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Mind Map優勢助力完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2024-01-14 21:15劉藝平賀丹李永華張曼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劉藝平 賀丹 李永華 張曼

摘? 要:疫情當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課程教學新模式。樹種識別是園林樹木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學目的之一。由于課程涉及的樹種種類繁多,知識點瑣碎,專業術語抽象,再加上課時少任務重,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將所有樹種的特征逐一講解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容易混淆,無法有效吸收知識點。因此,在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通過引入Mind Map幫助厘清知識框架,優化知識結構,搭建知識關聯,不僅使教師授課過程更順暢,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在線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養成“整理知識點”的良好習慣,使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從而創建高效的線上課堂,有效鞏固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線上線下;園林樹木學;Mind Map;樹種識別;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078-04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epidemic,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model of course teaching. Tre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s the key point and one of the purposes of Landscape dendrology teaching. Due to the variety of tree species involved in the course, trivial knowledge points, abstract professional terms, and fewer class hours and heavy tasks, teachers cannot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tree species one by on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students are easily confus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cannot effectively absorb knowledge points.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Mind Map is introduced to help clarify the knowledge framework, optimiz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build knowledge correlation. These not only make the teaching process smoother, but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online learning, encourages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sorting out knowledge points", greatly improves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hus creates an efficient online classroom. It has effectively consolidate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lended teaching.

Keywords: online and offline; Landscape Dendrology; Mind Map; species identification; blended teaching

疫情突襲,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要求,促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當下教育教學的新趨勢?;旌鲜浇虒W模式不僅是對疫情的積極應對,更是改變固有教學模式的挑戰。但是線上教學由于時空受限及教學現場的缺失,教師無法及時掌握教學效果,學生在線學習的學習質量也難以達到預期的要求。線上線下教學如何有效銜接,是值得一線教師認真思索的問題。

Mind Map,又稱為心智圖、腦圖或思維導圖,由被譽為“記憶力之父”的英國腦力專家Tony Buzan發明[1-2],是一種發散性思維的外在直觀表現圖[3]。從圖1可以看出,Mind Map有且僅有一個中心主題,用線條輻射的方式從中心主題向四周形成多級分支,分層次展現各級主題間的關系,建立記憶鏈接和知識架構[4-7]。同時,Mind Map利用有助于視覺感官刺激的詞匯、圖形、色彩等多維度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大腦中的思維以樹狀結構表達出來,具有表達直觀、通俗易懂、濃縮知識的特點,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8-9]。Mind Map中同一層級的數目體現思維的廣度,每一個層級展開的數量體現思維的深度[10]。

園林樹木學課程于2017年建設河南省在線課程,2020年獲河南省教育廳本科教育線上教學優秀課程,2020年獲首批河南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本文結合園林樹木學樹種識別的教學特點,嘗試借助Mind Map對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深入探討Mind Map如何促進樹種識別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從而提高混合式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 園林樹木學樹種識別教學現狀及常見問題

樹種識別是園林樹木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識別是基礎,應用是目的。按照河南農業大學園林專業本科生的教學要求,學生要識別掌握300種以上常見的園林樹木。但是由于園林樹木種類繁多,課時少任務重,再加上新品種的不斷引入,且樹木的形態特征表現出較強的區域性差異,加之樹木所處生長環境及不同生長時期的多態性,使得樹種的識別成為園林樹木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11]。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園林樹木學樹種識別教學中應用較多的仍是直觀教學法和實踐教學法[12]。受天氣、季節、植物生長期特性及區域性分布等因素影響,教學過程中單純依靠教師逐一講解很難完成。園林樹木學2017年建成線上課程后,課程組積極構建信息化教學平臺,不斷完善線上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利用網絡下載或相機拍攝的植物圖片,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樹木各部分器官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力求將書本上的樹種全部講解到。但是這種展示還是比較抽象的,不利于學生直接獲取知識,很難讓學生牢記于心。

園林樹木識別主要是對形態進行描述,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觀察建立園林樹木形態特征的數據庫,形成對各部分器官形態特征的記憶和儲備[13]。但是課程上圖片的展示還是比較抽象的,繁多枯燥的知識點、同科或同屬植物之間細微的相似特征,增加了區分和記憶的難度,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疲勞和混淆,無法有效吸收知識。很多學生為了應付考試采取突擊性學習方式,通過死記硬背對樹種的形態形成短暫性記憶,導致學生學習中“只聞其名不認此樹”或“記地不記樹”,甚至是“考前死記、考后忘記”的現狀,對系統知識掌握不全面,學習效果差。

二? Mind Map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優勢

腦科學研究表明,左半腦主要負責語言、符號等邏輯思維,右半腦主要負責顏色、形狀等形象思維。在繪制Mind Map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左右腦的功能,有效整合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知識建構往往需要學習主體在知識學習和理解時以“點”或“片段”的形式進行信息加工、存儲并自主完成[14]。

將Mind Map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融入到園林樹木學課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主題及子主題,凸顯重點難點,優化知識結構,搭建知識關聯,形成一個層次清晰、包含全面的“知識脈絡圖”。這樣不僅使教師的課堂授課更流暢,而且學生也不必機械式地記筆記,只需從繁冗的文字中抽出有用的信息,去粗取精,并積極地對知識點進行推導、分析、對比、整理和拓展,便可以迅速記錄重點內容,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真正把課本“讀薄”,同時也培養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 Mind Map在園林樹木學混合式教學過程中的實施概況

