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3-12-25 03:22秦新艷
時代商家 2023年51期
關鍵詞:流動性風險村鎮銀行風險因素

秦新艷

摘要:近年來,村鎮銀行作為中小金融機構在金融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其宗旨在于服務三農經濟、支農支小、扶持中小微實體經濟發展。村鎮銀行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對農村金融的支持,也彌補了農村金融服務的空白。目前,由于受內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村鎮銀行逐漸暴露出其資本金薄弱,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問題。文章主要從村鎮銀行面臨的流動性風險問題出發,先后分析了流動性風險管理對村鎮銀行發展的重要作用、村鎮銀行存在的流動性風險因素和風險點,并提出了完善和改進流動性風險的相關對策以提高村鎮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風險因素;風險防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有農村金融服務無法滿足需求,村鎮銀行孕育而生。村鎮銀行主要是以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為服務對象,圍繞實體經濟、支農支小、夯實縣域客戶,良好的支撐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由于村鎮銀行起步較晚,自身資本金不足,和現有的商業銀行發展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立足于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現狀,研究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因素和風險點,探尋適合村鎮銀行完善和改進流動性風險的發展道路。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對村鎮銀行發展的重要性

(一)流動性風險的獨特性

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面對自身債務能夠有良好的能力去對外支付,但是仍存在無法及時獲取合理的低成本資金用于對資產快速增長的補充或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主要分為資產流動性和負債流動性。資產流動性是指商業銀行能夠滿足資金需求方的資金融通需求,能隨時以合理的價格變現持有的資產。負債流動性是指商業銀行隨時能夠以低成本獲取足額的資金應對存儲戶的存款支取、收回資金的需求。流動性風險本身具有不確定性和巨大的破壞性,商業銀行發生其他風險最后歸根到底便是流動性風險。因此,立足于我國村鎮銀行發展的現狀,研究探索流動性風險因素和風險點,探尋適合村鎮銀行完善和改進流動性風險的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監管日趨嚴格,強化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

2008年全球出現了金融危機,顯現出商業銀行中流動性風險的重要性。巴塞爾委員會于2010年頒布了《更具穩健性的銀行和銀行體系的全球監管框架》和《流動性風險計量、標準與監測的國際框架》兩個文件。中國銀監會于2015年頒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試行)》并在2018年對其進行修訂,頒布了新版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經營中常見的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等監管指標在新辦法中進行了明確。流動性比例是指流動性資產余額與流動性負責余額的比值,監管標準不得低于25%。流動性覆蓋率是指合格優質流動性與未來30天現金凈流出量的比值,監管標準需大于等于100%。凈穩定資金利率是指可用的穩定資金與所需的穩定資金的比值,監管標準需大于等于100%。流動性匹配率是指加權資金來源與加權資金運用的比值,監管標準需大于等于100%。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是指優質流動性資產與短期現金凈流出的比值,監管標準需大于等于100%。對于規模2000億元以下的商業銀行應持續達到流動性比例、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流動性匹配率監管要求的最低標準。監管機構對流動性風險制度的完善,其監管模式和監管指標的進步促使我國金融機構對該風險的重視,降低了發生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

(三)村鎮銀行經營的特殊性

村鎮銀行的資金一般來源于注冊資本金、同業資金拆借和吸收的存款,資金的去向主要為發放貸款。村鎮銀行因其發展較其他商業銀行有所不用,其經營的特殊性導致流動性風險管理更加重要。第一村鎮銀行注冊資本金較少、品牌影響力度較小等原因難以吸收存款導致經營中大量的借入同業存款以滿足信貸資金投放。村鎮銀行面臨著單一的投融資渠道導致風險增加。第二村鎮銀行人員的配置問題突出。村鎮銀行普遍存在著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僅以滿足監管的最低要求為管理目標,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及人員隊伍的專業性不高,業務技能薄弱、缺乏專業人才隊伍和應用監測系統,難以實現精準的計量和研判流動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至于無法及時提供流動性風險發生后的應急措施。

二、村鎮銀行存在的流動性風險因素和風險點

當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村鎮銀行面臨著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呈下行趨勢,金融供給側結構調整的深入改革推進,促進了中小銀行特別是村鎮銀行加速轉型,影響著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因素正在不斷變化著,也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

