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體”語義下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徑探賾

2023-12-26 12:36李少霞魏莉
廣西民族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華民族共同體共同體

李少霞 魏莉

【摘?要】“共同體”是一種以共同關系為紐帶聯結形成的關系性存在,體現為相關人群和睦相處、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內生情感關系,其核心構成要素是關系理性、價值共識和情感歸屬。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是推動各民族開展社會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與“共同體”的核心構成要素具有內在的邏輯自洽關系,體現在:社會交往培植關系理性、文化交流增進價值共識、情感交融厚植情感歸屬。堅持從關系維度、價值維度和情感維度三個層面協調推進、有機統一,對于增進共同性、推進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關系理性;價值共識;情感歸屬

【作?者】李少霞,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魏莉,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新疆烏魯木齊,830046。

【中圖分類號】C95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23)05-0018-0011

自2010年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次出現在國家關涉民族工作的會議上,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科學舉措。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244。在我國,多元一體的格局是助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依托,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就是“強化族際紐帶”[2],超越多元文化主義,在“承認多民族國家文化多元基礎上努力構建各民族相互包容相互嵌入的共同體”[2]。

“共同體”是一種以共同關系為紐帶聯結形成的關系性存在,體現為相關人群和睦相處、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內生情感關系。滕尼斯將“共同體”視為人與人結合而構成的“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認為“共同體”體現為其成員在價值、情感、信念等方面的共享狀態。[3]43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有機統一體”和“親緣體”,是由共同的價值追求和倫理規范形塑而成的各民族的命運共同體。從“共同體”這一更高站位上理解我國各民族實現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立足于關系理性、價值共識和情感歸屬等維度闡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層層遞進關系,探賾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路徑,有利于培植各民族共生共存共享的社會關系模式,構建具有更強凝聚力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一、“共同體”的語義闡釋與構成要素

“共同體”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群體關系,在這一群體關系中,“共同體”成員搭建了緊密的團結關系與和諧的交往模式,分享著共同的價值觀念和利益基礎,具有共同的價值信念和情感取向,關系理性、價值共識和情感歸屬是共同體的核心構成要素。

(一)“共同體”的語義闡釋

對于“共同體”的語義闡釋,學界有多種定位,特別是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共同體”的概念界定發生了多次轉型,在不同語境中“共同體”的概念有所不同?!肮餐w”這一概念被廣泛地應用于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等領域,泛指以任何形式形成的聚合性群體。全球化的發展和現代國家建構的需要使得共同體成為民族學和政治學的研究熱點,成為闡釋民族國家發展的核心話題。如安德森將“共同體”與民族問題相結合,認為民族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4]5;齊格蒙特·鮑曼認為民族共同體是一個更高層次的政治組織[5]2。此外,學者還從“共同性”“普遍性”“關系”“意義”等維度對“共同體”的概念做出界定,如:威廉斯認為,“‘共同體是由個體的紐帶聯結起來的生活有機體”[6]79;滕尼斯將“共同體”界定為人與人之間結合而形成的一種“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3]43;麥金太爾認為“共同體”是規定人存在的一種向度,構成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他將家庭、城鎮、民族等都視為共同體[7]172;德蘭蒂認為“共同體”體現的是一種歸屬的觀念,是“對意義、團結和集體行動的尋求”[8]3;邁克爾·桑德爾將“共同體”與聯合體做比較,認為“共同體”揭示了群體對于個體的塑造和構成作用[9]181??梢钥闯?,上述對“共同體”的概念界定均涉及到人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樣式,統攝人對共同體的歸屬情感和依賴感,“共同體”被視為一種團結緊密的聯系與和諧的交往模式,用于提升共同體成員的凝聚力和友善度。

“共同體”內含歷史和思想的積淀,關涉擁有相同身份和特質的群體的本能和記憶,“共同體”的共同性對于其成員具有積極的構成性作用,共同體的習俗、規范和傳統對于共同體成員價值觀的形塑、行為的選擇具有決定性意義。這種決定性意義體現在:一方面,“共同體”為個體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空間語境,在這一空間語境中,它能夠幫助個體實現清晰的自我確認,為個體更完善地展現自我、更有效地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共同體內部的凝聚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共同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呈現為密切交織的網絡關系,“這種相互影響的關系往往彼此交織,互相增強”[10]127。因此,共同體成員之間具有緊密的利益聯系,這種利益牽扯必然會使個體更加注重自身行為對于共同體利益的損益。同時,共同體成員之間緊密的利益牽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驅使共同體成員培植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利益選擇,有效緩釋利他與利己之間的張力,提升共同體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卡爾霍恩所指出的:“個體成員的行動可能牽連整體;相應的,社團也對個人擁有巨大的強制力……這種認同約束著社會互動過程中各方成員行動的可能性范圍?!?sup>[11]因此,生活于共同體中的個體能夠相互成就,不僅共同體成員能夠有效協調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利益關系,相互之間產生彼此凝聚、團結和諧的內部情感,而且個體也能正確協調自我的特殊利益與共同體的共同利益之間的關系,使共同體成為有方向、有規范、有情感的社會世界。

