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結合TBL教學法在關節運動醫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2023-12-25 07:59戴金良陳娟張建康立新
濟寧醫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實習醫生查體科室

戴金良 陳娟 張建 康立新

(濟寧醫學院附屬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滕州 277599)

傳統教學模式大多為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解,然后學生自己學習課本知識,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提問。這種教學模式缺少創新,由于學時有限,內容較多,再加上填鴨式教學進度較快,致使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近年來,臨床路徑(clinical puthway,CP)教學法具有先進性、標準化、規范化的優勢,逐漸成為國內外教育工作者進行研究和實踐的熱點,而另外一種源于美國的團隊教學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也逐漸被廣泛應用[1]。這兩種教學方法均能提高實習醫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合作和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逐漸成為當前國內外醫學教育的常用教學模式[2-3]。目前多數學者針對單一教學方法的研究較多,而將CP教學法和TBL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的研究鮮有報道。本文對比研究CP結合TBL教學法與傳統授課模式教學法的效果差異,探討CP結合TBL教學法在關節運動醫學臨床教學中的可行性及實用性,為臨床實習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濟寧醫學院附屬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關節運動醫學科進行實習的80名實習醫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人。對照組選擇傳統授課模式教學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運用CP結合TBL法。在此次參與研究的80例實習醫生之中,男生為43例,女生為37例,年齡為22~25歲,平均年齡(22.1±2.24)歲,兩組基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帶教教師由經我院統一培訓的關節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擔任。

1.2 方法

1.2.1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模式教學法,科教科老師將40名實習醫生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5名同學,選出每組的小組長,組內相應學習任務和工作的下達由各組小組長負責。入科后由同一帶教教師進行教學,通過小講座、教學查房、臨床病例討論等方法并結合多媒體對讀片、采集病史、查體、分析化驗結果以及提出診療方案等方面進行學習,最后完成出科考試及滿意度調查。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CP結合TBL教學法,選擇我科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頸骨折、膝關節骨性關節病、半月板損傷4種疾病的臨床路徑,依據實習大綱要求,在日常診療工作中選擇合適病例,結合臨床路徑的基本需求配合帶教。教學過程具體如下:入科開始,臨床帶教教師將提前制定的教學路徑表下發,并進行相應疾病的講解,如采集病史、查體、分析化驗結果、讀片以及治療方法等,然后要求實習組長帶領組內成員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鞏固。第一周,首先向實習醫生介紹本科常見疾病的診療流程,然后選擇科室開展臨床路徑的病例,指導實習醫生采集病史,查體與閱片等,還需要結合知識分析具體的病情,提供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帶領實習醫生參觀并參與手術,講解本科手術開展情況及操作流程,包括關節置換和關節鏡手術的術前準備、體位、消毒范圍、手術操作順序,指導縫合、打結、關節腔注射等操作。第二周,講授術后治療,指導實習醫生本科術后如何預防感染、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多模式鎮痛等治療方法。指導實習醫生術后換藥,包括不同術口的換藥方式,術口愈合不良時的處理方式。演示不同手術術后患肢功能恢復的康復訓練方法,如指導患者肢體等長、等張收縮活動,主動、被動活動時機,步態訓練等,使實習醫生了解術后治療和康復訓練的重要性,以及治療的完整性。第三周,帶教教師歸納總結前兩周學習疾病的全部診治過程,要求實習醫生對前兩周的診療過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要求組內實習醫生全員參與討論并發言。最后,帶教教師進行點評總結。第三周結束時,對實習醫生進行出科考試,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完成實習醫生對CP聯合TBL教學方法滿意度調查。

1.2.2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兩組實習醫生出科考試成績和不同帶教方式的滿意度。出科考試包括臨床技能(50分)和理論成績(50分)兩部分,其中臨床技能包括采集病史、查體、讀片、分析化驗結果以及換藥5個環節,每個環節10分。不同帶教方式的滿意度,通過對實習醫生發放專業問卷開展填寫,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科室的評價,對老師的評價,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學習效果,密切師生關系。滿意的分數為>90分,基本滿意的分數區間為80分到90分,低于80分劃入不滿意。本研究該問卷Cronbach′s α為0.829。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使用SPSS 2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對兩組實習醫生出科考試成績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行兩組獨立樣本的t檢驗,滿意度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出科考試成績