(一)村鎮銀行業務發展帶來的風險因素

一是吸儲能力下滑影響資金來源。從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模式看來,村鎮銀行的主營業務就是存款和貸款。存款重要靠吸收公眾資金,代表著資金的流入。貸款主要為銀行創造價值利潤,代表著資金的流出。只有流入和流出資金的動態匹配才能促進村鎮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村鎮銀行面臨的現實問題是成立時間短,當地居民缺乏對其了解和信任,同現有的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信用社等發展成熟的金融機構相比缺乏競爭優勢,甚至很多人認為村鎮銀行不靠譜,是私人成立的銀行,抵御風險能力弱,加上村鎮銀行的主發起行一般在異地,基礎設施有限,網點較少,導致村鎮銀行吸收存款更加有限。同時人員配置方面,村鎮銀行發展的局限性,導致吸引外來高素質、專業人士較難,人員整體教育水平不高,專業能力不足,風險防范意識淡薄,不利于村鎮銀行的發展。二是信貸資產質量下降導致資金缺口增加。近年來,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大部分企業處于從停工停產到逐漸恢復生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貨物堆積,資金流中斷等導致企業無法按時償還銀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大批量的企業無法按時償還貸款令村鎮銀行面臨集中的信用風險暴露,到期資金無法按時收回,造成資金短缺。受疫情原因以及同業交易對手為有效應對自身的流動性問題,村鎮銀行難以通過同業業務籌借資金,更有因為暴露出來的信用風險導致同業提前收回借款資金導致資金缺口進一步增大。三是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期限錯配增加流動性發生的可能性。村鎮銀行發展的模式普遍較為單一。資金的主要來源為吸收的短期個人存款和單位存款以及同業拆借資金。資金的去向主要為發放中長期貸款,通過賺取利息差來實現利潤的增長。這種經營模式很容易遭受外部環境的沖擊,一單經濟環境惡化極易導致流動性風險,期限錯配問題增加了流動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風險管理能力不足,預警機制不完善

村鎮銀行在存款競爭中優勢不足,存貸比居高不下。村鎮銀行立足于服務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業務和服務創新能力不足,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村鎮銀行的貸款業務比存款更加吸引他們,因此這樣的發展模式促使了村鎮銀行存貸比始終處于高位并導致銀行流行性管理難度加大。村鎮銀行普遍存在資本金規模較小,投資渠道受限,流動性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不足,相關的制度體系建設不全,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將導致流動性風險發生。規模較小,資金不足,人才缺失等因素觸發沒有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風險識別和監測方式過于簡單化,目前,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僅僅停留在傳統的頭寸資金管理,未能有效的運用科技力量做數據支撐,頭寸管理仍然依靠人為的預估數、人為經驗判定、大額資金預報管理等常規管理手段,科技賦予的監測系統對流動性的管理支撐不足,風險監管、指標監測、風險限額指導和控制無法滿足日常需要,難以準確和及時的監測和預警流動性風險狀況。另外,村鎮銀行普遍存在對日常壓力測試下流動性風險狀況重視程度不足,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應急計劃和日常演練流于形式,僅僅為了完成監管要求,未能做到流動性風險的早發現、早預警、早應對,難以保證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理流動性帶來的影響。

(三)宏觀經濟狀況及其他風險的轉化

一是宏觀經濟的好壞直接與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密切相關。眾所周知,當宏觀經濟市場狀況良好時,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也是積極向上的,認為有能力支付消費需求。居民持有樂觀的消費預期,會促進消費增加,通過向銀行按揭貸款來改善居住環境,改善生活方式,村鎮銀行在貸款增長的同時,其他業務方面如中間業務、零售業務的增加,使其面臨的流動性風險也相對降低。相反,在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環境下,居民對未來持有悲觀狀態,認為整體宏觀經濟下滑,居民隨著壓力的增加,消費也隨之降低,同時各家企業面臨著經濟下行,為保持穩健發展,會縮減其業務,此時悲觀環境下很容易給銀行帶來流動性風險壓力。二是貨幣政策的實施導致流動性風險增加。當中國人民銀行采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時,增加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同時也提高了村鎮銀行流動性水平。在利率市場化的作用下,貸款利率降低,居民和企業會增加向銀行貸款的意愿,經濟環境持續向好,銀行投放的資金能按期收回,但當出現經濟下滑,市場環境持續惡化將導致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資金,村鎮銀行也將面臨著流動性風險的增加。三是其他風險的轉化。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各種風險類型,風險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行相互轉化影響,從而引發流動性風險。以擠兌事件為例,存款人對其信用產生懷疑,失去信心,認為存放在其賬戶上的資金不安全并存在質疑。當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時,儲戶紛紛集中到銀行取款,若存在村鎮銀行現有的資金無法滿足儲蓄的提取,會進一步增加聲譽風險,村鎮銀行陷入流動性風險當中,進而可能會導致破產。

