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學理闡釋和發展路徑
——基于系統論的視角

2024-01-22 22:39連會斌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系統論教法要素

連會斌

(上海開放大學 金山分校,上海 201599)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專業教材要隨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升級情況及時動態更新;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我國職業院校開啟“三教”改革指明了方向。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指出,實施職業教育“三教”改革攻堅行動,提升教師“雙師”素質,加強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專業和課程教學質量?!叭獭奔唇處?、教材、教法的統稱,高職院?!叭獭备母锛锤呗氃盒;谏鐣l展變化以及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結合自身特色,針對性地對教師隊伍、教材建設、教法使用進行綜合改革,以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進行的一種改革行動。當前,國內面臨經濟轉型升級、制造強國和技能型社會建設等發展需求,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高職院校需要緊抓新時代“三教”改革熱潮,通過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教材建設、教法創新,培養高質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本文基于系統論視域,分析“三教”之間應達成的狀態,為推動教師、教材、教法的高質量提升,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人才提供一個新視角。

1 系統論

1.1 系統論內涵

系統,即由若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同時互相作用的要素,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為達到整體目的而構成的有機集合體。系統論一般認為由貝塔朗菲創立。系統論方法即在研究分析問題時,應當把研究對象當作一個系統展開分析,深入探尋其中整體與要素、要素與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把握住系統發展的整體性,進而為研究系統發展提供啟示。[1]

1.2 系統論基本思想

1.2.1 系統整體性原理

系統整體性是系統論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貝塔朗菲強調任何存在的系統均不是各組成要素機械、孤立的組合和簡單的相加,而是有機的整體,其所發揮出的系統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狀態下難以擁有的新質,并指出要素在系統中均占有特定的功能;通過彼此之間互相作用才能構成穩固的整體,發揮出整體功能,即要素不能脫離整體,整體也不能脫離要素。系統要素之間存在相互關聯的作用關系,每個要素都具備其特定的功能,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能發揮出整體的功能,要素一旦脫離整體,將失去其作為要素的意義。系統整體性揭示了整體與部分的深層內涵,即發揮系統的整體功能必須注重要素實現的最佳狀態,要通過合理的要素結構優化系統整體功能。

1.2.2 系統關聯性原理

系統關聯性思想是系統論的重要內容,更是整體性思想的延續,即揭示出系統內部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制約、作用的關系;每個要素不能孤立存在,必須依靠其他要素發展;當某一要素發生性能改變時,會影響到其他要素,進而影響整體。系統產生發展變化取決于系統內部的構成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整體之間、系統與外在環境之間的有機關聯。系統的關聯性表明,系統的結構決定了系統的功能,系統想要產生某種發展變化必然要求要素能夠協同性地產生相應發展變化,通過同步性的、有規律的變化帶動系統達到目的。

1.2.3 系統有序性原理

系統有序性指出系統結構和系統發展是有序的,系統要素在空間排列和時間運行上具有有序性。系統的存在必然依靠要素之間的有序狀態,系統的有序性越高,其組織穩固程度越強,越能發揮出系統效用。系統如果逐漸由有序轉變為無序狀態,那么系統很容易離散乃至解體。系統有序性原理要求:系統的各要素必須建立穩固的組織結構,使要素之間的發展具有有序性。

1.2.4 系統動態性原理

系統動態性即任何系統都是處于發展、變化過程中的,絕對靜止的系統是不存在的。靜止是相對狀態下的靜止,動態則是無條件下的變化。系統內部的結構狀況是隨著時間發展而不斷更新的,系統同時受到內部要素與外界環境的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影響;因而系統是開放的系統,不是封閉的系統,動態性是系統存在的必然屬性。系統動態性原理指出:系統是無時無刻不在動態變化中,系統必須能夠把握這種動態性,根據動態變化及時調整系統結構,這就要求系統必須建立起反饋機制。

1.3 系統論方法的注意事項

運用系統論方法展開科學研究,應當注意系統論的目的不僅在于把握系統的特點和規律,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些特點和規律去管理、改造、發展系統,使系統的存在符合人的需要,即研究系統的目的是為了使系統結構合理化,通過控制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將系統功能發揮達到最優化。運用系統論必須具有全局觀念,才能夠在多重目標中實現系統動態平衡,通過全方位、多層次進行系統化、秩序化的系統研究,達到的系統的理性設計。系統論方法更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現實運用中需要以系統論作為指導思想,在具體的系統論原理中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實踐。

