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的耦合關系:內在邏輯、融合要素與基本思路

2024-01-22 22:39佘藍天
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鄉風職業院校校企

佘藍天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 汽車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5)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作為中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愈發凸顯,成為與民生、就業關聯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1]。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有效賦能,更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提供切實可行的路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然而,鄉村振興戰略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受到技術壁壘、生態污染、治理滯后等因素的影響,阻礙了鄉村預期發展目標的實現。這一背景下,職業教育憑借技術教學、生源接納雙重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人力等要素資源,助力鄉村產業振興[2]。不難發現,職業教育在技術賦能、生態治理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多重優勢,高度契合鄉村振興戰略發展需求。因此,本文在明晰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內在邏輯與融合要素,夯實二者耦合理論基礎上,提出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基本思路,助力職業教育、鄉村振興同向同行,進而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1 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內在邏輯

1.1 信息教育為鄉村產業興旺提供基礎動能

近年來,職業教育信息化2.0建設持續推進,要求彌補信息技術短板,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信息技術使用與鄉村產業振興的目標一致。以農業農村現有產業為例,職業教育借助信息化與鄉村產業融通,疏通了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的對接渠道,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保障[3]。具體而言,在農業種植領域,開辦“現代農業技術”“智慧園林設計”等新興課程,為農業種植提供技術支撐;在鄉村旅游產業方面,旅游專業正漸次引入AI、AR等技術,并在鄉村旅游產業中得到初步應用,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在鄉村傳統文化產業方面,開展傳統文化必修課程,借助VR、3D全息投影等技術,創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增強了傳統文化的宣傳效應。

1.2 技能教育為鄉村生活富裕提供可行路徑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大力開展適合農民工就業的技能培訓和新職業新業態培訓。開展技能培訓能充分滿足農民對新興技能的學習需求,同時能拓寬農民生產經營渠道[4]。一方面,職業院校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吸納農民入校學習、開辦網絡公共課堂,幫助其學習更多專業技能;另一方面,農民可在職業院校中學習電商運營技術,拓寬生產經營渠道,增加收入。

1.3 數字教育為鄉村現代化治理提供創新思維

一直以來,鄉村治理具有很強的行政傾向,在治理決策時多以經驗為先,缺乏農民參與決策的機制[5]。為順應數字時代發展需求,職業教育應開設大數據技術、數字媒體應用等專業,開展大數據應用教育。鄉村管理人員應利用這一契機,借助大數據應用教學制定科學治理方案。一方面,鄉村管理人員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農民訴求,分析治理需求,提升農民參與鄉村現代化治理的積極性。在農民參與治理的情況下,各主體關系愈加明朗,進而可構建“組織引領、農民輔助”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鄉村管理人員在掌握治理數據以后,可借助大數據技術預測潛在風險,并評估和規避風險。

1.4 生態教育為鄉村宜居生態建設提供有效方法

2021年,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其中,環境保護類共設置包括環境監測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生態保護技術、生態環境大數據技術、環境管理與評價等11個專業。設置環境保護類專業可為鄉村生態保護、宜居生態建設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一方面,開展模擬實驗。職業教育環境監測技術專業及生態保護技術專業的學生可結合當地環境,通過對照實驗合理預測污染情形并指導農民科學種植,高效控制鄉村污染。另一方面,開展生態污染治理工程,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例如,江蘇省宜興市高等職業技術學?;贗SBAS工藝,促使高塍鎮亳村的污水處理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有效改善了當地水質環境。

1.5 素質教育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全新思路

近年來,國家通過擴大鄉風建設投入、文化知識下鄉等舉措,高質量推動鄉風文明建設[6]。職業教育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開設通識教育與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補齊素質教育短板,有效提升其綜合水平。由此看來,職業教育可依據自身文明素質培育模式輻射鄉風文明建設,從物質、精神兩個方面著手加強與鄉風文明建設的銜接。物質方面,支持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引導村民進行文化交流,提高鄉風文明建設水平;精神方面,借助宣傳演講、媒體傳播、文化活動等方式開展思想文化教育,提高村民思想道德修養。

2 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要素節點

2.1 職業教育與鄉村產業對接:產教融合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振興農村、化解農村發展困境的重要戰略[7]。在一定程度上,以往的鄉村產業強調轉移結構發展中心,即由第一產業為主逐漸過渡至第二、三產業,產業升級僅表現于外部形式。隨著產業升級的內涵不斷延伸、升華,鄉村產業升級也不再局限于外部形式,更多要求實現內部價值提升。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鄉村產業與職業教育的重要對接點是產教融合。具體來講,產教融合模式通過向鄉村產業輸送專業技能資源,并在技能類型、產業類別、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滿足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同時,基于產教融合發展思維,職業教育要依據鄉村產業發展設置相關專業,強化專業服務水平;根據產業結構人才需求狀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此外,職業教育在推進產教融合時,要以“人才鏈、產業鏈、師資鏈、信息鏈、成果轉化鏈”為紐帶,通過產業驅動、平臺帶動、項目推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2.2 職業教育與鄉村技術學習連接:1+X證書制度

