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鋼全流程硫含量的控制與優化

2024-01-07 13:45楊趙軍胡顯堂謝翠紅石樹東楊榮光
山西冶金 2023年11期
關鍵詞:鋼種脫硫劑鋼液

楊趙軍,胡顯堂,謝翠紅,石樹東,楊榮光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0 引言

硫元素作為煉鋼過程常規控制元素,對絕大部分鋼種是非常有害的。它降低鋼的延展性及韌性,損害鋼的抗蝕性,對焊接也有不利影響。硫含量是鋼水潔凈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針對硫含量要求不同的品種,現代鋼鐵企業煉鋼過程如何選擇高效、經濟的脫硫工藝技術來控制鋼中硫含量來滿足品種質量和市場需要,是煉鋼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某公司煉鋼廠設計鋼產量為464 萬t,配置有3座200 t 轉 爐、3 套200 tLF 爐、2 套 雙 工 位200 tVD爐、2 臺單流中厚板坯連鑄機,1 臺單流多模式全連續鑄軋薄板生產線。KR、BOF、LF 和VD 都具備脫硫功能,采用“KR—BOF—LF—VD—CC”工藝路線生產時,脫硫任務主要以KR 和LF 爐為主,VD 爐具備良好的脫硫功能但未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本文依據產品對硫含量要求的不同,對整個生產流程的脫硫操作進行最優化控制,以使脫硫成本降到最低。

1 脫硫理論分析

1.1 KR 脫硫

KR 脫硫法為機械攪拌脫硫,其工作原理:在鐵水中加入脫硫劑,利用動力學條件,通過機械攪拌將脫硫劑與鐵水在攪拌過程中充分結合反應,實現脫硫,將脫硫產物扒除,得到含硫量較低的鐵水。目前KR脫硫工藝基本以石灰作為脫硫劑,再配入少許螢石、鋁渣作為助熔劑。鐵水中的碳和硅能大大提高硫在鐵水中的活度系數,且能提供良好的脫硫條件。

當鐵水中的w(Si)在0.05%以上時,脫硫過程主要反應為:

當鐵水中的硅含量很低時,脫硫反應為:

脫硫處理前需將高爐渣扒除,以提高脫硫效率;扒除脫硫后渣是穩定脫硫效果、防止返硫的關鍵。KR脫硫工藝采用“前扒渣—攪拌脫硫—后扒渣”的操作流程,具有較好的脫硫動力條件,脫硫后鐵水w(S)可以降至0.005%以下,甚至0.001%以下,脫硫率高(90%以上)[1-7]、重現性、穩定性好,但也存在鐵水的溫降較大、鐵損較大、脫硫劑利用率偏低、處理周期較長等工藝弱點。

1.2 轉爐脫硫

轉爐煉鋼過程脫硫以爐渣脫硫為主,屬于鋼-渣界面反應。根據離子理論,渣-鋼脫硫反應[8]可表示為:

作為堿性轉爐,影響鋼-渣間脫硫反應的因素主要有熔池溫度、爐渣成分和鋼液成分。

金屬液中的Si、C 等元素能提高硫在鐵水中的活度系數,降低氧活度,有利于脫硫,使[S]易向渣-金屬液面轉移。復吹轉爐脫硫主要在冶煉中后期,一般情況下轉爐冶煉過程脫硫率最高達40%[9-11]。但是在鐵水原始硫含量很低的情況下,由于入爐的石灰、廢鋼等爐料帶入較高含量的硫,往往會在轉爐冶煉過程出現回硫現象。

轉爐出鋼過程“渣洗”脫硫是比較有效的簡易脫硫技術。利用轉爐出鋼過程高溫鋼水強大的攪拌動能,把脫硫劑與鋼水快速混勻互溶,形成高堿度、低熔點脫硫渣,促進渣鋼反應,從而獲得良好的脫硫效果。根據鋼種不同,轉爐出鋼渣洗平均脫硫率一般能控制在30%~50%的范圍[12-15]。

采用鋁脫氧的脫硫反應為:

從熱力學角度分析,鋼水脫硫效果與鋼水中氧含量及渣堿度有關。鋼水氧含量越低,爐渣堿度越高,鋼水脫硫越容易實現。要想獲得良好“渣洗”效果,選擇硫容量較大的脫硫劑,減少下渣量,強化鋼水與脫硫劑的混勻攪拌,加入脫氧劑降低渣中氧化性。

1.3 LF 鋼包爐脫硫

目前各種含鋁鋼爐外精煉深度脫硫工藝方法,均首先要對鋼液進行鋁脫氧,w[A1]大多在0.02%~0.06%范圍,另外對爐渣進行強擴散脫氧以降低爐渣的氧勢,將爐渣中w(FeO+MnO)降低至1.0%以下,甚至更低。LF 爐具有良好的脫硫熱力學和動力學條件[16-18]。

從熱力學角度分析,鋼液脫硫的原理為:

式中:T 為鋼液溫度;aCaS為渣中CaS 的活度;aAl2O3為渣中Al2O3的活度;aCaO 為渣中CaO 的活度;aAl為鋼中Al 的活度;aS為鋼中S 的活度;渣中CaS 和鋼中S 的活度分別用活度系數和濃度來表示:

將(8)式代入(7)式,整理后可得渣鋼間硫的分配比:

從動力學角度分析,LF 爐加強氬氣攪拌可以增加硫向鋼-渣反應界面傳質的速度,有利于提高脫硫反應速率。LF 爐深脫硫時,鋼水比攪拌功率計算公式如下:

經分析可得,LF 爐脫硫的最佳熱力學和動力學條件為:提高鋼液溫度;提高爐渣堿度,降低爐渣氧化性;降低鋼水氧化性,提高鋼中硫的活度系數;提高熔池的攪拌強度。從工業生產實踐情況來看,LF 爐脫硫率達到50%~70%及以上,雖然LF 爐可精煉0.002%以下極低硫鋼[19-20],但存在著精煉周期長、渣量大、成本高等問題。

1.4 VD 真空精煉爐脫硫

在VD 真空精煉中吹入鋼液內部的Ar 流在對鋼液進行強烈攪拌的同時,鋼液上面的爐渣也經受強烈攪拌,加速了渣-鋼界面反應和硫在鋼、渣中的傳質速度,大大加快了脫硫反應,使其更易達到平衡。以生產厚板為主的鋼廠,卻更宜采用能夠更高效率脫硫并可以同時進行脫氧的方式。

根據文獻11 提出的鋼液吹氬攪拌功率的計算公式:

式中:M 為鋼液質量;Tst為鋼液溫度;TAr為氬氣溫度;pb、pt分別為鋼包底部、頂部壓強。

在相同氬氣流量條件下,67 Pa 下的單位攪拌功率約為101.325 kPa 下的5 倍。由此可見,真空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鋼渣的攪拌效果,縮短混勻時間;真空下良好的脫氧,為脫硫創造了良好條件。采用LF 爐-VD 爐工藝,可將鋼中w(S)控制到0.001 0%以下,VD 爐脫硫率大于30%[21-23]。

2 原工藝流程存在問題

2.1 過度脫硫問題

在原工藝條件下,所有鐵水均進KR 爐進行深脫硫,將KR 出站w(S)降至0.002%以下。高爐鐵水w(S)平均為0.067%,KR 脫硫后鐵水w(S)為0.001%。脫硫鐵水入轉爐,由于轉爐煉鋼使用的部分輔料含有硫元素,鋼水增w(S)達到0.011%,轉爐終點w(S)為0.012%。LF 爐進站w(S)為0.008%,轉爐渣洗效率為33.3%。LF 爐出站時鋼液中的w(S)僅為0.003%,經過VD 爐的充分攪拌后鋼水中w(S)降至0.0012%左右,LF 爐脫硫率為62.5%,VD 爐脫硫率為60%。

目前,LF-VD 爐工藝路線中大多數鋼種w(S)上限>0.005%,原工藝各工序存在嚴重脫硫過剩。原工藝條件下各工序硫含量控制情況如圖1 所示。

圖1 原工藝條件下各工序硫含量控制情況

2.2 KR 溫度損失大,消耗成本高

在原工藝條件下,KR 攪拌時間和鐵水溫降成正比,每爐次KR 平均攪拌時間為9 min 左右,KR 工序溫降大約為32 ℃,脫硫劑加入量為1.4 t/爐。同時,KR 攪拌前后硅元素燒損可達到0.03%。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轉爐補熱劑的成本升高。

3 工藝改進措施

3.1 KR 爐-轉爐工序

為減少KR 的脫硫壓力和鐵水溫降,節省KR 周期和渣料。準確控制KR 出站硫含量。綜合分析攪拌時間、脫硫劑加入量和KR 進站硫對KR 出站硫的影響,摸索出KR 出站硫的擬合函數為:KR 出站w(S)=0.034 4+0.374×KR 進站w(S)-0.000 024×脫硫劑w(S)-0.0022×攪拌時間。

通過閱覽相關文獻和實際生產數據,入爐鐵水w(S)達到0.040%以上時,轉爐將發揮脫硫能力。因此綜合考慮鋼種硫含量要求和轉爐脫硫能力,對鐵水脫硫目標分3 類進行調整。對于w(S)上限為50×10-6~100×10-6的鋼種,KR 出站w(S)目標為0.030%~0.040%。對于w(S)上限>100×10-6的鋼種,KR 出站w(S)目標為0.060%~0.070%。

通過實踐,KR 出站w(S)能達到設定目標范圍80%以上,提高了精準控制KR 脫硫能力,為發揮轉爐脫硫奠定基礎。具體的KR 分級脫硫數據如表1 所示。

表1 KR 分級脫硫

3.2 LF 爐-VD 爐工序

LF 爐維持現有小粒白灰加入量不變。LF 爐不進行鋼包底吹強攪脫硫,減少LF 爐處理過程中的溫降。降低LF 爐脫硫要求:LF 爐硫含量滿足“LF 爐w(S)≤1.5×判定w(S)上限”冶煉條件后即結束冶煉,吊往VD 爐。

