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視域下的沈周《東莊圖冊》空間審美意蘊

2024-01-03 04:29蔡芝豎
關鍵詞:東莊沈周圖冊

蔡芝豎

(江蘇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人們更為關注生態問題,相關生態批評與審美等觀念越來越被學界關注,尤其是在繪畫等文化藝術領域的表現更為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中國山水畫闡釋著人內在精神的自由,充滿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境,啟發著新時期人們對精神生態家園構建的思考。

在儒道釋等傳統思想的長期熏陶下,中國山水畫的空間營造建立在人與自然相融且和諧的根基上,既表現出一種可行、可居、可游的形態,更體現其超越時空、充滿詩意性和韻律的空間及精神境界。宗白華說:“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是‘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音樂化了的中國人的宇宙感”(1)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8頁。,并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獨具一格的,有別于其他世界藝術形式的重要特征。

沈周的《東莊圖冊》主要是描繪其好友在蘇州的一私家莊園中獨特的景色,以情境相融的詩意空間營造,抒發著畫家獨特的感受與生命體驗,表達著對詩意般田園棲居生活的渴望。筆者從生態視域下的沈周《東莊圖冊》空間審美意蘊的獨特角度去研究,將中國這一傳統文化的精粹加以傳承和創新,以期對當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有所啟發。

畫家在《東莊圖冊》中將自然的真情真境、生態空間和自我追求的理想境界轉化成帶有濃郁田園詩性的世外桃源般的園林景觀,從而呈現出畫面特有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之美和中和之美的境界。本文將從其作品畫面中呈現的樸素與虛靜的自然生態空間、超以象外的精神生態空間追求和物我共生的和諧生態空間表達這三個方面來探究《東莊圖冊》空間的生態審美意蘊。

一、樸素與虛靜的自然生態空間呈現

(一)畫面自然生態空間的樸素美

自然是山水畫家創作的靈感來源,也是人們賴以生活棲居的家園,畫家們通過對自然的深入體悟,將其內在之美融入創作,在情感的表達中寄寓自己的理想世界。沈周在《東莊圖冊》中以真實之景為依據,生動地描繪了莊園的原貌,同時傳達了他對自然美的深切向往。在這些繪畫中,我們可以看到溪水旁的雅舍、田地邊的小溪,以及荷塘的野趣。這些景色的再現是如此自然、真實,使人們可以體驗到莊園自然生態景象的純樸之美。

首先是客觀自然物象的真實性表達。沈周將自身生活的經歷和對田園農耕生活的體驗,運用相當寫實的手法,對現實的景象加以敏銳的觀察、藝術的提煉與概括,并運用不同于前人的程式化印跡,且較為精準的造型和符號完美鮮活地描述了這些景物,其表現的山水、云石、麥田和溪橋宛若在眼前,親切而真實。這些作品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更是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的體現,傳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向往。

在《東莊圖冊》中,無論是蘆葦、雜樹、稻田,還是屋舍、溪橋,這些景色均給人以真實而形象的感覺,如《稻畦圖》(圖1)中,用細密的線條勾勒出稻苗,然后染出一大片金黃的、密密麻麻的、錯落起伏的稻浪。遠處,叢樹在微風吹拂下浮動,搖曳多姿,茅草屋安靜而充滿生活氣息,在平淡的描繪中,金秋收獲的田園真實場景宛若眼前且意味悠遠。

其次是畫面景物的樸素表現。在作品中,其描繪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舍都洋溢著樸實的生活氣息,沒有經過過多的裝飾,畫面中的農具和建筑裝飾看起來并不美觀反而十分樸素而粗陋,田野山林也不加修飾而呈現樸實狀態。在《西溪》(圖2)中出現了斷橋的景象。一條溪流由遠到近蜿蜒平緩流淌,分割出多樣的地形,原本左側的斜坡和竹林有木橋相連,而今變成了一座斷橋。在《東莊圖冊》的空間物象橋的描繪中,這是唯一一處斷橋,在作者的手中并沒有進行美化處理,而是描繪了客觀物象的自然狀態的真實美,更是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真實樸素的人情味。在這樣的畫面物象空間中,呈現出道家所追求的返樸歸真之美,沒有做作或粉飾的痕跡。

