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向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

2023-12-29 05:56陳淑芬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英語閱讀教學

摘 要:主題意義探究是初中英語閱讀的關鍵主線。本文結合一節具體的閱讀課例,通過語篇研讀,挖掘文本承載的主題意義,設計圍繞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主線,借助英語讀思言工具,設計了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英語課堂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探究文本的主題意義,實現學科育人價值。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主題;主題意義;英語學習活動觀;英語讀思言

作者簡介:陳淑芬,福建省晉江市內坑中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六要素構成。課程內容的組織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學習要求,以單元的形式呈現。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對各語篇內容的學習和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英語核心素養發展?;谥黝}意義的閱讀具有育德價值、激趣作用、育智功能。探究主題意義,不僅是語篇學習的目的,而且形成串聯起單元內不同語篇的學習主線,增加了閱讀教學的關聯性、趣味性和深度。

二、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面對中考的壓力,許多教師過于注重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忽視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導致學生的學習呈現碎片化,難以把握語篇及其所表達的主題意義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單元教學目標為統領,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案例,從What-Why-How文本解讀角度出發,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理念和英語讀思言心智模型,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實現主題意義探究。

(一)深入研讀語篇,挖掘語篇的主題意義

設計并實施英語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準確把握語篇的形式、意義以及語篇采用的語言資源及其特點,這就需要進行語篇分析。新課標指出,開展語篇研讀,教師要對語篇的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點等進行分析;明確主題意義,提煉語篇中的結構化知識,建立問題特征、語言特點等于主題意義的關聯,多層次、多角度分析語篇傳遞的意義,挖掘文化內涵和育人價值,把握教學主線。據此,筆者對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6 Topic 3 Section C語篇進行解讀。1a部分閱讀文本是一篇說明文,采用了文字插圖混合文本形式,主題為人與社會——公共秩序與法律法規,話題為行人的交通安全規則,旨在讓學生學習交通安全。全文只有一段話,約100詞。文章使用了first、second、third、last組織行文邏輯;使用情態動詞can、must、should +動詞原形的語法結構提出遵守交通規則的建議,用when/ befor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表達主句動作執行的時間。1b部分是與1a 相配套的練習內容。通過準確有效地對本課語篇的研讀,明確本篇要傳遞的主題意義為:明白和遵守交通規則、保證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珍愛生命,樹立規則意識和“安全第一”的意識。

(二)基于主題意義,設計教學主線

基于主題意義的語篇解讀能依托語篇的主題和表現形式,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匯知識、語法結構、語言修辭等連接成一個網絡,幫助教師設計并實施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整體教學,從而實現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實現學科育人。

為探究本課的主題意義,筆者設置了教學情境 “I am a police officer”,假設學生是交警助手,設置教學主線:交警執勤(做筆錄、勸告、小結)、交警給建議(閱讀)、交警來寫作的英語學習活動。

基于本課生詞多(18個)、閱讀語篇較短(100詞)的教材內容,在閱讀準備階段,筆者利用交警值勤的情境掃清詞匯障礙,并引出生命珍貴,遵守交規的重要性;進而導入到閱讀主題keeping safe。在交警給建議的閱讀環節(學習理解),利用導讀、默讀、朗讀、讀思結合的活動,指導學生理解、概括、提煉、整合文本信息。在思的環節(實踐應用),設置問題鏈,挖掘文本深層含義,深層解讀文本。利用思維導圖分析篇章結構。在交警來寫作的環節(遷移創新),有了1a文本思維導圖的篇章結構支架,再展示一些騎行時該做不該做的圖片,搭建語言支架。最后創設寫作情境,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仿寫一篇“Keeping safe when riding bikes”的文章。

(三)圍繞教學主線,借助英語讀思言工具,設計英語學習活動

新課標提出了“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

黃遠振把他自己提出的閱讀能力三層次:理解力、思考力、表達力概括為讀、思、言,并提出閱讀教學應加強讀和寫之間的內在關聯,需要讀者養成正確的閱讀行為,留下閱讀思維痕跡,為積累知識、問題解決提供顯性文字。英語讀思言模型是一種讀寫教學模型。整體上,讀思言即學思交織的模型,讀思言過程即學中有思、思中有學的互動過程。

1.讀的環節。讀的環節為學習理解類活動,輸入語言信息,整體感知文本,獲取基本信息。

導讀——感知與注意:

導讀既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熱身,也是新舊知識銜接的媒介。教師要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真實情境,激活學生關于該主題的已有經驗,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新舊知識之間的橋梁。筆者先播放英文版《變形警車珀利》交通事故視頻片段作為導入,引發學生關注主題“交通安全”。學生在扮演交警小助手做筆錄的情境中,初步感知與注意與本主題相關的生詞塊:a traffic accident、get hurt、lose one's life、cross the road、obey the traffic rules、look both ways、wait for the green “walk” sign、be careful、 keep safe;交警助手將這些英文詞塊與其相對應的漢語意思匹配。筆錄之后,交警助手給視頻事故小男孩勸告,給小男孩恰當的交通安全建議。并給出一個出警小結“Keep safe on the street”。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看文本插圖、讀標題,用2-3個的動詞描述圖片(如cross、help、walk),預測文本內容。

