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富裕示范區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現狀及發展路徑研究

2024-01-08 03:06王國慶張倩倩林建君
浙江體育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體育場地浙江省公園

王國慶,張倩倩,林建君

(寧波大學 體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

0 前 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1]提出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先行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區、文明和諧美麗家園展示區的戰略定位,推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可及,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和服務水平,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加快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體育強國,實現體育現代化發展的起跑時期。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參與程度不斷提高,體育場地設施需求持續擴大,《“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2]提出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m2目標,強調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如何讓體育場地更易獲得、人民群眾需求更易滿足,可達性、布局合理性、功能多元化成為解題關鍵。

體育公園以其獨特的生態功能、體育設施與綠色空間的巧妙融合成為深受喜愛的新型體育場地,加強體育公園建設成為助力“10分鐘健身圈”重要舉措?!蛾P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3](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推進體育公園建設,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意見提出目標到2025年全國新建或改擴建1 000個左右體育公園,逐步形成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體育公園體系的發展目標,其中浙江省體育公園建設指導目標數47個?!墩憬 笆奈濉斌w育公園建設實施方案》[4]進一步強調體育公園建設基本原則,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建或改擴建體育公園50個左右的建設目標,以老、中、青、幼人群多層次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半徑、人口規模、城市發展為基點,以新建、改建、擴建等多種方法,構建一批全齡友好、布局科學、智慧化程度高、利用率高、服務覆蓋面廣的體育公園,成為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重要抓手。

共同富裕示范區體育公園是具有體育主題,集生態功能、健身功能、休閑娛樂功能、經濟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綠色運動空間,是滿足體育場地設施標準化、不同人群需求多元化、公益性和營利性均衡化的新型體育空間。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區體育公園高質量發展路徑,發揮“樣板房”作用,以浙江經驗助力全國其他省市高質量建設體育公園。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浙江省及11個地級市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為研究對象,本研究中的體育公園為名稱中包含“體育公園”和“運動公園”字符,至少可同時開展三項體育項目的體育公園。

1.2 研究方法

1.2.1 GIS空間分析法。本研究以“體育公園”為關鍵詞,在國家體育總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體育局等網站檢索,結合高德地圖及實地調研獲取體育公園經緯度坐標,本研究體育公園POI(Point of Interest)數據以高德地圖經緯度坐標為準。利用ArcGIS10.8進行GIS空間分析,通過核密度指數、最鄰近指數及地理集中指數分析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特征,通過緩沖區分析和泰森多邊形分析,結合浙江省人口密度分布圖,對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特征作出評價。

1.2.2 文獻資料法。本研究前期瀏覽國家體育總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體育局等官方網站相關電子公告、政策文件,了解、分析政策導向及政府發展和建設方向。確定研究方向后在CNKI及外文數據庫查閱相關研究文獻,查閱體育公園、GIS空間分析法、點—軸理論、區位論、區域經濟學相關書籍,對本文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進一步深入了解。通過以上文獻、文件、書籍的查閱瀏覽,為本研究撰寫提供了思路和理論基礎。

1.2.3 實地考察法。選取浙江省內具有代表性的體育公園,如杭州市城北體育公園、運河體育公園、李寧體育公園、良渚門戶體育公園;寧波市青林灣體育公園、綠軸體育公園、萬象體育公園、西大河體育公園、濱江體育公園;溫州市桃花島體育休閑公園;紹興市濱江體育公園;臺州市大橋體育公園、仙居縣市民體育公園等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體育公園體育場地設施布局情況、體育場地設施維修情況、交通及配套設施合理情況等,結合文獻資料對浙江省體育公園進行“理論+實踐”的全面認識。

2 共同富裕示范區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現狀

2.1 體育公園存量

初步整理后獲取243個體育公園數據,篩除正在建設、未投入使用的體育公園,確定用于本研究分析的體育公園共232個,其中寧波市體育公園存量最多,為48個;麗水市體育公園存量最少,為5個。浙江省每萬人擁有體育公園0.0355個,其中湖州市人均擁有體育公園數量最多,每萬人擁有體育公園0.0822個;麗水市人均擁有體育公園數量最少,每萬人擁有體育公園0.0075個(具體見表1)。