園林樹木學線上教學部分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及超星學習通平臺上展開,Mind Map貫穿于課前預習、課上學習及課后復習全過程中。任課教師提前在學習平臺發布學習課件及相關的Mind Map供學生課前預習,圖2為樟科植物知識點的Mind Map,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一個預先了解。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具體的內容特點發布任務,引導學生分組協作完成相應的Mind Map繪制,形成報告,并作為課程過程性考核的一部分。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通過總結性的Mind Map,快速高效地復習課程重點及難點,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 Mind Map在樹種識別教學中的優勢應用

(一)? 在形態術語教學中的應用

正確鑒定和識別樹種,必須熟練掌握樹種的形態術語。但在學習過程中,專業抽象的術語名稱以及瑣碎的知識點會讓學生理不清頭緒,也極易混淆。比如,在植物演化的過程中,裸子植物作為自然界第一種出現的種子植物,在陸地森林系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在植物學課程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5],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采用Mind Map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如圖3所示,中心主題設為裸子植物,從主題向四周發散分支,將裸子植物主要形態特征中樹皮、枝條、葉形、葉片著生方式、球花和球果設為一級分支,然后依次展開引出二級或三級分支,逐步建立一個有序的形態術語圖譜。這樣就通過Mind Map的形式,由點到面,將裸子植物所涉及的主要形態術語知識點串聯了起來。

(二)? 在科的特征教學中的應用

樹種識別教學過程中,快速準確地判斷樹木所屬的科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此,掌握科的主要特征至關重要,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材中,科的特征通常是以大段文字敘述出現,重點描述關鍵的識別特征,用代表樹種詳細解析科的分類學特征,但這種大段的文字描述并不利于學生的直觀理解。在實踐教學環節中,也多是結合實習讓學生進行實物觀察,加強記憶,但如遇天氣原因就會使有限的實習環節擱淺。因此,嘗試用Mind Map的方式將科的特征呈現給學生,可以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達到完美融合。

圖4以木蘭科主要特征為例,用Mind Map的形式,將木蘭科的主要特征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有效地呈現出來,搭建出完整的知識構架。在制作Mind Map的過程中,應用不同的色彩和對應的圖片,清晰地展示出木蘭科的主要特征,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并構成連續的記憶節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牢固,學習起來十分輕松。

(三)? 在分類檢索表教學中的應用

樹種識別教學過程中,檢索表不僅是鑒定未知植物的重要工具,而且也是學生學習輔助記憶的重要方法,尤其是亞科、屬、種的檢索表是學習的重點。但對傳統檢索表的學習和掌握是有一定難度的,學生識記能力不足容易混淆,如果對植物特征不了解,還會讓學生在樹種鑒定時受到干擾,甚至是無從下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對部分檢索表進行再加工,以Mind Map的形式將關鍵特征濃縮提煉出來,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化文字版檢索表。圖5為薔薇科分亞科的檢索表,以果實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結構清晰,方便記憶。如再引導學生結合植物實例圖片進行驗證,很快便可以達到學習效果。

四? 結束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漸成為一種信息化教學新常態,有利于傳統學習模式的變革,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使教與學更靈活,但是也暴露出教學質量不佳、學生學習主動性差等弊端。Mind Map是一種非??茖W的學習工具,采用Mind Map方法教授園林樹木學,豐富了教師的授課方式,有利于教學中重點難點的講解,增加了課件的可視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樹種識別的知識點較為瑣碎,在課程教學中引入Mind Map,能夠輔助學生理清知識框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自主整理復習的能力,鍛煉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思維發散是沒有邊界的,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也不同,繪制的Mind Map也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布置繪制章節Mind Map的作業方式,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僅杜絕了相互抄襲作業的現象,也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從而有助于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有效完善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在后續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將繼續嘗試全方位地將Mind Map融入到混合式教學模式中,使Mind Map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TONY B.The mind map book[M].London:BBC active,2013.

[2] 托尼·贊博.思維導圖-發散性思維[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 托尼·贊博.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4] 魏利霞,周震.淺析思維導圖與概念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34(3):91-95.

[5] 吳麗莉.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的應用辨析[J].遼寧教育,2018,(11):5-9.

[6] 李春強,武俊瑞,邵俊花,等.思維導圖教學法在“食品添加劑”課程中的應用[J].農產品加工,2019(10):106-107.

[7] 吳文如,譚新寧,來慧麗,等.思維導圖在中藥鑒定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2):465-468.

[8] 李一帆,張志剛.Thinking Map與Mind Map的基本概念及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剖學雜志,2018,41(6):735-737.

[9] 羅輝.思維導圖的普及與應用[J].天津電大學報,2012,16(4):1-7.

[10] 王晨光.思維導圖和概念圖的異同及教學運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5):26-29.

[11] 劉秀麗.“園林樹木學”實踐教學的方法探索[J].中國林業教,2013,31(5):52-55.

[12] 牟鳳娟,胡秀,趙雪利,等.比較教學法在“樹木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林業教育,2019,37(3):40-43.

[13] 鄂娜,魏開云.園林樹木學教學現存問題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6(4):140-141.

[14] 趙俊芳,崔瑩,鄭鑫瑤.我國高校翻轉課堂的實踐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8(6):89-93.

[15] 李忠虎,房敏峰,劉文哲.高校植物學課程教學的研究——以“裸子植物”章節為例[J].高等教育,2018(24):130-131.

基金項目: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選擇與引導——農林高校大類招生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21SJGLX345);2021年河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園林樹木學》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21XJGLX089)

第一作者簡介:劉藝平(1977-),女,漢族,河南溫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通信作者:張曼(1982-),女,漢族,河南商丘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園林植物生理。

猜你喜歡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基于AHP方法對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
網絡平臺效應對傳統大型零售企業線上商業模式選擇的作用機理探討
賽課網絡平臺混合式教學在居住空間設計的應用
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離散數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
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研究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傳統零售企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