2 基于系統論的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學理闡釋

通過系統論可以分析教師、教材、教法之間應形成的狀態,從而進一步推動三者之間的合作發展。系統論為探究高職院校在三教改革中各要素之間的協同創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理論視角,對于實現多元要素協調、構建穩固且具創新性的“三教”改革系統具有重要啟示。系統論告訴我們:教師、教材、教法之間的角色互動,其核心要義在于尋求教師、教材、教法之間的協同合作機制。在“三教”改革過程中,教師、教材、教法之間實現良好合作互動關系需要通過深度挖掘各自的內涵與特征,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要素之間的優勢,避免要素之間的割裂帶來的功效不足,最終實現高職院?!叭獭备母锏膬r值目標。

2.1 系統整體性:三教改革的立足點

整體性思想是系統論的核心思想,即在建立系統目標時,需要謀求系統整體的最優化,將系統看作要素關系的集合,而不是要素簡單相加的集合體。三教改革系統應當是由教師、教材、教法三個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統整體,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非線性的,即教師、教材、教法三要素相互作用發揮的整體效用之和大于三要素各自單獨發揮的效用之和,這種非線性作用關系構成三教改革系統整體存在的內在依據,也是該系統發揮作用的基礎。整體性思想要求在進行三教改革時,需要整體地去思考教師、教材、教法的關系,注重三要素關系的合理協調,從而全面發揮三教改革的效益。教師、教材、教法三者之間的交疊互動是“三教”改革創新單元的核心,三者之間的聯系是推動人才培養和教學創新的重要因素,在將知識傳授給受教育者的過程中,三者相互作用,推動人才培養質量上升。教師、教材、教法三者相互協同的育人過程,系統性的教學培養體系是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教材、教法的靈活配合和統一是完成系統性教學的關鍵。三者重疊模式將具有不同價值體系的教師、教材、教法在促進人才培養發展中統一起來,形成人的領域、物的領域、教學藝術領域的三力合一,進而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這種合力的前提在于打破傳統的束縛,包括在觀念領域、管理領域等邊界切面上建立起新的人才培養教育運作機制。

2.2 系統關聯性:三教改革的關鍵點

系統關聯性思想對于三教改革的啟示在于:要注意到三教改革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其與三要素之間具有同一性,三教改革的功能需要通過各要素的功能發揮來實現。雖然三要素各自是獨立的要素,但是在高職院校實際育人過程中,僅依靠任何單一要素都無法完成育人工作,需要其他要素的參與才能開展育人工作,相關要素之間可以通過創建相對穩定的協同機制,充分發揮要素之間的協同效應,切實提升高職院校育人效果。三要素需要通過兩兩之間的相互配合,為發揮整體功效奠定基礎。教師和教材協同完成的育人過程,表現為高職院校教師作為育人過程的主體,為開展教學工作全面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以便學生獲取較為適宜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教材開發者也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調研,全面了解高職院校教師的訴求,基于社會人才需求開發相應的教材。教師和教法協同完成的育人過程,表現為高職院校教師通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向學生開展授課,不斷學習最新教法和創新已有教法,在教學環節采取適宜的教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并通過學生反饋不斷修正教法,最終提升育人質量。教材和教法的互動機制,表現為教材開發者在進行教材章節、內容的編排時,充分考慮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常用的教法,開發相應的教材,適應高職院校教法所需,如開發行動導向教材、項目教學式教材等。

2.3 系統有序性:三教改革的保障點

系統有序性的啟示在于,在開展三教改革的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師、教材、教法的秩序,使三者之間產生合理而協調的配合關系,從而發揮出統一的功能。在這個系統整體中,高水平的高職院校教師是進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領航人,是“誰來培養”的主體;教師作為“三教”改革中的關鍵,教材和教法都由教師講授和實施,其影響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最終質量。高質量的高職院校教材是承擔高職教育理念的載體,是“用什么培養”的關鍵,通過邏輯性、系統性、開放性的教材構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知識體系,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教材成為教師傳授內容的載體、學生知識體系搭建的平臺,教材內容的編寫質量影響著教師講授質量和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高職院校教法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維的助推器,是“怎么去培養”的核心,通過靈巧、切合實際的教法將創新理念輸送給學生,達到“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功效;教法作為教師教學藝術展現的方式,決定著學生學習的狀態,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三者之間通過全方位、全過程、深層次的互動,最終達到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目的和成效。

2.4 系統動態性:三教改革的發展點

三教改革的內容需要具備系統動態性,其改革既要根據學生時代的發展特征、成長規律,切實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又要把握社會發展的變化、學科的研究新動態等,做到“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在開展三教改革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三教改革的背景、現狀和未來發展——既要明白三教改革是動態的發展過程,又要能夠分析三教改革的未來變化趨勢,從而正確制定三教改革的工作流程。因此,在三教改革過程中,必須重視信息的收集處理,注意反饋調節,提升三教改革的實效和彈性,及時適應三教改革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實現三教改革的動態管理和工作開展。

