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公祭儀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增“同”機理和路徑

2023-12-26 15:08徐縉李樂
廣西民族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

徐縉 李樂

【摘?要】形成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國家公祭儀式通過引導主流價值、凝聚集體價值信仰、規范集體成員行為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情感認同、理性認同和行為認同,通過這三個心理過程來推動和培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鑒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同階段的差異性,在情感認同階段,應發揮公祭儀式的民族精神驅動力,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理性認同階段,應不斷積累公祭儀式的價值感染力,強化民族共同體身份意識;在行為認同階段,應積極增強公祭儀式的團結匯聚力,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

【關鍵詞】國家公祭儀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

【作?者】徐縉,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川北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李樂,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中圖分類號】D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23)05-0068-0009

一、問題的提出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明確指示,從“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無不強調將其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主線與旨歸。2015年12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sup>[1]從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我國都會以國家名義祭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以“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為目的的國家公祭儀式,是我國規格最高的法定政治性紀念儀式活動。

儀式作為一種行為方式,是在集合群體之中產生的,它是歷史、文化、精神、價值觀等的表達與體現,始終存在于國家、集體與個人的生活中,能夠“激發、維持或重塑群體中的某些心理狀態”[2]11,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個人精神維系之所在[3]。涂爾干認為,由于儀式中行為模式程序化,儀式能夠通過自身特有的結構與機制發揮文化功能,很容易使參與者產生共同的情感,這種情感對于形成社會秩序、進行社會整合有著積極的作用。[2]530隨著情感乃至文化的交流與傳承,儀式中人們凝聚成“穩定、統一、持續和永恒”[4]的共同意識,構建起一個有特殊意義的認同空間。[5]通常政治儀式通過時間上對社會的維系、地理空間上對信息的拓展,將人們以團體或共同體的形式召集在一起[6]40,使共同意識得以發生與形成,對于民族記憶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價值共同體的生成在理論上具有重要作用[7]。國家紀念儀式作為一種由國家主導的表達主流價值、歷史傳統、象征意義和政治信念的程序化紀念活動,起著引導主流價值、凝聚價值信仰和規范成員行為的作用,成為黨和國家建構公民政治認同的重要手段。[8]

習近平指出:“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sup>[9]165各國以國家公祭儀式祭奠死難者,牢記和平背后之巨大犧牲,進而能夠形成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已成為一項國際慣例。馬克思指出:“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sup>[10]2人們共同意識的形成是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即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中產生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要通過多種活動、儀式來聯結社會群體,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中形成與凝聚國家、民族意識,以此來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現代“公祭”一詞為“公共團體或社會人士舉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11]451之意,公祭儀式的“公”在于強調社會全體成員在儀式中通過情感相依而結成為一個共同群體去緬懷過去。國家公祭儀式通過穩定的、程式化的時間以及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持續塑造和強化著人們的認同,[4]明確“我們”的邊界;緬懷過去,則塑造著全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彰顯了中華民族以史為鑒的民族傳統。國家公祭儀式作為銘記民族創傷、昭示未來,形塑現代民族—國家共同體的有效儀式,是延續社會記憶、凝結國家認同的有效進路;[12]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則構筑起一個社會成員參與共同生活、維護共同利益的公共空間,又在這一空間中實現個體向公眾的逐步轉化進而建構起共同體意識。

相關研究成果驗證了儀式對于建構民族共同意識有著積極作用,學界不僅關注國家公祭儀式等現代國家的政治儀式對客觀歷史事件的追思,還將其置于愛國主義的精神譜系之上,喚醒民眾的集體情感,轉而展開對民族、國家認同的路徑探尋。以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國家公祭儀式象征著南京大屠殺的悲烈,象征著中華民族對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著形塑民族團結與民族復興的憧憬。儀式的展演行為起到了引導主流價值的作用,產生與公祭儀式各種表征符號相聯系的情感,不僅能夠凝聚集體價值信仰,規范集體成員行為,而且使集體中的個人通過儀式在情感上和他人形成互動,對社會、民族、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形成認同,這也正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思想基礎。

