

(一)歷史沿革——黨和人民長期奮斗歷史經驗的總結

回顧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偉大的斗爭,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五個重大原則就是歷史留下的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使中華民族站起來了,解放了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人民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條件,為孕育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提供了前提條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繼續發揚斗爭精神,迎接并戰勝了軍事、經濟等一系列嚴峻挑戰,建立和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建設了一個新世界,對中國式的現代化進行了初步探索;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領導中國人民用改革開放這一法寶,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人民擺脫了貧困,探索出了一條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發展,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以更加昂揚的斗爭精神,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活力。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我們黨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盵1]以史為鏡,映照現實,謀劃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百年講話等多個重要場合都強調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這些經驗的寶貴價值。在此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又加入了“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五個原則。五個重大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今天矚目成就的歷史經驗總結,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路上的實踐要求。

(二)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與豐富的理論,有科學的理論指導,才能保證行動的方向正確。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其中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起始于《共產黨宣言》的問世,而后在一系列著作中都體現了要由共產黨領導,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這一思想;列寧繼承并發展了這一思想,并在多個場合都指出了領導權對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意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對于黨的領導的重要意義集中體現在五個“最”,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最大的國情,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立場就是以人民為中心。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并設想未來社會將是“一個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以“現實的人”為出發點,以實踐觀為前提,以人民主體思想為核心,以人民解放為價值歸宿,充分證明了人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2]。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都深刻闡明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的豐富內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漸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其理論基礎可追溯到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兩個必然”的趨勢,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列寧在俄國進行了十月革命,并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這一理論變成了客觀現實,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在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逐漸形成,而這種探索在我國也從未停止。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原則是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走中國自己的道路,我們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3]。如此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4]。

實行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個偉大創舉,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學說是改革開放的理論基礎。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是同步伴隨的關系,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在具體的實踐中的切入點,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的認識逐步具象化。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深刻影響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從最開始實行的改革開放,到目前正在進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深刻體現了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正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人一向具有頑強的斗爭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就具有鮮明的革命性,這種革命性賦予偉大斗爭精神最耀眼的理論品質?!岸窢帯币辉~多次在《共產黨宣言》中出現,開篇就指出:“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盵5]列寧帶領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和斗爭提供了鮮活的范本;毛澤東同志曾強調:“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6]。新時代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斗爭精神加以升華,并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將其作為建黨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斗爭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品格,把“斗爭的烙印”深深刻在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上[7]。

(三)時代背景——新時代中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

重大原則產生的時代背景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大局”。這兩個大局分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他指出:“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疫情,進入動蕩變革期?!薄耙y籌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边@是我們觀察和分析國內外形勢,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戰略判斷。

在國際形勢方面:一是逆全球化趨勢明顯,世界經濟衰退性風險進一步上升。由于疫情和地區沖突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國際貿易和投資遭遇困難,世界經濟復蘇動力微弱。美國和歐洲對俄的制裁,導致全球糧食和能源危機加劇。二是嚴峻的國際安全形勢。俄烏戰爭許久未平,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危險;中東地區的沖突和戰亂使緊張局勢再度升級;為了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美西方大國軍費預算持續增長。三是國際政治斗爭引發新冷戰危險加重。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圍繞單邊與多邊、霸權與民主、封閉與開放、對抗與合作以及戰爭與和平的斗爭和較量更加激烈[8]。

在國內形勢方面:一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正確把握主要矛盾,解決所處歷史階段的社會主要問題,對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二是我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轉變的關鍵期。雖然近年即使有疫情的影響,我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一直相對更好,但是也面臨持續發展的一些瓶頸和問題,主要表現為某些領域創新能力需要提升,經濟結構有待調整等。三是中國社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歷了三件大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持續加大,我國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9]。

目前,歷史之變、時代之變、世界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將其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各方面。

二、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原則的豐富內涵

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重大原則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這五個重大原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政治保證,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價值旨歸,闡釋了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撐。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保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人類歷史的發展表明,現代化的進程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有先進的政治領導力量來推動,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表明,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9],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并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強調先進領導核心重大作用,而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標志即是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科學的理論指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是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10]。我國有著十四億人口,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國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已經達到9 600多萬,是一個黨員隊伍越來越龐大的執政黨,要團結帶領一個如此龐大的人口大國完成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必須加強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黨要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要體現在對各項工作的平衡與發展,要堅持整體推進各方面事業;更體現在對各方力量的整合與凝聚,匯聚起團結奮斗的巨大能量。

(二)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經過艱辛探索最終選擇的現代化道路,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逐步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好。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國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建設的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1]。其中,“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兩個要素,要想做到正確把握這兩個要素:一是必須認識到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盡管我國的綜合實力已經大幅提升,但仍不可否認,我國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針、途徑、依靠力量及根本保證。二是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則。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照搬外國模式,仿效他人,必然遭遇失敗或成為附庸[12]。最后我們必須要堅持道路自信,要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現代化的實現沒有統一的模板,西方式現代化不是唯一的現代化途徑。黨的百年奮斗經驗告訴我們,在中國,封閉僵化和改旗易幟都無法實現現代化。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引下的正確道路。

(三)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旨歸——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旨歸是為了人民并且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正確的現代化觀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13]。

以人民為中心必須貫徹在經濟、社會等各個環節,體現在黨的領導方式、工作方法、工作目標等方方面面,具體來說,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走好群眾路線。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黨始終把人民放在首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也必須堅持這樣的理念。二是要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要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三是中國式現代化要實現的重要目標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為一個專題單獨列出,體現了黨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必須熱切關注解決人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通過各種經濟社會發展政策,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9]。