(二)“共同體”的建構:關系理性、價值共識、情感歸屬

“共同體”之所以作為一種特殊的群體關系而存在,必然具有支撐其存在的一些特殊的性質和要素,不管是利益共同體、文化共同體還是政治共同體,都是對共同性的暗含和預設,具備關系理性、價值共識、情感歸屬三個構成要件。

1.關系理性

在社會關系層面,“共同體”的構建就是要搭建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關系紐帶,為自我與他者之間共同感的培植奠定基礎,生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理性,使每一個個體在承認他者自由人格的基礎上化育交往主體的“施為性態度”。構建共同體,其本質就是將人放置在實體化的社會關系之中理解人的生存意義和現實存在規定,將人作為與他者發生關系的關系性主體,在確立為他者的主體性的基礎上使人的特殊性與普遍性有機統一,搭建人與人之間平等的交往關系,形成社會關系的新的理性形態——關系理性。首先,實現關系理性的前提條件是關系的交互性,即任何人都是“他自己為別人的存在,同時是這個別人的存在,而且也是這個別人為他的存在”[12]187。每個人秉持自身個性的同時也堅持具有共同性的共同體合作框架。其次,關系理性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依性,強調自我與他者的密不可分性,個體只有在與他者的交織互構中才能彼此成就,形成良序友善的共同體關系。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通過對動物與人的對比論述了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的生命表現形式,即動物只需要消滅外在的客觀對象便可以實現自身欲望的滿足,而人的欲望的滿足與獲得他者的承認緊密相關。因此,個人自我意識的實現必然要依靠外在的他者,這種受外在的他者所生成的“為他人的主體性”拉近了自我與他者之間的距離,既積淀了個體與他者的生存論根基,確證了個體對于他者、對于共同體的責任,為個體的存在找尋到了根據與依歸;同時也有效緩釋了個體的個性與共同體共同性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培植了新型的、理性的共同體關系。

2.價值共識

在價值選擇和價值判斷層面,“共同體”具有特定的發展目標和行為規范,而價值共識則是這些發展目標和行為規范的特定依據?!肮餐w”能為個體提供共同的善惡觀,為個體的價值選擇提供行為導向,為個體道德理想和道德準則的展現提供了意義背景。共同的道德信念和價值選擇是共同體的重要內容,一個人總是“從一種我已獲得的并構成我之‘所是的那種倫理觀點出發思考倫理的善和其他的善”[13]51,“共同體”倡導公共性的倫理精神和道德準則,“為有意義的思考、行動和判斷……提供了一種大體上是背景性的、生存在世界上的方式”[14]86。作為個體關系彰顯的實體性存在,“共同體”能夠以先驗、規范的方式向個體穩定地輸送價值立場和行為規約,依據這一價值立場和行為規約,共同體成員能夠基于共同的利益認知、價值追求和道德規定形塑自己的利益認知和公共意志,提高行為選擇和處事方式的相似性,使共同體的道德理想內化為共同體成員的道德自覺。因此,“共同體”不僅構建了自我完善的框架,而且也以價值共識統攝其成員,在為其成員提供生活和學習環境的同時也肩負著對共同體成員進行價值引導、道德教化、認同提升的功能。這種價值指引和道德熏陶的核心意旨在于形塑理想的善,在體認美好生活的同時凝結出更高層次的價值旨趣和精神內核,培育共同體成員建設美好生活的實踐能力??柣舳髟赋觯骸肮餐w的話語之所以增長,是因為人們需要更多的人際關系和道德關系……由于無法期待人們自身的完美性,而只是期待人們能夠更好地融進社會承諾、規則和關系的網絡里,所以共同體才是具有道德意義的?!?sup>[11]這種道德意義其本質就是一種價值規約和價值指引,通過“共同體”意涵的精神氣質與價值旨趣的貫徹與賦予來構建緊密的關系網絡。

