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影響因素研究

2023-12-22 02:05田徑李瑾宜
時代金融 2023年12期
關鍵詞:碳價交易價格能源價格

田徑 李瑾宜

一、引言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耗國,碳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一,但能源對外依存度高,發展低碳經濟十分必要。碳排放權交易定價機制作為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市場手段,可以引導技術和資金流向低碳發展領域,倒逼企業進行綠色產業升級,是我國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破解能源環境約束、實現社會經濟提質增效和綠色低碳發展雙贏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區域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但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市場化程度有待提升,存在交易價格不穩定、市場參與主體的反應不足、難以充分反映碳減排成本等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了我國碳市場定價機制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并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提出明確碳配額總量、增加有償分配比例、發展多元化能源供給結構、保持政策連續性、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對策與建議。

二、敘述內容

文獻綜述:碳排放權作為可市場化交易的商品,其價格必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已有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供給和需求兩方面,下面對相關文獻進行分類闡述。

許多學者從供求整體對碳交易價格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彭曉潔、鐘永馨(2021)從供需兩個維度分析了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影響因素及影響機制[1];張云(2018)認為傳統的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機理在中國的碳市場呈現出一定的異質性,主要體現為碳交易價格對供給層面的政策信息不敏感、需求層面存在影響因子的作用方向與理論相悖的情形等[2]。

部分學者單獨從供給或需求角度細致分析了其影響。從供給層面來看,胡登龍(2016)認為碳排放權價格在供給端主要受政策因素影響,政策因素又可分為配額計劃、跨期儲備制度和分配方式[3]。需求層面主要分為能源價格、宏觀經濟及環境因素。謝明旸(2022)通過建立VAR模型實證研究發現國際能源價格如原油價格、天然氣價格與煤炭價格與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呈負向關系[4];王丹舟、楊德天(2018)使用自回歸分布滯后模型得出驅動因素影響的顯著性及方向與試點地區的能源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關[5];江世銀等(2022)以湖北碳市場交易價格數據為樣本研究發現區域經濟相比宏觀經濟對湖北碳交易市場的影響更強[6]。趙立祥,胡燦(2016)認為氣候變化通過影響市場環境、政策因素、能源價格間接影響碳交易價格[7]。Alberola 等(2008)發現極端氣溫變化會對歐盟碳配額(EUA)現貨價格產生影響,尤其是未預期到的氣溫變化[8]。

除上述幾個主要因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對碳交易價格存在影響。陳曉紅等(2013)認為市場因素通過市場情緒、參與者數量和各方運用市場力量的能力、市場管制和干預等方面影響碳交易價格[9];廖筠等(2019)運用向量自回歸(VAR)的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實證分析得出環境規制工具對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價格有相對較高的解釋能力[10]。

綜上所述,碳交易價格的影響因素已有眾多學者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本文將對此進行細致梳理。

三、我國碳排放權定價機制現狀

(一)總量—交易機制

該機制是指政府根據碳排放目標將配額分配至重點排放企業,各控排單位通過技術進步和節能減排等行為減少污染排放,盈余或赤字的碳排放配額在碳市場上出售或買入的交易機制??偭俊灰讬C制作為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主要形成機制,強調數量導向,反映了市場供給規模。

(二)有償競價機制

總量—交易機制下的碳排放權配額的分配一般分為無償、有償和混合模式。無償分配是指國家給企業分配的碳配額無需另繳費用,有償分配是指企業需要通過定價購買或競價拍賣的方式獲取碳配額,而混合模式則是將所有或大部分的配額進行免費分配,幫助碳交易更快地被公司所接受和推廣。我國早期實行無償分配,近些年多個碳交易試點開始引入有償分配。

有償分配模式下碳交易價格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政府主導下的固定價格及浮動價格。固定價格是指企業依據自身需要按照政府定價購買排放權,但其弊端在于定價如果過高,會加重企業負擔,定價過低則會失去調節作用。由此產生的浮動價格允許交易價格在政府規定某一交易價格區間內自由浮動。 二是市場主導下的自由競價,企業通過拍賣競價的方式有償地獲得配額。首先,有償競價使得環境外部性影響內部化,增加企業碳排放成本,激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其次,企業所需配額交由市場決定,能有效避免尋租行為;最后,有償競價收入可用于補貼綠色產業發展,支持低碳技術進步。有償競價具有諸多優點,我國對此已進行了初步規劃與嘗試,也是我國碳市場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三) 碳稅機制