從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來看,以國家公祭儀式為載體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果相對較少,本文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式所提供的探查社會群體共同意識的心理形成機制為分析方法,考察借力國家公祭儀式激發與培育民族意識何以可能,如何通過提高民族成員的心理認同來培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國家公祭儀式置于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視角下具體分析其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發機理與實踐路徑。

二、理論依據:以國家公祭儀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發機理

“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sup>[13]152人類意識的形成需要經過反應到感應、再到感覺和心理,是人腦在實踐基礎上對現實過程能動的反映。而“民族意識”是“對異族——‘分界意識,對本族——‘認同感”[14],即“對他而自覺為我”[15]43,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各民族在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在歷史、心理、社會、制度、政治、文化等層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識性的集體身份認同”[16],是中華民族對本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自知自覺。由此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觀念上層建筑,體現為一種群體認同意識,其核心便是認同。[17]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形成對意識的生成與認同,就是要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情感認同、理性認同和行為認同這三個心理過程。鑄牢與踐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際上是在一個由情感認同到理性認同再到行為認同等心理因素的作用機制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逐漸認同、乃至堅定信念直至自覺踐行的過程。情感認同是個體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初步認知到情感接受的過程,理性認同是個體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于心的過程,行為認同是個體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后外化于形即付諸社會實踐的行動。從其現實性看,國家公祭儀式是從情感層面、理性層面和行為層面來促進個體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從而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

(一)喚醒民族共同歷史記憶,形成情感認同

情感認同是人們在一定認知基礎上,根據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而形成的積極的價值評價與認同選擇。儀式的現場性把人們帶入歷史的原發情境之中,“逝去的三十萬同胞”帶給當下“我們”的是民族過去的災難與創傷,讓我們切身體驗到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慘遭殺戮的三十萬同胞的悲愴感,體會到那場人類歷史上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仍然沒有遠去。經年的國家公祭儀式刻寫著民族歷史,喚醒著民族集體記憶?!皻v史記憶是共同體成員對共同的歷史情感體驗進行反思和想象所積淀的不在場回憶”[18],通過“具有儀式性的操演傳遞和保持”[19]40的方式喚醒著民族集體記憶,所激發的情感使民族成員將民族歷史內化于心,使民族共同體產生凝聚力,成為促使成員內聚為共同體的精神紐帶,不斷強化中華民族休戚相關、榮辱與共而又一體共生的精神內核,從而構建情感認同。

首先,歷史記憶勾連起當下與過去,建立起個體對本民族情感的附著點。民族的歷史記憶是形成民族意識的活水源頭。1937年冬天,三十萬同胞被侵華日軍野蠻殺害,這場慘案帶給中華民族的是無盡的傷痛與追思。每年12月13日,全國均下半旗致哀,空襲警報響徹全國的天空,以國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殺三十萬遇難同胞。國家公祭儀式一系列活動使人們對南京大屠殺有著切身的感受,呼喚人們內心的感性,見證并銘記那一段悲慘的歲月,從而勾連歷史與現實,喚醒歷史在場的民族共同記憶,使人們認識到當下與過去是一脈相承的,當下的“我”與遇難者是同氣連枝的同胞,由此激發人們強烈的民族集體情感。

悲劇是早已發生的歷史,而儀式是再現歷史的中介,要把握這段逝去的悲慘歷史,要依賴人的“想象”,正如安德森說民族就是“想象的共同體”[20]9,每一位民族成員,并不可能與大多數同胞相遇認識,此時只能通過一種相互意象使他們連結為一個整體。因而此時就會有一些“憑借”來顯現這個特殊的“共同體”,如語言、儀式等。經年的儀式看似年年如一、形式不變,然而卻有著一種共時性的蘊意,在儀式一幕幕的展演中表現出同樣的話語,使一個個處于“原子”式的人們通過“想象”建立起某種聯系,連結為一個整體。