3 系統論視域下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發展路徑

3.1 把握整體性,突出教育類型特色,改善系統構成要素

基于系統論視域,教師、教材、教法作為獨立的要素,在高職院校育人機制中分工明確,發揮著不同的功效,具有各自的獨立體系和運作形式,每個系統要素在育人工作中都無可替代,但由于育人工作需要各要素同時發揮作用,而單一系統要素在現實中各自存在不足,導致系統整體狀態難以關聯?!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需要明確的是,基于教育類型特征下開展高職院校三教改革,不是開展與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三教完全不一致的區別化改革,而是進行高職院校的特色化改革,即要突出高等教育性和職業教育性。把握整體性,是三教改革成功的基礎,整體由部分構成,必須堅持其教育類型的特色,改善系統構成要素;對教師、教材、教法三者分別進行變革,完善要素內部的不足,助力要素之間的耦合。在教師方面,高職院校需要進行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改變以往高水平學術論文作為硬性指標的制度,堅持職稱評審去論文化傾向,提高教師實踐創新成果的比重,如將專利發明、技術成果、實用發明等作為職稱晉升的重要指標,從而進一步激發教師群體提升自身的實踐水平,突出實踐導向原則,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同時,高職院校需要每年開展一次專業課教師實踐操作技能展示,納入年終考核和職稱晉升考核中,激發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實操水平。高職院校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需要不斷革新自身教育觀念,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融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了解教育學學科最新發展,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從事科研工作,將理念轉化為實踐成果,并不斷總結經驗,通過教學反思不斷成長。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改革還應采取校企共建教師黨支部的形式,發揮黨員教師和工程師在思政教育上的優勢,將愛國主義教育和職業素養培養融入教師職業訓練[2]。通過“專業教師+專業人士”“雙主體”的融合教學團隊,將高職院校與地方技能大師、企業巧匠等結合起來,通過雙向交流學習,將地方發展的成功經驗、企業的典型案例都轉化為教學內容,增強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水平[3]。高職院校在教材擇用上,需要靈活采用工作手冊、活頁式教材等形式,方便及時補充最新內容,教材在編寫上可以采用任務導向式教材,通過螺旋遞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方面,教材編寫過程中堅持“賽課”同步,將專業相關比賽要求有機融入教材,以賽促教,全面、多層次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4]。同時,要建立動態化、科技化、時代化的教材資源體系,以特色校本教材資源建設為基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電子教材資源。教法的改革,歸根到底是課堂教學模式的更新,需要摒棄傳統教學課堂觀念,改變傳統教學的老舊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通過將課堂氛圍調動起來,打造活潑有生機的課堂。如課堂教學采用情境認知教學、教學工廠式教學等模式,通過讓高職學生直接以職業工作者的身份參與課堂教學,即以模擬工作場景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直接進入模擬工作崗位,開展模擬工作、研討學習,在完成模擬工作的過程中掌握教學內容,更能鍛煉學生的真實工作能力,為學生未來走向職場奠定基礎。通過系統要素整體進行改革,改善構成要素,通過部分的質變完成整體的質變,可以有效帶動三教系統的升華。

3.2 突出關聯性,實現系統內外聯結,提升要素共生程度

在三教改革中需要突出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即教師、教材、教法三者呈現空間上的非線性特征,兩兩之間均產生相應影響,每一個內容都可以作為另外兩者發展的基礎。因此,只有發揮系統要素各自的優勢,才能提升三教的共生程度。隨著高職院校中現代教學技術的普及和完善,教師、教材、教法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現代教育技術為三者之間實現良性互動、推動教學質量提升、促進教學系統創新發展提供了絕佳媒介。在新時代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教師在選擇教法時需要適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普及目前各種學習工具和方法,推進虛擬教學平臺的建立,打造虛擬教學工廠,將AI智能技術、VR技術等引入教學環節,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求知欲,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將學生培養成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同時將VR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高職院校,實現教材形式的創新,適應學生學習的需求,實現技術帶動職業教育發展的效果。教師、教材、教法之間通過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充分調動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變革課堂教學,讓高職課堂“活”起來。高職院校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需要積極融入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潮流中,掌握現代教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并進行合理有效運用,這是“三教”能夠以現代教學技術為媒介實現有效融合的關鍵所在。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將系統要素發揮出優勢,能夠較好地提升要素之間的共生程度。同時,系統關聯性還應注意到外部環境與系統的關聯性,特別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如高職擴招所帶來的職業教育教學形式變革,應充分考慮擴招對象的年齡特點,加大在線教育資源的建設,與企業合作開展工學結合[5],構建適合擴招學生的教學機制和課程體系,將企業實踐形式作為擴招學生的上課形式,將教材換成企業工作手冊、教師變成企業優秀工作者、教學方法改為工作教學,以適應三教改革的外部環境變化。