表1 浙江省及各地級市體育公園數量

2.2 體育公園分類

在本研究調研整理的資料基礎上,針對浙江省體育公園存量情況,將浙江省體育公園按體量、功能定位、建造方式、特色四個標準進行分類,并對各類型體育公園特征進行分析。

2.2.1 體量分類?!扼w育公園配置要求》國家標準計劃(計劃號:20210625-T-451)[6]中將體育公園進行分級分類,同時對不同分級分類的體育公園用地配比做出規定(具體見表2)。

依據該標準,本研究將浙江省體育公園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其中大型體育公園23個,中型體育公園5個,小型體育公園26個,微型體育公園178個。大型體育公園存量最多的地級市是杭州市,數量為7個;擁有中型體育公園的地級市是杭州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臺州市,數量均為1個;小型體育公園存量最多的地級市是寧波市,數量為7個;微型體育公園數量最多的地級市是寧波市,數量為35個。

表2 體育公園分級分類及用地配比表

《意見》提倡建設4萬m2以上的體育公園,同時要求體育部門將建設面積不低于4萬m2的體育公園納入各地指導目標完成情況統計范圍?;谝庖娨?將浙江省4萬m2以上的體育公園,即大型、中型、小型體育公園分別進行整理,浙江省符合要求的體育公園總共有54個,其中杭州市符合要求的體育公園數量最多,為14個;舟山市最少,為0個(具體見表3)。

2.2.2 功能定位分類。依據體育公園不同功能定位,將浙江省體育公園分為體育競技型、全民健身型、休閑娛樂型、經營型四類。

體育競技型為具有能承辦官方賽事,符合比賽標準的體育場(館),具備專業性和競技性特性的體育公園;全民健身型為全民健身載體,滿足居民健身需求,提供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以服務全民健身為首要目的體育公園;休閑娛樂型為滿足居民閑暇時間休閑娛樂需求,具備一定景觀及綠化的體育公園;經營型為政府或私營企業運營,以營利為目的,提供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開展體育培訓收費或收取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使用費用的體育公園。

浙江省絕大多數體育公園都具備全民健身功能和休閑娛樂功能,體育競賽型體育公園一般同時具備全民健身和休閑娛樂功能,經營型體育公園一般都具備全民健身功能。浙江省及各地級市擁有最多類型的體育公園是全民健身型和休閑娛樂型,擁有體育競賽型體育公園數量最少,只有杭州市、嘉興市、衢州市、臺州市擁有。溫州市經營型體育公園占溫州市體育公園比重最高,私營企業運營化程度高(具體見表4)。雖然經營型體育公園為全民健身提供了場地,緩解了政府建設體育公園壓力,但因為營利性大多數經營型體育公園綠化面積低,未體現體育公園生態內涵,亟待提出優化路徑。

表3 浙江省各地級市大、中、小型體育公園數量及名稱表

表4 浙江省體育公園功能定位分類數據表

2.2.3 建造方式分類。依照體育公園建造方式,將浙江省體育公園分為新建、改(擴)建、體育設施進公園三類。浙江省體育局提倡在綠色空間有機嵌入運動設施,合理利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建設體育公園。浙江省及各地級市體育公園建造方式主要以新建為主,體育設施進公園和改(擴)建為輔(具體見表5)。

體育設施進公園建造方式部分為在已有公園中簡單放置體育設施,將公園改名為體育公園,雖然兜底綠化占比底線,但未考慮體育公園體育性,未體現體育主題,雖然浙江省體育局提倡體育設施進公園方式建造體育公園,增加體育公園存量,但高質量建設體育公園不在于數量,更在乎質量,關鍵一步是如何設定體育設施進公園和體育公園的區分標準。