其次,公祭儀式的舉行激起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們對自身與國家之間情感關系的反思,從而形成民族成員個體對自身所處時代與民族的情感認同。儀式凸顯的是遇難者個人的真實悲慘遭遇,這個鮮明而深刻的歷史記憶是“我們”產生共情的內在心理基礎。儀式帶給我們一種切膚之痛的體驗與感受,“這種切身感會使我們知道大屠殺并不是外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它并不是永遠逝去了的與當下不發生具體關聯的抽象存在,它其實每時每刻都潛伏在我們身邊,并隨時都有可能重現”[21]。公祭儀式通過民族記憶撥動著民族的創傷,激發民族共同情感,匯聚成激勵國家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形成人們共同體的重要情感催化劑。一方面,記憶豐富了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的蘊意,在民族成員的意識中轉化為群體對時代與身份的深刻感知,進而進行反思后獲得對自身時代與民族的歸屬感,鞏固民族自我認同。另一方面,“我們”當前經歷的國家民族與遇難者所經歷的國家民族、“我們”生活的時代與遇難者所生活時代的對比,對不同時代境遇的生動對比,經由當前個體的反思而形成民族個體自我的確認,同時又將每一個個體聯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國家與民族不是以抽象、外在的形式存在,不再是“想象的共同體”。

最后,儀式所激起的歷史記憶既表現出個體對國家、民族的心理需求,又反映了國家對民族、人民的主動擔當,表達出更強烈的情感共鳴、情感認同。儀式中的悼念、游行、觀展等活動引導集體回憶都是共同孕育民族情感的有效方式。儀式中悲愴的音樂與人的悲痛情緒形成共鳴;現場的國旗象征中華民族已經完全擺脫了外族侵略、實現了中華民族大團結,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人們熾烈的情感經由悲壯的發言詞得以宣泄,成為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有效驅動力。儀式中的音樂、國旗等象征符號的運用,使民族悲傷情感迅速生發,又共同指向一個更高目的,即對民族和國家的認同。

一方面,儀式對過往悲慘歷史事件的敘事使個體自我地位得以確認有了歷史前提,共同體內成員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每一個個體才能生活在和平、和諧的社會環境中,在共同體內自我地位才得以確立與保障。因此,儀式的舉行能夠使個體獲得歸屬感,滿足個體心理上對國家、民族的愛國主義情感需求,有利于生成民族情感乃至“共同體意識”,個體也就更趨向于聯合并融入本民族群體中,在現實中體現為增強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為了擺脫受人凌辱、國家經濟發展落后的狀態,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為人民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使國人更加自尊自愛、團結奮進。中國共產黨在帶領各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承擔起民族責任,為國家的加快發展提供了保障和保護,維護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的擔當。

(二)共塑民族身份意識,形成理性認同

一個民族要認清“我們是誰”,形成民族意識,需要不斷生成本民族的歷史記憶,確證民族身份。根據心理學認同機制,人們形成某一信念的過程是通過學?;蛏鐣痰葷B透性的教育方式被動形成某些思想、觀點與理論的,再通過自身感受不斷修正,并從內心真正接受,最后將其內化為理性認同,從而產生對本民族強烈的信念認同。有研究認為,若個體被強行要求接受其非認同的觀點,便會產生自我威脅感,[22]這種自我威脅感會導致自身不認同觀點而難以內化為理性認同。情感認同深化為理性認同是通過對一定的觀點進行記憶加工、思維加工后,再同生發出的自我情感相聯系,進而進入核心自我,即自我內化階段?!皼]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sup>[23]117如果對某種觀點、意識僅僅停留在記憶與思維的階段,就會導致難以將這種理論觀點化為內心的理性認同,因此自我意識的內化是認同的關鍵階段。

“集體受難經驗常成為凝聚族群認同的工具,儀式化的定期紀念此經驗,得以強化及維持族群邊界?!?sup>[24]30在社會心理學研究中,身份認同重視群體符號邊界的建構,認為個體要產生群體認同首先要獲得群體資格,[25]亦即個體獲得群體身份后才能夠形成群體認同,那么使群體將意識內化形成理性認同的根源就在于“人類試圖將投入和身份標準匹配”,也就是說,當人們意識到自身身份標準時,個體將會有更加積極的情感投入,而他們后續的行為輸出也將圍繞情景中他們的承諾展開[26]357。國家公祭儀式的一系列展演與歷史表征符號所表意出的文化喚醒人們歷史深處的記憶,通過對歷史的追溯,建構出個體與群體以及“我族”與“他族”的比較場域,再經過人們思維加工和心理化過程的建構,勾勒出“我”“我們”的邊界,[27]在歷史文化、社會、政治、制度等方面取得一致或共識,通過歷史敘事方式形成對本民族身份的認可與認知。