3.3 保證有序性,明確要素功能定位,推進改革穩步實施

以系統論視域開展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優勢在于:避免了教師、教材、教法三者之間割裂的狀態,強調教師、教材、教法之間的深度融合、優勢共生、凝聚發展,實現高職院校育人機制的創新發展。但是,高職院校教師、教材、教法三要素之間共生程度仍然不足,缺乏創新協同作用,導致“三教”改革推進受限。三教改革的過程需要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形成整體,必然要求以要素之間的聯系是井然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為前提,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開展。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三教改革時,建立起領導制度和指導文件,作為總的引領方向,建立起校黨委領導、教務處主導、專業教研室負責、師生協同、制度保障的三教改革過程,以保證其有序進行。在三教改革中,需要明確教師是三教改革的核心,通過教師隊伍自身的改革推動對教材的利用和教法的創新,將教師作為三教改革的關鍵。教師自身對于職業教育特質的深度把握,有助于教師選擇適宜的校本教材,對教材進行創造和更新,使其更加適合授課內容,同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授課思路選擇相應的教學法,創新教學模式。在三教改革系統結構上保證教師、教材、教法全面改革的有序性下,堅持以教師為改革基礎,推動教材、教法的校本創新的層次性、有序性,以利于改革的穩步實施。

3.4 控制動態性,健全改革評價標準,保障改革順利推進

在系統論視域下,“三教”改革的開展不是教師單一的職責,而是需要教材、教法的協同配合,通過三要素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提升改革效果,這個過程需要完善的評價體系進行動態監督和調整。高職院?!叭獭备母镌u價體系有助于打破單向、線性、孤立的要素狀態,形成協同共生的整體組織。系統要素狀態的非線性發展是系統論關注的重點,將教師、教材、教法結合起來,不是遵從傳統的教師為出發點的線性合作模式,而應基于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實際,將系統要素進行功能整合,形成“教材—教師—教法”“教法—教材—教師”“教材—教法—教師”等多種非線性發展機制,打造教師、教材、教法等不同的結合出發點,就必須建立起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評價機制,以評促改,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三教”改革,為改革順利進行提供保障。要實現職業教育的類型化發展,就必須有和類型發展相適應的具有“類型屬性”的評價[6],高職院校需要建設“三教”改革領導小組,統籌進行教師、教材、教法之間的融合發展,健全監督機制對“三教”改革實施把控,保證“三教”改革的順利進行,在管理體制上整齊劃一,在評價內容上突出職業教育特色。三教改革的評價體系需要體現科學性、多元性、綜合性、適應性等特征,制定出具體的改革評價目標,對教師具體的教材建設、教學方式進行深入剖析,如該課程教師是否改進了教學方式?該教學方式是否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取得相對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通過新的知識傳授方式是否能將新舊知識融通并遷移至技能實踐?[7]在對教師的評價中,除了師德師風、科研水平、教學質量的考察之外,還應納入對教材選用的適切度、教法采用的匹配度,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同時,應注重對于教材的評價,如教材是否體現前沿性?內容編排是否符合高職院校師生的實際情況?教材與專業標準對接契合度如何?從宏觀層面評價教材是否脈絡清晰、設計是否科學,是否反映了行業企業崗位的新標準、新流程、新技術,是否體現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從微觀層面判斷學生通過教材理論實踐知識的學習能否適應企業崗位需求,能否較為準確地掌握生產技術、適應企業發展需求,能否“學以致用”?[8]對于教法的評價,應當關注其是否符合信息化教學需求?是否體現學生本位與能力本位?學生對于教法的滿意度如何?對于“三教”改革的評價,應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形式,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形式了解情況,有助于保障改革順利推進。

4 結語

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緊密相連的教育類型,作為供給側的高職院校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式,就會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脫節,喪失其人才供給的社會功能。教師、教材、教法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貫穿始終,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能夠得到保障的邏輯起點。在高職院校進行“三教”改革,是契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隨著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高職院校需要將“三教”改革深入實施,契合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期望。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作為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三教”改革作為提升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重大措施,需要結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穩步實施,不斷動態調整,同時依靠相應的質量監控體系,才能實現高素質高職院校人才的真正產出。

目前,我國“三教”改革仍在不斷探索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系統、邏輯的體系,仍然需要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同時急需相關專家、院校等共同參與進行科學研究,為實現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而努力。

猜你喜歡
系統論教法要素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遠
也談做人的要素
2016年第20屆系統論,控制和計算國際會議
系統論在故障定位中的應用
數字電視經營系統論
系統論在中醫理論與臨床辨證中的運用
語文教學要創新教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