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 微項目學習的實踐與思考

2023-12-29 05:56李雅雅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單元整體教學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推動實施基于單元的整體教學,然而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大部分教師會關注單元的話題,會依據學情與課時來適當地整合教材內容,卻沒有基于單元整體來設計教學的意識,孤立地組織著每一節課,課與課之間沒有聯系,單元教學呈現了“碎片化”特點。在單元整體視域下去設計和實踐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為學生創設整體的、有情境和活動的單元微項目,能夠促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單元的學習主題去主動參與、體驗成功并獲得發展,是一種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英語課堂;微項目學習

作者簡介:李雅雅,麗水經濟開發區第一小學。

一、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的內涵和特征

(一)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的內涵

單元整體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是基于單元的主題設計構建微項目的學習任務,通過多維推進學習開展微項目產品的制作,并分享學習成果推動微項目的展示應用,采用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改進與提升,讓學生在開放、真實的項目實踐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再建構,技能、策略的再發展,提高英語語用意識和能力,落實英語核心素養培養。

(二)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的特征

1.指向真實情境,解決實際問題。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基于真實情景,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能力在現實中實現遷移創新,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因此,教師在設計微項目學習任務時要將問題放入真實復雜的情境中,使學生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小組成員要團結協作,合理分工,發揮所長,提升合作能力以及抗挫能力。

2.指向多元價值,以高階驅動低階。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的選題來自學生,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高階的目標導向來驅動低階的信息收集、語言訓練等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微項目化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3.指向持續探究,提升英語核心素養。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從根本上指向持續探究的過程。學生在討論方案、制訂計劃、分工合作、收集資料、探究實踐、總結經驗、展示成果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難題,如資料保存得不完整,研究方法和順序發生偏差,數據分析有誤,學習成果展示達不到預期等。這些都需要學生不斷地調整心態,擁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和心智的發展。

二、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實踐活動的實施路徑

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可以從構建學習任務、多維推進學習、分享學習成果、開展多元評價四個環節展開。

(一)聚焦單元主題,構建微項目學習任務

基于單元主題,梳理教學目標。在開展微項目學習之前,教師要對單元項目進行統整合設計,并確定學習目標與預期結果,構建學習任務。人教版小學英語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寫教材內容。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What can you do?”的單元主題為文娛活動,該主題屬于“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范疇,涉及“個人才藝,文娛活動”。單元內容圍繞文娛活動這一主題展開,涉及六個語篇,包括兩組對話、兩部分詞匯、一個語音和一篇閱讀短文。

(二)話題引領,確定驅動性問題

英語學科驅動性問題要求學生用所學英語語言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設置單元驅動型問題,能使學生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閱讀、傾聽等方式搜集、討論信息,解決問題并展示結果。如“Let's have a party!”單元整體視域下的微項目學習是以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文娛活動”這個主題為切入點,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圍繞為班級派對制作“party tips”這一探究內容,提出驅動性問題——“How to have a party?”。通過英語、美術、體育、音樂等多門學科知識的融合,激活學生有關文娛活動、體育活動等英語詞匯,拓展與個人能夠做什么相關的詞匯及表達,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運用英語知識展開探索與實踐。

(三)多維推進學習,開展微項目產品制作

1.充分討論,制定計劃。微項目學習以終為始,根據明確的目標進行逆向分解,推出一個個有話題任務和目標要求的小任務,任務之間具有邏輯性、關聯性和梯度性。如在“Let’s have a party!”這一微項目學習中,經過討論,學生針對班級派對商議出了大致的計劃(見圖1)。

2.確立目標,預見成果。如“Let's have a party!”這一微項目學習目標為:(1)能夠運用目標語言進行調查、采訪,并作匯報;(2)能夠通過小組討論以及實踐活動,初步了解舉行派對的形式以及主要流程;(3)通過本項目的策劃及參與,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4)通過參與各項活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等。通過“Let's have a party!”微項目學習活動,產生派對思維導圖、小組調查表及匯報視頻、班級匯總表及匯報視頻、派對節目單、布置場地并舉行派對、派對翻翻書這些預期成果。

3.合理分組,有序分工。學生無法獨自完成微項目學習活動,必須在團隊合作中才能完成。學生要依據項目化學習方案,自主協商并明確人員安排、項目任務、活動要求和活動周期?;顒臃止浞挚紤]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性格。在任務執行過程中,要讓每位組員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獲得進步與成就感;還要使每位成員感受到自己在團隊中承擔的重要角色,體會參與項目的價值感。

(1)入項活動。如在“Let's have a party!”這一微項目學習中,項目從描述派對開始,探究派對的內容。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思考“When is the party? Where is the party? Who will come to the party? 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party? What can you do before/during/after the party?”這些問題,從介紹派對開始,分享自己的成果。

