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4-01-14 13:38劉玉
科技風 2024年1期
關鍵詞:科學素養幼兒教師對策

摘?要: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同時還能促進幼兒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當前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的現狀存在科學知識較為零散、科學探究能力有待提升、科學過程與方法運用不足和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能力較低等問題。通過對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不足進行原因分析,從幼兒教師、幼兒園和政府三個層次提出強化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策略:幼兒教師要加強自主學習,以保證對幼兒科學教育的正確認識,提高整體科學素養水平;幼兒園要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保障科學教育的實施,將科學教育滲透在課堂內外活動中;政府要承擔幼兒科學教育實施的責任,制定相關政策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動員各方力量支持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幼兒教師;科學素養;對策

當今社會,科技日益日?;?、日常生活日益科技化,公民的科學素養需要不斷地提高,學校的科學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幼兒園的幼兒科學啟蒙也備受關注。在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地提出將科學教育作為一個獨立的教育領域描述幼兒的發展,要求幼兒教師對幼兒實施科學素養的培養。然而,受幼兒教師科學教育觀念陳舊、幼兒園科學教育硬件投入不足、政府協同育人意識淡薄等因素的影響,內江市幼兒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普遍偏低,影響內江市幼兒科學啟蒙的有效實施。為此,內江市各級各類幼兒園應重視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培養,提升幼兒教師們的科學素養,確保幼兒科學啟蒙的高質量發展。

一、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現狀

本文主要通過訪談法收集相關資料,根據對科學素養的概念與內涵的研究與整理,筆者認為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科學素養包含四個維度: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合理的科學過程與方法和良好的科學精神與態度,根據這四個維度設計了訪談問卷。本次的訪談對象是內江市48名幼兒教師,包括內江市區幼兒教師16名、內江市縣級幼兒教師16名及內江市鄉村幼兒教師16名。通過對訪談結果的梳理,發現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現狀存在以下不足:幼兒教師科學知識較為零散,幼兒教師的科學探究能力有待提升,幼兒教師科學過程與方法運用不足,幼兒教師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能力較低。

(一)幼兒教師科學知識較為零散

幼兒科學知識主要包括三個領域的科學知識:生命科學知識、物質科學知識和地球宇宙科學知識。從訪談結果看,有60%的幼兒教師表示在傳授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側重生命科學知識的教學,而忽略物質科學知識和地球宇宙科學知識的傳授,不能很好地將三個領域的科學知識有機融合,導致傳授給幼兒的科學知識零散。

由此可見,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知識較為零散,主要表現為大多數幼兒教師的科學知識儲備量不足,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體系。幼兒教師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加強對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宇宙科學的系統學習和梳理,促進三個領域科學知識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

(二)幼兒教師的科學探究能力有待提升

幼兒教師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能夠保證開展高質量的幼兒科學活動。在訪談中被問道:“請您說說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是什么?”50%的幼兒教師認為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步驟為:幼兒大膽猜想→教師示范操作步驟→幼兒模仿教師操作進行科學活動探究→得出結論,延伸問題。30%的幼兒教師認為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是:發現科學問題→查閱資料→設計實驗驗證科學現象→總結科學知識。20%的幼兒教師認為科學探究的步驟為:幼兒提出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大膽猜想→設計實驗尋找答案→通過實驗驗證答案。

從訪談結果我們不難發現,50%幼兒教師把科學探究過程理解為開展科學活動的過程,同時大部分幼兒教師根據幼兒園教學安排開展科學活動,幼兒教師很少根據幼兒實際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科學活動。由此可見,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探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幼兒教師科學過程與方法運用不足

科學過程與方法指的是幼兒教師對于科學活動一般過程的理解,體現的是幼兒教師的科學思維模式與科學方法運用,比如在解決科學問題過程時幼兒教師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在訪談被問道:“您認為科學探究一般過程是什么?”僅16%左右的內江市幼兒教師對科學活動的一般過程有全面闡述,大多數內江市幼兒教師對科學活動一般過程的理解存在遺漏的現象。幼兒教師在談及對科學方法運用時,50%左右的幼兒教師表示組織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時使用歸納法比演繹法好,還有67%的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同類科學活動探究時會采用相同的科學方法。