圖2 沈周《東莊圖冊》之《西溪》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最后是畫面空間形成的自然構成。在《北港》(圖3)畫面中,近乎中間有一寬闊的荷塘水面,荷葉相對繁密有致,與池塘形成強烈的對比。其間間以雜草,相互遮映,含蓄而豐富,低矮的土丘環繞四周,池塘宛若碧玉,荷葉拙樸圓潤如寶石鑲嵌,兼有荷花點染其間而生機盎然。畫面聚焦在荷塘之中,四周土丘與天空渾然一體,形成大塊平面,荷葉聚散錯落為點、雜草叢樹為縱線,形成了自然的點、線、面的構成美,空間感被自然生動地表現出來。以獨特的構成方式展現了自然景物之美,畫面中山、水、樹木等元素都被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和諧的景象。再如《稻畦》(圖1)和《麥田》(圖4)兩幅畫,畫面構圖飽滿,主體分別為稻和麥,畫家在對自然景物真實的描繪中,通過簡潔概括且純粹的排列組合,營造出整個畫面空間的強烈視覺張力。

圖3 沈周《東莊圖冊》之《北港》紙本設色 28.6×33cm

圖4 沈周《東莊圖冊》之《麥田》明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這些作品不僅僅是藝術作品,更是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的體現。它們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同時也讓人們反思和珍惜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好環境。因此,山水畫作為承載著深遠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不僅在藝術上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態度產生積極影響。這些作品讓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人們更加珍視和珍惜自然生態空間的樸素美,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山水畫作不僅是藝術的表達,也是對自然美的謳歌和對生態保護的呼喚。

(二)畫面自然生態空間的虛靜美

《東莊圖冊》在尊重客觀物象的真實性的同時,展示了一幅虛靜的畫面空間。

首先,畫家內心的虛靜狀態和對美的追求凸顯出來。明代宗教世俗化,哲學派別林立,在這個兼容并蓄的時代背景下,儒道釋三家長期相互融合,從而形成了儒道釋觀。作為一位畫家,沈周深受儒道傳統哲學的影響,尤其喜好體悟禪學所倡導的平常心,并在無為而為中深諳道之思想的精髓。清代姚鼐在其《題沈石田〈吳山圖卷〉》中寫道:“欲識禪宗無學處,畫家證取石田翁?!?2)(清)姚鼐撰,姚永樸訓纂,宋效永校點,《惜抱軒詩集訓纂》,黃山書社,2001年版,第524頁。這句話表明沈周對禪宗所領悟的非凡境界。通過修行和體驗,沈周明白了禪宗的核心理念,并將其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中。

在《艇子浜》(圖5)的畫面中,他巧妙地描繪了垂柳依依下的船艇,但船上卻空無一人。這種空靈的畫面給人一種遠離塵囂的靜謐感。沈周通過墨色的運用和物象的精準刻畫,將自然景物與人的離去相結合,傳達出一種超然于世的禪意。這幅作品的特點在于畫面的空曠,但同時也給人以深思。觀者在欣賞這幅畫時,不禁聯想到自然與人的關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小和生命的短暫。這種悠遠的意境引發人們對生命真諦的思考,使人們覺醒于內心的虛靜,從而達到超越塵世的境界。

沈周的作品所表達的虛靜狀態和美的追求,不僅僅是對藝術的追求,更是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他的畫作啟迪觀者的心靈,喚起人們追求平靜、內省和深思的渴望。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沈周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將禪宗的智慧融入自己的創作,使人們可以通過欣賞他的畫作,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對美的追求。