3.情感歸屬

“共同體”不同于以理性、契約化為主要計算方式的社會,其內含豐富的情感關懷,情感的互動和吸引是構建共同體的核心要素?!肮餐w成員之間具有豐富的共同性,是使其在共同面對外部他者時始終能在心理層面產生一種凝聚彼此、相互團結的感情的內在根源?!?sup>[15]在共同體中,共同體成員之間緊密關系網絡搭建的支撐力量就在于彼此承認的共同信念和情感依托,憑借這種信念和情感依托,個體能夠有效彌補和填充他們在實際社會生活中的利益沖突?!肮餐w”的構建和形塑反過來又會在共同體成員的心中塑造和勾勒一個守望相助、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體”形象,強化成員個體之間的歸屬感和親密感,增進“共同體”的向心力。因此,倡導共同體的構建和期待共同體的來臨,其本質就是要搭建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交往模式,使個體在共同體中強化彼此之間的情感網絡,能夠感知到愛和歸屬情感,增進共同體成員的友善程度。德蘭蒂認為,“共同體”體現的是“對意義、團結和集體行動的尋求”[8]3,這種尋求的本質就是在共同性的基礎上培植個體對于共同體的情感歸屬,有效緩釋共同體成員自我利益需求與合群特性需求之間的張力,強化維持共同體存在的關聯性紐帶,使共同體成員樂意分享共同的價值和目標,在共同體中尋找安全感和歸屬感。同時,情感的歸屬也有助于強化個體的責任意識,消弭個人主義盛行所帶來的公共意識淡薄和公共價值缺位的現象,構建具有深厚情感基礎和德性基礎的“共同體”。韋伯認為“共同體”建立在情感性和情緒性基礎之上 。[16]55情感歸屬是一種隱秘的心理認同,是助推共同體團結凝聚的深層密碼,能夠培植“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感情和道義”[17]。

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共同體的要素參照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其所內涵的社會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對于培植關系理性、增進價值共識、厚植情感歸屬具有重要意義。立足于“共同體”的構成要素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質,分析和闡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與共同體的內在邏輯自洽關系,對于有效打破民族區隔,消除偏見,推動各民族廣泛交往、深入交流和漸進交融,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以民族交往(社會交往)培植關系理性

關系理性即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秉持“為他人的主體性觀念”,在增進共同性的基礎上形成休戚與共的情感和關系。人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對于生活狀態和生活品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馬克思指出:“成為奴隸或成為公民,這是社會的規定,是人和人或A和B的關系。A作為人并不是奴隸。他在社會里并通過社會才成為奴隸?!?sup>[18]220理性和諧的社會關系對于個人的生存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抽象共同體”的社會關系與“以個人主體性”為主導的社會關系的分析,馬克思指出,抽象共同體是對個人發展的一種桎梏,[19]571只有使個人從這種桎梏中解放出來,形成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社會交往關系,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個性,享受自由的發展空間。這一自由的發展空間就是“真正的共同體”,在這一真正共同體中,人與人之間才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實現聯合和統一,并通過聯合獲取自由。在聯合中,“每一個人都承認另一個人的自由并且都是為了提高另一個人的自由而行動的。因此,不存在一個個人或一群人對另一個個人或另一群個人的支配……這種關系可以被稱之為互依性關系”[20]143~144。個人通過社會交往所構建的共同體既不是對個人主體性的過分張揚,也不是對個人自由個性的普遍消解,而是個人在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由個性,打開個人自我封閉的藩籬,構建與他人內在的統一和社會團結,形塑理性的社會關系。

民族交往的本質是一種社會交往,“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21]477。推動各民族持續密切的社會交往是增進各民族相互了解、提升認知互信的前提條件。社會交往的本質就是不同的交往主體基于自身的現實需要,在雙方的平等對話、互動溝通中達成價值共識的最優化。不同的個體、群體正是在不斷的交往中消除偏見、累積價值共識的,有效的社會交往能夠搭建便利、平等的溝通渠道,使不同個體或群體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同性,培植團結和諧的社會關系,建立真正的交往共同體。持久而又密切的社會交往是構建共同體的核心要件,也是維持共同體不斷鞏固、增進認同的關鍵環節。推動民族交往就是要搭建起集體性的族際關系,以群體間的密切互動創生和諧的情感和友善的行動抉擇,進而助推民族間的廣泛交往、深入交流和漸進交融。群際接觸理論曾指出,群際偏見來源于群體間信息不對稱,使群體彼此之間存在狹隘的認識。拉近群體之間的接觸就是為了矯正認知偏見和感知錯誤,消除民族之間彼此的刻板印象,緩釋偏見,培植理性的關系。奧爾波特認為,滿足群際接觸的四個最優條件是:平等地位、共同目標、群際合作和制度支持。[22]537首先,平等地位是群際接觸的前提條件,只有保證各民族地位平等和互相尊重,才能實現各民族的相互接納和承認,這種地位平等體現在社會地位、政治權利的行使和基本公共服務的享受等方面。其次,共同目標是助推族際接觸的鏈接紐帶,是保障各民族團結、增進相互認同的關鍵。再次,群際合作是增進族際團結、維護理性民族關系的有效形式。最后,制度支持是推進族際接觸的政治保障。堅實的、有效的制度支撐能為不同族際間的交往搭建平臺,多層次的制度治理機制能夠增強各民族交往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消除族際邊界固化,增進族際的積極關聯和認同,培植關系理性。在我國,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滿足族際接觸的最優條件,為厚植各民族的關系理性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植了文化底蘊。