其一,在時代隱喻中形成民族成員個體對自身民族身份的理性認知,是生成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蘭德爾·柯林斯指出,人們在互動儀式中會產生出四種儀式結果,其一就是“成員身份的感覺”[28]80。國家公祭儀式的舉行必然會使當下社會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兩個時代的對比后的理性思考,鮮活生動的歷史記憶是讓我們再次回想起過往“外族”對“我族”的侵略與凌辱,本民族成員心目中會將“外族”與“我族”進行比較劃界,在與“外族”的比較中尋求共同體內的一致性。正是“外族”的存在引發社會成員對“我們是誰”的民族身份的思考,建構起對國家、對民族的認可與接納,形成對自我民族身份的確認,正如安德森所說的:“區別不同的共同體的基礎,并非他們的虛假/真實性,而是他們被想象的方式?!?sup>[20]6國家公祭儀式使“我族”在人們的想象中具象化起來,人們在群體中通過想象聯結為共同體。

其二,在新舊兩個社會、兩種制度的比較中塑造民族心理共識,形成民族身份意識,內化心理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對本民族理性認同的形成是人們通過對民族歷史與現實的徹底了解,在新舊兩個社會、兩種不同制度的認知之上,在對本民族所走過的任人奴役的艱難歲月的認知基礎之上,形成對中華民族的理性共識,從主觀上更加確證自身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一份子。如果說通過民族共同歷史記憶而建構起來的情感認同還只是停留在感性層面,那么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客觀比較認知之后形成的理性認知已具有穩定性特征,深刻而理性的認知認同一旦形成,就會對歷史與現實判斷形成科學的價值判斷乃至政治觀點。共同體內成員達成心理共識是因為情感認同的繼續深化,進而形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性認知的一致性,正是這種一致性使群體走向凝聚,因此內化心理認同是從理性層面生成共同體意識認同的關鍵因素。

(三)構建民族自信,形成行為認同

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形成來看,內化是關鍵,外化是最終行為體現,情感認同與理性認同外化為人們的實踐行為,才能最終做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情緒體驗而形成的民族情感向公眾傳遞公祭儀式所表征的歷史文化與價值內核,是公祭儀式的核心機制,是形成理性認同與行為認同的起點,而行為認同是國家公祭儀式意欲達到的落腳點。人們的理性認同形成后,會達到對本民族的高度共識,這是深刻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涵實質的心理基礎。因為當民族情緒與公祭儀式現場情緒產生共鳴,在人們認知層面形成民族身份共識后,就會在人的行為效能層面形成積極正面之影響、自覺之行為。在公祭儀式發揮的記憶與情感的作用下,當下的“我們”產生更具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身份意識,在理性認同基礎上產生的共同價值取向,成為構建民族自信、鞏固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共同心理基礎。而存在于行為效能層面的共同體意識一旦生成,就能形成民族團結,這樣一種團結又能持續賦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需的基礎效能。

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入侵與壓迫,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喪失殆盡,直到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實現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富強,才使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增強了民族自信。當前新時代需要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民族自信是本民族成員對自身身份和價值的認同,是對本民族存續的堅定信念與自覺擔當;民族自信既是對本民族深刻認知基礎上的情感旨歸,又是民族成員內心深層堅定的信仰。由此,中華民族自信的生成是中國人民立足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經過對所處現實環境的感知與體驗,產生出的自我意識進而表達出的一種情緒,是對國家、民族接納的一種自覺心理認同。