默讀——獲取與梳理:

默讀環節,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段不受干擾的閱讀時間,學生持續默讀全文。學生在默讀的過程中,可以做一些批注(如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詞塊),或者在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做標記。本課標題加正文共計105詞,按照七年級學生閱讀速度每分鐘35-40詞計算,筆者安排了3分鐘時間讓學生持續默讀。在默讀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感知文本內容。默讀后,尋找文章的主題句,并尋找保證交通安全的方法,引導學生圈畫順序提示詞(first、second、third、last)。

朗讀——概括與整合:

教師要引導學生概括、歸納文本細節信息,賞析語言特點,梳理文本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朗讀文本之后,完成1b表格填空題。表格內容涵蓋了過馬路時保障交通安全的具體方法的關鍵信息。完成后核對答案,并引導學生觀察動詞的語言特點——情態動詞must / can / should +動詞原形的結構;引導學生掌握此結構的表意功能——提建議。

2.思的環節。思的環節對應的是應用實踐類活動。學生加工言語信息,深層理解文本,建構文本意義。

教師組織學生劃分文本結構、勾劃文本開頭、主體、結尾的所有動詞;對主體提建議部分的所有動詞畫線(12個)進行概括,提取出4個最關鍵的動詞來提建議(obey、look、play、help)。動詞畫線,即對課文結構進行分解,為下一步自主梳理文本結構作準備。整個過程用一份閱讀單來完成(見表1),帶下劃線的部分為已給出部分。通過填表1活動,實現文本結構的建構,為開展言的環節搭建結構支架。

此活動之后,學生根據表1內容,口頭復述文本內容,內化語言知識。培養學生對 must / should / can +動詞原形的語言結構的運用能力。為“言”活動的開展做好語言能力鋪墊。

接著,教師追問“①Who is the text written for? And how do you know that? ②If a blind man wants to cross the street, will you help him? ③Why do we obey traffic rules?”。問題①解讀文本的讀者群,更好地理解提建議的針對性。通過問題②,激發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問題③是對文本主題意義的探究,答案就在文本的開頭部分“Every year many people get hurt or lose their lives in traffic accidents.”,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主題意義,心存“Life is precious. Safety first.” ,遵守交通規則,敬畏生命,安全第一。

最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給課堂導入視頻中的男孩提出交通安全建議,解決相似情境問題,實現知識的初步遷移。

接下來處理文本1a關聯的練習2,駕車者違規得罰單進行圖文匹配,并給駕車者提出相應的交通安全建議。

3. 言的環節。言的環節對應遷移創新類活動。在言中輸出言語信息,表達個體思想,實現交際目的,從而實現遷移創新。

教師利用圖片,創設騎行者騎行的語境,讓學生給騎行者一些交通安全建議。從騎行者交通安全的角度,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維度,并且為寫的環節提供語言素材。

教師通過創設Michael的朋友Darren要從美國來中國看望他,并將一起騎行游覽北京的語境,讓學生以交警小助手的口吻,給Darren提騎行交通安全的建議,寫一篇題為 “Keeping safe when riding bikes”的文章,60詞左右。提醒學生利用表1的閱讀單,進行合理修改。模仿創生,實現以讀促寫。

學生通過寫作輸出,已經對騎行安全規則有所思考,樹立“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也落到實處。

三、結語

在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是出發點,意義探究是落腳點,學習活動設計是關鍵點。英語讀思言模型則為英語閱讀教學學習活動的設計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讓英語閱讀教學有章可循。本課例圍繞“遵守交通規則,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這一主題意義,深入解讀文本,創設真實的情境,利用英語讀思言工具設計了“讀-思-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英語學習活動,引領學生建構文本知識、品味語言特點、把握篇章結構,最終領悟文本主題意義,發展學習能力,培養英語核心素養,實現學科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周志男.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2(7):60-64.

[3]程曉堂.基于語篇分析的英語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10):1-8.

[4]李敏.基于主題意義的語篇解讀[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10):32-36,43.

[5]黃遠振,宋靈.學思導向的初中英語讀寫教學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8):80-84.

[6]黃維強.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思維品質培養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1):6-12.

[7]程曉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例式解讀:初中英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8]黃遠振.英語閱讀教學與思維發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9.

[9]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猜你喜歡
英語學習活動觀主題意義英語閱讀教學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探索和創新高中英語課堂活動
例談高中英語課堂中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
“活動單導學”模式在五年制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拋錨式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小學品德課堂主動參與策略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