(二)以民族交流(文化交流)增進價值共識

價值共識內涵一種公共選擇和集體行動的邏輯,有助于提升群體之間的協同內聚,不同民族價值共識的匯聚是緩解社會沖突和張力、增進國家認同和情感歸依、推動族際整合的有效途徑。價值共識是國家和民族對是非的判斷標準,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行動準則和精神脊梁,只有以價值共識引領個人在集體中的處事準則,使之內化為知識積累和價值體驗、外化為維護集體秩序的文化符號,才能有效抵御西方多元文化思潮的侵蝕,匯聚起各民族共同的價值目標和行動準則,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共同性。在一個共同體內部,由價值共識所主導的倫理規范和行為秩序是匯聚集體行動的有效保障。如果共同體內部難以匯聚起價值共識,使個人利益凌駕于共同體利益之上,則必然會造成共同體內部德性基礎和情感基礎的闕如,使共同體的離心率增大,影響其存續和發展。只有基于價值共識厚植共同體內部的規則意識和生存意識,才能有效建立共同體內部成員之間、共同體成員與共同體之間的關系聯結,使共同體成為有機團結的實體性存在。文化是一種受價值主導的觀念意識,各民族的存在實質上是一種文化性的存在,因此,民族之間的交流在本質上體現的是一種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涉及到文化價值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等方面,體現著不同民族在價值取向上的碰撞和交流。作為一種觀念意識和心理結構,各民族的文化反映著不同民族的特殊性,主導著各民族的行為取向。推動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目標就是增進多元文化的共生性,提升不同群體之間協同內聚的價值關懷,構建和諧的社會秩序和環境。

交流是助推民族和諧的重要動力和黏合劑,也是維系族群共生關系、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樞紐,推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保障。文化交流是各民族在長期互動下“以符號協調、相互溝通與社會一致性為基礎,通過交往性行為(相互作用)達成理解和形成非強迫性共識的過程”[23]。因此,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從一個結構驟然變成另一個,它猶如從金字塔的等級結構變為一場馬拉松賽,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質同時并存、相互磨合的有機聯合”[24]81。文化的價值表征和基于這種價值表征之上的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交流對于共同體的存續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是在文化價值表征的引導下,共同體成員才得以確證自己的身份歸屬,并在交流中熔鑄共同體的精神標識,增進對共同體共有文化的同源性體認,共享共同體的文化符號,匯聚價值共識。在我國,各民族在長期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共生的文化關系,構建了互惠互利的存續方式,確證了命運與共的價值立意,體現在:第一,在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理念的指引下,各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互相補益,相互吸收吸納,各民族也在這一過程中對“他者”文化形態的承認度和認可度與日俱增,實現了心理上的認同、精神上的統一和價值上的共識;第二,在推動文化交流中,各民族的文化實踐得以不斷豐富發展,這種文化實踐匯聚成了各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隱性地根植于各民族成員的心靈深處,形塑了我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價值認同;第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國各民族秉持的共同價值理念和奮斗意志,在這一意志的指引下,我國各民族相互包容、彼此接納,在文化交流中形塑了共同的發展理念,共同投身于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責任共擔,互濟共生,凝聚起價值共識。今天,面對“兩大變局”,我們倡導構筑共有精神家園,其本質就是增進共同性,培植各民族的社會資本和價值共識,集聚支撐各民族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財富,匯聚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喚起各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價值共識,增進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以民族交融(情感交融)厚植情感歸屬