綜上所述,內江市幼兒教師對幼兒科學活動的一般過程理解不到位,在組織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時存在思維定式,因此內江市幼兒教師對于科學過程與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思考,以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整體水平。

(四)幼兒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能力較低

幼兒科學教學活動設計能力主要包含兩點:一是在生活中能敏銳地發現科學問題;二是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科學活動時,能夠靈活地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隨機出現的問題,反映出較強的教育機智。從訪談結果可以看出,少部分幼兒教師認為自己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而大部分幼兒教師對自己這方面能力沒有信心。同時31%的幼兒教師表示自己不能很好地設計科學教學活動,50%的幼兒教師表示在科學活動設計的活動實施部分難度較大,難以把握。

綜上所述,少部分幼兒教師能敏銳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問題,在組織科學活動時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這說明幼兒教師的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科學活動設計能力較低,這也是導致內江市幼兒園科學活動質量較低的原因之一。[1]

二、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存在不足原因分析

(一)幼兒教師科學教育觀念陳舊

當前內江市很多幼兒教師對科學本質把握不夠準確,他們誤認為科學教育就是按部就班地帶著幼兒進行科學實驗或者開展科學活動,僅少部分幼兒教師會根據幼兒實際設計有特色、有針對性且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科學活動。在組織科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有不少幼兒教師認為科學教育就是傳授科學知識,在科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要求幼兒掌握某種科學知識,卻忽視對幼兒科學的探究能力的培養。

(二)幼兒園科學教育硬件投入不足

科學教育的教學要以物質為基礎,科學課程的順利實施依賴于良好的科學教育硬件設施。內江市部分幼兒園片面追求幼小銜接,注重語文、數學、科學等理論知識的傳授,導致幼兒科學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硬件設施相對落后,不利于幼兒教師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此外,幼兒園及幼兒教師也不注重對課內外活動和幼兒園環境的科學教育滲透,很多幼兒園的園內環境布置僅僅只是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2]

(三)政府協同育人意識淡薄

政府協同育人是指幼兒園在科學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政府應積極引導社會各界支持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開展,使得社會各界與幼兒園在幼兒科學啟蒙過程中形成教育合力,達到“1+1>2”的效果。目前內江市政府責任意識淡薄,參與幼兒科學教育的積極性不高,認為科學教育是幼兒園、幼兒教師的事情,與政府關系不大。此外政府與幼兒園的互動力度不夠、溝通意識不強和溝通渠道不暢直接導致政府和幼兒園的科學教育力量難以進一步合作,難以達到資源共享。

三、強化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的策略

為了有效提升內江市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從幼兒教師、幼兒園和政府三個層次提出具體的強化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策略。

(一)幼兒教師層面

幼兒教師對幼兒教育起著微觀調控的作用,為提高幼兒科學教育的教學效果,幼兒教師可做出如下努力。

1.學以致用,增強科學探究意識

在幼兒園科學教學工作中,幼兒教師需要了解兒童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發展等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同時還需要在科學教學活動中運用這些知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因此,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科學知識體系。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科學知識和積極參與研討活動,包括講座、研討會等形式,激發自身的科學探究意識。其次,鼓勵幼兒教師通過相關期刊、電子書籍等渠道,自主學習科學前沿知識。最后,針對幼兒園中出現的常見科學教育難點制訂解決方案,并樂于分享給其余幼兒教師,提高同行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科學素養水平。[3]

幼兒教師應增強科學探究意識,在科學教育工作中注重探究、實踐和創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科學教育中。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頭腦風暴、設計科學小實驗等方式訓練科學思維模式,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水平,更好地為幼兒提供科學教育。

2.終身學習,提升科學探究能力

幼兒教師的科學探究能力是影響幼兒科學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科學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不僅應該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更應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幼兒教師不僅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科普書籍,積累豐富的科學知識,完善自身的科學知識體系,還可以在工作中應自覺地加強科學教育交流與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有效地開展幼兒科學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幼兒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互聯網收集科學教育前沿信息、活動案例等相關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及時了解和借鑒先進的科學教育改革思想,及時更新自己的科學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科學探究能力及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幼兒科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幼兒園層面

幼兒園對幼兒教育起著中觀調控的作用,為促進幼兒科學教育的發展,內江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開展科學教研活動,培養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意識