職業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可為農民群眾學習技能提供渠道[8]。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具體來看,1+X證書制度能有力促進職業院校堅持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就農民群眾而言,可以選擇性考取物流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自身技能水平。職業教育借助1+X證書制度向鄉村輸送技術人才,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2.3 職業教育與基層治理鏈接: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強調優先支持高水平農業高職院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事實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屬于高等職業教育的延續、升華。在此背景下,職業教育人才可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涵蓋法律普及、文化教育等綜合性服務。同時,職業教育人才可利用專業優勢將科學技術、文化歷史研究轉化為具體的治理工具和手段,深入參與鄉村治理。

2.4 職業教育與鄉村生態建設銜接:校企合作

鄉村生態建設屬于系統工程,不僅要職業教育技術賦能、群眾積極配合,還要投入適量資金。這一背景下,校企合作成為職業教育與鄉村生態建設銜接的要點所在。校企合作重點強調學校與企業的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9]。對于鄉村振興中的生態建設而言,職業院??膳c涉農企業深度合作,以合辦、包辦生態工程模式服務鄉村生態建設。此時,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辦學階段,要拓展到學生就業、企業經營等深層次階段。在辦學階段,校企雙方應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合作辦學,傳播生態建設理念。

2.5 職業教育與鄉風文明相接:百萬擴招

為貫徹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高職大規模擴招100萬人的有關要求,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規定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可免予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測試或職業技能測試。鄉風文明建設的主體是農民群眾,僅當其具有較高個人素質之后,才能實現鄉村振興中的鄉風文明建設目標。在此背景下,文化培養、終身學習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作為技能學習、文化學習、素質培養的重要渠道,職業教育為農民提供技能、文化學習契機,成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3 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現實困厄

3.1 鄉村振興服務制度缺失,產業振興頻遇梗阻

職業教育服務農村產業發展的突出特征是多元性、協同性,在參與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規則、機制是不可或缺的。換言之,若想推動職業教育與鄉村產業振興耦合發展,必須要有制度規定。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國家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出諸多配套方案與扶持政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方職業教育參與鄉村振興缺乏系統制度支撐,甚至出現涉農職業技能認證在勞動部門與職業院校之間難以貫通的現象,阻礙了職業教育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另外,職業教育與鄉村產業在產教融合、農技科研平臺建設方面鮮有制度支持,呈現“政熱、校冷、民觀”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職業教育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的有效性。

3.2 鄉村技術學習短板明顯,生活富裕支撐不足

鄉村產業結構單一、生產模式落后,且大多數農民缺乏科學的農業知識和技術,阻礙了鄉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進程。究其原因是農民缺少技術學習的渠道。同時,一直以來,農村技術人員缺少官方的技術水平認定渠道,致使鄉村技術人員無法得到認可。此外,職業院校設置的部分辦學成本和實訓操作要求較低的專業,在一定程度上同農村技術人才的技能需求錯位,難以為鄉村發展、農民致富提供技術支撐。

3.3 職業教育技術偏向凸顯,綜合發展梗阻猶存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鄉村而言,強化基層治理既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的必然舉措。若想實現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勢必要融入“新鮮血液”,吸引一批具有遠見卓識的年輕人投入其中。不可忽略的是,職業教育存在技術偏向,側重技術技能培養,導致職業教育人才在基層治理方面經驗不足,難以為鄉村振興提供多元化支持。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兼顧農業生產、鄉村規劃、康養醫療、文教衛生等諸多領域,而職業教育固定的技術教學偏向難以滿足鄉村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村振興的發展。

3.4 校企合作逐利效應明顯,生態建設賦能存困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鄉村污染治理、綠色發展務必要摒棄傳統的低效治理手段,創新治理方法。在校企合作制度層面,雖然國家、省、市已相繼出臺指導方針,圍繞人才供給與產業發展等進行宏觀部署,但缺少針對農村生態建設領域具體的、可操作的校企合作制度。另需指明的是,借助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賦能農村生態建設需要第三方參與協調,助力企業在推進校企合作中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為農村生態建設提供支持。反觀當下教育部門作為“第三方”多是立足宏觀視角完成頂層設計,在校企合作賦能農村生態建設的制度指引中作用不明顯。與此同時,校企合作在運行過程中基本停留在學生就業和企業招工層面,圍繞農村領域開展的合作辦學層次較低、范圍較窄,制約了校企合作賦能農村生態建設。