情感的歸屬和依賴在人們的共同生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是建構共同體的核心要素。西方的學者對此多有研究,如:阿爾蒙德和維巴曾指出,“如果要保持最終的穩定”,“就要有一種建立于對該政治系統更為普遍的依戀基礎之上的政治信仰形式——我們已稱之為系統情感的一種信仰”[25]434;美國學者麥克米蘭和查韋斯指出,“真正共同體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共享的情感紐帶”[26];鮑曼在《共同體》中將共同體視為一種“相互的、聯結在一起的情感”,認為只有在共同體中,人才能“保持根本性的團結”,享有溫馨、舒適的感覺[5]5。情感是維系共同體存續和發展的重要紐帶,緊密的情感聯結是共同體抵御外在風險和挑戰的內在支撐,并且,在現實的生活中,情感也會影響和決定人的行為舉止,正如福山所指出的,“人類之遵循規則,主要植根于情感,并不依靠理性過程”[27]39。在多民族國家的建設進程中,情感關懷所彰顯的作用不言自明。雖然情感屬于一個中性范疇,但是,情感具有正向和非正向、理性和非理性之分,正向、理性的情感具有積極的能量,是友善、團結、熱情的彰顯,非正向、非理性的情感具有消極的負面作用,體現為敵對、反抗和疏離??铝炙乖诨觾x式鏈理論中曾指出,人在互動儀式中的共享情緒會形塑情感協調,能夠增進共同體成員之間的和諧感和團結,形成強大的“情感能量”[28]161。正向、理性的情感能量能夠激發積極的社會互動,能夠在高度的社會寬容中增進互利,匯聚強大的集體意志。在民族交融中,情感附著于民族性因素之中,強大的、正向的情感能量能夠激發正向的民族交融動機,體現在:第一,情感互動能夠拉近各民族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各民族能夠在互動中拉近心理距離,形成相對穩定的心理背景;第二,情感作為一種維持個人生存的心理性工具,具有傳遞信息、感染情緒的功能,在民族互動中,各民族的情感是相互影響的,正向的情感能量是和諧民族關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推動民族交融,其本質就是助推各民族在情感上實現交融。民族交融強調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的效果,體現為民族關系的一種樣態,這一樣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具有流動性和變動性。斯旺和杰滕等人曾指出,在融合中必然帶有從局部融合向擴展融合的轉變,融合的基礎在于各民族共同經歷和對共同體的認同。[29]因此,民族成員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為民族交融奠定了情感共通基礎。這些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匯聚成了各民族共享的集體記憶,被隱性地根植于民族成員的內心和頭腦深處,這些記憶一旦被喚醒,必然會激發強烈的情感歸屬心理,形塑民族成員對民族共同體的依附和認同?!扒楦胁煌谟^念,它是正在發生的鮮活的經驗,而不是外在的觀念、概念化的世界觀和意識形態。但是隨著它被公眾普遍接受和認可,逐漸成為穩定的習俗,這時與該情感結構對應的文化就由新興文化轉化為正統文化?!?sup>[30]推動民族交融的過程就是增進共同性、消除民族隔閡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各民族在“沖突—妥協”的循環中不斷積累互惠規范,建立了緊密的利益捆綁關系和情感互信關系,形塑了一種新的民族文化生態,構建了新的情感共同體。蘭德爾·柯林斯曾指出,共同體是受情感和價值而凝聚的社會有機體,其基本特征為“群體價值觀的同質性、行動目標的一致性、成員之間的相互依賴、動態與靜止的辯證、角色認同的互嵌性”[31]。以各民族之間的深度交融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其作用體現在:第一,通過民族交融、確證身份認同、增進情感互依,能夠強化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使民族彼此接納,相互尊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第二,在民族深度交融和互動中增強各民族之間的接觸密度和接觸強度,生成各民族的情感依戀和精神需要,厚植各民族之間的情感依賴和情感歸屬。我國提出的各民族全方位互嵌的舉措,就是要實現各民族“空間互構、文化互鑒、經濟互補、社會互助、心理互認”[32],打通合作交往、互補交流、共生交融的渠道,逐漸培植“求同存異”的包容心態,使各民族情感共通、責任共擔、成果共享,鞏固各民族情感依賴的紐帶。

三、推進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路徑

“共同體”的核心構成要件是關系理性、價值共識和情感歸屬。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作為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基本路徑,其價值目標就是通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交往的關系理性、匯聚交流的價值共識、厚植交融的情感歸屬。因此,推進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關系維度要助推民族團結,厚植團結和諧的民族關系;在價值維度要以中華文化的整合功能增進各民族的價值共識;在情感維度要構建各民族共享的情感共同體。

(一)關系維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助推民族團結

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條件就是建立和諧、團結的民族關系,只有建立良好的民族關系,各民族之間才能敞開心扉彼此接納,建構具有地域的、經濟的、文化的共同體。因此,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助推民族團結,形塑各民族的利益關系、協作關系和包容關系,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基礎。

首先,要形塑各民族和諧的利益關系,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保障?!叭藗儕^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sup>[33]82各民族要實現有效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前提條件就是具備共同的利益、具有和諧的利益關系。如果各民族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協調,利益分配不均衡,則必然會演化為群體之間的消極情感和憤恨情緒,擴大排斥性,導致民族關系阻隔,形成民族內部社會關系的分割。只有各民族利益協調,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礎,才能彼此理解和包容,建立持久和諧的關系。因此,形塑各民族和諧的利益關系,一方面要做好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頂層設計,充分挖掘民族地區的內生潛力,縮小民族間、區域間的發展差距;另一方面,要在對口支援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貫徹科學的共同富裕政策,以民族地區的特色產業為著力點,因地制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全方位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其次,要構建各民族間齊頭并進的協作關系,有效助力各民族的團結。協作的本質是互助團結,使個體緊密團結聯合起來,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昂献魇遣煌椒ㄅc思想的某種結合?!?sup>[34]4在我國,56個民族各自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智慧,匯聚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如果各民族開展協作,彼此交換經驗和智慧,必然會匯聚多元的思想和方法。此外,協作是集聚社會情感、建構親密關系的有效機制。民族關系的團結與和諧歸根到底是各民族為實現共同目標開展協作,搭建親密的關系,維系各民族主體間性的平衡感和互惠感?!皡f同的過程涉及處理人際關系、聆聽彼此的意見、協調彼此的行動、做出一致的決定?!?sup>[35]3對于我國而言,高效的協作就是要實現民族關系的協調融合,使各民族相互幫扶,實現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互惠,滿足彼此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第一,要厚植各民族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注重對少數民族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培育一批立場堅定、行動堅決、感情真誠的民族干部,使黨的民族工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增強各民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的向心力;第二,要統籌協調民族工作與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好各民族的發展權,實現各民族在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資源配置的均等性,減少各民族的疏離感,增進民族之間的協作,為各民族的“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創造條件。