幼兒教師的科學意識直接影響著幼教課程的質量和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效果。因此,幼兒園必須提升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意識,提高他們對科學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首先,每月或每季度組織一次幼兒教師科學教學咨詢和交流活動,分享幼兒科學教育的經驗和方法,以加強幼兒園科學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加強與幼兒科學素養相關的知識講座,不定期邀請科普專家走進幼兒園,開展內容新穎的科普專題講座,可以讓幼兒教師及時了解科技前沿知識,便于幼兒教師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再次,建立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管理機制,鼓勵幼兒教師開展具有科學意義的教育活動,培養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意識。最后,充分利用地方科學教育資源,組織幼兒教師到地方特色的科學教育基地等進行參觀,讓幼兒教師在“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科學給生活及社會帶來的影響,樹立正確的科學本質觀。[4]

2.建設科學實驗室,強化科學教育資源建設

幼兒園建設科學實驗室可以為幼兒教師提供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和配備良好的實驗裝備,增強幼兒教師設計,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提高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和幼兒的科學素養水平。

第一,利用現有資金和實驗室設備,對實驗室硬件設施進行升級和改造,保證幼兒教師能順利開展各類科學活動。第二,組織幼兒教師參加科技競賽,讓幼兒教師感受科學活動指導成功的體驗,同時幼兒園還對科學活動設計表現突出的教師及時給予獎勵,以提高幼兒教師參加科技競賽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氛圍。第三,鼓勵幼兒教師走進實驗室,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各種各樣的科學小實驗,積累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第四,鼓勵幼兒教師充分借助實驗室資源為兒童提供廣闊的探究空間,培養幼兒園中的小科學家,提高幼兒科學素養水平。第五,應加強幼兒園科學教育資源的建設,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如科學實驗裝備、科學圖書、科普教具等,為幼兒的科學素養發展提供必要支持。

(三)政府層面

地方政府對地方教育起著宏觀調控的作用,為促進內江市幼兒科學教育的發展,內江市政府可做出如下努力。

1.制定相關政策,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

內江市政府可以結合國家方針政策與當地幼兒科學教育發展實際,制定適合內江市幼兒科學教育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宏觀調控幼兒科學啟蒙的發展。有了政策的指引,內江市各級各類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才能更好地落實和發展。比如,內江市政府可以定期為幼兒教師提供科學教育培訓,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等方面的培訓,這將有助于幼兒教師掌握科學前沿知識,在科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傳遞科學知識。

2.動員各方力量,支持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

內江市政府可以積極動員社區、志愿者和家長等多方力量,支持幼兒科學教育的實施。首先,可以將內江市各地區現有的科技館、博物館和圖書館等科學教育資源向幼兒開放,為幼兒科學發現、科學觀察和科學探究提供場所支持。其次,鼓勵大學生、科技工作者等志愿者走進幼兒園,與幼兒一起進行科學探究,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輔助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教學。最后,鼓勵家長支持幼兒的科學教育,家長也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在幼兒教師的提醒下,鼓勵家長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與幼兒進行科學觀察,讓幼兒獲得愉悅的科學探究體驗。通過動員社區、志愿者和家長等各方力量,促進內江市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發展。[5]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對幼兒的科學啟蒙教育具有基礎性的現實意義,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目前,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素養存在不足,首先,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通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科學理論完善自己的科學知識結構,通過不斷的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其次,內江市政府和幼兒園都應重視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的培養,以多種形式展開豐富多彩的科學活動,營造良好的科學教育環境,讓幼兒教師在潛移默化之中開闊視野、提升科學教育教學能力,使幼兒教師的科學素養得到完善與發展,以促進內江市幼兒科學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訓君.四川省農村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調查研究[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31(10):2934.

[2]曹奎.教師科學素養[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朱和貴.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調查與提升策略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22.

[4]秦英英.幼兒教師科學素養現狀調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1.

[5]吳彥彰.STEM教育理念下幼兒科學素養的培育路徑[J].教育觀察,2019,8(38):5859.

基金項目:內江市學前教育研究中心2021年度項目《內江市幼兒教師科學素養培養困境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NJXQ2021B05)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玉(1990—?),女,漢族,四川隆昌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科學教育、職業技術教育。

猜你喜歡
科學素養幼兒教師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