圖5 沈周《東莊圖冊》之《艇子浜》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其次,畫面采取多種手法表現虛靜的畫面空間。這些手法體現在畫面中虛實關系的巧妙運用、青綠設色技法的運用、重疊關系的表現等方面。在多幅畫面中,畫家用平和虛柔而靈動的筆墨勾勒出墨色輕淡的景象,并采取淡彩渲染,色調雅致,整體筆墨和色調與畫家心中之境相互協調,體現出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審美觀和虛靜幽遠的空靈境界。這與道家清靜無為的真意相契合。如《振衣崗》(圖6)中,畫面通過層層漸遠的手法給觀者帶來愜意的享受。畫面精心設計大面積的天空留白,在一片縹緲虛境之中,一人立于山頂,在咫尺之間展示了深遠的宏闊氣象,天人與萬物融為一體。在虛靜的空間中,景雖小而境卻大,畫家將內心對虛靜世界的觸摸和體悟轉化為畫面中的虛靜空間,使觀者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畫家通過虛實關系、青綠設色技法和重疊關系的表現等多種手法,創造了虛靜的畫面空間,將虛無世界中的幽靜與超脫展現于畫面中。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滿足了畫家的審美追求,也為觀者提供了一種超然凡塵的審美體驗和心靈寄托。

圖6 沈周《東莊圖冊》之 《振衣崗》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二、超以象外的精神生態空間追求

精神生態是指人自身的精神世界。魯樞元說:“精神生態則體現為人與他自己的關系?!?3)魯樞元:《生態批評的空間》,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頁。作為文人畫家的沈周,其對田園景色的創作不光是單純地刻畫自然生態空間之物象美,而是把自身的生命體驗、真實情感融入畫面,表現其內心深處追求的精神生態空間,在畫面中或自娛遣興,或寄托理想。如高云龍等所述:“繪畫不是只求形似,更重要的是‘形’背后‘心’的表達,‘形似’是手段,‘心的表達’ 才是目的?!?4)高云龍、鄭霞、劉士夢:《禪與水墨畫藝術論》,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版,第49頁。而在《東莊圖冊》中,沈周用他敏銳的觀察力結合心靈感悟的獨特視角,去體會東莊的自然萬象,在心物交融中流露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精神品質。

(一)幽居而怡然的生活追求

首先,是畫家本人幽居而怡然的生活態度。沈周作為明代文人畫家,沉浸于文學和藝術之中。他雖然沒有走上仕途,也沒有過上養尊處優的富貴生活,但也沒有經歷過以前文人落魄潦倒的處境,在大的家族背景影響下,他自幼得父親悉心教導,沉浸于文學和藝術之中。他崇尚平淡的幽居生活方式,并沒有過多的哀怨悲憫,而是有一種悠然愜意的情懷。他生來內心純真,性本愛丘園,在人生不斷體驗的閱歷中,更是向往返樸歸真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追求,享受那種精神和心性得到酣暢淋漓釋放的感覺,體會其中的愉悅與輕松。他對東莊這個小小的居所情有獨鐘,將其打造成了一個寧靜而舒適的天地,以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藝術的完美。

沈周的幽居生活態度不僅是對物質生活的一種追求,更體現了他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現出了他對于自我修養和內心安寧的崇尚。沈周在《東莊圖冊》中巧妙地運用了淡墨輕色的筆法,通過獨特的構圖和細膩的筆觸,將東莊的寧靜和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如萬青力所說:“筆墨是畫家心靈的跡化,性格的外現,氣質的流露,審美的宣示,學養的標記?!?5)萬青力:《萬青力美術文集》,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頁。畫中的山水、亭臺、花草樹木,皆體現出他輕松自在的生活態度,都寄寓著他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沈周對幽居生活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不僅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底蘊,也讓人們在喧囂的都市中能夠找到內心安寧和精神寄托。