最后,要培植各民族相互尊重的包容關系,打造助推民族團結的社會氛圍。相互包容意味著各民族能夠彼此承認差異、愿意尊重彼此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這種相互包容的民族關系能夠保障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欣賞,實現差異性的有序協調?!鞍菪栽趲砑w利益的同時也能利己?!?sup>[36]3在中華民族由多元向一體匯聚的進程中,我國各民族相互包容,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書寫了悠久的歷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培育了偉大的精神,包容性實現了對各民族的高度統攏。因此,相互尊重的包容關系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積淀的,也是各民族團結凝聚的符號。在新時代,面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各民族更應展現包容理念:第一,要尊重各民族群眾合法的權益表達和訴求,使各民族積極參與民主政治活動,在參與政治生活的熏陶中擴大共識,以更廣闊的微政治場域培育包容理念、增進共識和相互理解,實現公民身份的轉換;第二,要深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宣傳教育,使“三個離不開”理念厚植于各民族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的全過程中,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陣地,引導各民族樹立“四個與共”的意識,增進包容性。

(二)價值維度:以中華文化強大整合功能增進各民族的價值共識

文化認同是社會力量凝聚的基礎,文化作為占社會主導地位的核心觀念和價值體系,有利于整合其他思想觀念、規范人們的行為舉止、凝聚社會力量?!爸腥A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sup>[37]6因此,要充分發揮文化的強大整合功能,在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進文化認同、推動民族文化轉型發展中增進各民族的價值共識。

首先,以中華文化符號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精神家園是人民的精神信仰和精神依托之地,其本質是建基于實踐理性基礎之上的深刻情感認同,是人們對生存觀念和價值理想的依靠和歸宿。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奠定了文化根基,是匯聚各民族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助推各民族團結奮斗、攜手并進的精神紐帶,是保障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核心密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對中華文化精髓的匯聚與提煉,通過創造和發展共享的精神文化成果,旨在構建各民族共享的精神凝聚體,持續增強各民族的包容性和共同性,提升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文化符號是凸顯中華民族精神的意象化表達和凝練圖式,對中華文化符號的挖掘、建設和保護關涉到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同源性體認。以符號文化的教化功能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養成各民族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發揚共性的交往習慣,對于凸顯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性、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廣度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要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凸顯和挖掘一些體現中華民族整體性、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號,特別是要加大對中華文化符號的研究和整理,可以從服飾、建筑、藝術和食物等提煉出一些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具有高度傳播力和認同度的文化符號,賦予中華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厚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根基。

其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認同。文化認同“不僅影響到個人對自己身份的認定、社會群體的角色、還影響到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持、國家的意識形態維持與強化、不同的宗教與文明形態之間的理解、甚至當代的國際政治格局”[38]8。價值觀不僅是人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更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梁,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核心價值觀的支撐和維護,其文化發展和精神狀態均“扎根于一種共同的價值體系”,因此,共同的價值體系凝聚著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精神力量,對于多元社會思潮具有強大的引領力和凝聚力。如果離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就容易在文化認同的實踐過程中迷失方向。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約數,能夠為中華民族精神紐帶的維系、共有精神家園的構筑提供重要的支撐。因此,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進各民族的文化認同。一方面要在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的價值理想和價值信念,實現各民族價值觀的統合,通過磁鐵式的價值牽引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尋求共識的交流習慣,在尊重差異性生活習俗的基礎上積累各民族社會交往的價值共同性;另一方面,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各族人民身份意識的轉變,增進身份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含有公民身份培育的豐富內容,能夠為各族人民的公民身份轉變把握方向、把控準則、樹立理想。因此,要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中的引領作用,帶動各族人民向上、向善、向好,明確思想觀念規范,積極培育公民素質,使個體能夠增強對自身公民身份的認同,切身感知中華民族共同體內部緊密的情利關聯,包容差異,增進交往交流交融。

最后,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各民族文化是對民族歷史淵源的承載,也是對民族精神風貌的體現,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交匯和交融,才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增添了獨特的魅力。但是,伴隨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傳統物化載體趨同性的替代性變革”[39],對民族傳統文化適應時代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深入推進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第一,要尊重和保護各民族的文化習俗和語言文字的使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溫潤各族人民,增進民族之間的認知互動,使各族人民的心靈有所依托、情感得以升華;第二,要將家教家風、愛國愛社會主義等正確的價值觀融入各民族的文化體系建設中,使各民族尊重民族團結的規律,實現更廣領域的深層次交融;第三,以鄉村振興戰略和共建美好家園為媒介,引導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價值情趣上日益走向現代化,增強心理文化上的體驗,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社會基礎和精神動力。