3.5 百萬擴招群體比例失調,農民參與程度不夠

就現階段百萬擴招現狀而言,職業院校普遍將中職應屆畢業生作為重點擴招對象,但針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以及農民群體的擴招相對較少,難以滿足鄉村振興背景下對提升農民群體的素質要求。目前,農村地區的學校數量正逐步減少,農民群體需要去城區或者更遠的地方接受教育,給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同時,雖然部分地區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給農民群體授課,但其往往因經濟原因無法參與。

4 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耦合的基本思路

4.1 推進職業院校專業適應性改革,高質量服務鄉村產業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職業教育要聚焦鄉村產業發展。一方面,建立專業調研審核機制。區域教育部門、職業院校應發揮主要作用,組織骨干教師、鄉村研究專家下鄉考察、調研,形成鄉村產業技術需求報告。隨后,召開專業審核研討會議,就新設專業進行探討,從技術適配、教學應用等多個角度研判專業適用性,確保職業教育服務于鄉村振興的可用性與適用性。另一方面,時刻關注專業適用性。由高職院校成立涉農專業調研小組,以學年為單位,基于學生就業率、專業對口度等方面進行專業適用性調查。針對鄉村振興中適用性偏低的專業,采取縮招、轉型等手段,確保職業教育專業類型時刻契合鄉村產業發展需求。

4.2 制定高層次技術教學方案,全面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職業教育應充分重視對農民群眾的技術教學,為提高其經濟收入夯實基礎。其一,建立農民本科層次教育晉升機制?;诎偃f擴招政策,職業教育應對接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使農民不僅可以考取一般職業教育學歷證書,還可以獲得本科教育學歷證書、技能證書,暢通農民高層次技術培養路徑。在此基礎上,農民可以應用新型技術在農閑時期獲取額外經濟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其二,打造“三位一體”的技術培養體系。以職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為實施主體,聯合相關部門通過下鄉合作指導農民學習先進生產技術。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著重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商務、農業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教學,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

4.3 深化數字要素合理化配置,深層次推進鄉村治理

職業院校、地方政府應深化數字要素在鄉村治理領域的合理化配置,推動鄉村治理提質增效。第一,打造“虛擬鄉村”云治理平臺。職業教育作為鄉村治理的中介“橋梁”,可以通過設立“虛擬鄉村”云治理平臺,搜集相關數據并開展分析,為治理決策者提供數據參考。同時,職業院校也可將數字要素融入模擬治理場景,使其在治理領域中的配置更加精準、高效。第二,構建“網格化”治理平臺,精簡鄉村管理流程。職業教育可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參照城市網格管理模式構建“網格化”治理平臺,對鄉村各類數據進行匯總,便于農民群眾進行信息管理與查詢。

4.4 推動教育體系“綠色化”轉型,深入推廣鄉村低碳發展

在綠色發展的背景下,若想實現職業教育同鄉村振興的耦合發展,就必須要著力推動教育體系“綠色化”轉型,賦能鄉村低碳發展。首先,加快推進“綠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職業院校應聚焦生態“綠色教育”,提高生態“綠色教育”中的專業部署、培育方式、就業指導等方面的供給質量和效率,推動鄉村生態發展和“綠色教育”同頻共振。同時,基于生態治理為鄉村生態宜居環境建設,提供多元治理技術、靈活性服務模式,賦能鄉村綠色生態治理。其次,全面推廣職業院校鄉村生態治理項目。相關部門應鼓勵以校企合作方式推進鄉村生態治理項目,在項目合作中學習鄉村污染類型、排污標準、廢物再利用等基礎環保知識,以此構建實踐型“綠色教育”體系推動鄉村發展。最后,共建綠色教學實訓基地。鄉村、職業院校、企業應聯合政府部門共建鄉村綠色教學實訓基地,通過“四方”合作共建促進鄉村綠色、低碳發展。

4.5 建立多渠道主體融合機制,系統提高鄉風文明水平

鄉風文明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也是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職業院校應把握百萬擴招機遇,借助各類渠道、各類主體強化對農民的文化思想輸出,提升鄉村整體人文素養,進一步豐富鄉村精神文化。首先,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門應分類、精準摸排農民群眾的需求,為農民群體參與百萬擴招提供各類支持與保障措施,提升百萬擴展的吸引力;其次,省、市、縣政府部門應加大職業教育資源向鄉村傾斜的力度,實現“農民學生”就近入學,化解就學矛盾;最后,職業院校應立足鄉村資源稟賦、整合特色資源,打造具有鄉村文化特色的文創品牌,并規劃品牌傳播路徑。

猜你喜歡
鄉風職業院校校企
打造一村一館 傳承鄉風文明
鄉風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厚植勤勞脫貧的鄉風家風
文明鄉風聚人心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