充分發揮VD 爐的脫硫能力,利用VD 爐高堿度、強度攪拌、低氧化性等特點實現脫硫。深真空時間采用“12+4 模式”,即深真空前12 min 采用氬氣流量為150~200 L/min 進行脫硫脫氣強攪拌,后4 min 采用氬氣流量為30~50 L/min,以促進夾雜物上浮。

4 現場應用效果

4.1 硫含量優化

實施硫負荷工藝以后,各工序硫含量如圖2 所示。KR 工序出站w(S)明顯提高。KR 工序脫硫前鐵水w(S)為0.061%,KR 脫硫后鐵水w(S)為0.045%,大多數鋼種為脫硫輕處理模式。鋼水轉爐終點w(S)為0.041%左右,轉爐實現爐內脫w(S)在0.004%以上。LF 爐進站w(S)為0.025%,渣洗脫硫率達到39.66%。

圖2 實施硫負荷分配工藝各工序硫含量變化

在LF 爐渣量加入量不變的前提下,LF 爐進站w(S)為0.025 1%,LF 爐出站w(S)為0.007 6%,經過VD爐的充分攪拌脫硫后,VD 出站w(S)降至0.001 4%左右,遠低于成品硫含量要求。數據證明,實施硫負荷工藝后,LF 爐和VD 爐工序脫硫量明顯提高。

4.2 脫硫效率提升

圖3 為改善前后各工序的脫硫率情況。在KR 工序,改善前KR 脫硫率為98.50%,改善后KR 爐脫硫率為26.22%,KR 脫硫任務降低明顯;在轉爐工序,改善前轉爐因加入各種輔料造成鋼水增硫。改善后轉爐吹煉前鐵水w(S)較高,達到0.045%,輔料增w(S)0.011%左右,經過轉爐渣洗后w(S)降至0.025%,在轉爐工序的脫硫率達到68.90%;LF 爐工序,改善前LF 爐脫硫率為60.97%,改善后脫硫率上升至69.73%。在VD 爐工序,改善前VD 脫硫率為63.3%,改善后脫硫率為80.26%。VD 爐脫硫效率大幅提升。

圖3 各工序脫硫率變化

經過工藝改進,實現降低KR 脫硫任務,發揮了轉爐、LF 爐和VD 爐的脫硫能力。

4.3 經濟指標改善

圖4 為改善前后KR 工序的指標情況。KR 每爐處理周期縮短9 min,部分爐次僅需在KR 爐扒渣無需脫硫。

圖4 新工藝對KR 爐經濟指標影響

脫硫劑的消耗量降低784 kg/ 爐,脫硫劑價格為663 元/t,則節省519 元/ 爐;KR 工序減少溫降12 ℃,按1 t 焦炭升溫20 ℃計算,節省轉爐升溫焦炭量為600 kg/爐,升溫焦炭價格為2 000 元/t,則節省1 200 元/爐;KR 工序因減少攪拌時間降低鐵水硅燒損0.012%,鐵水量按190 t/ 包計算,折合成節省轉爐升溫硅鐵為38 kg/爐,升溫硅鐵6 800 元/t,則節省258 元/爐。共計每爐鋼水節省成本1 977 元/爐。通過降低溫降、減少轉爐升溫焦炭,保守估計每年可減少煉鋼廠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4 萬t。

5 結論

1)將硫負荷工藝前后中厚板鑄機雙聯鋼種成本進行對比,實施硫負荷試驗爐次每爐鋼降本1 977 元,按每爐鋼水210 t 計算,折合噸鋼降本9.41 元,降本1 800 萬元/a。每年減少CO2排放量4 萬t。

2)實施硫負荷工藝后,KR 工序脫硫前鐵水w(S)為0.061%,KR 脫硫后鐵水w(S)為0.045%。轉爐終點w(S)為0.041%左右,LF 爐進站w(S)為0.025%,KR爐脫硫率下降至26.22%,轉爐工序的脫硫率上升至68.90%

3)實施硫負荷工藝后,精煉工序鋼水硫含量和脫硫效率明顯提高。LF 爐進w(S)為0.025%,LF 爐出站w(S)為0.0076%,經過VD 爐的充分攪拌脫硫后,VD 出站w(S)降至0.001 4%左右。LF 爐脫硫率達到65.30%,VD 爐脫硫率達到79.71%。LF 爐脫硫率上升至69.73%,VD 爐脫硫率上升至80.26%。

猜你喜歡
鋼種脫硫劑鋼液
KR預處理工藝參數對脫硫劑分散行為的影響
SPHC鋼種轉爐冶煉的生產實踐
循環流化床脫硫劑利用率分析
熱連軋帶鋼邊部組織對于邊部翹皮缺陷的影響
真空熔煉過程中定向導流裝置內鋼液運動現象的研究
日鋼板坯連鑄SPA-H鋼液位波動原因分析及控制
赤泥制備新型燃煤脫硫劑工業應用
LF深脫硫過程中的鋼液增碳增氮的控制研究
對煉鋼生產中轉爐煉鋼脫氧工藝的探討
鋼水鈣基脫硫劑的應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