(三)情感維度:以增進共情性為目標構建各民族共享的情感共同體

情感依賴是維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紐帶,能夠使各民族在情感層面實現互嵌,各民族的情感依賴和交往交流交融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體現在:一方面,情感依賴有助于各民族共享中華文化,共享我國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增進情感互交;另一方面,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夠深化情感認知,感受到各民族的情感互信和相互尊重,進一步推進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因此,要構建各民族共享的情感共同體,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首先,以集體記憶喚醒各民族的共通情感。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代表著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全體成員對往事的再現和共享,是各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實踐中逐漸匯聚形成的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哈布瓦赫曾指出:“每一個集體記憶,都需要得到具有一定時空邊界的群體的支持?!?sup>[40]45依靠中華民族共有的集體記憶,來自不同地區、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中國人便有了維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責任和使命,使各族人民血脈相連,固基情感認同,增進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可以通過重要節日的慶典活動、雕塑、網絡媒介、紀念場館等方式復活、重塑和建構集體記憶,賦予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以時代意涵,增進各民族強烈的情感共通,增強各民族的集體意識和大局觀念,助推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次,以全方位互嵌推進各民族的情感交流。推進各民族的全方位互嵌,就是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感表達環境,使個體豐富情感體驗,集聚情感智慧和精神力量。因此,第一,在空間上,要推動民族互嵌式社區建設,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區公共空間。社區可以設置一些功能區,如:書法室、舞蹈室、健身室,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群體性文化活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等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在參與活動的構成中增進互動、互助,實現不同民族居民之間的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第二,在文化上,要加強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廣,以教育為媒介為不同民族創設相處、磨合、學習的時空場域,引導各民族正確認識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發揚共性。第三,在經濟上,要堅持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在農村要以鄉村振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民族地區的文化旅游產業,助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城市為各民族成員消除異地就業、經商、定居的限制,在提供就業機會的同時加強開展技能培訓,鼓勵各族人民互利、合作,提高協作意識。第四,在社會上,政府和各級組織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福利制度、打破就業結構、教育結構等方式推進各民族的社會互嵌,使各族人民能夠平等地享受就業、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和優惠權益,為消除民族隔閡、推動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創設條件和環境。第五,在心理上,培植各民族的同理心、共情心,發揮情感在民族互嵌中的包容性作用,使各族人民在交往中拿捏交往的分寸,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修正和化解阻礙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

最后,以各民族共同發展構筑互信的情感關系?!叭藗冎g積極的情感關系如果沒有信任幾乎不可能長期地維持下去?!?sup>[41]107互信的情感關系是提升彼此認同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斷培植互信的情感關系,各民族才能主動培植公民意識、調適公民身份,從心理和情感上主動接納彼此。但是,互信情感關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民族在長期的互動交往和共同團結奮斗中循序漸進地培植。各民族在為同一目標協作奮斗的進程中,擰成一股繩,緊密團結,所彰顯出的認識一致、意志統一、責任共擔、觀念契合的狀態能夠構筑互信的情感關系,增進各民族的情感體驗和情感交融?!肮餐瑘F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國推進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各民族齊心協力與貧困作斗爭,互幫互助,共同團結奮斗,通過努力,貧困地區的堡壘被攻破,脫貧地區發生巨大變化,脫貧群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我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道路,使各民族的團結互信空前緊密。當前,要實現共同富裕,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仍舊需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以共同發展構筑互信的情感關系。因此,第一,要深刻體悟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關系,在扶持落后民族地區的教育、財政、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資源開發和生態補償等的基礎上充分激發民族地區的造血功能,將政策的外部支持效益進一步轉換為民族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區域之間、民族之間的共同發展;第二,要依據不同民族發展的實際情況,凸顯民族地區的區域性和精準化,立足于民族地區的特殊問題制定差別化的支持政策,提升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第三,要充分調動廣大社會力量推進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完善中西部合作、社會力量幫扶的鄉村振興機制,不斷提升脫貧地區的發展活力,使各民族攜手走向共同富裕,厚植各民族互信的情感關系。