表5 浙江省體育公園建造方式分類數據表

2.2.4 特色分類根據體育公園特色,將浙江省體育公園分為立體空間利用、閑置廢棄地改造、臨近水體、依靠山體、智能化五類。

立體空間利用類型具體表現為:一是利用高架、大橋下空間建設體育公園,合理利用城市“金邊銀角”,提升空間利用率,如寧波市羽航體育利用高架下空間建設羽航體育首南體育公園、羽航體育潘火體育公園、羽航體育福慶體育公園三個體育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體育健身場地,滿足居民需求;二是在商場或建筑樓頂建設露天體育場地,如仙居縣市民體育公園將體育館下沉,體育館建筑頂上建設露天網球場、籃球場,既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又使體育場更親近綠化景觀;三是架設空中跑道,如李寧體育公園、萬象體育公園架設空中跑道,將跑步與散步人群分離,保障了居民運動的安全性,同時增加了體育場地面積。

閑置廢棄場地改造類型具體表現為:一是老舊廠房等建筑改造,如杭州市錢江世紀城體育公園和臨平山運動休閑公園在老舊廠房位置上進行改造,將閑置地盤活,建造了高質量的體育公園;二是垃圾處理廠等“臟亂差”地帶改造,如溫州市桃花島體育休閑公園前身是垃圾填埋廠、污水處理廠、糞便處理廠等市政設施,尤其是楊府山垃圾填埋場被稱為“垃圾山”,經過改造建設后,城市“臟亂差”變成了居民喜聞樂見的體育休閑公園,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實現體育公園功能價值。

臨近水體類型具體表現為靠近江、河等自然水體,借助水體提供景觀供體育公園使用者欣賞,如紹興市上虞區濱江體育公園,臨近曹娥江建設沿江步道,居民在跑步、散步運動時能欣賞曹娥江風景,有效緩解疲勞性。

依靠山體類型具體表現為依靠山體、臨近山體,在山上或山腳下建造體育公園,借助山體提供景觀。衢州市體育公園巧妙借助山體,形成“消失的”體育場(館),聚焦生態功能,將體育場(館)真正實現與自然融合,實現綠化景觀的延伸,而不是將其與綠化景觀分離。

表6 浙江省體育公園特色分類數據表

智能化類型具體表現為體育公園智能跑道、智能全民健身設施、人臉識別、智能線上地圖、智能標識和大數據平臺搭建,線上預約場地(館)不計入統計。其中衢州市萬田鄉體育公園,可以通過二維碼付費租借足球,足球場設置智能足球墻,通過掃二維碼可觸發多種闖關游戲模式,增加體育運動趣味性。

浙江省體育公園依托地形地貌,借助水體、山體資源打造城市綠色景觀,巧妙實現生態功能。在智慧化服務板塊,依托浙里辦App,實現體育公園納入大數據平臺,構建全民健身網絡;設置智能跑道、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地圖、智能標示牌打造智能化體育公園。

3 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特征

3.1 核密度指數分析

核密度估計根據單變量的樣本點群,計算其空間平滑估計值,用于分析體育公園分布密度,核密度指數越大,體育公園密度越大[7]。浙江省體育公園核密度指數較小,反映出浙江省整體體育公園密度較小。各地級市中核密度指數最大的為寧波市,核密度指數最小的是麗水市(具體見表7)。

表7 浙江省體育公園核密度指數表

依據浙江省體育公園核密度指數,利用ArcGIS 10.8生成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密度圖(見圖1),從宏觀尺度分析,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呈現“三區、兩軸、多點”特征,“三區”為三個集聚區,一為杭州市東北部,二為寧波市中部,三為溫州市中部。從中觀尺度分析,這三個區域同時也是三個地級市的中心城區所在位置,人口密度較大,體育公園需求程度較高?!皟奢S”為以湖州市、杭州市東北部、寧波市為基礎的“浙東-浙北”軸及以溫州市中部和臺州市南部為基礎的“浙南”軸;“多點”則是在衢州市、金華市、紹興市、嘉興市基礎上形成的分散的小集聚區。