(四)中國式現代化的動力源泉——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14]。正是改革開放的提出和實踐,激發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活力,提升了我國的經濟實力,使中國在全球市場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已經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戰略平臺,但可能會面臨著更加艱巨的困難和風險挑戰。一是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從其現代化的歷史開端到現在,一個有關現代化的內在邏輯就是面對全球的開放性,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不同于發達國家的現代化,不會采取殖民擴張的掠奪方式,而是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二是堅持不斷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既包括制度的根本性變革也包括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必然要求更完善的制度與之相適應,這是現代化的途徑,也是現代化的普遍要求。歷史表明,資本主義制度和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不能帶來中國式現代化,制度創新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不斷完善制度,用更完善的制度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三是改革開放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正是因為有改革開放精神,中國共產黨才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各種困難挫折、不斷取得勝利,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財富。

(五)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支撐——發揚斗爭精神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中華民族遭遇危難的近代中國,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同各種困難挑戰不斷斗爭。斗爭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的精神力量。

新時代新征程必須繼續發揚斗爭精神。一是要正確理解斗爭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斗爭屬于廣義的斗爭,它并不是特指與誰斗爭,或者武力斗爭等等,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任務的不斷推進,斗爭會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現階段的斗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不僅僅表現在政治領域,也表現在經濟、生態、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而且,新時代的斗爭形式較為隱蔽,不容易被察覺,這就要求必須有科學的理論和堅強的政黨來指導。因此,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和實踐,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做到“兩個維護“,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斗爭的大方向就是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15]。二是要善于把握新時代斗爭的各種形態。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多次談到了新時代條件下斗爭的具體內容,充分體現了斗爭的復雜性與多樣性。新形勢下的斗爭既包括對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不當言行,也包括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還包括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頑瘴痼疾等等[16]。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揚斗爭精神,敢于和善于斗爭。三是增強發揚斗爭精神的意識。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和擔當,面對錯綜復雜的環境和形勢,樹立斗爭的意志和決心,在不斷的斗爭中,增強骨氣,鍛煉品格,為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斗爭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中國式現代化重大原則的價值意蘊

“五個重大原則”是在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偉大實踐經驗基礎上,站在歷史新起點提出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重大原則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的重要保證

現代化指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明等各個方面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表現為多層次、多階段的歷史過程。世界現代化進程開始于英國的工業革命,隨后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中國式現代化既有自身的中國特色,也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這是由中國的歷史文化特征與當下中國的客觀現實共同作用的結果。五個重大原則為中國式現代化保持中國特色提供根本保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確保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但具體原則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保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的政治保證,是占統領地位的首要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能夠確保強大政治凝聚力,能夠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協同推進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夠不斷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內在要求是以人民為中心,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和發揚斗爭精神是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道路的必然選擇。以美西方為代表的現代化道路是以資本對勞動的剝削以及由此導致的階級分化和斗爭為特點,采用先發展后治理的策略,造成了生態惡化,采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導致了國家間的對抗。中國式現代化打破美西方現代化的老路,以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依靠獨特的政治優勢,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當然,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發揚斗爭精神,要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從斗爭中謀求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發展之路。

(二)重大原則再次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九個本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盵9]

九個本質要求與五個重大原則是一脈相承的關系,這九個本質要求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理解:一是從本質特征來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也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突出的優勢,是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歷史發展表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的現代化,才是中國式現代化。二是從內涵意蘊來看,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想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將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文明實現全面提升。提升物質文明要求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政治文明要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為目標;提升精神文明必須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揚斗爭精神;提升社會文明必須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奮斗目標;提升生態文明要平衡好生產、生活、生態之間的關系,尤其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三是從國際影響來看,中國式現代化不走發達國家現代化的老路,倡導合作和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拓展了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途徑。

(三)重大原則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遵循

在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時刻,中國共產黨都會提出一些重大原則,用這些重大原則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開創事業。

改革開放初期,面對黨內和社會上一些思想動向造成人們思想混亂,鄧小平同志提出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用“四項基本原則”統一了思想和認識,排除了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干擾,保證了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在歷史新起點,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五個重大原則體現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新時代新征程,我國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同時也存在著很多風險和挑戰,任何人都必須清醒認識到,只有注意把握五個重大原則,才不會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五個重大原則體現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實踐指向,為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導和實踐遵循,它是以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理論升華,在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

[2]謝曉娟,任靜.論馬克思的人民觀[J].山東社會科學,2020(11).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

[4]柳國慶.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5]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7.

[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7]萬菊.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偉大斗爭精神:理論邏輯、歷史演進與時代意蘊[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4).

[8]劉文斌.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的國際形勢[J].經濟導刊,2022(9).

[9]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0]習近平.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22.

[1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1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1.

[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4]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6.

[16]肖貴清.黨的二十大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的豐富和發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6).

(責任編輯:李 慧)

收稿日期:2023-09-10

基金項目:2022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基于‘課程’育人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研究”(L22BZZ004)

作者簡介:陳曉蕾,心理發展與健康管理中心副教授,遼寧大學博士研究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張慧春,學生處處長,教授,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黨團建設研究。

猜你喜歡
生成邏輯價值意蘊
充分認識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的重要意義
網紅現象的生成邏輯及其引導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邏輯理路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意蘊
社交媒體時代大學生先進典型培育的價值意蘊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內涵、生成邏輯及其現代境遇
讀懂名師
論職業教育的生成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