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高校英語專業聽力課堂課程思政實施途徑

2023-12-29 05:56劉藝?潘婷婷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實施途徑英語專業課程思政

劉藝?潘婷婷

摘 要:新時代賦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和擔當,教師要有效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英語專業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英語專業課程具有課時多、跨時長、知識廣等特點,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開展課程思政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主要對高校英語專業聽力課堂課程思政實施途徑進行探究,以供借鑒。

關鍵詞:高校;英語專業;聽力課堂;課程思政;實施途徑

作者簡介:劉藝(1977.06-),女,河南人,廣州華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學、二語習得;潘婷婷,廣州華立學院。

高校是培育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受到重視的同時也面臨一定的挑戰。作為高校英語專業聽力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固化的聽力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積極地調動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興趣及主動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使學生成為“德技相長,德才兼備”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

一、高校英語專業聽力課堂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途徑。在英語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此提高教學成效并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廣大英語專業教師充分調動積極性,充分挖掘本土鮮活素材,從講好中國故事的層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加強思政教育,做了大量補短板、強基礎的工作。將思政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中,將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相融合,讓思政知識更為多元化、趣味化,提高思政育人的針對性、思想性,于潤物細無聲中幫助學生獲得人生啟迪和思想引導。在課程思政背景下,現階段英語專業教學要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更加注重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加強對學生素質、品德的培養,提升英語學科的實用性。而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培養非常有利于開展課程思政實踐并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

英語聽力課程是英語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當前英語專業聽力課堂的課程思政存在很多問題,表現在教師對思政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側重于語言形式的訓練,在教材編寫、課堂教學、語言實訓等方面關注的重點在于西方的語言與文化,所使用的“素材”“故事”“英雄”多是國外的,“中國故事”鮮有出現。聽力課堂上,教師要讓學生在理解以西方意識形態為主的聽力材料的情況下,學會用批判性眼光來審視西方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他們堅定文化自信,從強調西方的單一交流轉向中西方文化交融。英語專業教學內容多涉及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學、歷史等,面對大量西方價值觀念和文化信息的輸入,教師要引領學生站穩政治立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擁有為祖國奮斗不息的家國情懷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天下情懷。

二、高校英語專業聽力課堂課程思政的實施途徑

(一)明確思政教育的目標及內容

高校英語專業聽力教學不僅僅是輸入過程,同時也是輸出過程,否則就會變成“啞巴英語”,從而影響到語言學習的交流效果。所以,在聽力課上,要把聽與說相結合,個人陳述、小組討論、配音表演等都可以安排在聽力課上,思政教育可與這些活動一起展開。與其他課程相比,英語專業聽力課更多依靠教材和配套的音頻資料,聽力課的教學內容基本上以教材為中心,也就是說,聽力課教材中的內容在課程思政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英語專業課程的“主講人”,教師要以身作則,增強自身的思辨意識,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發揮榜樣作用,引導學生提升思辨能力。教師要積極利用云課堂、云會議、微信群等線上交流工具,集思廣益、資源共享,進行集體備課,明確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目標與內容。

英語專業課程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遠不止語言講解者和語言示范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落實育人目標。通過英語專業聽力課堂課程思政,使思政教育與聽力教學同向同行,不斷增強思政教育的協同效應,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應加強對相關思政教育理論的研究,依據課程標準來完善教學內容及相關評價方式,有效開展思政教育。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更注重學生思政素養的發展。所以教師一定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重視日常思政教育,才有可能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成長與發展。例如,在學習有關全球氣候變暖、野生生物保護等教材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什么是全球氣候變暖?野生生物的滅絕會帶來什么樣的危險?所有人都要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我們每個人又能做什么?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問題、反思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人類的共同問題,檢視個人與社會、人類發展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使學生領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含義,樹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進而達到課程思政的目標。

(二)創新優化英語專業聽力課堂教學設計

教師要對英語專業聽力課堂教授的各知識點進行分析,根據其特性進行教學設計,以此來了解每個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應當融入怎樣的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的主題與專業課程知識點相匹配。不但要引導學生掌握練習聽力的方法,抓住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同時要根據聽力材料內容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教師可以進行專門的課堂教學設計,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學活動,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F階段的聽力課堂教學不需要教師來主導,而更加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在學生聽懂聽力材料和掌握聽力技巧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思辨和討論,從而提高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文和道德素養等。實踐是最好的課堂,面對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交鋒,教師應采用對比教學法引導學生開展思辨討論以獲得對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深刻認知,激勵學生主動關注和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與時事,讓學生將在課堂學到的語言知識和思政內容延伸到課外,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例如,在中秋節即將到來的時候,教師可給學生提供有關中秋節的英文短片,或者有關嫦娥奔月的英語短片,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運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除此之外,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充滿活力的魅力城市、古老的民間藝術、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佳肴,這些都是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材料。利用它們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還可以讓他們發自內心產生愛國之情。

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與學生群體的聽力水平相匹配的、具有代表性的、具有時效性的、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新聞、熱門話題,讓他們去了解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去了解中國作為大國所承擔的責任。例如,讓學生收聽美國之音、 BBC、 CNN等播放的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聞,并將其與我國Chinadaily、CGTN等播放的有關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其他國家給予援助的新聞作比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某些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發展給予負面報道,甚至是誹謗,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夠以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中國的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對客觀事實的分析,讓學生對社會主義制度有了更深的認識,從心底感覺到身在中國是安全、幸福的,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也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的大國擔當。

(三)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及相關評估體系中

思政教育不只局限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前和課后活動中實施。在進行聽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構建以產出導向法為基礎的師生合作評價體系,將育人目標融入課堂評價之中,并設定知識評價目標、文化評價目標、思想評價目標等,通過多方面的評價來達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標。教師可通過相關教育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專業聽力課堂傳授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英語專業聽力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差異化教學不可或缺。所以在英語專業聽力課堂實施課程思政要具有差異化及針對性。另外,各學期教學計劃中應納入專業知識和其他各項能力素養培養目標,如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思想道德修養等。

為了推進課程思政的落實,教師還需對課程評估體系進行調整,將對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評估內容納入英語專業聽力課堂教學評估體系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留意學生的課堂表現,了解學生是否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是否具備團結互助等道德品質,并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作細致記錄,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與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對課后的聽力素材,教師要仔細篩選,使中外素材內容均衡,對其語音語調、國別和素材體現的價值觀等進行考量,并將思政元素融入作業中,從而逐漸構建注重專業知識、聽力技能及人文素養、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等的多維度評價體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專業聽力課堂實施課程思政,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人文素養,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融合,是新時代賦予英語專業教學的新任務。英語專業聽力教師要在教授聽力知識的同時,加強思政教育,以聽力教材為依托,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及內容,從而提升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顯著提升。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華立學院2022年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英語專業聽力教學融入思政教育的實施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孔標. “大思政”格局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落實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3):179-182.

[2]李弢.課程思政視角下“大學英語聽力”課程教學模式新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12):60-61.

[3]馬玉香.英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探究[J].教育界(教師培訓),2019(7):46-47.

[4]王甲能,郭寧,賈愛武.《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課堂教學創新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142-144.

[5]陳雪貞.最優化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現[J].中國大學教學,2019(10):45-48.

[6]王影,宋寶梅.OBE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23(8):53-56.

猜你喜歡
實施途徑英語專業課程思政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創新教育督導方式 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從課外活動視角探討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