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成本管理

2024-01-16 05:23馮麗君
時代商家 2023年52期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工藝優化成本管理

摘要:能源是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礎,新能源發電企業在能源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升,新能源發電企業需要注重成本管理和工藝優化。本文將討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如何進行節能設備和技術、工藝優化以及能源審計和評估等方面的內容,旨在幫助從業人員能夠從中獲得有益的信息和啟發,助力新能源發電企業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成本管理;工藝優化

引言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財務共享平臺和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措施來實現成本管理的優化。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握成本情況,實現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優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能耗,并推動可持續發展。

一、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進行準確計算和分析的過程。在新能源發電企業中,成本核算可以幫助管理層了解和掌握企業運營的經濟狀況,并為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依據。

(1)確定成本對象,成本對象是指需要進行成本核算的具體事物或活動,如產品、項目、部門等。在新能源發電企業中,成本對象可以是每臺發電設備、每個項目或每個部門。(2)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戰略規劃,制定相應的預算計劃。預算包括各項成本的預估和分配,如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能源成本等。預算的編制要合理、可行,并與實際情況相符。(3)按照成本的性質和歸屬進行分類。常見的成本分類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等。通過成本分類可以更好地監控和管理不同類型的成本。(4)收集企業各個環節產生的相關成本數據,包括支出憑證、工資單、采購單據等。成本數據收集要及時、準確,并進行合理的分類和整理[1]。(5)根據成本對象,將各項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規則進行分配。例如,將間接成本按照預算比例或實際使用情況分配給不同的產品或項目。(6)根據成本核算的方法,對各項成本進行計算和匯總。常見的成本計算方法包括加權平均法、直接法、間接法等。(7)對成本數據進行分析,了解不同成本項目的構成和變動情況,找出成本的矛盾和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幫助企業管理層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二、成本控制

通過合理和有效地管理成本,實現成本降低、效益提升和盈利增長的目標。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成本控制是提高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第一,制定詳細和可行的預算計劃,包括各項成本的預估和分配。幫助企業掌握成本使用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偏差,并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建立合理和可衡量的成本標準,為成本控制提供依據。成本標準可以根據行業標準、歷史數據和市場環境等進行制定,確保成本在可接受范圍內。

第二,對實際發生的成本與預算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及時的比較分析,企業可以發現和糾正成本超支、浪費和不合理的情況。優化供應鏈管理,選擇合適的供應商,進行合理的采購談判,以降低原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成本。此外,也可以采用集中采購、網絡招標等方式獲得更好的采購價格[2]。

例如,某能源公司對自己的成本構成進行了比較并制作了表格,如表1所示,直觀地發現在人員成本和設備折舊控制中存在的不足,說明了該公司當下存在資產閑置、管理精細度不足等問題。讓該公司在后續的工作中能有的放矢的做出調整。

第三,優化生產工藝、設備調整和管理控制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成本。同時,注重資源循環利用和廢棄物處理,減少環保成本。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和效率。通過培訓和激勵機制,提升員工技能和積極性,減少人力成本。借助現代財務管理工具和技術,如財務軟件、數據分析工具等,對成本進行精細管理和監控。提供準確和及時的成本信息,幫助企業做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成本控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企業需要不斷尋找并實施改進措施。

三、能源效率優化

改進產品、工藝和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和減少環境影響的過程。對于新能源發電企業來說,能源效率優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策略。

(一)技術升級和改進

引進和采用最新的發電設備和技術,如高效渦輪機組、先進的控制系統和監測設備等,以提高發電效率和運行穩定性。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實現設備的智能監測和自動化控制。提高運維效率、減少人工干預和降低設備故障率,降低維護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采用節能技術和裝置,如余熱回收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浪費和損耗,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并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水能發電等。通過采用更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提高發電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對發電設備和工藝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提前發現潛在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運行效率。

借助模擬和仿真軟件,對發電系統進行效益評估和優化設計。通過優化組件配置、運行策略和系統布局,提高整體效益和經濟性。積極參與國內外的合作創新項目和研發活動,與科研機構、大學和行業協會合作,共同研發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不斷引入創新成果,推動技術進步和發展。

(二)節能設備和技術

(1)采用LED燈具等高效照明設備可以節省大量電能。同時,安裝自動感應開關和光感應器等控制系統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照明亮度,進一步降低能耗。(2)使用能效比高的空調設備,合理設置溫度和濕度控制,定期進行維護和清潔,以保持系統的高效運行。(3)將傳統壓縮機和電機替換為高效率設備,如變頻器驅動的電機和變頻空壓機等,可以顯著減少能耗。(4)通過煙氣余熱回收和廢水熱回收等技術,將廢熱轉化為有價值的熱能,用于供暖、熱水等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利用先進的監測和控制技術,如建筑物自動化系統和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設備進行精細化控制和優化調度,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6)采用儲能設備,如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將能量儲存起來,以便在需要時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靈活性。(7)在建筑設計階段考慮節能因素,采用隔熱材料、雙層玻璃窗、太陽能利用等技術,減少建筑能耗。

(三)工藝優化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將成本管理和工藝優化結合起來,實現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資源利用。

