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基于Citespace 的知識譜系分析

2024-01-07 11:40黃靜林禹世明
普洱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人類

黃靜林,禹世明,鄧 冉

中共普洱市委黨校普洱市社會主義學院,云南 普洱 665000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和人類社會前途命運,創造性地于2012 年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苯陙?,這一理念逐漸成為國內學界的研究熱點。本文圍繞理念研究已有的成果進行分析,運用分析軟件Citespace 對文獻資料進行背景、現狀、熱點圖譜描繪,在此基礎上回顧提煉已形成的主要研究觀點、共識,并對研究的趨勢做下一步的展望。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研究的數據分析

研究文獻來源自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主題進行檢索,包括期刊、報紙、會議等資料在內的482 篇文獻進行分析。

(一)關鍵詞分析

關鍵詞是指單個文獻資料在制作使用索引時,所用到的詞匯,是對研究方向的高度概括,通過關鍵詞的數據分析能夠集中表現出近期學術界及官方主流意見對這一理念的關注方向與研究前沿。分析圖譜中表現出的詞匯頻率出現越多,線條聯系越緊密,表示學界的研究關注度越高,內容的重要性越強。通過導入文獻數據,以關鍵詞為節點進行可視化分析,最終生成的可視效果如圖1 所示。

圖1 關鍵詞分析圖譜

由圖1 可見,國際傳播、全球治理、對外傳播、全球傳播、中國故事、新時代、全球化七個詞匯節點較大,連接線條較粗,表明這幾個關鍵詞受到的關注較高,在近期的研究中處于重要的前沿位置。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研究在保持尊重差異、尋找共識、擴寬渠道的基礎上,如何增強傳播、認同的有效性,突破對外傳播的困境,打造出一套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國際傳播秩序,加強話語權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與急迫性日益凸顯。

(二)文獻來源分析

1.主要研究機構

從研究機構看,機構所處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國際交流協會、中央黨校等為代表;從進行理念研究的高校力量看,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河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等大學的內設機構是從事理念研究的主要陣地。

2.主要研究作者

從圖2 所示的研究作者分析圖譜看,在發文數量上,北京大學的程曼麗,中國日報社的周樹春以及韓震、葉小文、任曉霏、余俊杰、余紅艷等人發文量都超過了20 篇;從作者間溝通交流看,相互合作共同署名發文的情況較少,針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研究的組織化程度偏低,作者之間、機構間的合作交流還有待加強,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研究。

圖2 研究作者分析圖譜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論內涵和研究熱點

(一)理論內涵

從理念產生的歷史維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中國傳統天下觀的傳承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薄疤煜聻楣?,世界大同”的思想,已經多次在中國歷史上對民族興亡、抵御入侵的關鍵時刻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文化傳統更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中的基因和智慧。自然不但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更是人類認同的最終目的。中華文明數千年賡續傳承的以“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為主要內容的“和合”文化思想,與傳統的“義利相兼”道義觀相互交織,從“華夷之辯”的樸素天下觀到“天下一體”的共同體意識,進而在新時期應運而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對近代以來浴火重生中華文化價值旨趣的再次形塑,更是中華民族兼愛共贏心理意象最新的時代表述。

從理念傳承的理論維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體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瘪R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 年手稿)》中寫道:“共同體是實體,而個人則只不過是實體的偶然因素,或者是實體的純粹自然形成的組成部分?!痹隈R克思的預言中,“自由人聯合體”是一種人類社會的生存模式,是國家消亡之后人類社會組織發展的全新形態,它兼顧了個人自由和集體歸屬,是馬克思追求的真正的、最理想的共同體。

從理念實踐的現實維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在世界政治經濟環境已經發生深度變化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為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共同體危機而提供的中國方案和政治智慧,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全球視野、天下情懷和大國擔當的全面展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痹诎倌晡从兄笞兙窒?,疫情挑戰和非傳統安全風險相互交織,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格局加速調整,世界格局演進呈現日益復雜的態勢。在堅定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道路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摒棄了“西方中心主義”和“文明沖突論”,為當代國家間的交往,族群間的交融,開創了一種不同于西方“民主模式”之外的文明發展新形態。

2018年7月29日,瑞士鐘表行業還在集體度假中,又是一個星期天,沒想到斯沃琪集團老板小海耶克(Nick Hayek)突然宣布要“退群”。

從理念包含的價值意蘊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是世界歷史理論之聲,還是中國思想之魂,更是人類理想之光。 理念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認識和思考為基點,結合國際關系的發展變化,構建出的旨在促進和爭取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理論創新。2022 年10 月16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共同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边@是對世界歷史規律的深度觀察,是對烏克蘭危機帶來全球治理挑戰及社會思潮交鋒的深邃應對,是破解人類何去何從的理論預言。理念的價值不僅在于其有利于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形塑與構建,更在于踐行理念有利于形成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強大合力,有利于尋求人類文明的終極答案。

(二)研究熱點

在理念來源的背景邏輯研究方面,首先是對理念的思想進行了溯源。畢文銳、戴兆國、陳向陽等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經典理論、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當代中國外交思想分別從三個學理維度為理念的誕生提供了肥沃的思想養分,理念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個人領導特質的意蘊升華,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方略與現實為民情懷的集中體現。其次是對理念的時代背景進行了分析。韓慶祥認為理念是在西方發展模式面臨困境,國際政治博弈呈現激化趨勢,不確定性事件頻發,人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失衡、治理失范的巨大挑戰的背景下產生的。在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層面,有的學者提出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的前提下,人類需要一種更科學的認識去指引實現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出現就是歷史必然和最終答案。