其次,多角度構筑了愜意安詳的日常生活場景。這里的花草樹木以及整個莊園都散發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在畫家筆下都栩栩如生,恬靜而親切。畫家通過田園美景的描繪來筑構其內心深處追求的理想世界,他以文人雅士的精神游心于田園山水間,也帶給觀者一種輕松而純粹的審美愉悅。畫面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人在畫中游,可以在游園之中感受舒暢與愜意。沈周有詩寫道:“東莊水木有清輝,地靜人閑與世違。瓜圃熟時供路渴,稻畦收后問鄰饑?!?6)董壽琪:《蘇州園林山水畫選》,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版,第21頁。該詩描繪園中水木清華是車馬鬧世間的一處天籟寧靜之居所。其詩境所體現的畫家愜意安詳的生活狀態,竊以為正合《東莊圖冊》中的安逸之境。如《朱櫻徑》(圖7)中朱櫻下曲徑通幽、錯落有致的石頭鋪成的小徑上,畫家猶如化身一仙士攜杖而行,仿佛能感受到在此幽居的愜意與祥和。

在《耕息軒》(圖8)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書生抑或是隱士,他席地而坐,應是耕作后歸來專注讀書的忘我之情景。庭院、圍墻及各個角落的細節,都呈現出屋主人雅致而濃郁的生活化隱居之所。其木質茅舍簡潔樸素,墻外的房檐上掛著蓑衣、斗笠,樹墩墊底的小石臺與地面上錯落擺放著鋤頭等農具,綠意漸濃的圍墻上覆蓋著植被,畫家對這些景物的組合,使得幽靜的畫面中散發出隱士幽居田園的愉悅和生活場面的安逸。

圖7 沈周《東莊圖冊》之《朱櫻徑》紙本設色 28.6×33cm

圖8 沈周《東莊圖冊》之《耕息軒》 明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沈周通過《東莊圖冊》將自己融入居園之樂中,展現了畫家對自然與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作為畫中人,他在圖中時而徜徉于朱櫻小徑之間,感受著花香的濃郁與春天的氣息;時而選擇坐上小船,在碧波蕩漾之間暢快地劃動著,采集著水中鮮艷的睡蓮,靜靜享受船行的恬適與安寧;時而選擇在茅舍中靜靜地坐下,品味著一杯香茗,撫摸著詩書畫卷,沉浸在文字與藝術的世界中。畫家通過畫面來展示居園之樂趣,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以簡約而典雅的方式創造出富有靈性的園林之美。

再者,《東莊圖冊》還營造出濃郁的田園文人生活氣息。北京大學朱良志評價沈周說:“他輕視物質,重視人間溫情,親和世界,和大多蕭然于物外之趣的文人畫家相比,更加地親和生活,所繪的一草一木都能看出他在典雅細致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人間的溫情,呈現出親和生活、親和世界的人文氣息?!?7)朱良志:《南畫十六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137 頁。沈周的《東莊圖冊》以真實而淳樸的手法描繪了莊園自然生態之境,還將果樹、稻畦、溪橋、菱壕等自然景觀與人建立了密切的交融共享關系,讓人在安然閑適的生活中感受生活之輕松愜意。其筆下的山水園居,從畫面內容到營造的氛圍均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畫家長期浸潤、隱居在此田園環境中而表現出的田園山水畫更是融情于景,以一種平和而自然的心態來表現真實生活,顯示了幽居田園、怡然自得的生活追求和自由、灑脫的文人精神思想。如《拙修庵》(圖9)中,茅舍內擺放著水壺、爐子、榻凳,桌面上擺放著各種大大小小且錯落有致的生活用品,讓人感受到畫中人物濃郁的文人氣質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畫面中隱在曲折圍墻內的幽靜院落,在濃郁的樹蔭下還有搖曳多姿的翠竹,其營造的整體氣氛更加具有文人雅逸的生活情趣。

圖9 沈周《東莊圖冊》之《拙修庵》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二)隱逸而空靈的精神境界