實踐中,確定碳交易價格主要運用的兩種機制分別是總量—交易機制和碳稅機制。碳稅機制就是通過征稅提高企業碳排放成本,目的是引導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升級。目前,我國選擇將碳交易作為減排的主要手段,迄今為止尚未將碳稅作為獨立稅種開征,主要原因可能是設定合理的碳稅稅率比較困難,稅率過高可能削弱企業競爭力甚至阻礙產業發展,過低又難以起到減排作用。待未來碳市場成熟碳價穩定后,可能會以碳交易價格為參考引入碳稅,形成混合的碳定價機制。

(四)抵消機制

抵消機制的交易對象是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是我國借鑒國際經驗對碳交易機制的補充,排控單位可以購買CCER來抵消超額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我國各試點地區的抵消比例不盡相同。抵消機制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激勵手段,不同抵消比例會對企業減排成本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碳交易價格。抵消比例的調整通過影響市場供給關系,緩解碳交易權價格異常波動。

四、我國碳交易價格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一)供給因素

1.初始配額總量設定。初始配額總量設定是影響碳交易價格的關鍵供給因素。目前我國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設定方式,即由政府控制碳排放權總量,再根據實際需求分配給主要相關企業和減排單位。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碳排放權供給合理平穩,避免因碳排放權供給過多或過低而造成碳交易價格的劇烈波動,提高了碳價的有效性。

2.初始配額分配方式。初始配額分配方式通過影響碳排放權供給結構進而影響碳交易權價格。上文提到根據排控單位取得碳排放配額是否支付對價將配額分配方式分為無償和有償,我國目前正在由無償分配為主逐漸轉向有償分配為主的分配方式,主要原因為:首先,有償分配有利于促進碳交易價格市場化。免費分配主要受政府主導,企業只有在碳配額需求超出免費配額的情況下才需付費購買,難以對碳價產生明顯影響,而有償分配能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其次,有償分配有利于提高排控單位節能減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碳價。有償分配意味著企業必須為獲取配額支付更多費用,激勵其進行綠色轉型以降低對碳配額的需求,從而使碳價下降;最后,有償分配有利于促進碳市場的流動性。該模式下的公開交易價格分為政府定價和競價拍賣,二者提高了碳配額的可交易性,為其合理定價奠定了基礎。

(二)需求因素

1. 能源價格。能源價格是碳排放權交易價格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五方面:(1)能源價格通過影響能源消費需求影響碳價。能源價格上升意味著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減少,與之對應的碳排放權需求量同步減少,從而使碳價下降;(2)能源價格通過影響能源結構影響碳價。我國能源結構主要以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為主,其中石油由于使用廣泛、排放量大,對碳價影響最大,煤炭則相對較小。能源價格上升會加速能源消費結構向綠色清潔能源轉型,增加對清潔能源的需求,碳排放權需求減少進而帶動碳價下降;(3)能源價格通過影響能源效率影響碳價。能源價格上升推動企業生產成本增加,迫使企業通過研發新技術、優化產業結構等舉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業的能源需求減少,進而碳排放權需求減少導致碳價下降;(4)能源價格通過影響經濟發展水平間接影響碳價。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其變動會從生產和消費兩方面影響經濟發展水平。從生產端來看,能源價格上升即企業生產成本上升,企業傾向于減少生產,導致經濟總產出減少,相反能源價格下降意味著經濟總產出增加;從消費端來看,能源價格上升帶來生產成本的上升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需求下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相反能源價格上升利好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下降會減少碳排放權需求進而帶動碳價下降,反之亦然;(5)能源價格通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間接影響碳價。能源價格上升,生產要素便會逐漸向低耗能部門集中,經濟結構的優化帶來碳排放需求下降,進而導致碳價下降。

2.宏觀經濟。宏觀經濟形勢向好時,企業都傾向于加大生產力度以應對增加的市場需求,此時,企業對碳排放權的需求增加會推動碳價上漲。反之經濟形勢較差時,企業的生產熱情不高,碳排放權需求下降自然帶動碳價下降。

3. 科學技術。實行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的主要目的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思路是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來控制二氧化碳增量,這些舉措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茖W技術越發達,能源的利用效率越高,對碳排放權的需求減少,進而帶動碳價下降??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未來科技對碳價的影響將隨著科技進步更加顯著。

4.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從極端天氣方面影響碳價。近些年極端天氣頻發極大地影響了居民生產生活,尤其是供暖(制冷)需求急劇上升,供電行業能耗增加意味著對碳排放權的需求增加,進而推動碳價上漲。

