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研究
——以武漢市為例

2023-12-28 14:15胡紫薇李進濤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對公福祉租房

胡紫薇, 李進濤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建筑與環境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8)

經濟發展的目的已經從關注經濟增長轉變為關注民生福祉。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困難群眾的住房需求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有3800多萬住房困難群眾搬入公租房社區,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為實現全國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根本保障。當前階段,隨著建設公租房規模的增加和房屋預期壽命的延長,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明顯,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住房質量問題、周邊配套設施不全等),對公租房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降低了居民的主觀福祉感知,從而限制了公租房的發展。正因如此,亟需對公租房居民主觀感知作出調查,分析原因,找出可行性對策,提升住戶的主觀福祉感知。因此,立足于公租房居民的視角,評價研究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對檢驗公租房建設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相關研究評述

福祉具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測度[1]。Wang(2013)表明主觀福祉是指居民對自身生活的主觀感受、認知和情感體驗[2]。郗家祺(2018)表明客觀福祉是指影響居民生活狀態的物質領域,如居民的收入狀況、居住的社區環境等方面[3]。

關于主觀福祉的研究有很多,大部分是以某地區或某群體為樣本。Aguado(2018)為探究安第斯山脈居民的主觀福祉影響因素,以居民的生活滿意度來調查主觀福祉水平[4];Wang(2017)為評估懷來地區居民的主觀福祉狀況,參照MA劃分的五個領域,從中選取了19項指標進行滿意度評分[5];羅穎(2020)參考主觀福祉“傘狀多元”的特征,構建了鄱陽湖區居民主觀福祉綜合評價指標體系[6]。

現階段國內外公租房的研究主要為研究保障性住房社區居民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Rangiwhetu(2020)研究表示住房環境會影響保障性住房社區居民主觀幸福感感知[7]。Park和Jeon(2018)則認為住房設施和社區環境是影響保障性住房社區居民感受的兩個因素[8]。段兆雯(2019)在對西安公租房現狀調查中得出住房面積、住房質量和物業管理對公租房住房評價影響效果顯著[9]。林靜(2020)研究表面公租房幸福感主要影響因素為社區建成環境、社會環境、鄰里社區差異[10]。

可見國內外對主觀福祉的研究雖然無論從視角還是內容上都比較成熟,但是專門針對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的研究卻并不多,大部分聚焦于居民幸福感,缺少綜合在各維度福祉的框架下,對主觀福祉進行綜合評價。本研究將從調查公租房社區居民對社區各指標的評價入手,運用Critic賦權法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進行綜合評價,并探討影響因素。

2 概念框架

2.1 相關理論

根據之前的文獻來看,主觀福祉具有復雜多維的結構,居民的生活空間的多樣性決定了居民主觀福祉的多維性。福祉的評價尺度不同,所選取的指標及其所占比重也有不同,大規模的評估一般選取一些容易統計的評價指標。而小尺度指標的選擇上可以更加精細,可選擇多項指標從而精確的反映出部分居民的福祉水平[11]。主觀福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尤其對于低收入群體而言,鑒于此,本研究基于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居民181份調研數據,分析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基本特征,著重于居民日常生活感知,如經濟狀況、社會關系、居住環境、公共服務、休閑娛樂、身體健康等小尺度上進行主觀福祉的測評,構建評價模型并實證檢驗,以了解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水平,為檢驗民生工程——公租房社區的建設成效提供決策參考。

2.2 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變量定義

2.2.1指標體系的構建將公租房社區與居民福祉結合起來,結合相關文獻和設計標準規范,構建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指標體系,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指標體系

2.2.2變量定義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及影響因素主要是通過公租房居民對社區各維度的滿意度評價體現。本文將居民對經濟狀況、社會關系、居住環境、公共服務、休閑娛樂、健康狀況等因素作為自變量,來綜合評價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狀況。評分標準依據李克特五尺度表將評分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太滿意”“不滿意”等5種,分別賦值為5、4、3、2、1。