在《東莊圖冊》的畫面中,始終透露出無處不在的和諧的生態意識。畫家沉醉于寧靜、優雅的田園山水之中,所以他能夠以豁達淡然的心態去感悟自然生態的真意。沈周將東莊構建成一個理想化的生活居所,既沉浸于隱逸田園、清新自然的精神追求,也表達了空靈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就如蘇東坡所云:“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8)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頁。

首先,《東莊圖冊》的畫面充溢著隱逸而沁心怡然的精神追求。沈周過著隱而不仕的田園幽居生活,遁隱田園的瀟灑生活成為其篤愛,更多的閑居時間都用在了丹青創作上,尤為喜愛漁、樵、耕、隱等繪畫主題,從中覓尋心靈與自然的契合及安放之所。其田園山水畫,正是畫家沁心怡然精神境界的體現。

《東莊圖冊》畫面中的田園山水,是作者內心深處不斷追求的“精神家園”。從《東莊圖冊》中,我們可以看到沈周不光胸中有“東莊”的山水和丘壑,圖冊更融入了畫家濃厚的個人情感。他巧妙地通過抓住園中典型性物象來表現莊園全貌,從而突出了東莊田園特色,將莊園中山水、云泉、竹海等符號巧妙地運用到了畫面之中,并且將幽居之境與文人墨客心中對理想美的追求完美契合。這種對典型物象和符號的巧妙運用,使得畫面中所描繪的每一處東莊景色都自然和諧,宛若天成,散發出雅逸悠遠的意境,表現出畫家高雅的生活情調及隱逸的精神境界。

再如《振衣崗》畫面之土丘山巔上,一位雅士以祥和姿態獨立遠眺,一覽東莊之景,感受著滌蕩靈魂深處的情境,沁心怡然的精神追求在其中彰顯無遺。

其次,空靈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畫家幽居隱逸的生活和淡然釋懷的態度帶來其內心深處的坦然與空靈,其文學和詩畫修養,特別是其對道家及禪宗的修煉和領悟,以及畫家自身散發出超然于物外的氣自華的精神境界,使作者在《東莊圖冊》的創作中將個人的情感與園中自然萬物相碰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精神世界與自然融為一體而變得真切樸實。

在《知樂亭》(圖10)中,用莊子“濠梁觀魚”之魚之樂,可以看出沈周逍遙、隱逸、淡泊的心態。畫面中一文士姿態悠閑,彎弓倚欄觀魚,人樂亦知魚之樂也,群魚聚散自然,生動活潑,栩栩如生,增添了隱居田園的情趣,作者顯然是以此來闡釋自己閑情逸致、怡然自得的精神追求。

圖10 沈周《東莊圖冊》之《知樂亭》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再次,以借物喻人的方式,表達了畫家對高尚品格的追求。畫家通過運用竹子和仙鶴等形象作為隱喻,將其高貴的品格和追求充分展現出來。

竹的形象象征著沈周堅毅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幽雅而茫茫一片竹影搖曳的竹園中,讓人不禁聯想到王維詩《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9)《中國詩詞精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1頁。。竹子已成為畫家精神體現和情感的物化形式。鶴在中國文化中是長壽、吉祥、高潔的象征,在作品《鶴洞》(圖11)中,沈周借用鶴的形象來體現自己超凡脫俗的氣質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幅畫中,沈周以常見的矮山作為背景,表現出相對真實的仙鶴居住環境,并沒有追求高大奇崛的表現方式,而是以平常的構圖手法展現出一只仙鶴在曲折的小路上悠閑地向洞穴走去的情景,意境幽靜而清雅,從而寄托古代文人騷客對悠閑而隱逸的高雅精神品格的向往。他以自身品德和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將自然界的美感融入自己的藝術作品中,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