五、完善碳交易價格形成機制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碳配額總量,增加有償分配比例

配額總量直接決定市場供給,應遵循適度從緊的原則、依據國家年度碳減排目標和對碳排放交易體系貢獻值的期望值、結合經濟發展需求、行業發展水平及企業發展狀況等確定碳配額總量,保證碳排放權市場供求合理以穩定碳價。此外,我國現階段仍以碳配額的免費發放為主,這種方式難以發揮市場對碳交易價格的發現功能,未來隨著碳市場不斷發展,應逐步轉向以有償分配為主的分配模式,尤其是通過拍賣競價向二級市場釋放有效的價格信號,提升碳市場交易活躍度。

(二)發展多元化能源供給結構,穩定能源價格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原油自給率不足 30%、天然氣自給率不足 60%。過度依賴進口易使能源價格波動加劇,不利于我國碳價穩定。未來應盡量減少對單一國家的能源依賴,積極發展多種清潔能源,降低對外能源依存度,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

(三)保持政策連續性,釋放有效價格信號

我國碳市場是政策導向型市場,碳價易受到政府政策影響,配額總量的松緊程度、政府定價和拍賣競價的價格設定以及抵消比例的大小都會影響重點排控單位的交易行為進而影響碳價。目前,我國碳市場存在交易量在臨近履約截止期激增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碳市場不夠成熟,未能實現穩定的市場預期,企業多為被動參與交易。這會導致碳價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造成企業履約成本增加,不利于碳市場實現低成本減排的目標;而在非履約期,市場流動性偏低,碳排放權的價格未能反映其實際價值,難以發揮碳市場對實現雙碳目標的促進作用。因此,相關政策要有明確預見性及連貫性,幫助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好長期規劃,提高交易主體的參與意愿,促進碳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四)發展綠色金融產業,豐富綠色金融產品

一方面,政府應在前期基礎上繼續加大對綠色金融領域的投資,重點扶持高排放地區和企業,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綠色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應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引導資金進入環保和可再生能源等綠色領域,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五)加強市場監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公開透明是碳市場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碳信息披露不僅有助于企業形成合理預期對自身碳排放進行管理,提高各排控單位參與碳交易的意愿,而且為政府實施有效監督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據。加強市場對價格異常波動的預警和監管、制定完整的信息披露方式和流程均有利于發揮市場對碳價的發現功能,形成合理碳價。

參考文獻:

[1]彭曉潔,鐘永馨. 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J].價格月刊. 2021,(12): 25-31.

[2]張云. 中國碳交易價格驅動因素研究——基于市場基本面與政策信息的雙重視角[J]. 社會科學輯刊. 2018,(01): 111-120.

[3]胡登龍. 我國碳交易價格影響因素及價格機制研究[J]. 價格月刊. 2016,(10): 21-26.

[4]謝明旸. 國際能源價格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影響[J]. 時代經貿. 2022,19(09): 9-12.

[5]王丹舟,楊德天.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的驅動因素[J].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2018,20(05):87-95.

[6]江世銀,姜俞,魏建華等. 金融視角下碳排放權價格波動的多因素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 武漢金融. 2022,(07): 12-19.

[7]趙立祥,胡燦.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 2016,(07):101-104.

[8]ALBEROLA E,CHEVALLIER J,CHEZE B. Price drivers and structural breaks in European carbon prices 2005-2007[J]. Energy Policy.2008,36(2):787-797.

[9]陳曉紅,胡維,王陟昀. 自愿減排碳交易市場價格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為例[J]. 中國管理科學. 2013,21(04):74-81.

[10]廖筠,楊丹丹,胡偉娟. 環境規制是否影響了碳排放權交易價格?——以天津市碳排放交易所為例[J]. 天津商業大學學報. 2019,39(02):24-32.

作者單位:田徑,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博士;李瑾宜,西安外國語大學經濟金融學院,碩士。

猜你喜歡
碳價交易價格能源價格
上海江楊:交易額和交易量均略有上漲
我國碳市場研究進展與前瞻性分析
德國
2020全球氮肥市場關鍵詞:能源價格、供需平衡以及北美物流
考慮碳價下限的燃煤發電碳減排投資及其政策分析
參透并購交易價格調整機制
關于新收入準則會計計量的幾個問題
歐盟碳價影響因素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歐盟碳價影響因素研究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碳排放權交易價格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