3 數據與方法

3.1 數據來源

本研究結合社區居民主觀福祉特征,以公租房居民為調查對象,設計問卷并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及影響因素進行實地調查。于2022年3月分別在武漢市青和居、明澤豐華苑及東沙花園展開社區調研工作,采取現場調研和問卷訪談的方式收集數據。問卷內容包括居民的性別、年齡、職業等基本情況、居民對搬入公租房前后福祉感知對比及公租房居民福祉影響因素調查。調查問卷共計發放220份,回收問卷190份,其中有效問卷181份,問卷有效率為82.3%。

為保證問卷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問卷數據的有效性,對所得問卷數據進行信度及效度檢驗,Bartlett球形檢驗的顯著性水平sig<0.001,在1%水平上顯著,Cronbach’s Alpha系數值0.894>0.6,KMO值0.856>0.6,說明問卷設計合理,問卷調查數據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3.2 研究方法

1)數據處理

本文所建立的公租房社區主觀福祉感知評價體系共包含18個三級指標,指標數量眾多且有正逆之分,為使各個指標數據之間具備可比性,本文經查閱資料后選擇采用極差法對數據進行無綱量化處理,具體公式如下:

正向指標

(1)

逆向指標

(2)

2)指標權重的確定

本文采用CRITIC客觀賦權法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值, 該方法的原理是通過計算指標對比強度和沖突性來確定該指標信息量, 最后通過指標信息量的大小賦予權重。 對比強度是基于標準差思想反映評價指標之間的波動性; 沖突性是基于各個指標之間的關聯性計算得出, 關聯度越高, 沖突性越低。CRITIC 法給指標賦權的步驟如下:

首先,計算指標的對比強度即指標數據標準差,用Sj表示:

(3)

其次,計算指標沖突性Hj,指標沖突性是由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決定的。

(4)

其中,Hj表示第j個指標與其他指標的沖突性大小,rhj表示指標h與指標j之間的相關系數,即關聯性。n表示指標的個數。

最后計算各指標的客觀權重Rj。對指標的沖突性和對比強度的值求積,最終得到各個指標的信息量:

Qj=Sj*Hj

(5)

指標越重要,其信息量也就越大。經過歸一化處理,得到18個指標的權重Rj,其中有兩個二級指標下只有一個三級指標,權重默認為1,結果如表2所示:

(6)

表2 公租房居民社區各項福祉指標權重的計算

3)構建指標評價模型 通過CRITIC賦權法確定各個指標權重后,使用加權求和的方式將各個指標的數據值Zj和各指標權重Rj之積進行計算,最終得出公租房居民福祉綜合指數M,結果如表4所示。

(7)

4 結果與討論

4.1 結果

1)社會人口特征描述 根據調查問卷獲得公租房受訪戶的一般人口學特征如表3所示。調查結果表明:公租房社區居民中老年人居多,文化程度較低,月收入水平低。

表3 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評價結果

2)模型結果 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評價為公租房未來的發展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評價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公租房受訪戶一般人口學特征

結果表明,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總體評價得分為3.49,說明該地區公租房社區主觀福祉評價偏高,該地區的公租房建設得到了公租房社區居民的初步認可。其中二級指標經濟狀況得分3.2,社會關系得分3.74,居住環境得分3.31,公共服務得分3.54,休閑娛樂得分3.50,健康得分3.67,從大到小排序為:社會關系>健康>公共服務>休閑娛樂>居住環境>經濟狀況,其中社會關系主觀福祉感知的評分最高,健康和公共服務福祉感知評分也相對較高,經濟狀況福祉的評分最低,說明了公租房居民的社會關系比較穩定;居民身體狀況較好;公租房社區居民的公共服務福祉得到了滿足;但公租房社區居民的經濟狀況及居住環境福祉未得到充分滿足。