其一,儀式何以通過激發行為效能增強行為認同。以“勿忘國恥”為主題的國家公祭儀式紀念活動現場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南京市拉響防空警報,全場默哀,解放軍儀仗隊向死難者敬獻花圈;現場放飛3000只和平鴿,意寓著逝者安息,和平永存;80多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多層次塑造群眾參與行為實踐的方式……通過漸次的活動展演得以使人們產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情感、理性,進而形成一種關于國家、民族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需要情緒的表達,傳遞出的是在自我行為中對國家、中華民族自覺接納、認同的一種心理狀態,即行為的認同。其二,民族何以越自信越能實現更高的行為認同?公祭儀式的舉行,民眾通過感知以及情感體驗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進一步認知與內化,情感就像催化劑一樣激發民眾在行為效能層面抒發強烈情感,“有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政治或社會能量”[29],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為自身價值觀念/取向,并以此規范自己的行為,成為一種較為穩定的行為活動,進而構建民族自信,促使民族成員從對民族共同體的理性認同向行為認同過渡。這是由于一方面,自信是主體發自內心對自我的認同,是行為認同的根基。行為認同反映本民族成員通過行為支持并參與追求與壯大民族精神的發展,有助于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確證與傳播,擴大民族認同的群體。民族成員對國家、民族感情越強烈,越能確立民族自信,通過民族自覺形成對本民族的心靈依附,進而在行為效能層面越能實現更高的行為認同。另一方面,行為認同度越高,越能在本民族成員內心深處形成對本民族的高度自信,有利于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凝聚。人們在國家公祭儀式中得以互通認知,相互之間得以認同與支持時,個體會更加產生對“他人”的信任感,同時也會更加融入群體和以這些“他人”為基礎的社會結構,進一步正向影響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

綜上,從情感體驗、理性認知到行為意愿三個層面呈現國家公祭儀式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發機理,不僅體現了國家公祭儀式視角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的生成過程,也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圖景提供了進一步分析框架。正是在情感認同、理性認同、行為認同共同的作用下,人們在公祭儀式中獲得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驅動力、價值引導力以及踐行力。

三、實踐路徑:以國家公祭儀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構圖

共同體意識是社會成員在共同的公共空間中參與共同生活、維護共同利益實現個體向公眾的逐步轉化而建構起來的。[30]發揮國家公祭儀式的祀禮作用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多渠道、多載體、多形式統合作用的結果,又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祀禮無論是作為提供儀式感的途徑抑或是民族成員的體驗,對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還有賴于根據人的意識形成的科學原理而制定相關政策機制,從而產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際體驗和認知。意識的形成與鑄牢是以認知為基礎,以情緒感知與體驗為橋梁,使人們在情感認同與理性認同之上形成行為認同的過程,是情感、理性與行為有機統一的結果。通過國家公祭儀式發揮其儀式功能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根本性問題就是要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同,做到知與認同才能外化為自覺的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著遞次階段,在情感認同階段,應發揮公祭儀式的民族精神驅動力,增進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理性認同階段,應不斷積累公祭儀式的價值感染力,強化民族共同體身份意識;在行為認同階段,應積極推動公祭儀式的團結凝聚力,凝聚民族認同。