在理念傳播的國際拓展研究方面,關注熱度持續升溫,學術論壇、研討會紛紛舉辦,一批國家級基金項目立項、結項。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1—4 卷為代表的多本理論著作被翻譯為多個國家的語言版本,面向海外發行,知網收錄的高水平論文數量逐年上漲,國際傳播正在成為理念研究的重要熱點。在傳播區域和受眾層面,學者對不同語言區進行分類研究后指出,國際上影響力較大的國家對理念的關注度較高,但理念在俄語和阿拉伯語區域,都不同程度存在著理念得到國家領導人和精英的認同。在理念傳播路徑層面,研究者提出要適應國際傳播要求,一方面傳播主體要盡量多元,并大力培養跨文化話語傳播者;另一方面內容詮釋上要努力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偏見和誤解,并借助Twitter、Facebook、Tiktok 等社交媒體平臺,擴大理念的傳播范圍與效果。

在理念面臨的挑戰阻力研究方面,雖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經形成了普遍性的認知共識,但是由于現代國際政治的復雜性和西方固有價值框架的延續性,理念在實踐上依然面臨著來自各個層面的復雜阻力。有學者認為,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由于大國間的隱藏利益博弈,有可能在區域導致集團間的利益分配不均,甚至于可能會引發國家間的領土爭端,這些潛在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許會影響理念未來在全球的布局。在對外傳播層面,基于西方主導世界輿論語境的大環境尚未改變,有的學者認為理念還面臨著媒體關注度較低、正面闡釋和深入報道不夠、刻意污名化等阻礙。在自身傳播上,還存在著主體單一、內容“大空”、平臺滯后等不足,而理念更深層面所蘊涵的“多元關系思維”與西方傳統“實體世界觀”的觀念差異,是阻礙理念跨文化傳播的關鍵藩籬。在新冠疫情對共同體理念的影響研究層面,有學者認為,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使得全球疫情防控比較困難。西方在衛生健康治理機制上的失序,將疫情政治化的同時對中國抗擊疫情取得的巨大成效肆意污蔑,一定程度上給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雙贏合作設想帶來了負面挑戰。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研究的未來展望

理念目前的研究現狀存在著研究視角不夠寬廣,核心內容不夠深入的問題,研究成果主要局限在政治學和傳播學學科,對于更多的學科拓展不夠,有待形塑更加開放的研究格局,在研究方法上對數據的研究較少,定性分析居多。

(一)視野上拓寬對理念體系的觀察維度

首先是在對理念的體系研究上。無論是經濟共享、政治協商、文化認同、生態一體、共建共享等理念的核心內容,還是在對理念與習近平總書記的其他重要論述的關系研究方面,仍需要不斷拓寬研究視野。需要對理念提出的客觀要求持續進行關注,加大對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內在要求、社會發展模式的路徑探索及中華民族命運走向的必然選擇等理念的產生背景進行長期觀察。要對理念的豐富內涵和主要特征進行提煉總結,進而加強對理念的理論、實踐價值進行學理性歸納;對理念的體系進行再梳理、再深化,不斷開拓研究觀察的多維視野。

其次在學科的交叉研究上。除了繼續在傳統的政治學和傳播學進行理論深耕外,需要將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納入研究視野,并且結合經濟共享的全人類發展的最大需求,加快理念外延的研究,特別是對全球金融、全球經濟相關內容的覆蓋。假若沒有實際的利益,看不見結果的理念宣傳,無疑是無源之水,全球的發展中國家,需要在“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的共同體建設實踐中獲得更多切身實惠。

(二)實踐上加強對差異化傳播策略的探索

首先是要打造更多符合人類共同價值的文化產品。理念的傳播不僅僅需要載體和平臺,更需要內容和聲音。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形象塑造,文明傳播,故事表達,都需要有成功的文化產品進行理念轉化,而好的文化產品,一旦上升到藝術的高度,能凝聚起全球民眾對人類發展的文化共識。

其次是針對不同類別的區域國家制定差異化理念傳播策略。對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和持有“輸出威脅論”的政治團體和民間組織,就需要在表明立場,釋放善意的同時進行妥善溝通,對經濟、科技的對華逐步脫鉤保持警惕。對拿中國人權說事、潑污水的西方媒體和反華政客,就要拿出《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和《美國對印第安人實施種族滅絕的歷史事實和現實證據》之類的權威紀錄片和官方報告進行強硬反制。對待以亞非大多數國家為代表的積極認同區域和國家,就需要在對外援助的同時,不斷講好中國的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故事,加大經濟層面的貿易和往來,擘畫未來美好愿景。對持觀望態度的中立區域和國家,就需要加大雙向投資,通過體育、音樂、藝術等形式增強互信,團結更多朋友,最大程度爭取對理念的支持和認同。

(三)趨勢上加快對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研究

首先是要加深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理解。結合當代風云變幻的國際政治形勢看,俄烏危機揭示了民族主義仍是全人類在21 世紀無法跨越的重大挑戰。西方民族國家理論指引下的右翼民粹政客,人為制造的“民族型”民族主義。這一過程自然會導致諸多含有民族對抗和國家分裂的要素產生,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的和平內斂、尋求共贏,無論是精神源頭還是外在表露明顯都是極不相符的。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边@是國家領導人對世界形勢劇變的觀察結論。

其次是在如何彰顯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上要多做探索。中國一直以來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倡導踐行多邊主義,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隨著國際關系出現的新變化,美國推出的“亞太經濟框架”更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和提速而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此,在堅持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大前提下,如何通過大國外交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推動新型國際關系的構建,對描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宏偉藍圖,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猜你喜歡
命運共同體人類
愛的共同體
命運的更迭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人類第一殺手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命運秀
命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