4.2 討論

具體來看,經濟狀況福祉維度,總體的評價值偏低,評價值經濟狀況感知大于經濟收入與房租比,該指標對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感知具有較為顯著的負面影響。由于申請公租房的人群為收入較低的群眾,現入住公租房的人群大部分為離退休的中老年人,經濟收入來源不穩定。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受訪者表示當前社區租金物業費過高,公租房租金物業費應根據租戶的收入水平來定價,以提升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感知,保障公租房居民切實的改善日常生活條件。

社會關系福祉維度,社區居民的鄰里關系評價值較高,這一發現與戚瑞雙[12](2018)研究一致,表明鄰里互動對低收入群體居住福祉感知有促進作用。

居住環境福祉維度,評價值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小區綠化>社區衛生環境>社區治安>居住舒適度>物業管理>人均住房面積>房屋質量。從評價結果來看,居住環境對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有負面影響,公租房社區居民對房屋質量與人均住房面積的評價明顯低于總體水平。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租戶表示所住房屋出現漏水、墻壁掉渣等現象,這與樊瑾莉[18](2018)研究發現一致,房屋質量差影響公租房居民的居住福祉;非獨居居民表示人均住房面積小,部分居民申請公租房后與配偶兒女一起居住公租房;小區綠化及衛生環境的評分較高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對公租房社區管理政策的逐步完善,社區居住環境不斷改善提高。公租房社區未來發展應更注重房屋質量方面的問題,以及申請住房面積機制應更貼合居民的實際情況以提升民生福祉。

公共服務福祉維度,評價值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教育資源>休閑娛樂設施>交通狀況>醫療資源>無障礙設施。公租房社區的公共服務維度評分大部分偏高,與現有研究趙靜[21](2019)一致,社區內公共服務對居民感知有積極影響。公租房社區周邊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針對公租房福利政策較多,公租房居民對無障礙設施的評分明顯低于其他指標,有可能是租戶對無障礙設施的相關知識不太了解。

休閑娛樂福祉維度,休閑娛樂活動的評分高于社區文化的評分。休閑娛樂維度評分大部分偏高,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有正面影響。與Walker[22](2016)研究相對應,社區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為社區做出貢獻從而提高福祉感知,從而緩解社區內居民孤獨、焦慮的情緒,改善居民生活福祉。

健康福祉維度,公租房社區的居民健康評分較高,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有顯著的正面影響。調查發現公租房社區經常會開展上門送溫暖活動,例如醫生上門為居民做身體檢查、及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買藥等。

總體而言,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的整體評價偏高。公租房居民對社會關系、健康狀況、公共服務、休閑娛樂方面的感知評價較為強烈,得益于目前國家為提高民生質量大力發展公租房項目,但對經濟狀況與居住環境的感知評價相對較低,一方面申請公租房居民大部分為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收入來源較少,大部分靠國家補貼金生活;另一方面,公租房項目房屋質量監管不足,住房面積申請機制有待完善。

5 結論與啟示

本文根據武漢市三個公租房的實地調研數據,運用Critic賦權法構建了評價模型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進行了評價,并對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究。實證表明: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感知整體評價較高,社會關系、公共服務、休閑娛樂、健康狀況等因素對居民主觀福祉有積極而顯著的影響,而經濟狀況和居住環境對公租房社區居民主觀福祉有消極的影響,但整體上來說搬入公租房社區對提升民生福祉有顯著作用,說明武漢市公租房社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因此,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提升公租房社區居民福祉。首先,加強公租房居住環境的建設,提高住房質量,改進公租房申請住房面積政策;其次,經濟水平對改善公租房居民主觀福祉亦有積極作用,如何提高公租房居民收入降低居民日常生活開支,對提高居民福祉的意義重大。

猜你喜歡
對公福祉租房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數字十年·民生福祉
商業銀行利用“快易報”平臺發展對公業務分析
關于提升商業銀行網點對公服務能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觀
租房客
建優美生態 謀百姓福祉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創造健康紅利 增強人民福祉
破解租房難,路還有多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