(一)情感共鳴:不斷積累公祭儀式的民族精神驅動力,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各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是為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體賴以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關鍵力量基礎”[31]。有了民族精神,在面臨挑戰或逆境時,民族成員才能眾志成城,不懼艱難。涂爾干認為“儀式的功能始終就是使心理傾向興奮起來”[32]227,因此儀式不僅是對社會成員集體歸屬關系做出的回應,也是人們要求團結并喚起集體力量與民族精神、推動民族成員向同一方向努力的驅動力。舉行國家公祭儀式無論是儀式用品,或是儀式舉行的神圣場域,都是遵循國家及民族認同這一原則,其核心是人與人的心靈相近、相親。由此可以借助國家公祭儀式中的中華文化符號,增強民族成員的情感體驗,聯結起民族成員的情感紐帶,發揮國家公祭儀式的民族精神驅動力作用,構建起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其一,借助儀式中的文化符號喚醒民族共同記憶?!皟x式及其包含的符號是至關重要的”,民族之所以成其為民族,是“通過文化、心理的認同構成的,而這種認同又是通過符號和儀式的動作造成的”。[33]310文化符號既承載著民族成員的情感、思想的傳遞,又負擔著民族意識形成的文化奠基。中央人民政府將每年12月13日設立為國家公祭日,并在新陵選址、起靈致祭、路途布點和迎祭儀式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策劃、妥善安排,有效喚醒并提升了國民的歷史記憶。這些文化符號具有特定的內涵,能夠提升民族成員的內聚力,是激發民族認同、復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民族精神的來源。公祭儀式上,還可有意增加多種此類具有象征意義的文化符號,如借助一些民族英雄等的強大動員力,喚醒民族成員的共同歷史記憶。其二,強化民族共同記憶激發民族精神。儀式后可安排進行相關座談與交流,讓被反復強化的歷史記憶在座談與交流中得到互證,讓民眾意識到,此時“我們”因為有著共同的歷史,所以“我們”同屬一個共同體,從而有助于孕育出“想象的共同體”意識。民族歷史記憶將各族人民為國家與民族的解放、獨立、富強的共同奮斗的經歷轉化為全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形成全民族成員的精神依托與心理依歸。其三,發揮民族精神的驅動力,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人的行為要靠自身價值觀念與內在精神所驅動,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具有了共有精神家園,民族成員才能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中華民族精神是激勵中華民族持續向前的力量源泉,是凝聚全民族團結一心的驅動力。如在每年12月13日公祭日這天,全國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在公祭儀式舉行的同一時間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公祭儀式現場雖然在災難現場南京舉辦,但是其傳遞的悲愴之情遠不止于南京,而是隨著全國學生的默哀遍布大江南北,將中華民族的心緊緊連接在一起,對民族、對國家的熱愛之情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生成,必然蔓延于整個中華大地之上。

(二)理性共識:正向引導公祭儀式的價值感染力,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身份意識

韋伯認為人們能夠通過參與儀式而很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他指出區別社會中不同身份集團的重要憑據就是人們所參與的儀式,這一儀式能夠使參與者形成某種認同感。[34]188~190歷史事件在時間的洗禮中逐漸顯露出其真實本質,在社會成員心中所形成的歷史記憶將所有成員聯結在一起,在文化層面使社會成員形成共識,也就是引導當前民族成員產生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國家公祭儀式就是使公眾再次回想起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呈現事件的本質,在歷史事件的本真樣貌前形成對當外族入侵、本民族必將為民族存亡而奮起反抗的共同認知,最終實現全民族成員對自我存在的確證。增強民族身份意識,才能使該民族成員擁有歸宿感,從而具有以“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質”為核心的民族意識。因此,要在理性共識層面加強外化公祭儀式所承擔的價值感染力,以此引導全民族形成共有的正向的價值觀,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身份意識。

首先,賦予儀式觀看者以強烈現場體驗感。國家公祭儀式的舉行并非僅限于南京一地,公祭儀式除現場外,還可通過廣播電視節目、多媒體平臺等傳播方式覆蓋更多受眾,不在場的中華兒女以虛擬在場方式同時進入儀式情境空間,共同悼念遇難同胞。通過國家公祭儀式,輔以一系列展演方式,喚起中華兒女對抗日戰爭的集體記憶,塑造社會成員的情緒體驗,使之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認知達成高度的一致性。

其次,發揮公祭儀式在培育民族意識方面的教育功能,賦予參與者以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英國學者凱杜里直指教育的“目的完全是政治性的,也就是使年輕人的意志服從民族的意志”[35]78,因此對公民進行民族意識的培育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一般來說,個體具有濃厚的各具特點的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在公祭儀式的共同存在場域,就需要借力個體對和平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去深化仁、義、禮、智、信等傳統中華優秀價值觀的濡化力,從而加深對群體意識的認同。如在公祭日這一天,學校、企事業單位均可在哀悼儀式后進行黨史、民族史等相關內容的教育,發揮思政教育的優勢,使民族成員在對歷史的反思之后,樹立起珍愛和平、捍衛國家與民族尊嚴的信念。