三、物我共生的和諧生態空間表達

《東莊圖冊》充滿了田園生活的閑適情致,畫中所傳達的是深植于沈周心中的生活化、自由化的田園牧歌精神。作品很好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在畫面中,東莊的生活圖景是非常樸素自然、真切可愛的,沒有表現攀登高山、征服自然的愿望,而是完全將人的活動融入自然生活,展現了人與自然萬物相通相融的和諧空間關系。

在審美情趣方面,《東莊圖冊》以相對客觀、純美的筆調走向真實的自然,把畫家的視覺感受和真實情感浸潤到畫面之中,建立了一種親近、平實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空間關系。沈周說:“山水之勝,得之目,寓諸心,而形于筆墨之間者,無非興而已矣?!?10)張捷:《反躬修己:論中國古代文人山水畫家的自律性》,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頁。畫家對自然萬物有所感受和觸動,才有了“感興”的情感,此時繪畫創作已然達到心與物的結合,也就是“心物一體”的境界。

沈宗騫曾提到:“凡事物之能垂久遠者,比不徒尚華美之觀,而要有切實之體?!?11)王克文:《中國畫小史》,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年版,第189頁。這就是說,想要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作品,僅僅有光鮮亮麗的外表是不夠的,更要有內在精神和神韻,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沈周憑著家學和自身的綜合修養創作了《東莊圖冊》,作品不僅展現莊內山水、田地、花草和屋舍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還展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密聯系與和諧統一,給觀者帶來安然適意的精神感受。

在《東城》(圖 12)中,沈周通過描繪城墻下如九曲十八彎的河流等幾處典型景物,表現出宛如世外桃源的景象。在城墻之外遼闊天空的襯托之下,蘆葦、小橋、行舟都彌漫著畫家對東莊的情感,亦表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蘊。

圖12 沈周《東莊圖冊》之《東城》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自《東城》冊頁之后,在恬靜安逸、悠閑自在的生活中,沈周更是把隱逸在莊園中物我和諧、相融相生的生態之境更多表現出來,無論是耕后小憩,還是賞花觀魚,都透露著漫不經心的讓人倍感親切的生活情趣。

此外,《全真館》(圖13)可謂是一幅物我交融、意境悠遠、意趣濃厚的作品。畫中云氣飄渺,景象豐富,在淡雅的設色中,把一條小河兩岸的景色錯落有致地展開,溪轉橋頭忽現,數間屋舍若隱若現于叢樹蘆葦之間,生機盎然,如入人間仙境。兩人于一葉扁舟之中,一人搖著櫓,另一人坐在船頭回首翹望,游意甚濃,仿佛沉迷于天地美景之中,又感覺給人以依依不舍的惜別場景。沈周將其真情實感注入大眾日常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并以樸實的手法展現對田園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畫面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是畫家主體在澄澈心境與對象適然相遇后的神會心得,是物我由兩忘到同一的意象。

圖13 沈周《東莊圖冊》之《全真館》 紙本設色 28.6×33cm 明

沈周的《東莊圖冊》體現了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和諧境界,畫面展示的寧靜、祥和與生態審美追求相契合,呈現的是畫家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內在修養與平和心境。這種對自然境界的崇尚與追求,為當下心緒紛亂、情緒焦躁的人們提供了心靈營養。其畫面所流露的樸素與虛靜的自然生態觀、超以象外的精神生態觀以及物我共生的和諧生態觀等田園精神和生態意韻,對于當代社會修復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消除緊張對立的人際關系,構建人與自然、社會方面的和諧關系,營造高品質的精神生活,無疑帶來諸多啟示與借鑒價值。

猜你喜歡
東莊沈周圖冊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圖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別圖卷
南宋 佚名 盥手觀花圖冊
對牛彈琴
山西翼城王莊鄉東莊村:蘋果樹變身“搖錢樹”
影像里的鄉愁記憶
沈周油畫作品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圖冊》正式出版
東莊水庫70年的6次規劃
《日本級進模排樣圖冊》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