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將財務數據與工藝數據進行整合和共享。更好地理解成本與工藝之間的關系,分析成本變動的原因,找出工藝中的效率問題和改進空間。建立成本和工藝相關的指標體系,并在財務共享平臺上進行監控和報告。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關鍵的成本指標和工藝指標,并監測其變化趨勢,及時發現異常和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

將成本與工藝改進的效益進行對比分析,評估改進措施的投資回報率和成本效益。幫助企業確定優先級和重點,選擇具有最大效益和可行性的工藝改進項目。加強員工的培訓和意識提升,使其更加關注成本和工藝效率。鼓勵員工參與工藝優化的討論和決策,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推動全員參與到成本管理和工藝優化中來。

建立持續改進的機制,鼓勵團隊不斷尋求創新和改進的機會。通過財務共享平臺收集和分享員工的改進意見和建議,進行評估和實施,推動工藝的持續優化和創新[3]。

(四)能源審計和評估

能源審計和評估是對企業或建筑物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的過程。通過能源審計和評估,可以發現能源浪費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實現能源的節約和效率提升。

首先,收集相關的能源數據,包括電力、燃氣、水等能源的消耗量和使用情況。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找出能源使用的高峰期、用能最密集的區域和設備,以及潛在的能源浪費點。對能源使用系統進行實地調查和測量,了解能源設備的運行狀況、能源流程和能源損耗等情況。

其次,基于數據和系統調查的結果,進行潛力分析和能源效率評估,確定能源效率的改進潛力和優化方向。分析并比較不同設備、工藝和機制的能耗差異,找出效果最好的改進措施。根據潛力分析和能源效率評估的結果,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最后,根據改進建議和方案,制定實施計劃,并進行相應的實施工作。同時,建立監測機制,對實施后的能源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和監測,以評估改進效果和調整措施。

四、財務共享平臺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建立財務共享平臺來實現成本管理的優化。

企業首先需要確定建立財務共享平臺的具體需求和目標。包括提高財務數據的集中管理、加強財務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等,根據需求和目標,企業應選擇適合的財務共享平臺系統和技術??紤]因素包括系統的功能和擴展性、安全性和數據保護措施、用戶友好性和易用性等。

其次,將企業各個部門和業務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并集中存儲在財務共享平臺中,確保數據準確性和一致性,并建立合適的數據權限和訪問控制機制。在財務共享平臺上建立標準化的財務流程和操作規范,以確保財務數據的一致性和規范性。培訓員工并推廣使用統一的財務流程和工具。

最后,根據成本管理的需求,設定相應的指標和報表,并在財務共享平臺上進行實時監控和匯總。幫助企業及時發現成本異常和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和優化。建立財務共享平臺可以提高新能源發電企業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促進信息的共享和決策的精準性。通過統一的財務數據管理和流程規范,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情況,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優化。

例如,某公司為促進集團的成本管理,構建“戰略+智慧+價值”(SSV)財務管理體系,搭建了財務共享平臺,根據業務需求,在各個區域設立財務共享中心,負責本區域范圍內的財務數據收集、處理和報告。區域中心應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緊密合作,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實現了中心的數據與區域中心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連接和共享,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的跨區域調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更好的財務共享和協同。

五、供應鏈管理

第一,合理選擇供應商,考慮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交貨能力、價格競爭力和可靠性等因素。通過供應商評估,建立供應商數據庫,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和篩選,確保供應鏈穩定和可靠。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共享信息、協同決策,并進行供應鏈的深度合作。例如,通過共同研發、共同優化流程等方式,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能。

第二,通過有效的庫存管理,避免庫存過?;蛉必浀膯栴}。采用先進的庫存管理技術,如精細預測、定期清查、定時補充等措施,確保庫存水平和周轉率合理。優化物流運輸計劃,降低物流成本。采用合理的運輸方案,選擇合適的物流供應商,利用信息技術跟蹤貨物流轉情況,提高物流效率和準確性。

第三,借助信息技術和系統,實現供應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供應鏈管理系統,對供應鏈各環節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以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反應速度。識別和管理供應鏈中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供應風險、質量風險等。建立風險評估機制,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降低風險對供應鏈的影響。不斷改進供應鏈管理,尋找并實施改進措施。通過流程優化、技術創新、績效評估等方式,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效果和效能。

供應鏈管理需要企業內外部各個環節的緊密合作與協調,需要高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強供應鏈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六、結束語

在未來的發展中,新能源發電企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的成本管理和工藝優化策略,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為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振.財務共享模式下新能源發電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3(22):157-160.

[2]段麗媛.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3(13):114-116.

[3]石洋.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企業成本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16):108-109.

作者簡介:馮麗君,女,1990年2月生,漢族,江西上饒人,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

猜你喜歡
財務共享模式工藝優化成本管理
淺議財務共享模式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財務共享模式下對內控檢查工作的思考
淺析財務共享模式對集團型企業財務管控的影響
航空發動機精密軸承座加工技術應用
阿奇霉素分散片的制備及質量研究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機械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對軍工企業成本管理開展評價工作的探究
加強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基于DELMIA的汽車裝配工藝仿真與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