四、余?論

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是增強民族的共同性,拓展各民族文化的內容增長空間,使各民族文化在互嵌和交融的基礎上為中華文化這一母體的繁榮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提供內在的文化支撐。因此,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于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義體現在:第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是對各民族共同性的體認和深化過程,更關涉到中華民族價值觀的注入和闡發,旨在消除因民族隔閡和民族偏見滋生的民族邊界,凝結更高層次的精神內核和價值旨趣,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構建夯實社會基礎;第二,整合民族關系、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的核心突破口在于民族成員個體。如果民族成員個體之間缺乏交往交流交融,則“意味著彼此難以分享共同的價值和目標,只能形成沒有德性基礎、情感基礎和共同善的工具性的虛幻共同體,而不是真正的共同體”[15]。推進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意在規范族際關系、整合民族成員,增進各民族彼此之間的互動認同,更意在使各民族成員在具體的交往交流交融情景中感知中華民族內部的情利相連,基于對中華民族的歸依和認可而增進國家認同,“進一步蛻變成為擁護國家、熱愛國家并積極保衛國家、奉獻國家的嚴格意義上的現代國民”[42],為構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認同感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奠定政治基礎?!肮餐w”作為對意義、團結和集體行動的追尋,是由不同個體所形塑的緊密深厚的社會關系?!肮餐w”注重以共同的價值理念、共同的道德理想和組織化的情感關懷規約共同體成員的行為舉止、構建互信的社會氛圍。中華民族共同體區別于“聯合體”“復合體”,它是我國各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形成的命運共同體。新時代,在“共同體”語義下審視進一步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徑,對于構建各民族相互合作的社會秩序、形塑共同體成員的文化身份、提升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郝亞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淡化族際差異抑或強化族際紐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林榮遠,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英]齊格蒙特·鮑曼.共同體: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找安全[M].歐陽景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6][英]威廉斯.關鍵詞[M].劉建基,譯.北京:三聯書店,2005.

[7]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a study in moral theory[M].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8]Gerard Delanty.Community[M].London:Routledge,2003.

[9][美]桑德爾.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M].萬俊人,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10]Amitai Etzioni.The Neu Golden Rule[M].New York:Basic Books,1996.

[11]Craig Calhoun.Community:Toward a Variable Conceptualization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J].Social History,1980(5).

[12][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Bernard Williams.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M].London:Fontana Press,1985.

[14][加]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M].李琨,譯.宋冰,校.北京:三聯書店,2002.

[15]趙超.增進共同性: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方向[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5).

[16][德]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M].顧惠華,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7]費孝通.簡述我的民族研究經歷和思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18][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美]古爾德.馬克思的社會本體論:馬克思社會實在理論中的個性與共同體[M].王虎學,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1][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2]Allport,G.W.The Nature of Prejud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3]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

[24]張少春.互嵌式社會與民族團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25][美]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西德尼·維巴.公民文化:五個國家的政治態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26]D·W·McMillan,D·M·Chavis.Sense of Community:A Definition and Theory[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6(1).

[27][美]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M].毛俊杰,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8][美]蘭德爾·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林聚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9]Whitehouse H.Dying for the group: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extreme self-sacrific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018(41).

[30]王慶衛.文化唯物主義、共同文化與情感結構[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31]Collins R,Blau P M.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J].Social Forces,1977(2).

[32]高永久,楊龍文.論民族互嵌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邏輯關聯[J].西北民族研究,2022(5).

[33][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4][美]羅杰·費希爾,艾倫·夏普.橫向領導力[M].劉清山,譯.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15.

[35][美]艾米·C·埃德蒙森.協同:在知識經濟中組織如何學習、創新與競爭[M].韓璐,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9.

[36][英]斯蒂芬·弗羅斯特,丹尼·卡爾曼.包容性人才管理[M].晏和淘,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38]鄭曉云.文化認同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39]鄧斯雨,杜仕菊.關系理性視角下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20(2).

[40][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1][德]盧曼.信任:一個社會復雜性的簡化機制[M].翟鐵鵬,李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2]青覺,吳鵬.文化潤疆:新時代新疆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話語與實踐邏輯[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21(1).

THE PATH EXPLORATION OF 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HINA IN THE DISCOURSE OF “COMMUNITY”

Li Shaoxia,Wei Li

Abstract:“Community” is a kind of relationality existence formed by common relationships as the link,which is reflected as the endogenous emotional relationship of relevant people living together harmoniously,helping each other equally,and forming cohesion mutually,and the core components are relational rationality,value consensus and emotional belonging. The essence of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is to promote social contact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nd emotional integration among all ethnic groups,and to build 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 is an internal logic self-consist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nd the core component of “Community”,indicating as that social contact cultivates relational rationality,tha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enhances value consensus;and that emotional integration strengthens emotional belonging. Insisting on the coordinated promotion and harmonious unity of the three levels of relational dimension,value dimension and emotional dimen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commonality,promote 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and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and central for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Community”;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ethnic contact,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relational rationality;value consensus;emotional belonging

〔責任編輯:俸代瑜〕

*基金項目:新疆大學校內培育重大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共同體思想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研究”(23APY001)。

猜你喜歡
中華民族共同體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現”中華民族:從文明帝國到主權國家
論四個全面背景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育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帕措”組織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探析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復合互嵌格局與多元一體交融
略論孔子對近代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建設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