三、村鎮銀行防范流動性風險的建議

村鎮銀行流動性風險因素來源于內外部復雜的事件綜合而成。為了有效的防范和利于貨幣政策執行,村鎮銀行應發揮其獨特性,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完善本機構流動性風險監測,保障資金充足,避免發生不可逆轉的各項風險。

(一)轉經營理念,重風險管理

近年來,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擴張和追逐增加利潤,村鎮銀行出現了大規模的業務擴張和追求短期利益以達成利潤指標,逐漸顯現出風險管控脫離了其掌控范圍,加大了自身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一是村鎮銀行應立足根本,回歸本源,始終堅持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在服務農村金融領域中占有一席之位,以實現其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二是村鎮銀行自上而下應充分認識流動性風險管理在業務發展中的重要性,主動采取防控措施,明確自身定位,發展和挖掘自身主營業務,切勿過渡依賴于同業業務和表外等業務帶來的短暫收益,逐步探尋出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模式。三是村鎮銀行應優化資金融入渠道,將長期穩定的普通存款作為資金的首要來源,加強日常營銷宣傳,針對“私人銀行”標簽,以現行的存款保險為突破口,樹立儲戶資金存放在規模較小的村鎮銀行同樣也是受保護的意識。同時,加強與其他優質金融機構業務合作,提升同業信用,為下一步資金籌集做好適當準備。

(二)強風險管理,提升風險防范意識

一是村鎮銀行應不斷提升高級管理層風險防范意識。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往往是由高級管理層等決策者把握著命脈。村鎮銀行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在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只有管理層重視和意識到風險的重要性,具有風險防范意識,銀行整體風險防范才能有效執行。二是村鎮銀行應不斷完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如不斷完善村鎮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規章,嚴格執行內部制度,強化業務審批流程,加強二三道防線履職能力等。同時因宏觀經濟的變化,提前研判分析資產質量,做到早暴露,早應對的原則,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三是提高專業風險管理人員素養。村鎮銀行在對專業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引入時,應注重引進人員是否具有風險管理認識,正確理解風險管理。內部員工可通過組織的專業培訓以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三)完善流動性風險體系,提高應對能力

目前,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各家銀行機構相應成立科技金融公司以促進內部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萍假x能越來越多元化,不僅支撐著我們傳統業務的發展,創新業務的不斷開拓,同樣也能為高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助力。一是村鎮銀行可借助于主發起行的科技力量,研究分析資金運用情況,不斷優化數據標準,提升統計質量,為流動性風險過程中的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提供保證,從而降低流動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二是村鎮銀行應按照監管要求,按季開展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保質保量的完成測試和上報測試報告并按年完善壓力測試評估方案。村鎮銀行可向發起行提出提升壓力測試模型敏感度,特別是由于宏觀市場變化和突發事件情景下的流動性風險,有針對性的制定應對方案。三是村鎮銀行應在合理分析整合各方面信息的基礎上,了解客戶支付習慣,形成靜態和動態雙向結合的頭寸監控。隨著科技力量和數字化改造的提升,將利用系統準確計量資金剩余和資金投放情況,實現精準化分析流動性風險,提升流動性風險監測手段和預警能力。

四、結束語

銀行經營歸根到底是對風險的識別和應對,村鎮銀行生存和發展中流動性風險顯得至關重要。當前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村鎮銀行該如何定位經營發展和處理好各種風險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引發深思。村鎮銀行始終應堅持立足于服務三農經濟、支農支小、扶持中小微實體經濟發展,強化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完善風險防控工作長效機制以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么英瑩.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J].河北金融,2020 (10):58-62.

[2]張亞男.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展經濟,2023 (05):101-103.

[3]周雪.中小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J].北方經貿,2022 (6):118-120.

[4]方珂.中小商業銀行流動性現狀和改進途徑探索[J].中國商論,2020 (19):57-58.

[5]陳佳琦.張晨光.河北省村鎮銀行風險管控現狀與建議措施[J].全國流通經濟,2021 (09):140-142.

猜你喜歡
流動性風險村鎮銀行風險因素
收益率差異視角下我國股票流動性測度指標的比較研究
淺談村鎮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的現狀與對策
煤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風險因素及控制方法
炒房當心“流動性風險”
戶外俱樂部活動的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
我國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風險問題研究
村鎮銀行
我國村鎮銀行金融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
對企業管理中流動性問題的探討
村鎮銀行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