最后,強化中華民族身份,形成理性共識。群體心理或意識是群體成員對社會狀況的共同或不同認知的反映。因此,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民族成員中的生成,需要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民族形成共同的理性認知與共識。一個國家層面上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并不是各個原生民族的簡單疊加組合,除了需要強大的政治權力的介入,還需要借力民族建設來構建強大的話語體系,使民族成員增強中華民族優秀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身份共識,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價值共識,才能彌合各民族間不同價值差異,保障社會群體在社會問題上有著一致的價值取向、做出一致的價值判斷。群體普遍價值追求在全民族心中得以成為共識,就會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從認同維度打下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性認知深深根植于人們的身心與場域的互動之中。

(三)行為共建:積極發揮公祭儀式促進團結的匯聚力,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

行為意志是對情感與理性更進一步的升華,個體的民族意識逐漸凝聚為共同體意識,就能發揮意志、意識的能動性。觀念、意識只有由內而外轉化為人的行為實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純粹的精神層面,才具有現實性和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從民族認同層面上升到民族實踐層面,因此有必要積極利用好從認同到實踐轉化的正向效果,發揮中華優秀價值觀匯聚團結的作用,在民族成員中凝聚更廣泛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結成民族力量,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轉化為復興中華民族的實際行動。

首先,要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構建民族團結的向心力。針對當前美化對華侵略歷史的歷史虛無主義言論,不僅在國家公祭儀式上要對其進行堅決反擊,還要通過主流媒體各種平臺面向廣大民族成員針對此觀點進行嚴厲譴責,從而在全體國民中形成強烈共鳴,以避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消解。同時,批判歷史虛無主義還要加強對民族成員進行民族歷史觀的教育,通過對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及深層原因的更進一步了解,才能將產生的民族團結之情更深地滲入心里,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

其次,構建充分發揮公祭儀式促進團結匯聚力的有效渠道。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思想教育都不應僅靠某一時、某一事而行之,應“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當以國家公祭儀式為契機,通過日常教育加強民族團結凝聚力的滲透。在國家層面應進行頂層設計,進一步推動國家公祭儀式覆蓋全社會,通過試點示范進校園、進國企事業單位等方式對儀式活動加以推廣,在此過程中要以促進民族認同為教育目的,以加強中華民族團結為切入點,使全社會每一位成員都知悉這一歷史事件,以此來提高民族成員對中華民族所遭遇外族侵略歷史的理解和認知,充分發揮公祭儀式促進團結的匯聚力,增進民族成員為民族復興而團結奮進的決心和勇氣。正如涂爾干所認為的那樣:“當人們感到他們團結了起來,他們就集合在一起,并逐漸意識到了他們的道德統一體;這種團結部分是因為血緣紐帶,但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們結成了利益和傳統的共同體?!?sup>[2]530

最后,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將民族團結意識轉化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只有發揮人民群眾的群體觀念,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進行廣泛的社會參與,才能充分運用意識的滲透作用,積極將民族團結意識轉化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在公祭儀式的多媒體直播平臺上,可通過鼓勵網友們制作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蘊意,對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進行宣傳,如采用與南京大屠殺相關電影以及短視頻等方式再現歷史,另外制作、播放反映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的優秀教育資源的公益宣傳片,增加中華民族團結理念的要素,以此作為思想導向,形成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共同體意識,擴大傳播渠道,通過共建行為產生更多共鳴,進而構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由此通過發揮公祭儀式的團結促進作用,最終達成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認同。

四、結?語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通常會將特定歷史事件發生現場上升為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基地,同時又將其作為舉行儀式的場所,這一儀式又往往被作為國族認同敘事的組成部分。[36]自2014年以來,國家公祭儀式作為“祭祀”之禮,因其規格之高,影響范圍之廣,遂以國家之名在情、理、行上表現出公祭儀式的儀式功能,通過引導主流價值、凝聚集體價值信仰、規范集體成員行為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情感認同、理性認同和行為認同,現已成為當前國家政治生活中延續國家、社會、民族歷史記憶的重要承載方式,對縫合民族共同記憶、凝聚民族身份意識、深化民族自信有特殊作用。作為民族記憶的載體,在歷史記憶的生產與再生產的過程中,國家公祭儀式使社會成員形成廣泛的共鳴、共識,由此產生“共同體”中的“同”。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源起于情感認同,沉積于理性認同,落腳于行為認同,最終升華為意識認同,是一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逐漸認同、乃至堅定信念直至自覺踐行的過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在經年的儀式中反復生成與熔鑄,一次儀式就是一次踐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過程。