圖1 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密度圖

3.2 最鄰近指數分析

浙江省體育公園在省域尺度內的空間分布表現為點狀。最鄰近指數為實際最鄰近指數與理論最鄰近指數之比,反映浙江省體育公園在空間分布中的集散程度[8]。浙江省體育公園呈集聚分布,其中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紹興市、臺州市體育公園呈集聚分布,湖州市、嘉興市、金華市、衢州市、麗水市、舟山市呈均勻分布(具體見表8)。

表8 浙江省體育公園最鄰近指數表

3.3 地理集中指數分析

G為地理集中指數,表示浙江省體育公園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化程度,0G0,則體育公園集中分布;若G

表9 浙江省體育公園地理集中指數表

3.4 體育公園區域布局合理性評價

泰森多邊形(Thiessen polygons)是根據有限的采樣點數據生成多個面區域,每個區域內只包含一個采樣點,且各個面區域到其內采樣點的距離小于任何到其他采樣點的距離[10]。本研究利用泰森多邊形分析體育公園的密度,多邊形面積越大,體育公園覆蓋范圍越大,密度越小;多邊形面積越小,體育公園覆蓋范圍越小,密度越大。同時結合緩沖區分析,對體育公園的位置合理性進行評估?;诙噙呅蚊娣e,使用自然斷點法將其分為7級。

緩沖區分析是通過圍繞某一種類的地理要素建立一定范圍的鄰近多邊形(即緩沖區),進行描述該類地理要素的影響范圍,緩沖區的形態可以分為點、線、面三種基本形態[10]。本研究進行緩沖區分析時將體育公園看作點要素,緩沖區形態為面,按照體育公園的規模不同選取不同的緩沖距離,從大到小依次為R1=10km,R2=5km,R3=3km,R4=1km進行單環緩沖區分析。

根據圖2顯示,浙江省北部和東部多邊形面積小、密度高,中部、南部和西部多邊形面積大、密度小。根據圖3顯示,浙江省北部和東部、南部體育公園影響范圍大,中部和西部影響范圍小。根據圖4顯示,人口密度北部、東部、南部較高,中部及西部較低。結合泰森多邊形、分級單環緩沖區分析結果和人口密度,得出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合理性較高。

其中湖州市多邊形面積較小,密度較大,結合人口密度和體育影響范圍,體育公園布局合理性高,人均擁有體育公園面積和數量高。杭州市、寧波市、溫州市、紹興市多邊形面積呈現兩極性,人口密度高的區域多邊形面積小、密度高,其余部分多邊形面積大、密度小,結合體育公園影響范圍,布局合理性較高。衢州市多邊形面積大,密度小,人口密度較小,體育公園布局合理性較高。舟山市體育公園密度、體育公園影響范圍與人口密度相符合,布局合理性較高。金華市、臺州市和嘉興市人口密度較高,體育公園覆蓋面積大,但體育公園影響范圍小,布局合理性較低。麗水市人口密度低,體育公園密度小、數量少,布局合理性一般。

圖2 浙江省體育公園泰森多邊形分析圖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浙江省體育公園存量情況良好,較好完成浙江省“十四五”時期建設指導目標。浙江省建設體育公園方式及體育公園類型豐富,靈活運用體育設施進公園方式,盤活存量,為居民提供高質量體育場地,滿足居民健身、休閑娛樂需求。在建造特色方面,巧妙利用地理資源,依托山體和水體資源打造親近自然的體育公園,讓居民更好回歸自然,在自然中享受運動,提升居民幸福感。同時合理利用空間、廢棄地,實現城市閑置空間向“金邊銀角”的轉變,探索空間復合使用模式,為其他省份建設體育公園提供思路和發揮示范作用。

圖3 浙江省體育公園分級單環緩沖區分析圖

圖4 浙江省常住人口密度圖注:數據來源于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數據中心,空間分辨率為1km[11]