觀察組理論成績、臨床技能和出科考試總成績均優于對照組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技能成績中病史采集、查體、讀片、臨床技能總成績觀察組優于對照組成績。見表1、2。

表1 兩組實習醫生出科考試成績比較(分,

表2 兩組實習醫生臨床技能成績比較(分,

2.2 兩組教學滿意度

觀察組的滿意指標相對更高,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P聯合TBL教學法能增加實習醫生學習的內動力,有利于實習醫生綜合水平的提高。見表3。

表3 兩組帶教實習醫生的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傳統授課模式教學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學法,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以實習醫生為對象,由教師決定教學進度、內容和方法的教學方式。但因其被動性的特點,不利于調動實習醫生的學習積極性, 不利于培養實習醫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實習醫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較差,對實習醫生自學和提高臨床應用能力有限[4]。

目前臨床教學的難點存在于實踐教學,教學目的是培養實習醫生學習的內動力,將其基礎階段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充分結合,并培養實習醫生查閱文獻、拓展知識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CP聯合TBL教學模式突出了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依據疾病臨床路徑規范化的診療過程,可以讓實習醫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的診治和基本操作技能;通過組內成員的交流討論,也可以提高實習醫生的團隊意識、溝通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促進實習醫生綜合素質發展[5-7]。

在實習醫師入科后,由于臨床實踐經驗的缺乏,往往有面對患者時常不知所措,病史采集無從下手的情況。通過臨床路徑,實習醫生做到了有據可依,有章可循,面對問題不至于迷亂,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實習醫生首先根據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給予初步判斷, 然后帶教師結合實習大綱中心內容進行講解,依據病程,在查房中對需要掌握的重點、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診斷標準是什么、核心辨別點是什么、當前路徑中治療方法是什么、出院標準是什么、患者健康教育及疾病預防是什么等等,讓實習醫師帶著問題實習與學習。路徑實踐的過程,也是實習醫師對臨床路徑的認識、理解、掌握的過程,對提高實習醫生的臨床工作能力有很大幫助。同時,CP教學法規范了實習醫師的學習內容及目標,調動他們積極性、主動性來解決實踐中所碰到的問題, 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增加了職業自信心、成就感。

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技能成績(40.83±3.59)分,理論成績(43.53±3.08)分,均優對照組的(36.90±2.89)分、(38.70±3.32)分。我們對學生的臨床技能考核分為采集病史、查體、讀片、分析化驗結果以及換藥5個環節,對環節內容我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發現采集病史、查體、讀片兩組之間存在差異,觀察組優于對照組;但化驗結果和換藥這兩個環節,兩組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采集病史、查體、讀片各科室之間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和專業性,使用新方法教學能更好地改善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成績,而化驗結果和換藥各科室之間存在共性,實習醫生經過多科室的學習已基本掌握,考核成績無明顯差異。在滿意度調查中,我們對科室的評價、對老師的評價、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團隊協作、提高學習效果、密切師生關系6個方面進行打分,發現實習醫生對科室評價普遍較高,但對于其他5個方面實習醫生表現出一定的差異,觀察組滿意度為92.5%,對照組為7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CP聯合TBL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臨床技能,激發認知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提升綜合素質,發揮其積極性、創造力和團隊意識,能夠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此方法實踐教學效果顯著,順應醫學教學模式發展,規范教學流程,同質化培養,值得推廣應用。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依據科室臨床路徑開展情況和實習醫生的學習能力制定臨床路徑教學方案[8],2)醫院及科室應選擇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和手術及操作技能嫻熟的教師,并組織定期考核與培訓,3)在教學活動中,應以實習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為主,教師的更正、指導為輔[9-10]。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申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實習醫生查體科室
科室層級護理質量控制網的實施與探討
鼓勵自己
健康查體中以人為本服務的應用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的應用
健康查體中護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愛緊張的貓大夫
論健康查體中護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視歧——一位住錯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為何被壞了名聲
英國40年來最大規模醫生罷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