本文意在充分利用國家公祭儀式這一渠道,挖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蘊價值,從而探索多渠道、多方式促進社會成員對國家、民族的認同的可能性。如何加強以國家公祭儀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進路中情、理、行之間的積極互動關系,是今后研究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對于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具有現實意義。

(本文得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六批天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項目資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報,2015-12-31(01).

[2][法]愛彌兒·涂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敬東,汲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3]周文.構建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儀式[J].現代傳播,2008(2).

[4]司忠華.儀式: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國家公祭儀式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5]王州.論國家公祭日的儀式傳播: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7(11).

[6][美]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M].丁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7]李秋梅,龍柏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儀式維度[J].新疆社會科學,2021(4).

[8]喬凱,朱平.國家紀念儀式促進政治認同的邏輯與路徑:以國家公祭儀式為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0(10).

[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2]葉欣.國家公祭:社會記憶與國家認同[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13][JP3][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熊錫元.“民族意識”初析[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9(3).

[15]梁啟超.梁任公近著:第一輯(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3.

[16]哈正利,楊勝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本內涵探析[N].中國民族報,2017-02-24(05).

[17]郝亞明.社會認同視閾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0(1).

[18]宣朝慶,葛珊.歷史記憶與自我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自覺[J].人文雜志,2021(12).

[19][美]保羅·康納頓.社會如何記憶[M].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布[M].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1]吳曉東.記憶的暗殺者[J].讀書,2000(7).

[22]Wakslak·C·J,Trope·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ffirming the sel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affirmation and object construal[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9(4).

[23][蘇]列寧.列寧全集:第25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4]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5]章淼榕,楊君.從群體心理到認同建構:多學科視角下的身份認同研究述評[J].廣東社會科學,2022(2).

[26][美]喬納森·H.特納.社會學理論的結構[M].邱澤奇,張茂元,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7]吳玉軍,郭妍麗.國家認同建構中歷史記憶的書寫:基于民族身份視角的考察[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

[28][美]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29]劉奎.情感教育?。骸肚返男问脚c政治[J].文學評論,2017(2).

[30]李友梅,肖瑛,黃曉春.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國社會科學,2012(4).

[31]青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紅旗文稿,2021(5).

[32]Durkheim,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33]郭于華.儀式與社會變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4]Weber M.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35][英]埃里·凱杜里.民族主義[M].張明明,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36]范可.災難的儀式意義與歷史記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ENHANCING “COMMONALITY” TO FORG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ROUGH NATIONAL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Y

Xu Jin,Li Le

Abstract:Forming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the core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y can form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rational identification,and behavioral identification on the cognitive basis through guiding mainstream values,accumulating collective value beliefs,and regulating the behavior of collective members,through these thre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and achieve the advanc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diverse stages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in the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stage,it needs to exert the driving force of national spirit of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y to build a shared spiritual home for all ethnic groups;in the stage of rational identifica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accumulate the value appeal of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ies to strengthen the identity awareness of national community;in the stage of behavioral identification,it should increase actively the unity and cohesion of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ies to promote the identification to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Keywords:National public sacrifice ceremony;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identification

〔責任編輯:俸代瑜〕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專項項目“新時代鞏固新疆各族群眾‘五個認同研究”(19VXJ027)。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
正確認識“多元一體”是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
1912至1949年期間中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
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形塑與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路徑研究
建構與解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中的民族主義因素
“認同”視角下輔導員心理輔導談話技巧研究
輿論場理性族群的認同與構建
認同的崩潰
融媒體時代領導者媒介形象重構與認同
團結穩疆視閾下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