(2)知識和能力建構。如在“Let's have a party!”這一微項目學習中,小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網絡搜索、詢問家長、查找資料,擴充許多之前沒學過的新詞,合作、討論、處理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見圖2)。在學習了“What can you do? ”A Let's talk內容之后,學生根據主題繪制思維導圖,確定派對時間、地點、參加人員、主題、能夠做的事情等,圖文并茂,小組交流和修改思維導圖。

4.全程指導,優化充實。學生是微項目實施的主體,但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如在實施“Let's have a party!”項目之前,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分配時間,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查詢項目學習所需要的資料,引導學生聚焦項目核心任務,引導學生合理分工,賦予每位小組成員相應的職責,引導學生在微項目結束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創新。

(四)分享學習成果,推動微項目展示應用

在開展微項目之前必須明確項目學習的主要成果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展示微項目成果。微項目成果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可以通過報告、作品、表演等形式來呈現。如在整個“Let's have a party!”項目實施的每個階段都有階段性成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英語教學常規的聽說讀寫,利用問題鏈、任務鏈推動項目實施。微項目學習成果的重點在于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在團隊合作中用英語做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1.調查匯報。學生分組調查,了解同學的才藝;班級統計并匯報,選定派對活動、節目內容和人選范圍。

2.制定派對節目單。學生分組討論并確定節目順序,為班級的派對活動制作節目單。

3.進行派對準備。學生分組開展派對的各項準備工作:(1)準備服裝配飾。(2)準備所需物品。(3)準備伴奏、背景等。(4)準備才藝展示。(5)布置會場。(6)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

4.開展派對表演。學生在派對上表演展示個人才藝,體驗為集體活動出力的成就感。各組依次展示,全員評分。

5.制作派對翻翻書。派對結束后,學生觀看翻翻書制作過程視頻,小組討論制作步驟和材料,用派對上拍下的照片和文字圖文并茂地制作派對翻翻書。

學生參與了整個微項目實施的過程,有著深刻的見解和獨特的想法。微項目學習成果展示也帶給學生充分的學習和思考的機會,他們能夠在觀看和對比其他小組成果的過程中分析和思考,提升語言知識、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教師可通過學校走廊、教室墻面、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展現學生的微項目學習成果,既檢驗了學習成果,也記錄了學生在微項目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的進步與成長,激勵學生后期繼續努力。

(五)采用多元評價,促進學生改進與提升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有效開展微項目學習的保障,教師要根據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設計指向不同內容的評價表。微項目評價要全方位地關注全員和全過程,內容和形式要簡單并易于操作,指導學生明確項目成果的要求并改進自己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評價內容全面。微項目學習的評價內容應充分考慮英語學科特點和微項目學習特征。如在“Let's have a party!”課時評價單中,根據項目任務從項目過程和項目成果兩方面進行評價:項目過程評價包括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兩個維度,項目成果評價包括語言運用、作品呈現,開展內容多樣的評價。教師在提出項目任務時就給學生展示多維度的微項目學習評價表,使學生明確評價標準,從而指引著學生開展微項目學習。

2.評價主體多元。學生是微項目學習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微項目學習的評價主體包括學生自己、小組同伴、指導教師和學生家長。如在“Let's have a party!”課時評價單中包含了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

例如,在單元學習結束后舉辦一場“Let's have a party”的翻翻書展示會,邀請班級任課教師、學生家長和其他班級感興趣的同學、教師來參加。在展示會上每組人員都需要呈現出制作好的派對翻翻書,并現場進行口頭匯報(配演示文稿)或提前錄制成視頻進行播放,呈現靜態與動態的成果展示,最終通過評價量規評選出最具特色的派對翻翻書獎項(見圖3)。

三、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實踐活動的成效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微項目學習變革了教師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意識在一次次理論學習和創新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師從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開展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課堂中增加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成果展示的環節。教師針對學生實際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答疑解惑,適時地指導學生利用各種素材和資源完成微項目學習,教師實時跟蹤了解學生探索和發現的過程。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從教學實際和學生學情出發,找到微項目學習與生活的連接點,設計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表達自我的微項目學習任務,為學生搭建充分交流和展示的平臺。

(二)提升學習能力,增強合作意識,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微項目學習改變了學生原本的英語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了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學生在實踐中充分感受微項目學習的魅力,學生成了項目的學習者。在策劃和參與微項目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尊重組員和合作互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在調查和采訪以及匯報結果的活動中,學生接觸到了大量課外拓展詞匯,感受到學科間知識融合的力量,真正實現了源于教材,超越教材;學生由碎片化地學習和被動完成作業轉向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的深度學習真實發生。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單元整體視域下小學英語微項目學習成了學生建構英語語言知識、提高學習技能、提升語用能力、發展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

猜你喜歡
小學英語課堂單元整體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之我見
供給側改革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通策略淺析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范式下學與教方式初探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
促進學生微觀認識發展的“物質構成奧秘”主題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