浙江省體育公園區域布局特征為“三區、兩軸、多點”,與浙江省經濟、人口現狀相符。浙江省整體體育公園密度小、呈集聚分布和集中分布,除少部分地級市外,浙江省整體及大部分地級市體育公園分布合理程度高、建設質量高,但在布局方面仍有優化空間,后期規劃建設應當在已有基礎上查漏補缺,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進行建設。

4.2 建議

4.2.1 以增量提質為目標,靈活運用建造方式。在已有體育公園和公園基礎上,靈活運用改(擴)建和體育設施進公園方式,在已有體育公園基礎上增加體量,對部分公園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布局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利用體育項目介紹、運動知識普及、體育雕塑等方式展示體育主題,實現體育公園升級優化。

體育公園大多數由政府投資建設,尤其大型體育公園前期建設和后期運營成本高,增加財政支出。政府鼓勵社會力量利用高架下、建筑樓頂等“金邊銀角”建設體育公園、簡化審批流程、減少稅收,通過政策傾斜探索社會力量建設體育公園體育場地及體育設施、政府建設體育公園綠化模式。以體育公園作為城市一扇窗口,展示文明和諧美麗家園形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民生活幸福美滿的目標。

4.2.2 以優化布局為方針,走好發展每一步棋。積極利用GIS分析等工具,以科學合理布局為基礎,對布局合理性高的地級市,如杭州市、寧波市、湖州市等進行精細化、精準化優化布局;對布局合理性低的地級市,如嘉興市、金華市等進行查漏補缺,讓所有居民享受時代發展的紅利,真正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落下一個角落,走好發展的每一步棋子,使浙江省體育公園均衡發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體育公園金字招牌,踐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區的戰略定位。

4.2.3 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豐富體育場地類型。浙江省體育公園體育場地類型以常規球類場和健身路徑為主,缺乏符合年輕人喜好和時興的體育場地,如滑板場、飛盤場地等,本著全齡友好的原則,體育公園不僅要建設全民健身設施,也要建設符合老年人、年輕人、兒童喜好的體育場地,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居民多元化需求。鼓勵借助大數據采集大眾運動偏好信息,為體育公園場地設施規劃提供支撐[12]。

同時鼓勵體育公園營利性和公共性統一,既保障體育公園收益,激發社會力量建設體育公園,又保障社會效益。提供高質量、私人性體育場地以供居民消費,提供普通化、大眾性的體育場地供居民免費使用,有效做到營利性與公共性有機統一,滿足居民多層次需求,踐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先行區戰略定位。

4.2.4 以復合人才為基礎,解決管理效率問題。當前很多體育公園存在設施故障無法解決、智能設施無人管理等問題,其原因是組織管理能力和組織管理思維不匹配[13]。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基層社會體育的重要力量,并未得到充分利用,體育公園打造“復合型”社會體育指導員,除去其指導體育鍛煉能力外,挖掘其管理能力,賦予體育公園“園丁”使命,對于出現故障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場地,及時反饋信息,對于居民使用體育公園感受進行收集并向體育公園運營者進行反饋,靈活運用已有人力資源,提高服務效能,提升體育公園使用者滿意度。

4.2.5 以智能智服為標準,打造“運動加油站”。除去智能跑道和智能全民健身設施外,利用VR技術打造虛擬運動等新型運動方式;設置智能屏幕進行運動互動,增設人臉識別和線上預約等方式使用付費體育場地;同時增設智能標示牌和智能地圖,以更立體的形式呈現體育公園布局。

設立“運動加油站”,通過掃碼等方式租借體育器材、購買體育用品,方便居民運動,同時可增設社會體育指導員或體育教學視頻提供體育鍛煉指導,引導居民科學健身。

猜你喜歡
體育場地浙江省公園
數讀
我家門前的小公園
《初心》
在公園里玩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我國體育場地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
一見如故
石獅市城市發展與體育場地建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